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读书心得(精选28篇)
生命是一切动力的源泉。没有生命,地球将失去生机。这是我读完《倾听生命》所领悟的道理。
走进自然灾害,生命是脆弱的。在中国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中,地震夺去了上万人的生命。许多建筑物倾刻间变为废墟;一个美好的家园转眼间变为一片噩梦的地狱;远方亲人的期盼眨眼间变为家人死亡的噩耗。在废墟中,可以看到人们痛抱亲人遗体时泪流满面。面对强大自然灾害,束手无策。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救援者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紧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的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于母亲沾满灰尘的双乳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的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之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无情的地震毫不犹豫的夺去年轻妈妈的生命,也许她的生命换来了女儿生还的机会。在这里生命是脆弱的。
走进救援现场,生命是顽强的。在震后的废墟中,人们虽已泪流满面,但他们用弱小的手搬起埋着自己亲人的水泥块。即使手早已鲜血淋漓,他们仍不放下一丝救人的机会。他们相信自己的亲人在等待着自己救援。汶川人们不放弃,武警官兵亦不放弃。他们不畏艰难,从废墟中就起一位又一位的生命。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队长张秋红率对解救都江堰一废墟中的幸存者,而他的父亲和妻子依旧埋在这片废墟之中。他亲手刨出老父和妻子的遗体,来不及哭泣,噙泪坚持指挥救援。因为他知道时间就是生命,还与其他人等待他的救援。
“清清,那个美丽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援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在她心里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呢?”终于,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出时,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边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陈全红一下子哭了,抱着清清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什么都好。”
与邓清清一样,另一名被压在废墟里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顽强”钢琴梦想“不断激励自己不要入睡,结果她战胜了死神。人们靠着坚强的意志战胜死亡的恐惧,在这里生命是顽强的。
走进四季,生命是丰富的。春天是美丽的,天气不冷不热,一切都那么朴实;夏天是疯狂的,太阳炽热得像火一样烘烤着大地,一切都那么炎热;秋天悲伤的,树光了,曹黄了,花败了,一切都那么凄凉;冬天是雪白的,雪给大地穿上了洁白的衣服,一切都那么安宁。我觉得雪的洁白可以洗去铅华,在在雪地里我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我喜欢听到那沙沙的踏雪声仿佛某种生命的节奏,没有沾染丝毫的俗气,听脆而动听,深深浅浅。穿梭在四季之中,嗅着春天的花香,抵抗着夏天火热的太阳,感觉着秋风的迷离与悲伤,享受着冬雪的无暇。在这里生命是丰富的。
走进雨天,生命是活泼的。雨中的长江,虽没有晴日的粼粼金波,却显示了作为母亲的那种特有的矜持和庄重。江水缓缓地流着,浪花儿你挤着我,我拥着你。江水时而腾起几颗晶莹的水珠,时而悠然地打两个转儿,这才依依不舍地向东,直到消失在辽阔的天际。微风拂过,平静的江面立刻现出层层波纹,猛看上去,极像没有熨平的丝绸上的褶皱。江面上,蒙蒙的春雨密密的斜织着,轻轻地,细细地,闪着光,带着笑,如牛毛,似花针。看生命是活泼的。
生命是脆弱的,生命是顽强的,生命是丰富的,生命是活泼的。用心倾听生命,你将会收获不一样的果实。
“因为一个人往往从怀疑一个最小的细节开始,最终会怀疑生活本身。”
这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生活之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失恋了,或生意失败了,或失业了……人生陷入灰暗——灰暗的不只是事件本身,而是影响到了整个人生,整个人生陷入的灰暗!仿佛生活忽然间再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其实,人生有很多面的,这一方面的不如意,不代表你其它方面也不如意。人生是无常的,此刻的不如意,并不代表你之前都是不如意的,你以后也都不如意。
人有时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彻底地否定自己。我也曾在某一个失落的时刻,彻底地怀疑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的人生相当失败、彻底失败!我会想起许多能证明我失败的例子与状况,然后去对比别人的成功,对比自己的理想,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我也会写在日记里,然后去反省,只是这样的文字不免带着许多消极情绪,故不想让人看到,不会公开上传,我希望我所传播的思想都是积极乐观的。有些问题过于沉重,还是不适宜公开讨论的,故还是自己去思考吧。)
反之亦然,你可以因为一时的幸福感,而延伸地感觉到你这一生都是幸福的。当我被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情所感动的时候,静下心来,我总是想起许多美好的时光,觉得自己不只是在那一刻是幸福的,我的整个人生都是幸福的!因此,也就有了我之前的那篇《我,幸福无以复加!——感谢在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在我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及后面的几篇有关于幸福的文章。
人,不免有时会夸大自己的痛苦或快乐,我只是希望大家把快乐夸大,把痛苦缩小。夸大痛苦的时候少一些,夸得小一些,最好是能把痛苦缩小或消除,就像瑜珈中提到的,忘却痛苦,痛苦就不存在;而夸大快乐的时候多一些,夸得大一些。
人与人之间,也常因为一点小矛盾而引发争吵,然后引出许多事情来,不断升级,到了最后不欢而散,甚至反目成仇互相攻击。
当你因为某件事而怀疑人生的时候,跳出来,认真想想,其实你所怀疑的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一个暂时的状态而已!
当你因为某件事而怀疑别人对你的看法及情感时,跳出来,认真想想,其实你所怀疑的只是一个小误会,一点小矛盾而已!
有时我们要利用“无限扩大的思想”,让快乐幸福洒满整个人生,整个世界;有时则要去限制,让痛苦只是此痛苦,矛盾只是此矛盾,而不要再延伸!
说实话,老罗很复杂,也很简单。英语老师、培训校长、行为艺术家、相声演员、手机公司创始人,我们可以用很多头衔形容他,到归根结底,他不过是一个想做就做不管他人看法的人。
上次看这本书的时候,被身边的一位同学冷眼,“你居然看这个胖子的书,他以前还说到什么支那的话”我愕然,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点点头。
老罗被很多有想法的人喜欢,也自然被很多人不待见,我不会因为他的一句话就否定他整个人,也不会因为他的一件事就想他吐唾沫。说到底,我喜欢的是他的幽默,他对事物尖锐的看法,他的不妥协不忍让甚至还带点商人的狡黠,这些特质表现在一个胖子身上时更容易让人捧腹。
曾有人说,“讲个IT业的笑话,罗永浩”,是的对于这个愣头青,一个英语校长一头钻入制造业的做法遭到很多人的鄙视,不管是业内的专业人士,还是以前支持他的人,但这个人用“锤子”来给手机命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嘲讽语气,锤子在四川是用来骂人不靠谱的,然后我行我素,已经出了好几个系列的手机,销量虽然比不上OV,但从业绩上已经能交差了。也有人说,老罗卖的是情怀,手机是白送的,当然这是句玩笑,甚至他自己也津津乐道,一个人的情怀能够卖到三千,赚了。
对于爱折腾的罗永浩,后面还会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注定是学不会八面玲珑的,这也是喜欢他的根本原因。
《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这本书是林老师送我的,因为之前读书会的时候我表达过年轻一代在面对身边人濒临死亡时迷茫、不知所措、不知该有怎样的情绪。我想林老师是希望我能通过读书增强对死亡的了解、对生命的敬畏,然后好好珍惜当下,好好积极进取,不要让自己在濒临死亡时对自己的一生有过多的悔恨。下面是这本书的简介:
这是一本探讨死亡与濒死体验的智慧之书。作者(雷蒙德·穆迪)听到一位精神病学家讲述自己“死”而复生所经历的奇特事件,又在大学讲授柏拉图“灵魂不朽”专题时听很多学生讲起类似的故事,大感震惊,遂投入到对该现象的研究中。在本书中,作者直接或间接采访了150名有上述经历者,总结出15个共同元素,首次提出了濒死体验(Near—DeathExperience,NDE)的概念。另外,作者还将其与人类历史上对于死后世界的重要哲学论述加以比较,并列举心理学、自然科学对该现象的解释,逻辑清晰,说理翔实,大大增加了本书的科学性与哲学内涵,引人深思。
其实,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很难懂,也许是因为我本身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对死亡这个话题在内心里就有深深的抗拒。对作者所阐述的内容将信将疑,不过也确实让我对死亡这件事情有了一番新的思考和见解,我对生命有怀着深深的敬畏之情,我知道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活着其实是挺幸运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好好的`爱、去珍惜、去努力,提高自己生命的高度,让自己在濒死之时不会有太多的悔恨。
相信你读完这本书,不但会对死亡重新思考,也更加珍惜现有的生命。
读它时心情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书里的一个情节:特雷莎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求者。第一个最英俊,第二个最机智,第三个最富有,第四个最健康,第五个最高贵,第六个最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最有男子气概。特雷莎的妈妈最终嫁给了第九个,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她不爱特雷莎,她一直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她在想她还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她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有两次离婚时的男人。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沦落,渐渐失去美貌,变成泼妇。
这段我印象最深刻。米兰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她谁都想要,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另一方面,我在考虑米兰要传达的爱情观。“爱情”总是玄而又玄。我曾经以为,爱情是纯感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维去思维它,那么爱情将不纯正。现在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颠覆。爱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你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找个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点,履行自己对对方的责任,这才是爱情。米兰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大概伴责任走过的爱情才是真实存在的爱情。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执着地追寻一个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爱情是在特别的时段遇到特别的人。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但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难读,每一句话都意味深长,读好它我可能得花上几年工夫,可它已经使我开始受益了。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是多么无耐而又坚强的生命。让我读着竟有些敬佩。
是那不定的风把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海角天涯吧。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滋润,但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啊。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了倔强的生命。
风起时,种子四外飞扬,像我们的命运各有不同,有的落在肥沃的黑土里,暗自高兴,无忧无虑的成长着;有的落在石缝间,当它们不能找到泥土,便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面对现实的严峻,它们选择了淡定,奋力的活着。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它们有定律的活着,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如果这是一种“生”的本能,那么它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瘦小的躯干是那么自豪的挺着。失去了光泽和瘦小的身躯竟引来了人们称赞的目光,当生活在肥沃的黑土里的同伴被当作无用的杂草除去时,它们却成为点缀岩石的风景,默默帮助攀登山路的人,成为他们一个可靠的抓手,他们在无耐的命运里创造不同的、有价值的生命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令人赞叹的,是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着,旋转着,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的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乎要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如果一般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远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种籽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籽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更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善自己、升华自己。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还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如此具有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读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文中的飞蛾在那种险境的地方求生,估计它早已知道逃不过人类的手掌心了,但它还是不浪费一丝一毫的希望,努力挣扎。砖缝中掉进的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恶劣环境的地方还能冒出小瓜苗。里面有多么强的生命力呀!动植物有如此强的生命力,用行动无声的告诉我们,它们多么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啊!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最令我感动。作者杏林子12岁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动。小学毕业后,因病情而辍学的杏林子,数十年来坚持自学,最终成为中国台湾文坛上的著名作家。惨而不废的杏林子,凭着她坚强的毅力,笔耕不辍,著有40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说、传记、剧本。被称为中国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曾当选为中国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学了《生命生命》这一课以后,就让我们像课文中的飞蛾、小瓜苗、杏林子一样学习吧!
如果问我什么书读了和没读一样,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谁的青春不迷茫》。除了知道了这个人,以及他那些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努力的例子,我真的没有看出什么。
自从有了《不迷茫》这类书惨痛的经验之后,对于新生名人自我传记之类的书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慎买,不要花钱看一遍基本可以预见的故事。所以当去年12月老罗说自己出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确犹豫了,经过了一番思想挣扎(还是因为当当网有20元代金券),还是决定铤而走险(5块钱就当买了饮料),买了这本书。结果还不错,相比于5元钱的购买力,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和启示已经让我十分满意。
这本书是老罗近几年5次大型演讲(包括Smartisan的发布会)的文字版,也就是说,你完全不用买这本书,在网上搜视频就可以获取完全一样的信息,并且视频更具有现场表现力。但是正如老罗本人所言,当把这些演讲录入成文字并品读这些文字时,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是文字独特的魅力,通过读这本书我深有体会:听和读是截然不同的感官体验,前者带来最生动的表现,而后者使人深入理解和思考。所以当我读这本书,准确的说是琢磨老罗演讲的内容时,我的确被他传达出的价值观影响到,时而共鸣时而思考时而学习,所以写下这篇读后感,算是一次自我认识与坚定价值的经历。
这次我谈一个最想分享的方面——善良。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人类最最基本的品质。可是在这样一个神奇的社会里,我们渐渐发现保持善良竟然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因为善良意味着安分:得到自己应得的,给予他人应得的。可是面对财富的诱惑,一些人就会难以自持,越过善良的底线无所不用其极去掠夺争抢。导致的结果是每一份的不义之取都意味着有一个份本应他人资源的丢失。即便如此,如果这个社会的规则制定得当,惩恶扬善的话,也倒没有问题。很不幸现在的规则很混乱,不善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甚至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再加上自从改革开放来,自国家至个人对经济的渴求渐渐形成的向钱看齐,以钱为大的风气。当内在变恶的倾向遇见外界的不加以限制,便形成了如今嘴上扬善,行为却变恶的现象。那么面对这样荒诞社会,你还会选择奢侈地做一个善良的人吗?是选择坚守,还是做一个犬儒主义者?
于我而言,大多数情况我愿意保持善良,可是面对稍稍不善良一下就可以获取更多时,我还是会犹豫。这就是人性在不加以外界限制时的表露,你无法来苛责。有时我深感善良之艰难以及隐约地动摇,我一个人的善良到底对这个庞大的社会有多少贡献?我一次甚至我一人的转变对这个社会又有多大损失?比较的结果就是我一个人太渺小,与其举步维艰的坚守不如随波逐流。这个结果是可以预见并且普遍存在的,它也直接为社会的每况愈下负责。
我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呀!可我的意念却日渐衰微奄奄一息。直到我读到这段话: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注定改变世界,别无选择,要么变得好一点,要么变得坏一点。你如果走进社会,为了生存,为了什么不要脸的理由,变成了一个恶心的成年人,社会中的一员,那你就把这个世界变得恶心了一点点;如果你一生刚正不阿,一生耿直,没有做任何恶心的事情,没做对别人有害的事情,一辈子拼了老命勉强把自己身边的几个人照顾好了,把老婆孩子老娘照顾好了,没有成名,没有发财,没有成就伟大的事业,一生正直,然后到了七八十岁梗着脖子去世了,你这一生是不是没有改变世界?你还是改变世界了,你把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了一点点,因为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好人。”
假如某一天,某一个夜晚,恶魔偷偷进入你最难耐的孤独,对你耳语:“你至今的生活,便是你此后的生活,你将重复经历无数次,永无休止。”你是会扑倒在地,咬牙诅咒它口出此言,抑或是你过往的经历伟大而美妙,使你对恶魔说:神啊,这话是我听过最神圣的一句?”—尼采《快乐的科学》
想不起来是从哪看到这本书才买的,反正在我书橱里放了很久了,节前拿出来翻翻,今天终于看完了,感觉时间过了很久!
这是一本西方很受欢迎的小说,讲了主人公厄苏拉从出生开始,经历了多次生命的循环往复,逐渐趋于完美的过程。看完这本书感觉仿佛与厄苏拉一起经历了好多辈子,深感生命延续之不易,多少危险掩藏在静谧中,一个人在一眨眼、一失足间,就能失去一切。每个人能活到现在都是历经磨难,无论你是否感受到,都是上天的馈赠,应该知足!
书中讲人生的意义在于“明白你是谁,成为你自己。”这跟孔子讲的“朝闻道,夕死可也!”异曲同工。既然人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我们无法不断死而复生,直到最后活得万无一失,那就尽量在纷乱的思维里小心理出一条路来,完成分裂自我的统一,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然后,每时每刻每件事都照此去做,做好自己,不留遗憾!毕竟,生命短暂,不该为不快乐的事活着!
书中说:宇宙是无限循环的,就像一条蛇,衔着自己的尾巴,线形时间只是一种构想,实际上万物流转,没有过去未来,只有现在!既然没有过去未来,能做的也只有活在当下!如尼采所言“顺随命运”,对于命中发生的任何事,无论好坏,都全心接受!一个人就算失去一切,也要想着光明的事情!我们当下的人生何尝不是时间轮回的一部分?
实践造就完美,心向光明,成为自己,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
在《倾听生命》这本书里,我对《旋律(二)》这篇文章感触最深,诗文是这样的“向寂寞的河面,抛起一个激情的石子,荡起几个情窦初开”。首先诗文里“寂寞”和“激情”有强烈的对比,衬托出小伙子内心的感受。其次还用 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在这波澜不惊的小河,一个小伙子拾起一个石子,扔向湖面,湖面上显出 几个涟漪,这画面让人回忆,美不胜收,仿佛让人置身于那旋律之中。而最后的“情窦初开”一词,则写出了一种情趣,在他(她)的心中荡漾,给人以美的感受。
而《霓红灯》则给我另一番情趣,作者首先用了一个比喻,把“霓红灯”比作“萤火虫”,确实很妙。妙在何处?首先,两者都有发光的特性。其次,萤火虫存在于乡下,是乡村夜景的美丽之处。而“一点一点”这个词,充分写出了霓红灯数量之多,写出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同时,“霓红灯”和“萤火虫”对比,则显示出新旧两个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课桌》诗文则写出了我们现在的故事。男女同桌必定在中间画上一条细细的三八线,好似形成一道对立的局面。每每想起,我总会回想起以前的天真烂漫的时光和我们的成长。
《地铁》一文颇有含义,把地铁说是最底层,永远见不到阳光,表达出了最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这是一层表达意思,我觉得还有一层意思,是把以前封建社会人民比作最底层,而将封建统治者比作地面。民间再怎么也是存在的,而民意却无处伸张。人民永远也无法冲破黑暗的统治。
《网》这篇诗文寓意尤为深刻。先写了网的两种不同用途:捕食与被捕食。在我们的人生中,也有许多网。可我们并不清楚是鱼还是蜘蛛。最后一句“网也错吗?”实在妙言。网并没有错,是用网者的错。有时你网住别人的同时,可能也网住了自己……
《倾听生命》这本书写了许多关于人生,关于生命的故事,给人以震憾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我们的人格魅力。希望大家都能读读这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前阵子,我十分焦虑,焦躁,觉得自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直到我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封面就很让人放松,我多么想像那个女孩一样,放松自由地倾听生命啊!因为是一项国庆作业,我就认真地看起来。
这本书里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什么都很朴素。但当我放下书后,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好久都没有感受到……那就是,自由。
我释怀了: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考试成绩的高低啊,这些考试,这些功课,在漫长广阔的生命之河中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惊醒了,为那些东西烦恼的我,是多么愚蠢。更让我感到痛心的是,明明生命之中,美好的事情如此多,生命的力量有事这么强大,却还有人为了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烦恼,放弃生命。
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生命多么美妙。
最喜欢这样的一篇:一个临死之人,仔仔细细地感谢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感谢他们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或苦闷,带来的快乐和悲伤。看着这个,我想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发现,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东西是多么地重要!
生命也是,我老是漠视了生命的存在,但就是它,给了我味觉去品尝幸福,给我视力去欣赏幸福,给我嗅觉去把幸福深深吸进肺中,给我耳朵,去倾听幸福,倾听生命之歌!
为什么总是要在临死前才去感恩呢?看完这篇文章,我恨不得现在就谢过我每一个细胞。
这就是生命的魅力吧。它无处不在,却无时无刻被漠视,有一些东西充当了钥匙,为我们打开生命之门,让我们注意到他们。
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存在。
在此之前,有些东西我从来不愿意去想,这本书却温柔地逼着我去思索答案。
你听过夜里蘑菇生长,发出满足的叹息吗?你听过飞蛾望着到达不了的明月叹息吗?或者,你听见鸟儿啾啾地责备着自己的孩子吗?我们太忙了,有那么多那么多事情去做,但是没有一件,比倾听生命的声音重要。
如果这都做不到,谈何万物平等?我们只认为我们的才是最重要的,却还大言不惭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一边用不带血的刀杀戮,一边道貌岸然地说,我们理解他们。
真是可悲呀。
生命的美妙歌声明明充斥着你的耳朵,你却自认没有听见。却自认只是听见了噪音。我们都是这样的,自以为是的万物之灵啊!
如果有来生,我不愿再做人了,我想成为氧气,我游离四方,各种各样的生命需要我,用我做燃料,活下去。我虽然没有生命,却能无时无刻地听见这些让人心情愉快的生命之歌。让别人更好地活下去,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吧。
更可悲的是,为了那些尘埃般不足一提的事,无数的人放弃了生命。就像在漫漫长河中航行,小小的波涛打来,你就认定:啊,我输了。生命是坚韧的,如果有心战胜,比这汹涌一百万倍的波涛,在你眼中只是小小的波纹而已!
生命之歌,或许无需倾听。
我相信生物之间有着一些微弱的通感,也许在敏感的艺术家心中,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妙。所以,只有灵魂同样能唱出生命之歌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生命。
热爱它,呵护它,尊重它,只有这样,再加上一颗感恩的心,让心灵如氧气般纯净无私,我们就能用灵魂奏响生命乐章。
存在就够了。
人生是一场修行,贵在边走边悟。从年少时期的懵懂,青年时期的志在千里,中年时候的海阔天空,老年的回眸远望。就像四季轮回,这是每个人必经的事情,年少的嬉戏,青年的奋斗,中年的修心,自然而然。
人心里都有一座城,时而清晰时而朦胧,在这个城里,拥有的是自己的梦想,然而,随着我们自己慢慢地长大,我们便学着,怎么样去适应别人,怎么样做才能让别人高兴,慢慢的,这座城池便消失了,久而久之,我们也忘记了自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这时候,人就想起来了当初的自己,但是在红尘里太久了,浑身沾满了烟火的气息,想要回头,难兮。心里满满的都是牵挂,身上也是伤痕累累,慢慢的,我们就走不动了,抬头看看远方,那个城池已经完全消失了。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真理?
于是,我们学会了在黑暗中行走,磕磕碰碰,不断地建立起自己的真理,但是又被现实无情的推翻。我们寻找着每一个黑夜里的光亮,认为那就是自己之路的明灯,殊不知,那些发亮的,不仅仅是灯,还有虎豹豺狼。于是我们渐渐发现,我们所执着的不是事实的真相,真相还在真相之外。所以,人生就是一个在前行中摸索,在不断地犯错中改正错误的过程。
我常常想,到底什么样的高度是人生的高度呢?人生不在于你站的多高,在于有多少人低头看你;不在于让谦卑的人抬头看你,而在于让骄傲的人低头;不在于对国家对人民作出巨大的贡献,在于对得起自己当初那颗奋斗的心,不要让它蒙尘。
罗老师就是一个敢于奋斗的人,生为一个在嘴上绝对不吃亏的人,在创业的道路上受尽了委屈,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向生活低头,也没有忍气吞声,自己创立了属于自己梦想中的事业。他的那句“我不是为了输赢,而是认真”至今还在鼓舞着我。他的奋斗,就是对人生的修行的最好的诠释,通过实现理想让人相信理想是可以实现的,通过改变世界让人相信改变世界是可能的。
不忘初心,才能在人生的奋斗之路上,悬着一颗指向的明灯,找准自己的方向,不会迷失在这喧嚣的世界里。
生命是一趟单行的旅行列车。列车不断地向前行驶,窗外的景色飞逝而过。错过的风景便已经消逝,无法回头再看;错过的站台便成为过去,无法回头重来。 ——题记
每一天都有新生的婴儿呱呱落地,同样也有不幸的人们一一离去。在我们短暂而又平凡的一生中,处处充满着困难与挑战,不知不觉间,意外就会悄悄降临在我们身边,夺走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也许是亲情,也许是财富,甚至是生命。
生命是如此脆弱。以至于一个小小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救治,就会轻易将它夺去。
同时,生命又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它并不像日记本一样,记录错误可以擦掉重新誊写。也不像金钱一样,失去了可以重新赚回。它就如同一个光鲜艳丽而又精致易碎的玻璃瓶,一不小心摔碎了,便再也无法复原或者找出一模一样的复制品。
如此脆弱而又特殊的生命,怎么不值得我们去好好重视与珍惜?
可是现在,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生命的珍贵?当遇到挫折与困难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要坚强地克服它们,还是选择放弃,选择逃避,甚至选择一死了之。曾经在福建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因为一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便起了轻生的念头,从自家8楼跳下,所幸是跳下时有楼下居民的电线缓冲一下,没有直接摔到水泥地上,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同样作为学生,同样有过考试没考好的经历,所以能理解她的感受。没有人不会因为没得到想要的成绩而感到难过。可是这并不足以让我们付出生命。一次考试并不代表着什么,它只是告诉我们最近一阶段的学习状态是好是坏,从而让我们自我调整,变得更认真,使我们更优秀。如果这一下打击便使我们退缩甚至放弃,那么在生命漫漫长河中将会遇到的更多苦难,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抛弃生命,不应该,也永远不可能成为我们懦弱逃避的借口。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总会有那么一个终点。它可能在生命这趟长长的旅行中的任意一个地方。终点过后,就是死亡。死亡的终点,我们无法预测,可在终点之前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都是我们能牢牢把握住的。是成为一个有所贡献、死得其所的人,还是成为一个默默无闻、轻视生命的人,你想做前者还是后者?选择的权利在我们自己手中。
所以让我们仔细倾听生命,领悟生命,懂得生命的美好与来之不易,从而使自己生活的更有意义,使自己的生命具有更重的重量。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正如用爱倾听,方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有时我们换种好的角度去理解他人,或许能就可以领悟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正如文中的作者,一开始十分厌恶下岗夫妇的摩托车声,“突突突”的响声他觉得就像哮喘病人的咳嗽,让他揪心的难受;同时也很讨厌楼上女孩练习的箫声,呜呜咽咽,如鬼哭狼嚎般的噪音让作者快被楼上楼下的声音折腾疯了。几经考虑,他决定搬家。就在他去过认为有个安静住所的朋友家之后,他了解自己改变些什么:在朋友家隔壁,有一个又聋又哑的弃婴在牙牙学语,总觉得声音刺耳,令人格外不舒服,但转念一想:又聋又哑还能坚持学讲话,这是个奇迹!更何况,如果没有隔壁夫妇的好心帮助、努力辅导,这个婴儿的一生又将何去何从?谁又愿意这样白受“噪音”干扰?在婴儿说出那声充满力量的“妈妈”,就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声音十分悦耳动听。原来用爱倾听,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从那之后,作者用爱去听楼下下岗夫妇的摩托车声,会觉得为他们欣慰,他们又多了一份收入:作者用爱去听楼上女孩练习时的箫声,竟能听出她萧技的进步。正是爱心的力量,让这些所谓的噪音换了一种模式,都有了它的闪光点。
爱是理解的别名。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作者相似的经历,而我也是“同病相怜”。我的邻居是这样一家子:以一对夫妇、一个未满1岁的婴儿和一位和蔼的奶奶。也像文中那样,他们也在教孩子认字,可毕竟还小,也只是嘟噜几句,听不清讲的是什么,但却“字字铿锵”,声音便传到了我的书房,如果现在正在思考一道问题,很可能思路就被打断了,起初我也不耐烦,谁受得了整天又哭又闹的声音呢?直到那次她叫出了“奶奶”,很努力的说出来时,他们全家都欣慰的笑了,听,那孩子也跟着“咯咯”笑起来,是那么天真明朗。一阵阵传入我的耳帘,脑海里映现出那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景象,我也被这种欢快的气氛深深感染了。之后,只要那孩子笑了,我也会不禁嘴角上扬,心头一阵暖意。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更加沁人心脾。上帝给予了我们耳朵,是让我们去欣赏世间的种.种声音,虽然会有杂音,但每种声音都有传播的理由,与其抱怨它的不是,倒不如试着接受,用爱去感化这种声音,换种角度去发现它的闪光点。或许,你会恍然大悟,原来声音也有如此般的魔力。爱像天使,让人永远活在美好,用爱去包容一切,所有苦恼会化为乌有,用爱去倾听生命,每一天都会春光明媚。
读了《生命,生命》这一篇课文,令我也常常在想:生命究竟是什么?
你明白一群蚂蚁被火围困时,怎样逃生的吗?只见蚂蚁们快速抱成一团,成了一个大圆球,滚着冲出火海!在逃难时外围的蚂蚁一只只丧生于火海之中,大火吞噬着他们的生命,而他们的英勇献身却换来了其他蚂蚁的一丝生机,他们的生命在那一瞬间不再卑微和短暂,它变得伟大!变得那样长久!此刻,我明白了!我最终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舍己为人!
你想过一只蚊子被蜘蛛网粘住是什么样的吗?是等待死亡,还是垂死挣扎?可这只蚊子明知死亡已经找上门来,但他挣扎着,奋力鼓动双翅,似乎他心中的期望之火还未磨灭!一只蚊子在他生命的最终一秒也在挣扎着,试图逃脱,他渴望生命的精神是多么强烈!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就是:不要放弃期望!
与蚂蚁这种卑微又弱小的生命相比,我们站在生物链顶端的人类是不是变的渺小了?想想生活中,到底有那些人是真正舍己为人了呢?
再与蚊子一比,我们人类是不是更加渺小了呢?我们人类在大难临头时,脑子里留下的只是绝望,连一点挣扎都没有。
我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我们却能够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与其做个连小爬虫都不如的贫乏生命,那为何不做个伟大的人呢?
在飞蛾求生的欲望中,我们看到生命;在小瓜苗那绿油油的新芽上,我们看到了生命;在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上,我们看到了生命。
《生命生命》这篇文章以三件小事,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小瓜苗生长的勇气和作者静听自己的心跳来点亮了一个呐喊的主题生命!生命!这篇文章,给我的震撼非同一般,在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我也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看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尖瞬间明亮了,生命是勇气!生命是顶着烈日开放的向阳花,生命是沙漠中的一条清流,生命是刺骨寒风中挺立的傲梅。文章在结尾说,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说得多好啊!海伦凯勒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但是,她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她成为巨星,她的灵魂永生!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更优秀,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看了作者的简介后,我的心怦然一震这么优秀作品的作者,竟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总会有顺流与逆流。这在许多人眼中非常可怕,它一旦猖狂起来,就能击溃人的斗志,让人彻底崩溃,失去生活的希望。如果失败战胜不了你,而是被你踩在脚下,那么,成功必定属于你。人生的道路曲折而坎坷的,遇到失败是平常不过的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拥有一颗坚强、不屈服的心来面对失败,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生命!
今天我读了《生命流泪的样子》一文,我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
文中主人公盛欣怡的妈妈得了癌症,所以家务活只好由她一个人承担,但妈妈总是施压,让她干更多更累的活。还挑剔她不是衣服没洗干净,就是菜炒得太咸了。一天,盛欣怡发现了一本日记,上面记载了妈妈对她冷漠的原因;因为盛欣怡太小了,还不会做任何家务,妈妈担心万一自己不在了盛欣怡怎么办?所以他妈妈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她以后能够靠自己生活下去。
这使我想到了自己。记得有一天,爸爸让我自己坐车去上学,我又担心又生气。担心的是,万一我被坏人拐跑了怎么办呢?生气的是,爸爸竟然把他唯一的宝贝女儿“扔”在了大街上,我要是走丢了,你就伤心去吧。想着想着一辆公交车就来了。车刚停稳,我就飞快的冲了进去。“小朋友,你还没给钱呢”司机师傅说道。我的脸腾得一下红了,慢吞吞把钱扔进了投币箱内。
到家了,我也想通了,不生爸爸气了,爸爸是为了能让我独立才这样做的。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不会陪自己孩子走一辈子的,锻炼她自己独立的生活,以后才会拥有自己的人生,不会依赖他人。
读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我心潮澎湃,喜欢上这篇课文。作者杏林子通过有着强烈求生欲望的飞蛾;瓜苗不屈生长;倾听自己的心跳;让我得到了对生命的感悟:要好好的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珍惜生命,不做自杀的行为,不损人利己,那这个世界会真的美丽,人们也会过的很幸福。
看了杏林子的资料后,我更是感慨万分。十二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这场纠缠她一生的病痛,改变了她的人生道路。一九八0年当选十大杰出女青年,一九八三年获得国家文艺基金散文奖。更创办伊甸残障基金,身体力行,为残障朋友服务。20xx年2月8日不幸去世,享年61岁。
通过这篇课文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是奋斗,是贡献,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
我们常常会从一些平凡的小事中得到可以影响一生的启发,而《石缝间的生命》这篇文章便是讲了作者从他在石缝间发现的那些植物的生长状态中所感悟出的道理。
在《石缝间的生命》一文中,作者描述了那些在恶劣的环境里顽强生存的植物,从而领悟出这些植物令人钦佩的精神——生命是不可扼制的,生命就是拼搏!
的确,生命是不可扼制的。你看,在农家的墙角中,是否会有几株小草在那里努力生长呢?或者在爬山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石缝里有几朵美丽的花儿在那里默默绽放着呢?
这些不正是不可扼制的生命吗?它们是那么的顽强,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奋力地展示出自己的生命之美。
生命就是拼搏。人们常说适者生存,但实际上,所有的适者都是克服了生存困境并战胜了种种困难的强者。如果你无法承担环境给你的压力,就不会成为一个强者。
我们应该像文章中所写的一样:“愿一切生命不会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我们不应该畏惧困难,而应该去积极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从而克服困难,因为一切的成功都是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才能得到的。
在我看来,我们的家庭便是文中所写的生存环境。像那些家庭条件好的人家,就是“黑黝黝的沃土”;像那些家庭条件差的人家,只能被称为“石缝间”了。
但即便是生在“沃土”中,也会出现瘦弱的小草,即便是在“石缝间”,也会出现茁壮的树苗。所以,我们既不要遇到困难就逃避,又不要因为环境优越而贪图安逸,一定要挖掘出生命的潜能,努力拼搏。
在现实生活中,谁都会遇到风雨,只有你自己变得坚强,才不会被风雨击倒。战胜困难的方式便是面对困难,因为在困难中我们才能认识自己并磨练自己。
请不要在遇到问题时就说“啊,太难了,我不行”这样的话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强大的潜能,只要你愿意,就能激发出来,就像石缝间的那些植物一样,照常可以在困境中茁壮成长。
厄苏拉出生在1910年的英格兰,一个暴风雪之夜,因为医生没能及时赶到,她一出生便窒息而死。然而,在同一天的同一时刻,厄苏拉再次出生并活了下来。之后便有了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是第无数次的机会。每当犯错,她的生命便会戛然而止,然后陷入新的轮回。厄苏拉经历了无数生死离别,也经历了无数人情冷暖,然而在“重生”后,还需面对黑暗的生活。
二战,这个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使无辜平民流血牺牲的残酷战争给厄苏拉的心蒙上了厚厚的阴影。黑暗,仿佛就是厄苏拉内心世界的主色调。明明知道自己的至亲会在下一刻倒下,却无能为力。
厄苏拉曾告诉弗里妲,如果可以保护她,自己愿意余生永远在刀尖上行走;如果能拯救她,她愿在地狱的烈火中煎熬;如果她能够浮起,她愿在最深的河底溺水身亡。这不仅是厄苏拉对自己心中至爱之人的保证,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崇敬与热爱。
“一个人,即使失去一切,也要想着光明的事。”翻开书的扉页,我慢慢地写下这句话。我们每个人不都应当如此吗。生命是我们自己的,你有权主宰它——只要你的心中充满光明。但是,若你的心已渐渐被黑暗吞噬,你又凭什么来把握自己的命运。漫漫红尘陌,你顶着夜幕,凭什么在黑暗中辨别方向只能跌跌撞撞地走着,最后坠入无尽的深渊。但是,只要你的心中有一个太阳,能照亮每一个角落,那么,你的人生旅途便会畅通无阻。
张海迪,当今世界的一个传奇,拯救了多少被禁锢在黑暗中的人。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在残酷的命运前,她没有选择沮丧和沉沦,相反,她微笑着,以自己的毅力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和多门外语,写下多本著作,引领了无数迷途游子走出黑暗、追求光明。同时,她还自学了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学会了针灸,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生命的崇敬与热爱?
生命,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一个人,即使失去一切,也要想着光明的事。沐浴在阳光中,你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生命的伟大、生命的永恒
将生命进行到底!
前几天,我们学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写动、植物以及人三个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并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故事。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虽然生命很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无论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还是一截脆弱的瓜苗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不珍惜生命的行为。比如那些大白天睡觉的人,如果多睡一分钟,那他的生命就会减少一分钟;反之,如果少睡一分钟,他的生命就会多一分钟。在我们班里,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班的侯佳琪,将班里喝的.水拿来洗头,要知道,现在地球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如果将他洗头用的水,捐赠给汶川大地震的人们,不知能救活多少生命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好好的珍惜。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的糟蹋它,一切全由我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我想:我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掉,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在寒假里,我读了《生命流泪的样子》这本书,里面有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故事《生命流泪的样子》,让我流出了泪水,讲的是胆小的女生盛欣怡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家庭里。可是她妈妈却得了很难治的病——癌症,有很大可能会死亡,从此,盛欣怡的生活变了,每天都要干所有的家务活,尽管老师和她的朋友一直在安慰她,可盛欣怡还是很难过,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她妈妈的病越来越严重,在这紧急关头,盛欣怡的爸爸带她妈妈去天津去看病,可是过了几天,盛欣怡的妈妈还是离开了人世。盛欣怡这么小就失去了妈妈,非常可怜,而在从中,她感受到了生命和爱的深刻含义,我想盛欣怡一定会忘记她妈妈生病时对她的不好,也一定会记住她妈妈活着时对她深深的爱,虽然盛欣怡的妈妈永远离开了她,但盛欣怡如果像我所说的那么想,她妈妈也一定会活在她的心里,而且盛欣怡妈妈的亲情和母爱也会永远留在她心里的。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了,每个亲人都很爱我们,只不过有的爱让你感觉他们不是在爱你,而是对你不好,这样你就错了,有时狠心的爱比温柔的爱都要好,所以有的亲人对你不好时,你不要抱怨,要知道,特别狠心特别爱,你一定要试着去接受这种特别的爱呀!
最近,我在语文课上学了一篇课文,叫《生命生命》。我被课文中“飞蛾求生”所感动了。
课文中主要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和“静听心跳”等热爱生命的三件小事。说明了生命的意义。当我读到“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表达出无限的价值。”时,我深深地领悟到了,作者对生命的了解有多深。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领悟令我敬仰。读了这篇课文,我想起了贝多芬。他双耳失聪,本来这个消息令他绝望了。但是,后来他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凭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创作了许多音乐名著。 读完了这篇课文,我领悟到了:生命只有回头看时才了解,而生活必须向前,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我们对它的使用。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
是否你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刻?突然间对于眼前的环境觉得熟悉,似乎在什么时候见过并经历过一模一样的事情?是否在某一时刻,突然就被悲伤或者恐惧所包围却无从解释。
本书的作者就为我们揭开了这种感受的一种可能性:生命不息。
主人公厄苏拉出生于一个1910年的冬夜,出生之后经历了各种各样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遇到的危险,身死之后却能立刻从新开始,再回到过去的场景重新开始,她有时甚至可以说出即将发生的事情,长大后,这变成一种科学上称之为“既视感”的感受。她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不同的人生,她少年的人生几次化险为夷,但是成年后的选择则更多样,但是因为她对于之前的人生没有记忆,所以谈不上厌烦,但是我却越看越替厄苏拉感到厌倦,诚然我们每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或多或少后悔的事情,那可能是一句无心的话,或是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我经常会想,如果让我回到10年前,甚至20年前,我会怎样做为,但是即使真的有厄苏拉那样的机会让我回到过去,我就真的能够做到正确的事情而不让自己后悔吗?人生本就是一个失去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都无从回避,所以即使再经历多少次、修正多少遍,人生依然会存在缺憾,依然会在不知何时结束。我想看完这本书的最大一个收获,或许是如我一般对过去念念不忘的人,终将释然,人生没有完美,最重要的始终是生命的过程。就如厄苏拉所说:“虽然永远活不对,但决不该放弃。”只要好好的把握当下的这一刻,生命就是美好的。
同样我想不论世事怎样变迁,不变的是那份情感,厄苏拉可以对于人生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却不能改变对于帕米拉和休的敬爱,对于泰迪的怜爱,生命甚至时间都可能是短暂或者一瞬,但是人类的情感却能超越时间和空间,永恒的存在。
我想这本书另一个我关注的点就是对于时间的描述,有时候我们会考虑时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小时候我们的时间大把大把的仿佛无穷不尽,现在的我们感觉到时间的仓促,但是它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时间像一条向前无穷无尽的线,我们只能在其中被动的向前。但是我也欣赏书中的说法:“这是一条蛇,衔着自己的尾巴。”“它象征着宇宙的无限循环。线性时间只是一种构想,实际上万物流转,没有过去未来,只有现在。”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形象的表象,时间之上还有空间万物和人的流转。时间既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发散的,而我们在时间无边无际的荒原中感受最多的恐怕就是一种茫然四顾的荒凉感吧。
读毕这本厚厚的小说,有一种悲凉萦绕心间,厄苏拉这样一位柔弱的女性,为我们演绎了生命中无数的可能性,不禁让我感叹生命无常,世事无情。耳边响起的是袁凤瑛的《戏迷情人》:
明暗灯影里喜了又悲
声色畅演淋离不过是戏
蝴蝶飞不去心醉梦醒
假戏乱真轮回地难过地
却笑我深不了情葬心心不死
人生如戏,在其中演绎的悲欢离合终将离我们远去,只有那颗体会悲欢离合的心不会老去。
我记得有人曾经这样说过:生命是有时间限制的,没有人可以逃过它残忍的凝视与审判。那么,到现在为止,所有拥有美好生命的人们是否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尊重自己仅此一次的生命?又是否应当怀揣着一颗热爱生命的心倾听因它而带来的感动呢?
微风,拂晓了一个春天;蝉噪,溅亮了一个夏天;红枫,谱写了一个秋天;飘雪,积淀了一个冬天。父母,孕育了千千万万的生命,为整个大自然注入了无数新鲜的血液。因为生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最神圣的权利,所以我们必须要好好珍惜。
人生总有起伏,不会一直地一帆风顺下去,正如一条蜿蜒的河流,一支曲折的生命。潜意识里总觉得很坚强的生命其实在遇到现实中的困难和挫折之后就会变的异常脆弱,可能就在一瞬间,你会发现生命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也正是因为这样,每个人都要格外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他人的生命。记得是去年吧,我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用双脚弹钢琴的男孩,我刚开始很好奇,于是就上网查找了关于那个男孩的资料,才知道原来他叫刘伟,非常热爱音乐,他的梦想就是靠自己的双脚做出好的音乐作品,成为一名音乐人。也知道为什么他和别人截然不同的弹琴方式,因为他在8岁一次高压电事件之后永远地失去了双臂,这也意味着以后在他的生活中将会面临许多的困难,正常人一小时就能完成的事,他可能要花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甚至更久。光是小事上他就做的很吃力,更别说是要弹钢琴了,我不知道他花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毅力去持之以恒地做这件事,但我由衷地佩服他,欣赏他尊重生命的精神。他犹如仙人掌一般,在烈日下,迎着太阳炙热的燃烧,释放出生命里最坚毅的魅力,不论失败者或失意者都应该瞻仰于它的志气。这个男孩用他的双脚弹奏出了属于他生命中最美丽的旋律,让我们用心倾听吧!用心倾听所有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人的美好。
我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对生命的看法与我的是否相同,但我始终相信他一定也是个懂得倾听生命的人。我猜想他写这本书有很多面的蕴意,不止是让我们懂得倾听生命中的美好,也想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不要轻言放弃。在这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不像从前那么单纯,思想也变的很复杂,追求的层面也越来越多,对物质的欲望也越强烈了。很多人在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就会想到放弃自己的生命,寻求所谓的解脱,其中占三分之一的是青少年,风华正茂的他们大多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不懂得人活着为什么以及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所以造成了无法挽回的错误。如果他们能在深感绝望的时候想想他们的亲人、朋友,找到一丝丝希望,用燃烧的信念点亮迷途的希望就好了。
既然生命有时间限制,何不抓紧时间静静聆听生命所带来的感动,它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可以很简单,很平凡。如果可以希冀每个人都能摘一朵灵感的阳光,浮现于青春的河流上.
前几天,我们学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写动、植物以及人三个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并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故事。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虽然生命很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无论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还是一截脆弱的瓜苗……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不珍惜生命的行为。比如那些大白天睡觉的人,如果多睡一分钟,那他的生命就会减少一分钟;总之,如果少睡一分钟,他的生命就会多一分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好好的珍惜。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的糟蹋它,一切全由我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我想:我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掉,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其最受欢迎的作品。作为一部小说,其主体讲述了几对男女间的故事。然而精彩并不在于此,故事中不断地穿插有富于哲学意味的话,而其哲学精神更是贯穿于作品全部,为作品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大抵也是这部作品广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依,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它象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某次战争,某次未能改变世界命运的战争,哪伯有十万黑人在残酷的磨难中灭绝,我们也无须对此过分在意。”
小说的开头,并不急于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场景,接着引出主人公的出现,而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令尼采和哲学家们感到困惘的概念——众劫回归。“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而实际上“众劫回归”只是一种想象。如果它真的存在,在作者看来,那“原罪说”无疑会使人人的生命变得无比沉重:耶稣不断地被钉在十字架上,不断地为我们受苦,而我们也因于此背负着更大的罪恶。说起来,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的普罗米修斯,这位创造出人类,教人类盖房子,教人类观察日月星辰,分辨四季计算时间,教人类饲养牲畜来为自己服务,更为人类带来火种的神,却因自己对人类的好惹怒了宙斯,被宙斯派人押到中亚细亚斯库提亚荒山野岭,用永远不能开启的铁链锁在高加索山岩的峭壁上。宙斯还派了一只鹰不断地叼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又让他的肝脏不断地愈合。这便可以说是对“众劫回归”的最早的想象。由此看来,“众劫回归的确是沉重的.。
正因为“众劫回归”的不存在,我们才能试图用我们只出现一次的生命作为辉煌与之抗衡。
也正是因为“众劫回归”的不存在,一切事物只是一次性的,瞬时的,我们才会更易于被其缓解环境所麻痹,我们生命中曾经犯下的罪恶,都被我们预先的原谅了。
那么,选择轻,还是重呢?主人公托马斯成为这一问题的代询者。
离异的托马斯是一名外科医生,个人生活放荡不羁,与多个女人保持着“性友谊”的关系。直到特丽莎出现,事态才有所变化。这个既非妻子,也不是情人的女人,在托马斯看来只不过是“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的孩子,顺水漂来他的床榻之岸。”然而这个女人却让他迷茫,迷茫着是要继续“努力创造着一种没有任何女人提着箱子走进来的生活”还是与之结合。
选择前者,就选择了轻,也选择了托马斯可以自视为辉煌的东西;而选择后者,则意味着他要和特丽莎在一起过一辈子,日子就将不断地重复,无疑,这一选择将是重的。
托马斯也试图挣脱那日益附于他身上的沉重。在娶了特丽莎之后(虽然是为了减轻她的痛苦才结婚的),托马斯还是出轨了。七年之后特丽莎的出走,将托马斯重新置于自由,让他再一次感受到生命之轻。可是,随之而来的沉重却将他击垮,他已经学会感受他人的痛苦,他终于明白,他再也无法回到从前虚无缥缈的生命了。而另一方面,特丽莎也不想给托马斯施加过多的负担,她明白托马斯要真的对她不忠的话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当这一切真实发生的时候,特丽莎才发现,她没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这个世界。于是她也尝试着走向轻,去背叛托马斯,但实际这却让她背负上更为沉重的负担。特丽莎太过认真,认真是她的行为方式,这也让她最终失败,只能选择永远的重。
当我们试图用人生的全部辉煌,即所谓的轻去抗衡重的时候,我们真的能够成功吗?
肉体与灵魂,是人类以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人类总是理想化地希望自己的灵肉统一,以把握一个更为真实可感的自我,然而,昆德拉却以一个特定的性爱情境,揭示出灵与肉的分离,使人类再次陷入对自我的无把握中。
在托马斯看来,灵与肉是可以割离的。在发明“性友谊”之初,托马斯就告诉情人们,唯一能使双方快乐的关系与多愁善感无缘,双方都不要对对方的生活和自由有什么要求。最后他还得出结论,同女人爱爱和同女人睡觉是两种互不相关的感情,岂止不同,简直对立。爱情不会使人产生性交的欲望(即对无数女人的激望),却会引起同眠共寝的欲求(只限于对一个女人的欲求)。
而特丽莎则追求灵与肉的统一,她无法忍受丈夫的不忠,这让她陷入了永久的痛苦,直至死才得以解脱。托马斯和特丽莎之间的冲突,至少存在灵与肉的冲突。那么,是选择灵,还是肉呢?
何所谓媚俗?小说中《伟大的进军》就是专门讨论媚俗的。它首先从“粪便”开始,并列举了斯大林之子雅可夫的例子。在作者看来,德国长官拒绝讨论粪便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媚俗。媚俗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场景,而试图去躲避它仅因为它带有被人赋予的并不光彩的成分是极其不正确的。
那么能否理解特丽莎的行为也是一种媚俗呢?特丽莎不喜欢母亲在家中光着身子走来走去,也不喜欢自己在洗澡的时候继父突然闯进浴室来,这在她成年后也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有一次她拿着自己的摄影作品去投稿的时候,另一个妇女也是拿着一堆裸体人像的照片。或许昆德拉是借这个妇女之口对特丽莎进行讽刺,她说:“裸体可没有错。”“这些都是正常的。一切正常的东西都是美的。”
按照这样的逻辑,我想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因为如此来讲,我们自己也是媚俗的了。然而我们真是媚俗的吗?还是我们怯于承认罢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个书名,英文版是“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有人对“Being”这个词也生发出疑问,因为作为“存在”,“Being”这个词完全可以替换成“Existence”、“Life”等,但作者终究没有那样做。这或许也是受到《哈姆雷特》的影响,在这里,“Being”已经不单单是指活着,而是针对生活中生发出的各种问题作出的抉择。
有人说,看米兰昆德拉的作品,里面的细节都是精心铺设的。我留意到,托马斯为了给特丽莎解闷,特意给她找了只小狗卡列宁解闷。陪伴了特丽莎十年的卡列宁,最终也将离她而去,只是,看似还可以守在主人身边更长的日子,却因为癌症让卡列宁不得不和特丽莎提前说再见。
在卡列宁弥留于这个世界之际,特丽莎和托马斯都在犹豫要不要对它施行安乐死。如果狗也能听懂人的话,能有自己的思想的话,将这一抉择交给它,恐怕就不会让特丽莎和托马斯为难。可是这一切只是想象,卡列宁是否要早一点离开,主动权不在它本身,而在于托马斯和特丽莎。出于私心,特丽莎必然是希望卡列宁能多陪伴她一些时日的,可是对受病魔折磨着的卡列宁而言,早一点死去或许是一种解脱。最后托马斯,打破了这种僵化不愿改变的局面,他到底还是为卡列宁施行了安乐死。
昆德拉对这一部分的描写也是十分细致的,仿佛是为了更好的让读者感受到特丽莎与托马斯的为难。这并非是“非如此不可”,所以究竟选择轻或重,灵或肉,政治还是媚俗,存在还是灭亡,beingornottobeing,昆德拉到了最后也没有明确表示该怎样做。虽然如此,倒也不是无迹可寻,或许小说是为我们暗示了究竟该怎样选择的,只是这光芒过于幽暗,对于未来,还需要我们自己做出抉择。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无法承受之轻》的开篇写道:“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在凯特?阿特金森的《生命不息》一书中,女主角厄苏拉正经历着这样的生命重负。
故事的开篇是一个暴风雪之夜,小女孩厄苏拉降生,窒息而死,再次降生,之后的她仿佛被卡在了时间的机器里,4岁溺水,5岁跌落房顶,8岁连续4次感染西班牙流感,22岁被家暴,30岁遭遇伦敦大轰炸,她不断死去,也不断新生。如果单从这个生命轮回的曲线来看,你或许会说,这也只是个想象比较丰富的小说而已。而这本书令人惊叹的地方在于,作者并没有就此陷入重复叙事,而是通过这样一个曲线多角度展现了厄苏拉生命的不同面向,伴随厄苏拉不断轮回的是自我的追寻与成长,是亲情的延伸,是一个家族、一个时代不同纬度的发展,是作者对于战争,人性和死亡的感悟与思考。
厄苏拉新生之后的经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变化,然而她生活的家庭,她的亲人,包括邻居等周围的人物关系从来不曾改变。比如,独自在寒冬中瑟缩的厄苏拉收到来自狐狸角的姐姐寄送的礼物;在黑暗降临前被自己的父亲唤回,听到他说“小熊,欢迎回来”;善良可爱的泰迪对她说“我喜欢原来的厄苏拉”,成功抚慰她的心灵。这种亲情牵系在厄苏拉的多次生命历程中是永恒的。作者也是在以这样的方式,让厄苏拉的生活不断地向前推进,虽然她的生命有可能会随时终止,但她一直在生活中前行,在亲情的包围下成长,最终成为她自己。
作为一个英国人,作者将伦敦大空袭作为了故事里最重要的场景之一,或许是出于对两次世界大战那一段历史的不能释怀,但更多的是对于战争和人性的一种思考。就像作者在书中写道的那样:“文明轻易就在自身的邪恶面前瓦解。德国人作为世上最有文化、最懂礼貌的民族,却建造了奥斯威辛、特雷布林卡和贝尔根-贝尔森。倘若英国具备同等条件,无疑也会做出同样的事。但这又是件无法验证的事。”人性有光明美善之处,自然也少不了黑暗残酷的面向,所以历史有它的必然性。
《生命不息》的故事背景跨越两次世界大战,厄苏拉历经生命轮回,尝尽人生悲苦,但同样也有精彩鲜活的人生。所以,作者并无意于把《生命不息》写成一个沉重的故事,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残酷的时刻,作者依然在通过厄苏拉的故事探寻人性的温暖所在,就像她在书里写到的那样,“一个人即使失去一切,也要想着光明的事。”
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厄苏拉虽然多次重生,却从来不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她有着模糊的记忆,很多东西都“似曾相识”,她觉得自己好像卡住了,却不明白究竟是卡在了哪里,她为此苦恼不已,甚至不得不去求助心理医生。厄苏拉的母亲说这叫即视感,法语里叫déjàvu,是意识玩弄的小把戏。“似曾相识”应该是人人都有过的经历,究竟它只是意识的小把戏,还是如厄苏拉一般真的是前世遗留的记忆,谁又说得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