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好视频监控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为完善网络与信息平安应急响应机制,规范网络与 信息平安应急响应工作内容和流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视频监控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为认真落实县委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及时回应网民关切问题,有序化解网络舆论危机,有效预防、缩小和消除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各类敏感网络舆情的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1、快速反应,妥善处置。要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处置网络舆情。要坚持“双处置”,即网下网上同步处置,网下治本、网上治标,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妥善做好社会舆论层面的回应。要按照“三同步”的原则,切实做到事情应急与新闻应急同步部署、处置工作和对外发布同步研究、处置授权与发布授权同步安排。
2、分级响应,有序应对。根据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大小,针对不同等级的奧情,坚持分级应对的原则, 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效率,注重效果。
三、组织体系
成立重大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各科室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王加志同志兼任,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提出处置建议。
四、应对方案
(一)应对原则
1、黄金24小时法则。力争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赢得话语权。信息要真实透明,报道要统一开放,沟通要亲民坦诚。
2、信息公开原则。新闻发言人要充分发挥媒体优势,根据网民的质疑和提出的问题,有节奏地抛出系统化的专业信息,不断引导民众舆论。
3、主动沟通原则。突发事件中,要主动组织与积极策划新闻宣传活动,邀请第三方媒体(地方电视台、权威专业纸媒或网站等)及时发布信息,主动与民众沟通并适时进行权威讨论,通过释疑贏得公众信任。
(二)重要措施
1、启动新闻发言人机制。新闻发言人应选择熟悉媒体运作,具有丰富的公关宣传经验的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根据必要性,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新闻发布会,或者联系媒体接受专题采访等方式主动回应。
2、培养和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影响力。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挖掘,寻找懂业务、新闻素养高的专业媒体人士,作为领域内意见领袖。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由意见领袖在论坛、微博等舆论活跃地带设置话题,发布专业、权威、客观的评论性内容,引导负面情绪趋于平和与理性。
3、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员制度。各科室配备一名舆情信息员,实时监控舆论发展动向,负责舆情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
4、适时利用第三方成员应对舆论震荡。在网络平台设置议题后,可组织网络水军发布价值性评论、回帖,扭转“一边倒”的敌我情势。
(三)具体方法
1、迅速调查核实,及时上报,积极沟通。迅速组织调查,核查事实,及时上报县委党政办。同时,组织涉事各方加强内外部沟通。
2、适时跟贴回应。全面监控以“网易、搜狐、新浪、搜狐、凤凰网”为核心的商业门户网站和以天涯论坛为首的全国和地方综合性论坛,着重观察负面舆论的发展动向,发现舆论发酵的苗头,及时主动应对,由涉事主体迅速组织人员(意见领袖、网络信息员、网络水军),统一口径,以第三者身份更贴回应,放大正面声音,稀释负面影响。
3、快报事实,慎填原因,重报进展。快报事实,即在着重解决线下现实问题的同时,通过政务微博、微信和手机报等渠道,第一时间告知事实。慎报原因,即不仅要基于严格、全面和深入的调查,还要注重原因公布的时间选择,过早易引发群众的不信任感,过晚会有“执行不力”之嫌。重报进展,即通过上述“两微一端”或第三方媒体介入,阶段性公布调查和解决实况,助推舆论平复。
4、对不实贴文,即刻上报,对相关网站迅速采取有效惜施进行管控,消除负面影响。同时,可邀请主流媒体采访,正面回应网民关切。
5、对诽谤、造谣等涉嫌违法违规信息,报请公安机关衣法处置。
6、主动设置议题。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认真分析研判,紧扣网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设置相关议题(着重选择事实澄清、主体问责、权威观点等话题范围),组织网络宣传,化解网上疑虑,有序引导网络舆论。
五、处置流程
结合实际,整合资源,互动融合,灵活处置,有效化解舆情情危机。
(一)全面监测
采取人工和技术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领域、重要人物、重大事件进行24小时检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舆情。
(二)研判预警
对发现的舆情,各涉事主体要迅速对舆情走势、风险级别进行评估,及时报告党政办、上级业务部门和同级网信部门。特别重大舆情务必1小时内上报,重大舆情务必2小时内上报,较大和一般舆情酌情适时上报。
(三)分级处置
1、一般网络舆情。指网民在网络论坛/社区、微博、维权网站等平台对某项政策或某类问题进行询问、提出质疑、表达诉求,仅有少量围观的舆情(阅读量、跟帖量、舆情总量等均在50篇/条),且未有主流媒体(电视、报刊)介入报道,评论量也是零星分布,由涉事主体及时解决网民诉求,回应网民关切。
2、较大网络舆情。指涉及有损__县形象的敏感信息在不同网站出现的(阅读量、跟帖量、舆情总量等均在100-500篇/条),评论量也有数十条,且负面声音有所上升,
发酵趋势明显的舆情。由涉事主体密切关注,及时调查核实,
及时跟帖回应,妥善处置。
3、重大网络舆情。指涉及重点领域、重要节点、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敏感信息迅速发酵,或有主流媒体(电视、报刊等)介入报道,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舆情。由派出所及时提请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奥情处置方案,组织网上网下同时实施,及时有效化解网上危机。
4、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指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舆情(安全生产过程中发生人员伤亡等)。在党政办统一协调下,分级响应,及时有效处置。
(四)舆论引导
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和“攻防兼备、疏堵结合”的原则,主动设置议题,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认真回应质询议题,适时进行权威评论、积极开展民意互动,根据舆论形势、事件进展等情况,采取“新闻发布会”“背景说明会”“组织记者集体采访或单独采访”“发布新闻公报、声明”“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答记者问询”等形式,通过新闻发言人专业、快速、准确地引导网上舆论,减少和消除负面影响。
我校为有序引导,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等媒体的能力,依据已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突发重大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我校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突发重大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及时发现和掌握社会及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二、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成立许昌实验中学突发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我校突发重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考核有关单位突发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研判“网络问政”形势,有序引导舆论。学校宣传科负责舆情处理,电教网络中心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二)岗位职责
宣传科: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突发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各相关科室:负责组织实施本科室突发重大舆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建立舆情监管机制,在单位干部职工中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懂政策法规、善应对网络的网民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重大舆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有技术上问题的及时与电教网络中心联系。
三、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
对学校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
发现重大舆情后,要按照应急管理规定时限及时将情况报告学校宣传科,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于发现后三小时内以单位或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名义跟帖依法依规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或答疑释惑,及时、有效控制事态,正面、有序引导网络舆论。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
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舆情,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按以下办法分类处置:
1.对于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学校及时提出答复意见,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 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
2.对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对于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网民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并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4.对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四)动态跟综
专人负责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釆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
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要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将应对处置工作书面报告上报市教育局,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对玩忽职守、造成严重损失的,要报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提高应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根据《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__镇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办公室相关同志为成员的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预防和处理网络安全工作,确保网络安全稳定,具体负责网络安全的协调、调度、检查、考核等工作。
二、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
(一)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指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网络系统突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的破坏、毁损或故障,不良信息在网站乃至整个互联网的传播,发生对国家、社会、公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的紧急网络安全事件。
事件分类根据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特征,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划分为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是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人为破坏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目的或有组织的反动宣传、煽动和歪曲事理的不良活动或违法活动。
(1)自然灾害是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
(2)事故灾难是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者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
(3)人为破坏是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主义活动等事件。
事件分级
根据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具体级别定义如果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I级(特别重大):造成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大规模瘫痪,事态的发展超出区一级相关主管部门的控制能力,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
(2)II级(重大):造成网站或其它上一级部门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
(3)III级(较大):造成网站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置的突发事件。
(4)IV级(一般):造成网站网络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突发事件。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与本预案定义的I-IV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导致I-IV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三、工作原则
1、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重要信息网络和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不法行为等环节,在管理、技术、宣传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明确责任、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
3、落实措施、确保安全。要对网络设备、服务器等设施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安全漏洞和隐患的进行及时整改;要实行网站的巡察制度,密切关注互联网信息动态,要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4、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定期进行预案演练,确保应急预案切实可行。
5、事故上报
当发生网络安全突发事件时,应及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必须实行态势进程报告和日报告制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四、事后处理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经应急处置后,得到有效控制,事态下降到一定程度或基本得以解决,将各监测统计数据上报上级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提出应急结束的建议,经批准后实施。
五、监督管理
1、加强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专业技能的培训,指定专人负责安全技术工作。
2、定期演练。通过演练,发现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事件调查组,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财产损失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写出调查评估报告,报应急领导小组,并根据问责制的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特别重大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调查评估报告,报应急领导小组,必要时采取合理的形式向社会公众通报。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促进互联网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处理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满足突发情况下互联网通信保障应急和通信恢复工作的需要,维护企业利益,为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安全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非经营型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互联网IP地址资源备案管理办法》和《中国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设立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负责信息网络安全事故的组织指挥和应急处置工作。总指挥由主要领导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领导担任,指挥部成员由信息中心运行。
三、预测、预警机制及先期处置
(一)危险源分析及预警级别划分
1.1危险源分析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灾害。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故灾难。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3)人为破坏。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网络精英攻击、病毒攻击、恐怖袭击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2预警级别划分
1、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预警划分为四个等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
Ⅰ级(特别严重):因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整个学校互联网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网中断、通信枢纽设备遭到破坏或意外损坏等情况,及需要通信保障应急准备的重大情况;通信网络故障可能升级为造成整个学校互联网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网中断的情况。计算机房发现火情或其他重大自然灾害或存在重大自然灾害隐患的。
Ⅱ级(严重):因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学校网络通信中断,及需要通信保障应急准备的情况。
Ⅳ级(一般):因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局域网内某个交换点所属局部网通信故障(不影响正常一般通信)的情况。
(二)预防机制
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应加强对各级通信保障机构及全网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监督检查,保障通信网络的安全畅通。
(三)预警监测
各重要信息系统重要负责人和主管科室要进一步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测、预警制度。要落实责任,制定信息通报工作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和可能引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
(四)先期处置
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发现事故的人员在按规定向相关系统管理员报告的同时,及时向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相关领导报告。负责人员在接手事故报告后要向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进行应急工作进程报告和事故分析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处置分级和应急处置程序
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和通信恢复工作,按照快速、机动、灵活的原则,根据响应的预警级别分别进行处置。
Ⅰ级:突发事件造成全学校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网中断、通信枢纽设备遭到破坏等情况,及接到学校下达的通信保障任务,由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负责人员要迅速准确的定位故障源,如果是核心设备故障要及时切换到备用核心设备上并测试调通;如果是骨干网物理链路故障要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通信公司)进行抢修并切换到备用线路上测试调通。面对网络精英攻击或恶意破坏等人为造成的网络故障,要及时通知公安机关,同时采取紧急行动如切断数据源等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对于发现的重大自然灾害隐患,要及时汇报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并迅速通知消防局等相关部门,准备好临时处理灾情需要用到的工具。火灾属于常见灾情,发现火情后按如下步骤处置:
(1)发现火情要立即切断电源,值班员及时应用消防器材进行处理。
(2)立即上报领导做好事故处理记录。
(3)如切断电源并使用机房消防器灭火都不能控制火情,要及时报警(报警电话:119),报警时要准确说清火灾的地点和火灾状况,并留下联系电话。
(4)出现危急情况要利用各种手段及时逃生。
Ⅱ级:突发事件造成本学校多个下属分公司网络通信中断或接到学校有关部门下达的通信保障任务时,由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负责人员要迅速准确的定位故障源,如果是关键部位网络设备故障要及时切换到备用设备上并测试调通;如果是骨干网物理链路故障要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通信公司)进行抢修并切换到备用线路上测试调通。如果是业务系统发生故障按如下办法处置:
1、当趋势防病毒服务器出现以下情况时,值班员应负责重启趋势防病毒服务器
(1)双击IE安装页面,出现“该页无法显示”时。
(2)大量用户申告客户端无法连接服务器。
2、重启服务器后系统仍然不能正常应用,则立即通知系统管理员,并及时做好故障现象及处理过程记录。
3、当系统管理员经过一小时处理仍未排除故障时,应通知科长协调处理。
(二)应急保障任务结束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网络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可确认网络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任务完成。由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下达解除任务通知书,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收到通知书后,任务正式结束。
(三)调查、处理、后果评估与监督检查
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负责对重大通信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并对事故责任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信息发布
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负责有关信息的发布工作。
(五)通讯
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过程中,要确保应急处置系统内部机构之间的通信畅通。通信联络方式主要采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卫星电话。
五、后期处置
(一)情况汇报和经验总结
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中,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应做好突发事件中网络设施损失情况的统计、汇总、原因分析、应急处置情况总结等,并按程序上报。如有需要维护修理的设备要及时处理。
(二)奖惩评定及表彰
为提高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对于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通报表扬;对保障不力,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保障措施
(一)物资保障
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应建立必要的通信保障应急资源的保障机制,根据通信保障应急工作要求,配备必要的通信保障应急装备,加强对应急资源及装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以备随时紧急调用。
(二)人员保障
通信保障应急队伍主要由信息中心相关人员组成。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并听从组长的指挥。
(三)宣传、培训和演习
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应加强对通信网络安全和通信保障应急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主要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保障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通信保障应急的能力。
(五)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监督检查制度
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应加强对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网络安全工作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局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切实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水平,根据《福州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应急预案如下: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为保障我局网络和信息安全,预防和遏制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根据有关要求,按照“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司其职、整体作战、保障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网络安全事件的危害和影响,制定我局的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本预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福建省审计厅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为指导思想,总结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网络信息安全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目标,努力将网络安全工作纳入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适用范围
本应急处置预案适用于福州市审计局各网的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根据事件分级原则,我局网络安全事件分为四级: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
(三)处置原则
1、预防为主。通过建立健全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组织较好的安全设施建设,开展网络安全日常监测,组织网络安全测评,加强信息系统安全教育,预防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
2、分级负责。建立局领导统一指挥、计算机审计处、办公室等各处室(中心)和值班人员积极配合的审计网络信息系统应急机制。
3、果断处置。一旦发生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应迅速启动应急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尽最快速度恢复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局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具体通过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组织局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健全全局联动处置机制。值班人员、办公室、计算机处和相关处室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工作。
(二)主要职责
1、督促落实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决定和措施;
2、全面开展网络安全事件的预防、监测、报告、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3、拟订网络安全事件相关工作规划和应急预案;
4、督促检查各处室、单位,指导各县(市)区审计机关信息安全工作;
5、汇总有关网络安全事件的各种重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建议。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监测及报告
1、加强信息安全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建立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当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值班人员或相关处室单位等立即报告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计算机处)。
2、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组织断开网络,并启动应急预案,控制事态,消除隐患。及时向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对于初判为较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的,立即报告市网安部门和上级审计机关。
(二)预警机制
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后,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组长报告。组织人员进一步进行情况综合分析,研究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组长视情况召集协调会,研究制定行动方案,发布指示和命令。
(三)预防机制
积极推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逐步实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与灾难恢复,制定并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针对基础信息网络的突发性、大规模安全事件,各相关部门建立制度化、程序化的处理流程。
四、应急处置程序
(一)级别的确定
网络安全事件分级的参考要素包括信息密级、公众影响和资产损失三项。各参考要素分别说明如下:
1、信息密级是衡量因信息失窃或泄密所造成的信息安全事件中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的要素;
2、公众影响是衡量信息安全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范围和程度的要素;
3、资产损失是衡量恢复系统正常运行和消除信息安全事件负面影响所需付出资金代价的要素。
网络安全事件级别分为四级: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
IV级:审计局机关各处室、下属单位范围内出现并可能造成损害其他网络安全的事件。
III级:审计局机关各处室、下属单位范围内的信息系统、重点网站等正常运作受到大面积影响和冲击。
II级:审计局机关各处室、下属单位范围内的基础网络、重要信息系统、重点网站瘫痪,并且纵向或横向延伸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较大经济损失。
I级:敌对分子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宣传、煽动和渗透活动;或者局机关各处室、下属单位范围多地点或多地区基础网络、重要信息系统、重点网站瘫痪,并且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巨大经济损失的网络安全事件。
(二)预案启动
发生网络安全事件(I级~IV级)后,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相应预案,并负责指挥和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三)现场应急处理
事件发生单位和现场应急处理工作,应尽最大可能收集事件相关信息,区别事件类别,确定事件来源,保护证据,以便缩短应急响应时间。
检查威胁造成的结果,评估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害:如检查系统、服务、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或可用性,检查攻击者是否侵入了系统,以后是否能再次随意进入,损失的程度,确定暴露出的主要危险等。
抑制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限制潜在的损失与破坏。可能的抑制策略一般包括:关闭服务或关闭所有的系统,从网络上断开相关系统,修改防火墙和路由器的过滤规则,封锁或删除被攻破的登录账号,阻断可疑用户得以进入网络的通路,提高系统或网络行为的监控级别,设置陷阱,启用紧急事件下的接管系统,实行特殊“防卫状态”安全警戒,反击攻击者的系统等。
1、审计管理系统等出现异常,无法正常服务时,首先由计算机审计处与福建省审计厅OA服务办联系联系沟通,确定故障原因,配合福建省审计厅OA服务办解决问题。(福建省审计厅OA服务办联系电话__)。
2、东部办公区电子政务云平台存储设备与云平台网络发生故障时,首先与东部办公区电子政务云平台值班电话联系沟通,确定故障原因,配合东部办公区电子政务云平台解决问题。(东部办公区电子政务云平台值班联系电话__)。
3、计算机、服务器硬件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时,首先检查服务器设备故障报警指示灯状态,初步确定故障原因,使用配套系统硬件检测软件检查确定具体部位。如果不能自行排除,应立即与各设备服务商联系排除故障。(惠普官方维修电话__;戴尔官方维修电话__)
4、网络设施或安全设备发生故障时,首先检查分析故障原因,初步判断故障性质,采取重启设备、已备份配置启动设备等方法排除故障。对不能排除的,区分故障设备,审计专网防火墙及时联系网神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互联网防火墙及时联系网康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确保网络畅通。(网神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维修电话__;网康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维修电话__)
5、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出现非法信息或无法正常运行等异常,要立即通过计算机审计处向福州市网站管理部门反映情况,并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追查非法信息来源并及时处理。紧急情况下,可在保全证据的前提下,采取先删除非法信息,再按程序报告的处置措施。(网站管理部门值班电__)
(四)后续处理
1、安全事件进行最初的应急处置以后,应及时采取行动,抑制其影响的进一步扩大,限制潜在的损失与破坏,同时要确保应急处置措施对涉及的相关业务影响最小。
2、安全事件被抑制之后,通过对有关事件或行为的分析结果,找出其根源,明确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彻底清除。
3、在确保安全事件解决后,要及时清理系统、恢复数据、程序、服务,恢复工作应避免出现误操作导致的数据丢失。
(五)记录上报
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时,应及时向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并在事件处置工作中作好完整的过程记录,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保存各相关系统日志,直至处置工作结束。
(六)结束响应
系统恢复运行后,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事件造成的损失、事件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对响应流程、预案提出修改意见,总结事件处理经验和教训,撰写事件处理报告,同时确定是否需要上报该事件及其处理过程,需要上报的应及时准备相关材料;属于重大事件或存在非法犯罪行为的,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相关部门报案。
五、保障措施
(一)技术支撑保障
重视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升级换代,加强技术管理,确保网络安全整体方案的不断完善,聘请信息安全顾问为应急处置过程和重建工作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和科研力量,开展应急运作机制、应急处理技术、预警和控制等研究,推广和普及新的应急技术。
(二)应急队伍保障
重视信息安全队伍的建设,并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过程和重建工作中技术人员的在岗与防护能力。
(三)资金保障
根据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年度应急处置工作相关设备、工具软件和技术支撑服务所需经费,并纳入年度部门预算,给予资金保障。
六、宣传、培训和演习
(一)安全宣传
不定期举办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干部职工的计算机操作、信息技能、网络和信息安全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预防意识和简单应急处置能力。
(二)人员培训
为确保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有效运行,不定期地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或研讨会,以便不同岗位的应急人员都能全面熟悉并掌握信息安全应急处理的知识和技能。
(三)应急演习
为提高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水平,不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各环节之间的通信、协调、指挥等是否符合快速、高效的要求。通过演习,进一步明确应急响应各岗位责任,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补充、完善。
七、监督检查与奖惩
(一)预案执行监督
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单位按本预案指定的职责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及时、到位。
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处室、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地报告事件的有关信息,不得瞒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有瞒报、缓报、谎报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情况时,有权直接向网络与信息安全小组举报。
应急行动结束后,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相关成员单位采取的应急行动的及时性、有效性进行评估。
(二)责任追究
在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后,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有瞒报、缓报、漏报和其它失职、渎职行为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将视情节由有关主管部门追究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附则
本预案所称网络安全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设备软硬件故障、内部人为失误或破坏、黑客攻击、无线电频率干扰和计算机病毒破坏等原因,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网络及重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严重影响,出现业务中断、系统破坏、数据破坏或信息失窃或泄密等现象,以及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宣传、煽动和渗透活动,或者对国内通信网络或信息设施、重点网站进行大规模的破坏活动,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或公众利益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以及造成一定程度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网络安全事件的主体是指网络安全事件的制造者或造成网络安全事件的`最终原因。网络安全事件的客体是指受信息安全事件影响或发生信息安全事件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依据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特点,信息安全事件的客体可分为信息系统、信息内容和网络基础设施三大类。
本预案通过演习、实践检验,以及根据应急力量变更、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和应急事件发展趋势,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原《福州市审计局网络及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榕审〔20__〕67号)同时废止。
根据新区教体委的要求,为确保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根据互联网网络安全相关条例及上级相关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校园网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及全体网络管理员组成网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责任人: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网络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和有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积极配备网络安全设施设备,落实网络线路、交换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网络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把不良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网络安全稳定地运行。
二、各级处理预案
1、网站不良信息事故处理预案
(1)一旦发现学校网站上出现不良信息(或者被骇客攻击修改了网页),立刻关闭网站。
(2)备份不良信息出现的目录、备份不良信息出现时间前后一个星期内的HTTP连接日志、备份防火墙中不良信息出现时间前后一个星期内的网络连接日志。
(3)打印不良信息页面留存。
(4)完全隔离出现不良信息的目录,使其不能再被访问。
(5)删除不良信息,并清查整个网站所有内容,确保没有任何不良信息,重新开通网站服务,并测试网站运行。
(6)修改该目录名,对该目录进行安全性检测,升级安全级别,升级程序,去除不安全隐患,关闭不安全栏目,重新开放该目录的网络连接,并进行测试,正常后,重新修改该目录的上级链接。
(7)全面查对HTTP日志,防火墙网络连接日志,确定该不良信息的源IP地址,如果来自校内,则立刻全面升级此次事件为最高紧急事件,立刻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视情节严重程度领导小组可决定是否向公安机关报案。
(8)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2、网络恶意攻击事故处理预案
(1)发现出现网络恶意攻击,立刻确定该攻击来自校内还是校外;受攻击的设备有哪些;影响范围有多大。并迅速推断出此次攻击的最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切断校园网的服务器及公网的网络连接,以保护重要数据及信息;
(2)如果攻击来自校外,立刻从防火墙中查出对方IP地址并过滤,同时对防火墙设置对此类攻击的过滤,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报警。
(3)如果攻击来自校内,立刻确定攻击源,查出该攻击出自哪台交换机,出自哪台电脑,出自哪位教师或学生。接着立刻赶到现场,关闭该计算机网络连接,并立刻对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攻击出于无意、有意还是被利用。暂时扣留该电脑。
(4)重新启动该电脑所连接的网络设备,直至完全恢复网络通信。
(5)对该电脑进行分析,清除所有病毒、恶意程序、木马程序以及垃圾文件,测试运行该电脑5小时以上,并同时进行监控,无问题后归还该电脑。
(6)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3、学校重大网络事件处理预案
(1)对学校重大事件(如校庆、评估等对网络安全有特别要求的事件)进行评估、确定所需的网络设备及环境。
(2)关闭其它与该网络相连,有可能对该网络造成不利影响的一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设备,保障该网络的畅通。
(3)对重要网络设备提供备份,出现问题需尽快更换设备。
(4)对外网连接进行监控,清除非法连接,出现重大问题立刻向上级部门求救。
(5)事先应向领导小组汇报本次事件中所需用到的设备、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及影响,在事件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应立刻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三、日常管理
1、领导小组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网络安全防御、处理工作。各有关组员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
2、网络管理员对校园内外所属网络硬件软件设备及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设备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封堵、更新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及网络环境。
3、加强对校园网内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加强对学校网络的使用者(学生和教师)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对重要网络设备的软件防护以及硬件防护,确保正常的运行软件硬件环境。
4、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学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5、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四、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行动
1、领导小组得悉消防紧急情况后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种网络安全事故处理小组迅速集结待命。
2、应急小组成员听从组织指挥,迅速组织本级抢险防护。
(1)确保WEB网站信息安全为首要任务,学校公网连接。迅速发出紧急警报,所有相关成员集中进行事故分析,确定处理方案。
(2)确保校内其它接入设备的信息安全:经过分析,可以迅速关闭、切断其他接入设备的所有网络连接,防止滋生其他接入设备的安全事故。
(3)分析网络,确定事故源:使用各种网络管理工具,迅速确定事故源,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4)事故源处理完成后,逐步恢复网络运行,监控事故源是否仍然存在。
(5)针对此次事故,进一步确定相关安全措施、总结经验,加强防范。
(6)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的整个过程,必须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以及教务处以及校长汇报,听从安排,注意做好保密的工作。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校园网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5、事后迅速查清事件发生原因,查明责任人,并报领导小组根据责任情况进行处理。
五、其他
1、在应急行动中,学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2、各部门应根据本预案,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并切实落实各项组织措施。
为切实加强我区镇级党委换届工作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理与换届信息发布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舆情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掌握引导网络舆情的主动权,及时、有效的处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营造良好的换届舆论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区委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宣传同步启动、同时落实,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组织机构
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区委办、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等单位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区委组织部为联席会议牵头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
联席会议职责
1、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单位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审定舆情控制与信息发布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3、对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单位进行处置。
4、依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责任单位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交相关部门处理。
5、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应急程序
舆情应急,应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注意发挥联席会议的应对作用,具体程序为:
1、各单位密接注意网络舆情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区委组织部报告,由区委组织部对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联席会议。
2、联席会议接到区委组织部汇报后,召开应急会议,有针对性地布置处置工作,形成新闻通稿并组织媒体报道,必要时可设立新闻发布中心。
3、联席会议将网络舆情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区委,及时向区委上报事件有关信息,并与新闻媒体及时保持信息沟通。
4、做好突发公众舆论事件的24小时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声像记录工作。
四、严格奖惩
对在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要给予表扬。对违反工作纪律、蓄意封锁或随意散布消息、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导致突发事件报道和舆论引导不利并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领导者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