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力量》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1篇)
《当下的力量》中告诉了人们如何对待过去、此刻、未来。坛子里有不少评论贴了,我也来写写这本书对我的影响。
读书后个人体验是时间感觉变慢,人变得沉稳,不再那么焦燥。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是如何看待过去、此刻、将来。过去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悔恨的地方,当你能了解最重要的是如果度过当下这一秒的时候,你就不会再为了后悔过去没有做好的事情而耗费情感。未来则是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害怕的地方,当明白当下这一秒最重要之后,我也不应再为未来的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不安,还是好好度过当下时刻吧。
只要能够让心灵处于平和、沉静的状态,完成一件紧急的工作,与看娱乐节目、发呆、做其他无意义的事情并无区别。当下这一秒要做什么,不要跟随理性、不要跟随情绪,要跟随你的心灵。如果今日必须提交一份重要、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投入的工作,即使想经过娱乐来逃避行动的话,心灵也会经过焦虑情绪告诉你,你并未正确度过当下。所以要跟随心灵,剩下的就很简单了,观察到你真正需要的,对我而言经过情绪就能明白,我是否在做当下应当做的事情。
以前也研究过GTD,最终的发现对我来说,问题不在于任务如何分类,而在于如何推动自我去做事情。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是值得在当下做的事情,而不是用紧急、重要四个象限来机械的决定要做之事。能够大段时间的浪费生命,如果这同样能让我的心灵处于平静,什么也不做,什么成果也没有也是一种进取的行为,这是以前从未想过的,所以《当下的力量》对我是更有帮忙的一本书。
《六祖坛经》中有一个小故事,大意是一个和尚问一个得道高僧说如何开悟,高僧回答吃饭、念经、睡觉。和尚说这些我也做啊,高僧则回复:我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念经的时候念经,该睡觉的时候睡觉。用《当下的力量》来解释,就是高僧所作的在每一刻都是心灵中认为的最重要的事情,因而能够心无旁缪的行动。而我则在工作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想着工作,为过去而悔恨,为未来而焦虑,经常处于不安的状态。这些焦虑不安非但没有任何用处,还消耗了很多身体能量。
当代人喜欢抱怨,抱怨好工作岗位都被占了,没钱的抱怨房价太高,抱怨没有社会医疗保险不足,抱怨CPI涨的太厉害;有钱的抱怨社会腐败,抱怨有了钱却没有安全感要移民;移民的抱怨在国外没有归属感,不能融入主流社会。这些抱怨真的是想通话语来改变不平等不合理吗?我看未必,绝大多数人只是一种情感宣泄。世界上真的有能不让人不抱怨的地方吗?我想确实有,就是在人的心灵深处。跟着心灵指引,过好当下这一秒,绝大多数的抱怨都会消失,变成新生产的东西,或是对路边小草的欣赏。即使仍然有抱怨,这时的抱怨也是为了推动问题的解决,抱怨不参杂太多的情绪,人们能在抱怨之后平静的投入下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当下的力量》十分好的一本书,但中文版的翻译加入了译者自我的想法,比如生造出来的“临在”一词,再比如“臣服”,感觉要下跪磕头似的很不舒服,再比如某章的标题“思维逃避当下的策略”,让人容易误解为“想想怎样逃避当下”。所以又买了英文版,果然发现原版中这些让人别扭的地方都表达的很清楚。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我读完的感觉就是,这是一本要静下心来,用心体会的书。他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才能得到我们自我的体会,然后我们才会由这本书得到关于我们如何对待过去、此刻和未来的一些想法。同时这本书,也不是很容易理解,许多语句都是比较晦涩,比较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的,可是一旦我们理解这些有点深奥的语句,对于我们的内心都是深刻的震撼。
由于我们总是习惯于理性思考、喜欢用脑子,也沉溺于过去的经验构成的小我的自我认同,还有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下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所以活在当下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没有东西能够给他们真正的成就感,那么他们还有什么能够去拼搏呢”“事物和生活条件能够给你欢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的关键部分。它是你的自然状态,不是努力才能获得的。”
最打动我的是第84页的资料,上头提到,此刻的人总是在等待,他们等待愿望实现的那一天,以为那样自我就会幸福了,实际上他们是在拒绝当下。
对啊,我们总是推迟了自我欢乐的时间!我以往想过,当我得到某个工作我必须是最最开心的人了,那时我必须会每一天很满足;我以往想过,当我得到某个人的爱的时候,我必须要好好珍惜,那时我必须会很幸福;我以往想过,如果我此刻有了什么东西,我会多开心啊,我必须会是最知足的人,可是此刻呢,因为我没有得到那个工作、没有得到那个人、没有得到那个东西,所以我此刻怎样也欢乐不起来,或者说我有什么理由欢乐呢,那么多的愿望都没法实现。
之后,我得到了这个工作、得到了这个人、得到了这样东西,可是我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欢乐和幸福,烦恼依然存在,我仍然不开心。所以我又在想了,我此刻不欢乐是因为我还没有得到其它的东西,如果我得到了更多的东西,那么我那时候才会幸福。
以前的我就是这个样貌拒绝当下的,生活在等待中,读完这本书,我的体验是:人变得沉稳,不再那么焦躁了,不再因为后悔过去没有做好的事情而耗费情感,也不再为不可预知的未来产生焦虑、不安、害怕。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活在当下的重要,让我明白下一秒的重要。我理解的当下就是理解此刻的自我。我明白做到这点很难,可是我会努力去做的。
“书籍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万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获取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以读书启迪智慧,用智慧润泽心灵,在读书中我们感悟人生,感受生命的伟大,启迪自己的智慧。
人生这本书可能不像小说那样情节跌宕起伏,也不像散文那样优美深刻,不像诗歌那样抽象晦涩,它的内容只是些平凡的人和事,甚至平淡得如一杯白开水。但只要你细细品读,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人生中的每一位朋友,师长,甚至是每一位过客,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只要善于品读,每个人都能给人启迪,哪怕是无家可归的乞丐,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品读他人,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学习。
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爱迪生品读那一千多次失败,最终成功地发明电灯;失败与痛苦是一种磨砺,一种考验,让真金在火炼中焕发光彩,让凤凰在浴火中涅盘。品读失败与痛苦,不仅是品读失败的教训,更是一种敢于面对的勇气。品读失败与痛苦,是一种面对是一种感悟,是从失败中获取教训。
品读人生,还要学习品读成功与喜悦。人生道路中既有荆棘也有鲜花,品读成功与喜悦,是让人学会珍惜,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功,更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同时,也让人学会进取,不止步,不满足,向更高的高峰发起冲击。现在生活条件大有改善,幸福感却大幅降低,为什么?因为现代人忘记了品读喜悦,忘记了珍惜幸福。品读成功,正确认识了成功,才有了更大的成就。品读成功与喜悦,是一种品味,更是一种超越。
人生如一本厚厚的大书,等待着人们亲手去书写,也等待着人们细细去阅读、去品味。读出的是忠诚,悟出的是伟岸。其中的每一句笑容与泪水,每一句成功与失败,都会在反复品读中不断润色,不断美化,成为颗颗璀璨的珍珠,成为我们毕生的宝藏。因为读书,因为感悟,心灵才得以升华,生命才得以升华。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不读书、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要想把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要扎扎实实,点点滴滴,任何包装、宣传,都不能替代一天天熏陶,一本本作业,一句句话语。更要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认真读书、开阔视野,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更好地超越自己;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静下心来备好每一堂课,批改每一本作业,读几本好书,总结一下自己的不足,品尝作为老师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乐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义也在其中。读一本好书,我们就多一次与智者交流,读一本好书,我们就少一次鲁莽与困惑。我们都渴望人生精彩,我们都渴望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成功做人。面对复杂的社会,面对多元的知识,让我们努力多读书,多感悟,用理智摆渡人生。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
读书,是一条河流,穿过我们的生命,一点一点地给我们滋养,我们要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充实人生。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是吸纳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才干的过程。读书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布,把握自己,执着地走向梦想的天堂。坚持好读书、读好书,才能真正实现读书好。做一个读书人,就是做一个幸福的人。
读书是一种清福,这种境界被吴延康说得直白:“读书身健即是福,种树开花亦是缘。”好一个读书人,好一片读书的心境。我们不是哲学家,能从一滴水中看世界,从一朵花中参悟人生,但我们可以像吴延康这样,静静地做个读书人,在一片芸芸众生里感悟人生收获快乐。学无止境,只有坚持不懈的充实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人生因阅读而美丽,民族因阅读而兴旺,国家因阅读而富强,让我们共同携手,为成就事业读好书,为建设祖国读好书,为奉献世界读好书,让我们在书香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让书香伴随着我们,为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健康、和谐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爱读书吧!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美好的明天!
我们拥有珍贵的东西——当下的力量。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者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感悟,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德国人。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禅宗的传统里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若非当下,何时?”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当下——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心境调整好,把每件事情做好,可以憧憬和期待未来,但不能依靠未来。可以总结和反思过去,但不能沉浸在过去。——一切者在当下发生,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
当下——感悟过程,体验生命。有句经典的语言——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当下——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丽、真爱、创造力、喜悦、内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从今天起,当一个幸福的人 .
20xx年,全民阅读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为推进国民阅读单独辟版论述,阅读成为国家战略层面上的考虑;有一段时间,有一篇印度工程师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的帖子红遍了朋友圈,其实,如果没有这林林总总关于阅读的信息,也许你还未曾注意到阅读有什么用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阿兰德波顿有一个著名的回答:读书无用,但仍要读。不过,日本作家斋藤孝未必认同这个回答的前半部分。《阅读的力量》这本书就是他的回答。
作为一名日本明治大学的教授,斋藤孝似乎并不满足授人以鱼,更加乐于授人以渔。曾经以阅读能力强的给世界他国留下印象的日本,如今,阅读也已经成为一种式微的活动,斋藤孝教授不仅仅致力于教授学生,更致力于推进日本国民掌握阅读的能力,并且重建这一日本软实力资本。
其实,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也是一样的。斋藤孝教授的方法论同样可以通用于我们的读者。如果简单的概括这本关于阅读学的书的话,书里只是讲了两个问题,前者就是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后者是如何习得这项有用的技能。阿兰德波顿并非实用派的作家,从哲学和文学的意义上来讲,笔者当然更喜欢这一具有美学意义的回答,但是事实上,读书的确就像斋藤孝教授告诉我们的读书的确有用。
读书架构了你的人格,塑造了你的人格,读书培养你的学习能力,读书还可锻炼交际能力,甚至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项公文的处理,每一项新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读书怎么可能没用呢?当然,在眼下这个浮躁的氛围里,读书当然不可能为你赚钱,还有可能从你兜里掏钱以购置读书的必要工具书,也不可能读书破万卷就会有人称你为成功人士。如果以当下的物质成败来论读书的力量,读书不但无力量,还可能消耗力量。
无独有偶,笔者前一阵正好看到一篇名为《那个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已经50岁了,他现在在干嘛?》的'*,那个当年被耻笑、痛斥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在岁月的沉淀下,已经坚实有力的回击了当年加在他身上的凄风冷雨。如今他建立了土猪肉第一品牌,和他人联手打造的壹号土猪销售超过10亿,还出版了自己的书,并将自己的土猪品牌推向了互联网,上线天猫旗舰店。或许,这个例子可以有力的回击读书无用论,即便是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读书亦不是无用之事。
不管有无用处,读书一旦变成了习惯,就如同吃喝拉撒睡一样正常和必要。读书的人总会读书,已经无需考虑 有没有用。这个时候,你应该考虑的是,虽然读书,但是我会读一本书吗?在这本书里,斋藤孝教授用了大量篇幅去讲解如何去阅读一本书。
由浅入深,由感兴趣的到不感兴趣的,由那些紧张轻松的到深沉厚重的,这是最基本的方法。斋藤孝列出的文库本图书和50册知识新书两个锻炼目标,在中国可能还找不到合适的参照坐标,不过根据他书里对这些书的分析,笔者觉得我们可能读一些名著经典合集以及一些技能性强的科普读物就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很喜欢斋藤孝教授的比喻读书是一种体育运动。当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的时候,为了美为了健康能够坚持的体育运动,在精神的世界里,可以等量替换成,读书是精神世界的一项体育运动。这项运动,一天两天不见成效,天长日久将受益无穷。 读书有用,也要读书。读书之前如果能读一读有关读书的书,那再好不过。这本《阅读的力量》以逻辑性、实用性、知识含量大取胜,绝不像它看起来那般轻薄。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文化的激增,我越来越感到知识含量的不足,文化底蕴的苍白。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读书是迫切的希望!但由于平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一直没有去读。在教育局的“教师素质提高年”文件的要求下终于实现了静下心读些好书的愿望。
早就听说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提出了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的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不可救药的学生。到了中学就有一大批上课睡觉在校混日子等拿毕业证的学生。这个问题在苏霍姆林斯基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在现在也一点也没减少。在上学期我所教的班级中,就有许多满分与个位分之差。说起这方面的原因,以前我总是归结为学生不用功,脑子笨,而没有积极从自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做出以下解答:这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 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学生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要“因材施教”,也就是学校一直提倡的“即备教材又备学生”。
要想因材施教,就必须对“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境。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就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读完之后我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呢?在不同的班级,对不同的学生,提着相同的问题,留着相同的作业,考的是相同的试卷,做错之后也不能及时个别交流……所以差生的存在就成了现实。学生不会,听不懂老师讲的课程,就会违反纪律,最终导致恶性循环,教师每天被学生折腾的心浮气躁,筋疲力尽。
怎么样才能从这样的怪圈中解脱出来?我感到困惑。每天要面对这么多的学生,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要上课,备课,改作业,辅导,谈话,写各种资料,整天有忙不完的事追着自己,哪有时间?这个问题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条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我们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我们做具备的知识海洋中的沧海一粟,这样在教学工作中就可以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也就不会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
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得好:“知识就是力量。”这让我想起了一代千古雄君——康熙就是因为拥有了这样一种巨大的力量,所以才能在各种政治风浪中经久不衰。还有发现万有引力的力学家牛顿,发现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发明地动仪的张衡……他们不也是这句经典名言的真实写照吗?我们作为育人之师,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天天以好书为伴才能站在知识的前端,与激增的知识赛跑。用知识的力量去劈波斩浪,勇领学生通往知识的海洋。且博学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只有拥有了前卫又渊博的知识才能站在教育舞台上,人生舞台上奋力拼搏,去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与价值。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中的小女孩因发生车祸昏迷不醒,女孩的爸爸手足无 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 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哀求医生救救她的女儿。医生对他说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该用的药都用了,病人有时候也是要 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要看他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渴望,也要看她的造化。护士记起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于是问女孩的爸爸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当她听孩子的爸爸说他们离婚很久了,找不到她时,只是皱眉头,就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女孩的爸爸抬起头,吃惊地看看护士,他没想到年轻 的护士竟然担任起了女孩妈妈的角色。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 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过来。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从这篇文中看出,年轻的护士是多么的善良、多么的有爱心。当她知道昏迷不醒的小女孩需要母爱来唤醒的时候,竟然 不顾还是一个姑娘的身分当起了她的妈妈,经过不但地努力最终于挽救了小女孩的生命——使她苏醒了过来。这个故事在体 现了年轻护士医德高尚、善良无私的同时也体现了母爱的力量伟大。
前不久,我读了一篇叫做《母爱的力量》的文章。我被文中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热泪盈眶。
文章说的是1999年土耳其的一场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在废墟中,用手撑着,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苦苦支撑了两天。她的7岁小女孩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空间里,致使她的手后来一度僵直,无法弯曲。
文中有两点令我的印象最深。
一是刚看到救援人员,母亲便拼命喊:“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多么伟大的母亲,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我仿佛亲耳听到母亲的呼救,亲眼看到了母亲焦急等待的眼神,我的心酸得掉下泪来。
二是当救援人员将她的女儿从废墟中拉出来的时候,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救援人员忍不住哭着说:“对,你的女儿还活着,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去,然后再把你也送过去。”其实她的女儿已气绝多时。救援人员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必定会失去求生的意志,她的生命之柱就会倒塌,一旦松手,土石就会压死她。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能够苦撑两天的惟一原因和希望。通常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不要说谎。但这是个善意的谎言,为了让这位伟大的母亲坚持下去,他不得不这样做。
曾经,有一位乞丐在路边坐了三十多年。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这位乞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球帽,喃喃地说:“给点儿吧。”陌生人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乞丐回答说:“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直坐在它上面。”陌生人问:“你曾经打开过箱子吗?”“没有。”乞丐说:“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没有。”陌生人坚持:“打开箱子看一看。”乞丐这才试着打开箱子。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乞丐充满了惊奇与狂喜:箱子里装满了金子。
有时,人们不停地四处寻找成就、安全感或爱情所残余的欢乐或满足,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拥有了所有的这些东西,而且还拥有了比这些更为珍贵的东西――自己的内在。一个人的真正财富并不是他拥有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他真正拥有着存在的欢乐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动摇的宁静。
哲学家笛卡尔在写下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时,他自认为他已经找到了真理。实际上,他表达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将思考视为存在并且认同于思考。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存在呢?存在是超越那些受限于生死的各种生命形式,而永在的“一个生命”。存在作为无形的、不灭的本质,它不仅超越而且还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形体之内。也就是说,作为你最深的自我和真实的本质,你可以在每个当下接触到它,别试着去掌握它的含义,别试着去理解它。只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你才会领会它的真正含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你就会感觉到存在,但是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领会它的真正含义。
是的,让你的思维处于静止并试着超越你的思维,思维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来说并不是最为关键的。事实上,人们80%-90%的思维不仅是重复的,而且还是无用的,而且由于思维的运作障碍和消极的本质,大部分思维都是有害的。然而我们却对思维上瘾,因为我们认同思维,从思考的内容和活动中获得自我的感觉。因为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停止思维活动,我们将不复存在。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求生的机器。攻击、防范其他的思维,收集、储藏和分析信息-----这是它所擅长的,但是这些不具有创造性。所有真正的艺术家,不管他们是否知道,都是在无思维的、内在宁静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即使最伟大的科学家都声称他们的创造性突破来自于无思维状态。对美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调查令人吃惊,调查结果显示,“在那个短暂的、决定性的创造本身的过程中,思维只起到小部分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说,绝大部分人不具有创造性的简单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使用思维,而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停止思维。身体或生命的奇迹不是通过思维来创造和得以维持的。很明显,有一种比思维更重要的智慧在起作用。
禅宗大师用顿悟来描述短暂的开悟或短暂的无思维、完全临在的状态。要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伟大和神圣,你需要临在意识。你是否在晴朗的夜晚凝视夜空,惊叹于它绝对的寂静和不可思议的浩瀚?你是否倾听过,真正地倾听,森林中山泉的声音?或者你是否真正地倾听过寂静的夏夜鸟儿的歌唱声?当你的思维宁静时,你才会关注到这些。你必须暂时卸下你个人问题的包袱、过去的和未来的包袱,以及你知识的包袱。否则,你将会视而不见、听如未闻。你需要完全地进入当下时刻才行。
当你体验到了这些临在时刻,你可能不会意识到你是短暂地处于无思维的状态。这是因为这种状态与思维之间的间隔太窄。在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之前,你的顿悟可能只会持续几秒钟,但是它确实发生过了;否则,你就不会体验到这种美好。对于美的感知和创造,思维无能为力。只有完全处于临在状态里,那种美或神圣才会产生。
然而,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人们只认同生理和心理的形式(form),而无意识于本质的存在。又由于每一个形式(form)都是变动不定的。他们就活在恐惧里。这种恐惧造成了他们对自己、对其他人类很深的误解,也扭曲了他们对世界的知见。
宇宙如果发生震动,而导致世界末日的话,隐含生命仍会如如不动,不受丝毫的影响。《奇迹课程》里犀利地揭露了这个真理:“凡真实的必不受威胁。凡不真实的必无法存在。神的平安自在其中。”
如果你有意识地与隐含生命维持着连系,你就会珍重、会爱、会衷心地尊重外显世界,和生存于其中,以超越形式的至一生命而展现于世的每一个众生。你也会知道每一个形相终将化灭。究竟来说,世间的一切不再那么重要了。诚如耶稣说的,你已经“征服了世界。”,或者像佛陀说的“到达了彼岸。”
有人说,好父母不是靠学出来的,而是靠悟出来的。把总是用眼睛盯着孩子变为不断反思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注重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才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要素。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这样鲜明的观点。是的,做好家长的关键就是要自觉地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去感悟,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历程,父母必然也要有个不断进步不断学习的过程。
把眼睛盯着孩子变为注重提升自己。如何教育好孩子是不少父母平常需要绞尽脑汁的事情。平日里,大多数父母都有一个共通的地方:从孩子的饮食、言行、礼貌等都是用一副挑剔的眼神去审视孩子,总想把他们规范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中。可很多的事实又不争地告诉人们,孩子在家庭中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点:得到的批评多、收到的表扬少。一味地盯着孩子的缺点、总是依赖与外力矫治孩子的言行和品德修养是很难见效的。家长应做一个明智的学习者!目的是告诉我们父母要不断地去反思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更多的是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找到解决孩子学习和成长问题的钥匙。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因父母缺乏对孩子的了解造成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变化,孩子依赖父母的程度、看待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向孩子学习、读懂孩子这本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向孩子学习,了解孩子的特点和真正需要,才能与孩子产生心灵的共鸣,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贴心人和助推者。
最后作者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家庭中建立学习团队,与孩子共同学习。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可以说是人的一生中最初的学习场所,也是渗透力最强的学习环境。为孩子营造家庭良好的学习氛围,譬如:对知识的追求,对科学的崇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家庭中的民主空气,生活中的沟通,知识的分享等,这种氛围的营造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愿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做一个明智的学习者。
《当下的力量》是当代灵魂成长大师埃克哈特·托利的经典之作。这本书,用现代化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求道者的核心思想。这不是一本心灵鸡汤,这是一本手术指南,指导我们如何对自我的头脑做手术。
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前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句神谕:人啊,要认识你自我。认识自我,这个神交给我们的任务,应置于人生所有事件的首位,怎样强调都可是分。
人类今日能够探索宇宙,靠的不是锐利的爪牙,强壮的四肢,而是拥有远远优越于其它动物的大脑。在人类诞生的早期,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都比较恶劣,大脑的功能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存活本事,它是上天赐予人类最美的礼物。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在享受着大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人类还必须承受大脑带来的弊端。因为,大脑并不完美,它同时具有很多局限性。在度过了史前的漫漫黑夜,人类逐渐建立起发达的礼貌社会之后,大脑的缺点越来越多的显露出来。
有一个比喻贴切的展示了这个问题。小时候,有人送给我一把刀子。这把刀很锋利,我十分喜欢。我拿着这把刀,用它来切身边的很多东西。切蛋糕,切泥巴,切蔬菜,切蚯蚓……可是,我不明白该怎样样保养这把刀,我从来没有擦拭过它,也从来没有用水冲洗过它。过了几天,这把刀上已经沾满了各种残渣和碎屑。一天,我用这把刀削苹果。在吃苹果的时候,我分明又尝到了蛋糕,泥巴,洋葱,昆虫等等的味道。
这就是我们的大脑遇到的困境之一。
初生的时候,世界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是鲜活的,我们能够如实的看到世界。随着大脑里储存信息的不断增多,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越来越经验化,公式化。每个人都发展出了自我的公式,我们称之为性格。性格固定以后,我们所看,所说,所想,都是旧模式在这一刻的再次重复。我们已经看不到真实的世界,我们看到的,只是自我头脑里的幻象。
更可怕的是,大脑借助于自我对个体的巨大贡献,已经不满足于从属的地位。一个本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已经宣称自我是灵魂的主人。它一刻也不停的喋喋不休,怀念过去,担忧未来。强迫性思维是现代人的通病,我们无法停止思考,各种念头在头脑中接连闪现,我们不停的做着各种“白日梦”。我们已经不能活在当下,这就是佛家说的无明。
如何找到真实的自我,如何突破头脑的局限,古今中外,已有很多的智者,运用不一样的方法,到达了相同的目的。今日的人是幸运的,能够从网络上快速获取很多的知识,能够了解到不一样门派的不一样法门。已有聪明的人敏锐的发现,万法归一,所有的方法,仅有一个核心:观照。
古老的语言对现代的人不太适合,容易有歧义,造成误解。过去的智者,受限于时代,有些描述也不太准确。与佛家经典相比,《当下的力量》所讲述的资料是相通的,但这本书的语言更加通俗易懂,讲述更加科学,所介绍的方法也更加易于操作。这本书能够帮忙我们在求道的路上快速入门。
愿更多的人能与此书结缘,愿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