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所有人喜欢的季节,因为春天不单单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同样春天也代表着希望。经过计算2024年立春节气时间是公历2024年2月4日16点26分53秒,农历腊月二十五,星期日。
吃喝
俗话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古人春天尤爱“吃花”,据《隋唐佳话录》记载,武则天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游园赏花,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糯米一起捣碎蒸熟,名叫“百花糕”,赏赐给文武百官品尝。
在唐代,春天采花做花糕很普遍。传说房玄龄的老婆,每年春天,亲自挎篮子到地里采花,回家后做成花枣糕。房玄龄每每等老婆吃的差不多了,才吃几口,也因此,房玄龄落了一个怕老婆的名声。
春天,古人还喜欢做花粥花菜。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载:“将梅花瓣洗净,用雪水煮;待白粥熟时同煮。”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写道:“玉兰花馔。花瓣洗净,拖面,麻油煎食最美。”
古代的文人雅士爱在春天做“花茶”。清代徐珂在《清稗类钞·饮食类》中记载:“梅花点茶。梅将开时,摘半开之花,带蒂置于瓶,每重一两,用炒盐一两洒之,勿用手触,必以厚纸数重密封,置阴处。次年取时,先置蜜于盏,然后取茶二三朵,沸水泡之,花头自开而香美。”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预告立春之时。然后祭句芒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古时祭祀完句芒神就由郡县太守等象征性耕种,并打春牛,代表民间可以进行耕种了。
游春(探春、游行)
游春是一项流行于民间的祭祀游行活动。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样子走在队伍前,由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其他人打扮成牧童牵牛、大头娃娃送春桃等各种象征春天的形象。这次游春之后就是意味着可以开始踏青的信号,一直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候(立春那日游春也叫探春)。
咬春
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值得一提的'是,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其意义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萝卜还可以解酒、通气,具有营养、健身、祛病等功效。
打春
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因为,春牛在塑制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
不同年份的立春并非都是2月4日,一般情况下是在2月3日或4日之间变动,但有些年份也出现过2月5日立春的情况,因此可知,不同年份的立春并不一定是同一天。
天文专家指出,2月4日立春的年份是最常见的,但有些年份也出现过2月3日和2月5日立春的情况。比如,1900年—2000年这一百年间的统计显示,立春只有2月4日和2月5日这两天,没有2月3日。
而本世纪开始的100年间,立春只有2月3日和2月4日这两天。查阅资料,上一次2月3日立春发生在1897年,距今121年,而下一次则是3年之后的2021年。
那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
由于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并不均匀,因此节气的`具体时间就会有微小的变化。同一个节气,每年都要比前一年滞后6小时或5小时,遇到闰年则要在此基础上提前24小时。在日期上的反映是,同一个节气在平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滞后1天;在闰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提前1天。于是,立春的日期就有2月3日、4日和5日这三种情况了。
2024年的立春时间是2月4日16点26分53秒,这一天是星期日,农历腊月二十五日。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与农业生产和天气变化有关。
2024年立春的具体时间:2024年2月4日,16:26:53星期日,农历腊月(大)廿五。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
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2月4日11时58分将迎来“立春”节气。专家提醒说,立春时节乍暖还寒,公众要注意保暖,慎防感冒。
作为我国权威的天文测算部门,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实施中国的日历编算和发布,每年编算次年的农历日历,其中包括朔望和节气时刻,时间均精确到分钟,作为标准在每年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中正式发表,并以《日历资料》的形式对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