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的读书心得(通用31篇)
一本好书,让我们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内心,也会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生活里各式各样的人性,它们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净化着我们的心灵;也是一轮明亮的太阳,照亮了我们的前程。
《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是由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所著。记述了高尔基因父亲去世,而不得已来到外祖父家,在本应该天真无邪的童年时代遭到了外祖父的殴打,看到舅舅们为外祖父将来要留给他们的遗产勾心斗角,断裂了兄弟感情;同时,也感受到了外祖母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高尔基失去了童年该有的绚丽色彩,随着他一天天的成长,他不得不外出打工,在鞋店当徒弟、给画师当帮工、到轮船上洗碗……做着远超于自己年龄的活,饱尝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不知不觉间,他爱上了读书,他的读书生涯也由此开始,他先来到喀山市寻找心中的大学,寻求读书学习,但一切都是浮影,他需要维持生计,其实他早已进入了社会大学的生活,只不过这个大学竞争更加激烈,比拼更加残酷而已。
高尔基曾说过:“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的确,只有苦难,才能使人意志坚定,心胸宽容坦荡。没有猛烈的暴风雨,就不会有缤纷的彩虹;没有环境的考验,就没有动物的进化;没有困难的磨练,就会被他人替代……及时高尔基在这么多困难面前,仍然不忘用心读书。
人生就像一次航海,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有大风大浪,有许许多多绊脚石,只要能有一颗鉴定自信,从容不迫的心和用书不断充实的大脑,就可以在航海的路上越走越远。
一口气读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泪水多次掉落。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此时此刻我想说的是,命运怎会如此残酷?有种向苍天怒吼不甘的冲动,太多的不甘……
死亡不可怕,也并不以你的可怕而不来找你。真正可怕的是有些时候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都一一离你而去,而你却一点办法也没有,独留自己一个人,就像本文主人公。
活着,短短一篇。朴实无华的第一人称平淡的道尽了他们的一生。故事从解放前一直到19世纪末。这不正是我们祖辈,父辈,都亲身经历过的那段岁月吗?也包括我们80后的那点有限的童年记忆。那样的年代,字里行间已经令人十分动容,而实际更是不敢想象……小时候常听起祖辈,父辈提起过他们的岁月……而我也仿佛跟随故事跟随儿时的记忆碎片在里面找寻他们的影子。如今,让人不经感叹,我已长大,你也白发,时间都去哪了?让人不胜唏嘘……
活着,活在当下社会是我们莫大的福气。和祖辈父辈以及书中的各种动乱,战乱,饥荒,疾病等等来比现今的我们可算得上是天上神仙的日子。这让我们怎能不好好珍惜呢?没有比活在当下更幸福的事了。好好活着,活出自己的精彩,把美好的生活一直传承下去!
这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名叫《我的大学》。
这部里有《来到喀山》《杂货铺老板》《当面包师傅》《到乡下去》这几篇文章。主要讲了在阿廖沙十六岁那年,背井离乡,怀着一点上学的希望,去了喀山。但是,他想上大学只是一个梦想,不能实现。希望破灭后,阿廖沙为了生存而奔波,住在破房子里,卖苦力,和流浪汉接触,在面包房工作……而且,他在面包房的时候,听到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他的外祖母去世了。在过了一段时间后,阿廖沙上了一只拖船,离开了喀山,来到了里海地区……
读完之后,我有很多感想,在当时的苏联、俄罗斯有多少像阿廖沙这样的青年,历经重重困难,却没有上到大学,还经历了可怕的事实:外祖母去世了,多不好的'消息,多无法让人接受,外祖母是阿廖沙生活中最好的伴侣,是最关心阿廖沙的,是本书里最光辉的人物之一,可她却去世了,为什么好人死得快,坏人活命长呢?还有,我还喜欢阿廖沙坚强的品质,他做事坚定不移,坚贞不屈的品格,也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他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性质、性格,反正,和坏没有关系,只和好有关系。而且,他并没有放弃那一丝的希望,经过七天七夜的乘船航行后,来到了里海地区,这一段经历,也可以算是阿廖沙最伟大的、最让人受益的大学了。
小说叙述了饱尝人间辛酸的阿廖沙,抱着进大学读书的理想来到喀山,但他的大学梦很快就破灭了。不久就参加了秘密的革命活动,贫苦的生活使他在伏尔加河流浪,和搬运工人、小偷、乞丐生活在一起,向工人们传播革命理想,参加了大学生的秘密组织,鼓励工人罢工等,这所所特殊的大学-社会大学为他展现出一个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作者是一个孤儿,没有人给他呵护,没有人给他引导,独自成长在一个底层世界,他大敞着年幼的心,睁大眼睛观察周围的一切。他的观察不成体系,甚至杂乱无章,但就是这样的观察使他倔强地成长了起来。作者从小善良懂事,当他来到喀山,寄住在一个贫困中学生家里。他会很早发现这位可怜的妈妈的厨房哲学,分给他的每一块面包,在他心中都“如岩石般沉重”,由此他决定“出去找点活儿干,自个儿养活自个儿”。在暴风骤雨的日子里,躲在废墟底下的大地洞里,他顿悟“上大学--美梦而已”,而他又动情地写道:“这个地方令我永生难忘,它是我的第一所大学”。这是他在喀山的第一个成长片段。面对苦难的生活,他没有一点抱怨,他的善良的心充满了感恩和希望。他知道苦难的日子很漫长,他对自己说:“苦难的日子里我变得更加坚强了,我并不奢望他人的救渡,也不渴求偶然的好运降临,生活环境越艰苦,越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这个道理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年少单纯,在苦难面前,他更深切地觉察出的是苦难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财富! 作者从小渴求新知,追求自由,立志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为了追求他心中那个不太清晰却十分美好的前程,他迈力地积极探索。但成长中的人的招架能力毕竟有限,各种各样的思潮向他涌来,而他也越来越发现真正的生活现实。浩浩人流中的大多数人都遵循着狭隘的生活准则,先进分子的努力甚至不堪被卷入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的纠缠中,他在这个旋涡里情绪波动,惊恐莫名。纷繁的意念冲撞着他,无论如何也抓不到真正的要点,他觉得“我就像被什么人拖到了一个阴暗的角落,让我饱览了大千世界的假、丑、恶,我受够了”。这种混乱竟让他下了自杀的决心--也许永远的退出是最好的解脱--但他没有成功,他还要活下去,并且要好好地活。几乎每个人都有陷入混乱甚至濒于崩溃的时候,告诉自己,这决不是终点,耐心坚持,耐心同周围的环境交流,总会找到突围的出口。没有不止息的风,就看自己能不能顶风前行。穿过这段恶劣的天气,就迈上了成长高楼的新一层。
《我的大学》作为回忆性的自传体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并且很明显,小说的内容和结构的组织与安排亦没有经过谨慎细致的构思揣摩,仿佛缺乏一定的有机性和完整性,然而,正是这些看上去存在的缺陷焕发着强烈的感染力,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用简洁优美的言语勾勒他的成长片段,在其中我们感到浓浓的真实和那些在灰色的环境中闪耀出的感人的光辉。高尔基在他的大学里无情地吸吮着社会发展创造的各种财富。在病态社会里的毒瘤完全没有腐蚀掉他童年岁月里的思考着。高尔基的生平教会我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如雨后的晴空,清新、明净,一片蔚蓝。
《我的大学》这本书叙述高尔基抱着上大学的念头来到喀山,但他很快明白穷人上大学是无法实现的。他住在贫民窑里,为了谋生,他去当码头工人,又在面包作坊里干活。这使青年年代的高尔基更多地接近了搬运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密切了和他们的联系,更深切的体会到受剥削。受压迫的痛苦,增强了争取解放的革命欲望。这个读马克思的书,接受革命理论。他还不断地发动工人与剥削阶级进行斗争。虽然在这个时代中,由于反动势力的猖狂,革命斗争常常遭到失败和挫折,事得高尔基有时悲观失望,但是,在和工人群众的共同斗争中,高尔基受到了锻炼,革命思想日已形成。高尔基就在这样的“大学”中,成长起来了。
高尔基从小就受苦,但是他没有放弃,我向我们应该学习他,虽然人生的道路有长有困难,但是只有我们有决心一定会给自己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如果你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甲壳虫,有了笨重的的外壳和细小的腿,你会考虑什么呢?难以想象,但是《变形记》的主人公格力高尔面临了这种情形。格力高尔是一个勤劳、善良、正直、有责任心的优秀青年,当父亲的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境况下,去当旅行推销员,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旅行推销员,是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每天4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饮食很差又不定时,由于工作关系,连个知己的朋友也没有。格力高尔在发现自己身体的异常后,首先考虑的仍然是家人:如果自己由于不能工作,妹妹和父母该如何。但是可怜的格力高尔并没有想到,在这之后家人并没能给他安慰和鼓励,反而最终仍然抛弃了他。“甲壳虫”格力高尔被公司辞退,被妹妹和父母嫌弃,故事的结局并不美好,格力高尔在受尽了家人的无视后死在了自己家里。最令人难过的是得知他的死讯后,家人都感到了卸去重担般的解脱,尽管他们心里十分清楚这只甲虫就是格力高尔,这个不幸的家庭中终于又再次充满了阳光,老两口看着美丽的女儿,心满意足地想该给女儿找个好女婿啦……
当格力高尔是家里经济的主要来源时,在家里受到尊重和爱戴的,而当他变成了一只甲壳虫后,促使了父母的逃离,嫌弃,妹妹的恐惧,躲避,同事的惊恐。最后,在没有食物,无法走动,没有交谈的情况下,主人翁终于倒下了。带着心酸以及无边的孤寂,留下的,只有不易清扫的“尸体”。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都说亲情是很伟大的,它可以包容你的一切。但是,显然,它在故事里面,令人失望,卡夫卡用冷漠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冷漠的人间图画。虽然这个故事看似荒.唐,但毕竟不是没有可能,虽然人不会变成甲壳虫,命运难以捉摸,谁知道哪天灾难就降临到自己头上来!人一旦遭遇不幸(丧失工作能力的疾病、伤残等),他就不再被社会承认,从而失去作为人的价值的“自我”,成为无异于低等动物的“非人”。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没有生活在卡夫卡那个社会,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的幸福,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弱势群体,即使你丧失了生活的能力,也会得到社会和许许多多热心人的帮助。
这是19世纪的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一部着作。这本书就是对自己最苦难的下层生活的艺术记录。读了这本书,让我第一次很深入地接触到了在高尔基时的社会和人们是怎样的。
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在他4岁丧父后,她的母亲便改嫁了,于是他住到外祖父家。11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所开的染坊破产,家境逐渐走向贫困,自私、势利的外祖父十分不满外孙给自己增加的生活重担。可是,外祖母却很疼爱自己的外孙,以后,她和外祖父便分了家产(被迫),即便她分到的东西很少,但都不抱怨,依然和外祖父共居,不计较外祖父的“任性”。
于是,高尔基走向了“人间”。他当过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脚夫、据木工、园丁……年满16岁之前,小小的高尔基便从事过7种职业。幼小的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受尽了种.种虐待与压迫。一路上,他遇到了被他暗自称为玛格特王后的优雅美丽的女人,她有很多书,也很愿意借给高尔基看。在高尔基看来,玛格特王后总是那么美丽、善良,并且拥有高尚的品质和对读书的爱好。不像裁缝的小妻子那样,光有漂亮外表的瓷娃娃。
1994年,高尔基怀着上大学的渴望来到了碦山,到了碦山才知道上大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梦想。他很快成了流浪大军中的一员。通过好友杰里科夫,高尔基接触到了民族粹派大学生们,在朝不保夕的困苦日子里,高尔基刻苦自学,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高尔基的一生中,我似乎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什么,是坚持?是刻苦?这一切都是,至少,他还是个“大写”的人。或许,我也应该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如:像他一样乐观面对困苦的生活,对阅读书籍的痴迷,对学习的渴望……
面对现实生活,我们更加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这一切来得多么不容易,公主皇帝的家庭,设施齐全的学校,和睦相处的社会……我们现在还小,也不能对社会,为国家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唯一对曾经为国家做出奋斗的科学家、用笔当武器的文学作家、辛勤培育下一代的老师们的回报,便是:珍惜现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坐在车上没事干,翻看了一下前一段时间很火的莫言的《蛙》,首先选择看这本书呢,我也承认有一定的跟风因素在里边,莫言拿了诺贝尔奖,然后大家都拿他的书来看,我原本一直都坚定自己决定不看的,但是那天到了图书馆,又恰好看到了这本书,就借了回来看,看名著,于我而言呢,是了解看看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的,看看在那个时代,人是怎么生活的,其实,之所以可以成为名著,相信一定不仅仅是因为它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我觉得最重要是它也可以映衬将来,也就是作为读者所生活的时代,如果名著仅仅反应作者的时代,那么那些名著一定早就落伍啦。
读着莫言写的《蛙》,书中的主角是姑姑,对于姑姑这个人,怎么说呢,将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娃娃,国家支持生育的时候,她帮人们接生,国家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她就用她自己接生的双手来打胎。我很佩服她,她对共产党的命令是深信不疑,坚信党的每一个决定即便受到了身边所有人的质疑,当自己的亲人因她而死了,她也没有放弃。所以我很佩服这样一个人,当然就像姑姑她自己说的那样,如果每个共产党员都像她那样认真执行党的每一个任务,那样的话,中国的发展将会更加顺利。其实好像说的挺对的,想当初要是中国的人口无法收到控制的话,那么到现在发展也是要受到限制的哦。
也许是受到了诅咒,认真执行任务的两个主要人物都没有机会生小孩子,小狮子是书中那个“我”的第二个老婆,一心想要为“我”生一个儿子,但是始终是没有,后来索性就采用比较现代化的一个办法代孕。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为了生一个儿子,居然可以接受这样来的小孩。也许这就是时代造就的吧。
相比而言,我比较喜欢的还是“我”的第一个老婆王仁美,虽然说这个人比较神经大条,但是怎么说呢,她怀了第二胎,“我”好言相劝之后,还是决定了打胎,只可惜后来没有保住命,唉!
这本小说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简单的理想,有自己的一份坚持,姑姑的坚持就是“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要用心的执行党分派下来的任务”,是啊,年轻的时候,姑姑是轰轰烈烈的坚持着,但是老来呢?她开始怀疑自己了,认为自己的双手沾满了鲜血,同样,和姑姑一起的小狮子,年轻时和姑姑一条心,但是老了之后,居然做起了完全相反的事情,为了得子,不惜找人代孕,是不是有点讽刺的味道呢?你说这样的人,等到了很老的时候,最最值得自己回忆的事情是什么呢?是自己引以为荣的计划生育的执行呢?还是最后逆反计划生育的代孕事件呢?他们为国家做的事情,国家感激他们,但是作为一个人,如何过得了自己那一关呢?也许真正的伟人是可以将两者合二为一的,就像为了统一全国而犯下大量杀生的那些帝王,我想知道,这些帝王们在回忆过往的时候,有没有为自己做的这些事情后悔过呢?也许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个别人做的个别事情是无法影响时代的前进步伐的,但是这于一个人而言又代表什么呢,所以说在时代背景下看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说到这里突然间觉得人真的好渺小哦。
百度了一下关于这篇小说的介绍,说是体现了人文关怀,如果是这样的话,作为一个人呢,是不是应该在事业,想要成为一个伟人之前,先作为一个人来想一想呢?一个伟人,到了晚年发现有一个儿子流落在外,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最后说自己最遗憾的事情是对不起谁谁谁,何苦呢?最终的,我们还是只能作为一个个体存在,既然说人对于时代来讲是渺小的,但是每个人对于自己都是唯一的,与其让自己在一个无限大的空间里承担一个可有可无的伟人,何不考虑一下在自己这个简单的世界里成就无憾的自己呢?哎,也许要是每个人都先成就了自己,那么可能就来不及成功了吧,我也弄不清楚到底应该谁先谁后。要是真的像我说的那样,那么岳飞,戚继光这些民族英雄有何以存在呢?我也不知道了。也许这些人的小我和大我是统一的,所以就无所谓以何种形式存在了吧。
刚毕业那年夏天,天真的认为小学的知识简单至极,很容易教。但来到讲桌前才发现“教”与“学”真的很不一样。新课改不熟悉,原来自己的老师怎样教的也忘得差不多了。第一节数学课就在那么多不规范、不准确、不知所措中度过。为了尽快度过入门期,每学期学校会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每次我都毫不犹豫——去听去,为的是见多识广;每学期学校要求我们新教师去听师傅的随堂课,每回我都不错过——去听去,为的是继承发扬。但我深知要想尽快的褪去青涩只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16年的学生生涯教会了我怎样从零开始学习。那就是广泛地阅读。
每个假期我都会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对教学有帮助的书,《教师的语言艺术》、《经典教学案例》、《数学教学的激情与智慧》、《走进钱守旺》……进入了我的生活,并给我很大的帮助。通过阅读渐渐的我开始明白课程改革后的课堂应该怎样上,教师对课堂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自主合作、民主开放、探究创新、对话建构这些名词也成为我阅读时频繁出现的关键词。阅读的同时我都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每次都感觉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记下来,有时觉得语段太长实在不愿意打字了,但几次都翻过去又折回来,还是舍不得。慢慢地打的字少了,笔记的页数也减少了。平时评课的时候,别的老师说的观点,也能明白点她们的话出发点了。我想这应该是平时勤于积累的结果吧!
这个学期我又订阅了《小学教学数学》这本杂志。相信大家与我的感觉是一样的,一本很棒的杂志。每月初它都会如约在我的桌子上出现,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阅读。里面不仅有许多优秀的教学设计和实录,还有许多一线教师对一些问题的独到的见解。有时他们讨论的问题正好我也遇到过,我就会字字研读。无疑他们的见解无论在考虑的深度与广度上都要深刻的多。还有就是从中能欣赏到一些优美的文章。说实话每次最期待的不是里面的教学设计什么的而是《卷首语》与《教师博客》。有时真是由衷的佩服写出这么好的文章的老师,让人如沐春风。由此联想到在他们的课堂上老师的语言也一定是充满艺术性的吧!像我们这样的数学老师天天被单调的数字包围着,有时徜也徉一下文学的殿堂也能令人心旷神怡。
每次带领学生去图书室看书,望着那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一摞摞散发着纸香的图书,不禁有一种想搬回家的冲动。小时候没有条件去读书,工作了是没有精力去读。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浮躁,难得能塌下心来读几本好书。几次都想放下手中的书,陪女朋友去逛街、吃饭,但终究还是平静地坐了下来。古人云“开卷有益”,在成长的道路中有几本“良师益友”相伴,也多了几分色彩。
除了文学,我最喜欢的书就是历史类的。对于历史本身,我也是颇有兴趣的,但可惜的是,纯粹的古人笔触我也是看不进去的,于是乎,现当代的历史著作变成了我的最爱。烟索重楼,月迷津渡,从书中走出来的一个个人物身上都有股子道骨仙风的气质。这些人大部分或是王侯将相,或是富贵显达,也有臭名昭著。总之,能够被记住的人身上,总有那么基础值得观瞻的地方。茫茫人海,凡夫俗子,又有谁会被永久的铭记呢?记得张爱玲说过类似的话,一个人,无论是好名或者是恶名,总比不留名要强。读历史,就是读那活灵活现的人物就是读那错综复杂的时间。读历史,是对人类的一次反省,又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升华。
读历史,不能错过明朝史,因为明朝史汉族掌握政权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读明史,就不能错过《万历十五年》,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16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是《1687:无关紧要的一年》。确实,万历十五年间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这些“细枝末节”恰恰是明朝衰落的关键。就历史来讲,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学术性。黄仁宇本身就是一位大家,他的学术造诣是值得钦佩的。书中有着大量的历史资料来佐证作者的观点,且看附件中参照的文籍就可以懂得其中大意。在40年之前,有着一位双鬓斑白的学者,带着老花镜,手拿放大镜,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中收集所需要的资料。这份努力,本身就有股酸楚的味道。二:坦诚性:作家本身所拥有的大历史观注定了他对历史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着相当的了解。书中也说过:“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这些事实,就是不忠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在这样的历史态度的引导下,《万历十五年》也显露出更为深刻的坦诚。原本的讲,对与错本没有什么界限,是与非也只在一念之间。所以,真实并且客观的对待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哪个太监被打了,哪个大臣的父母过世了,哪位夫人升为诰命了,哪位大臣又从江北调往江南了。也许每一天都发生的偶然就会一不小心撞上一种必然——轰,硕大的明王朝就此灰飞烟灭……三: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不代表标新立异,黄老就属于朴实的个性化表达。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娓娓道来,艰涩复杂的历史文献就会豁然开朗,并且又增添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厚重感,我们也更理解作者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感与书香气。另外,本书适合各种各样的人群欣赏,因为识字的人就能看得明白,但其中的奥秘又是不同层次的感受了。
读史是一种很畅快的情感,从中受益的过程更显得酣畅淋漓。而读《万历十五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要在拿得住的范围有所突破。拿海瑞和戚继光来对比:一文一武,在文人当道的明朝,似乎海瑞更应该吃得开,然而事实呢?“海瑞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务而牺牲自我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海瑞用他对律法的绝对忠诚,对自己要求的绝对严苛,对清廉正义的绝对奉行,使自己成为了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天下读书人,对他只能是又敬又畏,也只有当他死后,才会让人大舒一口气。与此不同,戚继光处处受挟制,但却终究成功的成为一名抗倭名将,带领他的戚家军傲视群雄。戚继光作为官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例如腐败。但是他成功了,原因何在?正是那份妥协。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有所变动的,在有把握的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才华,使矛盾暂时搁下,不予激化,避重就轻,相信会有更能接受的结果。
接下来就得谈谈张居正了,也读了不少有关张居正的书了,光是感想就写了许多篇。但是这一次,通过《万历十五年》,我更理解在一个矛盾的王朝,张居正的矛盾有多深刻。张居正的宏图霸业自不必多言,但他身上先进与落后的地方,纠结又说不通的地方,又实在是吸引人。“张居正在理论上找不到更好的学说,只能以自己的一身挺立于合理与合法之间,经受来自两方的压力”。于是,不难理解,张居正的成就与改革是一个历史特定的产物,他的性格,与万历皇帝的年幼成就了他得以施加相权的条件。因此,一旦他的前提灭亡或者是皇帝的年长,就会很容易改变他的改革。说白了,他的理想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座空中楼阁,是随时可以坍塌的,是没有经济或政治的因素作为强大后盾。所以,如烟花般壮烈的悲壮也就在所难免了。张居正自身又是“无数因果关系中的一个幻影”,因为万历,有了张居正,有了张居正,有了延伸的大名五十年光景。
这本书的'作者是马克西姆·高尔基。写主人公阿廖沙从童年至青年时期的生活及心理路程,深刻而生动的描绘了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画卷。
马克西姆·高尔基生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勤劳善良的母亲应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过童年,但因为外祖父家经常吵闹,他只上过三年学。这段话告诉我们:家庭要美好,不然会给孩子一个不好的生活环境。
他十一岁时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当过学徒工,搬运工,守夜人,面包工等。有一次,科斯罗马告诉我:大院搬进来一个新家庭,他和丘尔特卡都爱上[源自]了柳德米拉,这段话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分清友情和爱情。
十六岁时,他自身来到珂山,进入了“社会大学”,在与命运的斗争中他深入俄国社会的最底层,和各个阶层,各种人物接触,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从而丰富了他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
在《大学》书中看到这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这天,急功近利的浮躁和难以言状的焦虑,成为了我们这个转型社会的突出表现,终日思索成功要诀而不得其门,于是乎,抱怨这抱怨那的,丝毫不审视自己。也就是说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明确一个跃之能及的志向目标,持续一颗平常心,做事思虑周详,坚持做人做事善始善终的要求。而不是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半途而废。由于每个人的社会主角、素质潜力、生活际遇不同,决定了注定每个人要在不同层面、不同的好处和价值体系上去获得平衡,这种平衡的获得就需要“适可而止”和“知足”的心态去调整。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中成功的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主角,持之以恒地付出应有的努力。在充分认清自我和权衡得失进退之后,一旦目标确定,就要“作之不止”,决不能半途而废。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努力给事情一个完美的结局。倘若我们具备了这样一种为人做事的品格和精神,试问成功离我们还会远吗?
看到那句话想到了事业,但是我有反思了一些东西。事业对一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除了事业,人生的另一头就是婚姻家庭。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力之剧增,事业和婚姻家庭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和谐的音符。多少人为事业和家庭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顾此失彼,多少人为了自己所谓的“事业”而摈弃糟糠之妻,一些人则为了家庭而放下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静静的思考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关系。
中国有句俗话:家和万事兴。简朴之间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家庭和睦,“后院”安宁,才可能专心做事,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由此可见,家庭和睦于事业是何等的重要,能够说是个人事业的基础。这也是《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所表达的哲理。因此,不论你从事何等崇高的事业,也不论你工作再忙再累,请记住“必先齐家”。
齐家后想到“格物致知”。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简单来讲,就是透过实践来获得真知。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好处。我理解为,透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到达必须的境界,一种状态。
读完《大学》后,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能够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此刻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黄仁宇先生是一位我很喜欢的历史学家,喜欢他细致冷静的笔触,喜欢他显微镜下的大历史观,喜欢他对历史技术性的剖析,喜欢他描述时理性、同时又富有人情味的操作。《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我只是他万千读者中普通的一员。王朔先生在他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中开篇就提到“说来惭愧,《万历十五年》这本写于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陆发行并引起强烈反响的书,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于一观。”而我是20xx年时得闻其名,真正与其结缘已是六年之后的事,届时《万历十五年》已经再版21次。三年之后,提笔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它真的是好评如潮。面对如此多名家的书评,我真正感觉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了,好在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万历黄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皇帝生涯的前20xx年里,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权威,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当时太仓的积粮可支用20xx年,国库钱财多达400余万。20岁亲政以后,万历皇帝也曾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曾经组织三次大征。但后期他怠于政事,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以至于“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怠政是万历皇帝对朝野上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黄仁宇先生说:“他(即万历皇帝)身上的巨大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没有人可以做出确切的答复。但是追溯皇位继承问题的发生,以及一连串使皇帝感到大为不快的问题的出现,那么1587年丁亥,即万历十五年,可以作为一条界线。这一年表面上并无重大的动荡,但是对本朝的历史却有它特别重要之处。”
《万历十五年》分七个章节,叙及六个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这种情形实不是某个人性情能力导致的成败得失,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成为了其的牺牲品。《万历十五年》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20xx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十五年》采取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以人物为中心,选取不同的角色来代表当时社会的不同阶级,浓缩了明代中晚期社会结构,也浓缩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这种描述方式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变得大众化,让原本枯燥、单一、专业性极强的学术专著成为每一个人都能读懂的文章,每一个人都为之吸引的故事。六个主要人物,七个章节,看似个各各独立却有一条主线一脉相承。而作者对明代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在每个章节中缓缓展开、娓娓道来,潜移默化中打动着读者。
文中的阿廖沙是一个苦难的人,他用苦难的一生和不放弃不抛弃的拼搏精神来诠释这个道理。
阿廖沙自幼丧父,便和母亲一起生活在外祖父家中。但这一次切并不意味他和母亲的生活将会变好,相反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他在外祖父所受到的一切和所看见的一切是他从未想过的。在外祖父家所糟受的一切,使他明白,外祖父的家根本不是家,而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是一个独尊主义的人,他掌控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做事十分狠毒,不留一点情面,而且视财如命,阿廖沙也经常因为做错一些小事被他痛打;两个舅舅也经常为了争产而争吵打架。家中的女人更可怜,她们一点权利都没有,只能任凭丈夫的打骂,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在这种家庭中使他过早明白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使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阴影。阿廖沙就是在这令人度日如年,充满可怕的家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也使他的心灵受到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但这对当时的俄罗斯来说是正常的现象;父子,兄弟,夫妻都在勾心斗角的生活;兄弟为了争家产拼都你死我活,真是今人可悲又心酸呀。
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酷,仇恨和勾心斗角的家庭里,便幼小的阿廖沙过早体会到了人间的疾苦,黑暗和丑陋,也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多次的打击,而唯一对他好的只有他外祖母,因为他的外祖母保护他,支持他,使他没有对这个黑暗的冷漠的社会死心。他向我们展示了那充满残酷,野蛮,冷漠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也使阿廖沙深深体会到当时国家的腐败,丑恶和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漠不关心,也体现了年轻一代反抗黑暗,追求自己未来美好生活的苦难历程。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冷漠的,就象他所处的家庭一样,周围都是冷漠残酷的,有时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这样的环境中。但在这个冷酷的家中,他有一个勤劳、善良、坚强的外祖母。外祖母是他的精神支柱,她常常给阿廖沙讲一些具有富有哲学的故事,目的是为了引导阿廖沙不要做一个向黑暗社会屈服的人,要敢于对抗
之后,母亲去世了,外祖父破产了,他离开了家,独自一人踏上了社会。他曾在多个地方打工和当学徒,在这期间,他饱受了无尽的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虽然生活很坚苦,但他还是遇到一些好的境遇。他在船上当洗碗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正义真理的追求,因此他怀着希望到喀山大学去读书。
在喀山他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经过多次打击,使他梦想破灭,梦想破灭后,他为了生活不得不过提早进入了充满奸诈的社会 。
其实阿廖沙就是作者高尔基自己,他用阿廖沙的童年来描述自己的童年。
这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名叫《我的大学》。
这部里有《来到喀山》《杂货铺老板》《当面包师傅》《到乡下去》这几篇文章。主要讲了在阿廖沙十六岁那年,背井离乡,怀着一点上学的希望,去了喀山。但是,他想上大学只是一个梦想,不能实现。希望破灭后,阿廖沙为了生存而奔波,住在破房子里,卖苦力,和流浪汉接触,在面包房工作……而且,他在面包房的时候,听到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他的外祖母去世了。在过了一段时间后,阿廖沙上了一只拖船,离开了喀山,来到了里海地区……
读完之后,我有很多感想,在当时的苏联、俄罗斯有多少像阿廖沙这样的青年,历经重重困难,却没有上到大学,还经历了可怕的事实:外祖母去世了,多不好的消息,多无法让人接受,外祖母是阿廖沙生活中的伴侣,是最关心阿廖沙的,是本书里最光辉的人物之一,可她却去世了,为什么好人死得快,坏人活命长呢?还有,我还喜欢阿廖沙坚强的品质,他做事坚定不移,坚贞不屈的品格,也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他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性质、性格,反正,和坏没有关系,只和好有关系。而且,他并没有放弃那一丝的希望,经过七天七夜的乘船航行后,来到了里海地区。
《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是高尔基作品的三部曲。这三部曲讲述了阿廖沙的一生,他的那段生活,仿佛就是在听一个善良而极端的天才在讲述一个悲惨的童话。然而,使我感触最大的莫过于高尔基的《我的大学》。《我的大学》讲述的是阿廖沙在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工役,受过欺凌,侮辱,戏弄,甚至还遭受过陷害和毒打,体验了社会底层人们的艰辛,认识到了人性的丑恶。但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自暴自弃,相反,他积极面对,正是他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我,直达我的灵魂深处。
高尔基三部曲的出版不仅使我们对高尔基的一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们更能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在沙皇的统治下,人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及当时人们的残酷和冷漠无情。特别是每次当我读完《我的大学》和《在人间》,我都会忍不住对当时的人们的悲惨生活而感到痛心,对于那些残酷的统治者的痛恨以及对当时人们的冷酷无情而感到悲哀。读完这三部曲后,我想每个人都会对现在的幸福生活感到满足和更加珍惜。
在《我的大学》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当时的阿廖沙是多么的渴望能够到大学进行高等的教育。但由于现实的残酷,他并没有如愿以偿。在一开始看到阿廖沙的愿望破灭时,我满以为他会放弃那个在那时看来是多么奢侈而不切实际的愿望,老老实实地做社会的底层,一直碌碌无为。但出乎我的意料,他竟将贫民区和码头作为它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包括大学生,初中生以及一些革命者,学到了在正规大学里面永远无法学到的知识,扩展了它的见识面的同时,也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也许,正是阿廖沙的那种坚强以及不畏艰难,勇于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造就了他成就,使他异于其他那些碌碌无为,自暴自弃的人们。
阿廖沙对于他的未来有很清晰的规划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在当下,他脚踏实地,永不放弃,勤奋学习,勤奋思考,持之以恒;对过去,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曾经努力过并为此而争取过。他曾经在书中写过这样的一句话,使我感触良多:“苦难的日子使我变得更加坚强,我不奢求别人的施舍,也不苛刻偶玩好运的降临,愈是艰难,愈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智慧”。是呀,愈是艰难,愈能磨练人的意志,在阿廖沙的身上,我清楚的明白,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在任何困难面前,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不放弃,就证明我们还有机会,还能实现我们的梦想。但是,一旦我们放弃了,我们就与成功擦身而过,失之交臂了。
与阿廖沙相比,我们是幸福的。且不说我们有机会就读大学,单是从我们的现在的自由和自由来说,我们就比他们幸福很多。因此,我们更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奋斗,以回报一直对我们怀有期望的家长,老师和朋友们。阿廖沙教会了我永不放弃,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勇于面对艰难,发挥我们大学生的精神,做新社会的新新人类。奋斗吧!为了我们的美好未来,奋斗吧!想阿廖沙所在的黑暗世界,他都尚且能够做到,我们又为何不可呢!加油吧!奋斗吧!
“我扑在书上,就像是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高尔基在生活中也是像重视生命一样重视书,这在他所著的《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一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书充实了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阿廖沙的童年十分悲惨,外祖父是一家之主,脾气暴躁;两个舅舅总为分家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家庭中的生活给他那幼小的心灵笼罩上了阴影。外祖父心情好时,会教他读书识字。从此,阿廖沙爱上了读书,他以书来缓解生活中的痛苦。书给了阿廖沙的心里种下了文学的种子,让它渐渐地发芽,成长。在我的童年,爸爸妈妈给我买了许多书,我一本本的翻看,渐渐的我也爱上了书,爱上了书中的人物、书中的故事。
书照亮了阿廖沙前方的路。在母亲离世,外祖父与外祖母分居后,阿廖沙走上了“在人间”的曲折道路。他做过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盘子,当过运货工,做过铁路工人、面包师,售货员......但是命运的坎坷和艰辛没有打倒阿廖沙,他从书中获取力量,他比童年时代更爱读书,更珍惜书了。他在一处有钱人家打工,一天,他在打扫卫生时偶然发现了许多书。从此,他每天趁打工的间隙和深夜休息时偷偷看书。因为怕浪费灯油被主人发现,他只能把主人点剩的灯油做成蜡烛看书。可是这种灯熏得人眼睛难受,又痛又涩。可就是在那种艰难的条件下,阿廖沙把主人家的所有藏书都看完了。是什么力量支撑他读完所有的书呢?是他那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废寝忘食的学习毅力。他常常感慨道,读书是多么幸福啊!与他相比,我学习的毅力还有很大的不足,特别是在家学习的自觉性还远远不够。比如上个周末早上,太阳都照屁股了,爸爸喊、妈妈叫半天后,我才懒懒散散地起来。好不容易坐下来了,没一会我就像屁股扎了根针似得,就起来找文具、喝开水。十分钟不到,就要出去上个厕所,顺便看看爸爸买了什么菜,中午做什么好吃的。课文背着背着,大脑就开始间隙性的短路,发发呆、愣愣神,或者神游千里之外。中间休息时,面对妈妈的催促,我反而不以为然,还不急不慢的发牢骚、顶个嘴。结果,大半个上午的时间就不知不觉中从我的指尖滑过了,而我计划的学习才完成了一小半。现在想想阿廖沙,我现在的学习条件是多么美好,我是不是应该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自觉?是不是应该少一些慵懒,多一些勤勉?是不是应该从被动的“要我学习”向主动的“我要学习”转变呢?
书给了阿廖沙生活的勇气,开拓出新的道路。饱经人间辛酸的阿廖沙怀着进大学的梦想来到喀山。可让人意料不到是当时的大学校门不对穷人敞开,他的理想一度面临破灭的局面。为此,阿廖沙为了争取让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参加了革命组织,走上了革命道路。这字里行间透露出他顽强不屈、坚持不懈的高尚品格。除了“阿廖沙”,还有“保尔”、“张海迪”、“雷锋”,他们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
提到高尔基,我们就会不经意的想到这位作家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三部小说其实是他的自传,而《我的大学》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渴望知识的青年在黑暗的统治下表现的无奈,而也是知识的力量让他得到了成长,成为了一个优秀的革命者!
阿缪沙的青少年遭遇了艰难的生活历程,当他16岁的时候,他决定去喀山寻求机会上大学,因为在大学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现实是很无奈的,他不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在贫民窟生活的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去打工、做苦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他一度陷入了自杀的精神危机。
后来他接触到了一些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受到这些人的思想影响,他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著作的忠实读者和粉丝,从而了解了红色革命和其本质,并摆脱了自己的颓废状态。
如今,我们都有机会上大学,可为什么很多学生都不懂的珍惜呢?拥有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却无心用功读书,将心思放在了玩乐上。例如,很多大学生读完大学之后,出来什么都不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阅读《我的大学》,会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我更加努力和勤奋,不浪费大学里的时光,将来考上大学,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
现在有一句玩笑玩叫做“你上了大学,还是被大学上了!”虽然是出于幽默的说法,但也确实反映了当代很多大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阅读湾《我的大学》,你会变得勤奋刻苦!
《我的大学》作为回忆性的自传体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并且很明显,小说的内容和结构的组织与安排亦没有经过谨慎细致的构思揣摩,仿佛缺乏一定的有机性和完整性,然而,正是这些看上去存在的缺陷焕发着强烈的感染力,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用简洁优美的言语勾勒他的成长片段,在其中我们感到浓浓的真实和那些在灰色的环境中闪耀出的感人的光辉。
成长的过程不是像白杨一样由时间直直地拉离地面,也不像瀑布一样清清爽爽地径奔幽深的潭底。如果说人的思维是草,那么,成长就是这株草的幼芽在时间与空间里蜿蜒招展的结晶。
成长在短时期内真的不具有有机性和完整性,尽管理想是牵引成长的一条线,它存在,但不清晰,甚至辽远而迷茫,有好多闪光的片段散落在这条线之外。只有当回首时,在得与失、喜与忧的反复回味中,我们才会真真切切地听到自己拔节的声响,仿佛一条绳子自然而然地拉直。
这部书是1923年完成的,此时作者已55岁。对于一个投身革命且年过半百的人,用笔真切地再现少年时代的生活,他笔下流出的全是记忆的精华,含着倔强而又谦诚率真充满智慧的气度。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心总被某种东西激荡着,思维的火花一次比一次闪亮,我不能抑制自己,我要留住这些火花这些成长的箴言。《我的大学》我的大学!我感到很幸运在上大学之前接触了这部书,又在大学的实际生活里反复地体会其中的意味。它们对我是如此地重要,我要赶快留住它们,并把它们献给同我一路成长的人。高尔基在他的大学里无情地吸吮着社会发展创造的各种财富。在病态社会里的毒瘤完全没有腐蚀掉他童年岁月里的思考着。
高尔基的生平教会我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如雨后的晴空,清新、明净,一片蔚蓝。
人越怕死亡,就获得越怯懦,而坚强乐观,又是一种对死亡的超越。人会因孤独而痛苦,又会因痛苦而孤独,两者看似毫无关联,但在冥冥之中,互为因果。读了余华的《活着》之后,我才发觉,原来我未曾真正活过。
坐在窗前,抬头才发觉已夕阳西下,沾染了一些书中的悲怆。在一个黄昏,福贵江苏了他的故事,带着些许无奈,带着些许悲凉,带着些许惆怅与悔悟,再带着些许的淡然。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好似一天的太阳,从升起时的光芒万丈,到落下时的微弱呼吸,无一不透着一个老人的释然。
年少时的福贵,流连于花月场地中,只是因为他还是一个富少,他有着刘村人都没有的条件,有着他人都咩有的尊宠,当他被青楼女子背着行走于大街小巷时,他一切都没有顾及,包括他妻子的父亲。他沉醉在纸醉金迷的世界,他不顾娇妻。他也许从未想到此刻的逍遥只是昙花一现,未曾感觉到烟花易凉时的凄凉,忘乎所以。放浪形骸,当一切浮华都成为过去时,繁华也悄声无息,福贵不知道,他已经跳入了为自己挖的陷阱。
当富贵败光了家当后,他的父亲没有动手打他,反而表现的很平静。然而表面上的平静如水并不能掩饰心中的惊涛骇浪,福贵的父亲的死,恰巧告诉了我们这一道理。当一个人被上帝盯上后,他不一定是幸运的,还有遗弃。家里的那一抹悲伤还未散去,福贵又经历了妻离之痛。岳父大张旗鼓地接走了妻子和自己还未出生的孩子。福贵的心中一定一分悲痛吧。会了种地,用着自己的双手和租来的五亩地,养活了母亲和自己。这时的福贵还叫“富贵,”这也是命运的一种讽刺吧。不过这里的福贵,是真真正正的,认认真真的用心活着。
命运总是变化多端的。福贵刚与妻子重逢,却又被抓去充兵,心理一定十分悲痛吧。当他被幸免回家时,他是否看着那依旧的茅草屋,心里有亲切之情?他看看自己的一对儿女,也许真正感受到了活着的价值吧?眼泪是欢欣的背面,是思念的载体,是情意的流淌。夫妻两人劫后相逢是让人感动的场景。福贵在死亡中的挣扎时有价值的,是对生的期盼,是超越了孤独与痛苦的勇敢。
可惜上天并不在意他的勇敢,无情地夺走了有庆年轻的生命。福贵心中那升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浇灭了。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儿子,福贵的坚强被失子之痛冲磨的所剩无几了,他也许自责自己给儿子起的“有庆”这样带着嘲弄的名字吧,但福贵还活着,因为他还有家人。随后女儿、妻子、外孙……都离他而去,只留下了他孤独一人,怀揣着思念,忍受着寂寞,经历着孤独。但这些并没有将他打倒,因为他还有老牛。在凄清的岁月中,他把所有的思念全部寄托在老牛身上。人就是这样,在没有任何人可倾诉、可理解的情况下,他往往将感情转移到他物,超脱了那样苦楚的生活,他在真正的活,不带半点掩饰痛苦的虚假。
福贵一生的悲惨,是自身命运与社会变迁的交织,活着,为了什么,为了这让人撕心裂肺的痛楚吗?不!正是这种痛楚才使活着的感觉更加强烈。希望破碎后的痛楚使下一个希望更加真挚,使得来的幸福更加珍贵。人生来就注定要伴随悲伤,但正是悲伤人明白了死亡必然中的偶然,懂得了死其实是另一种的生,那么人就活的真实、宁静、淡然,就像福贵在静的午后向被人讲诉自己的一生。正如余华自己所说:“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是它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信息,坚持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给了我生命的意义。
本书讲述的是高尔基3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贷,但是,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家门,从此还是一个孩子的他,只得在社会上自谋生路……
感想与感受:童年,是每个人自己都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一段短暂而又美好时光。对于我来说,童年是我最珍贵的收藏,然而大师高尔基的童年呢,真可谓“窒息的天地,苦难的童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据我了解,《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它向我们艺术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会追求光明的奋斗历程。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读完了这本书,我的感受颇深。首先,与高尔基的童年相比较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幸福的!在家里,父母宠爱着,关心着,保护着。在学校,有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陪伴,真正可以说是无忧无虑。而高尔基呢?与我们恰恰相反。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高尔基,成就了高尔基。在如此邪恶和污秽的社会中,他那颗光明和博爱的心没有动摇,没有被污染,反而变得越加开阔、光明。也许,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吧!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坚强勇敢、正直自信。
步入初中的我回忆起童年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后,才知道什么是童年,什么是幸福童年,什么叫做珍惜童年。也许你正在为妈妈没有带你去买你想要的东西而抱怨着,可如果你想象一下高尔基的童年,那么你将会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去主动帮助妈妈工作!这本书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
高尔基虽然小时候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但是竟然还能成为一位如此杰出的人,真是了不起!他发表过的文章数也数不清。高尔基从来不放弃可贵的光阴,他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六年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克里母.萨姆金的一生》,但直到他临终都没有完成。这部小说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反映了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高尔基于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八日在哥尔克病逝。读了《童年》,我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那种腐败,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多么美好!我认为,如果我们在这样的好环境中浪费时间实在是天大的错误。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是成功的秘诀”。我们现在有如此好的环境,是多么难得呀!所以我们不是更应该去努力吗?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把握未来!
每个人的心充斥着暴力,麻木不仁,他们放纵自己,麻醉自己,去努力忘掉穷困,病痛的折磨,那种灰暗的日子,真的很难熬过,大家记得书中那句话吗?漫漫日月,忧伤是它的节日,火灾是它在狂欢,在一无所有的面孔上,伤痕也成了点缀——我想这就是对《童年》中生活的最好诠释!
段落选抄:此时此刻,我就会产生一些特别纯洁的、飘忽不定的思绪,但这种思绪是细腻的,像蛛网一样透明,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它们往往是突然爆发,马上就像陨星似的迅速消逝了,在你心中留下莫名的忧伤。这有时会使你得到安慰,又令你惶恐不安。这时你的生灵在沸腾,在融化,渐渐形成一种终生不变的形状,于是你的心灵的面孔就这样产生了。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的第三部。
阿廖沙充满希望地去了喀山,准备在那儿上大学。可是,他后来明白,上大学对于穷人的孩子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此后,他寄居在一个穷人的家里,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住在大杂院里不得不经常和痞子、流氓打交道。这恶劣的环境并没有改变阿廖沙学习的热情。他十分喜爱看书,常常是卷不离手。
我看到这句话,我的脸立马红了。想想自家里书柜上的书满满的,可是有几本才是自己真正用心读过的?现在的时代和阿廖沙的时代无法比较,我们有很好的生活环境,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好好学习呢?
学习就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一定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将来用知识为祖国效劳。
我要学习高尔基的这种坚持学习的作风,学习他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心里一直铭记“学无止境”这个成语,一直记着高尔基这位勤于学习的好榜样。
一、认同的观点
书中有很多观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的张开眼睛面对更大的新世界:我觉得教师这份职业最能考验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一直作出牺牲。对自己选择的这份职业要有热情,富有挑战性,给每个学生带来人生的改变。成为他们的老师、权威、决策者、表率。带给他们正面、积极上进的思想去改变世界。教育过程会带来挫败感,但要靠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也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教师认为为公益服务的人。阅读这本书,会让我们体会到书的作者的教师使命感经常会扩展到了他们自己的课堂之外。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师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并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教师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其生命和才智也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教师在为孩子操劳的过程中,也享受着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有爱心负责任的老师用爱心和学生进行沟通,走进学生的心里。
二、联系实际
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完成教学和思想教育并不矛盾,它们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学业成绩并不理想,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热情不高。所以在教学上要用更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把学生引入全新的世界,与现实的就业相联系。在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为人处事之道。让学生在坚忍不拔的创业情绪下产生学习的动力。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没有成功感,从小被父母、老师所抛弃,有自卑心理。所以教师要善于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天地,各种文娱活动和技能比武都是他们激励的舞台,张开眼睛面对更大的新世界。有了闪光点,就会激励他有兴趣、有信心去学习。每一次对学生的鼓励,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将对学生产生一生的影响。教学育人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当遇到不同的学生时,我们都要细细的思考解决的办法。即使遇到挫败也不放弃,不论有什么困难,都不放弃对学生的责任感与爱心;把学生家长和其他教育同仁看作是教育工作中的好朋友,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纯朴的友爱之情;创作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学生同甘共苦,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体会一次次成功的欢娱。
教师是学校的无形财富,一方面,学校为教师开辟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教师完善精神和物质的和谐。而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加强学习。教师产生工作动力继而有爱心和精力,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内涵。教师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也很重要,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让学生学会不仅用眼睛而且用心灵去感受真、善、美。教师的工作是良心饭,对学生的影响并不能计价,所以要善待教师从而会影响学生更爱学校。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不喜欢老师凭个人的好感偏爱或是袒护学生或冷淡歧视学生。每一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趣,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育人相长。
三、反思重构、打算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这基本上反映了教师无形之中对学生的影响,他们把教师当成权威圣人,信任教师。教师的决策都能在班级中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表率。这就要就教师的决策正确富有威信。教师言行富有感染力。教师应放眼世界,不能要陈词滥调来教育学生,要不同的新颖的例子和方法引导学生。世界在改变,在新形势下,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发生了变化,在学生中也出现了新问题:如网迷与玩游戏无法控制自己,学生单亲家庭多无人管。世界在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更强。留长发,戴饰物,带手机,染发,等等恶习更多出现。这都在社会风气所影响下的。学校教育工作任务更艰巨。教育育人不但是学校的工作更是家庭和社会的任务。对于今天的教育,家长的眼光也是十分的挑剔的,教师付出的许多辛苦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现实生活中教师每天的工作都处于社会好家长的监督之中。教师和学校对安全教育绝不能麻痹。有一个安全的教育环境给学生以保障。教师要善于家长交流、沟通,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真切地认识到教育首先是一种公益服务,教师是一种带有浓厚公益服务性质的职业,一种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的服务,一种为社会培养健康健全的人类的服务。带领学生有更高的理想追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舌功能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起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生活在学生中间的,他的言行举止都是广大学生看得见的,因此我平时能严于律己,处处检点。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的责任感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及愿意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教师才会乐业、敬业,才会一辈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了这样的认识,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才会明白: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为人师表的特点决定了它崇高的责任感。责任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
读完高尔基写的《我的大学》,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薄薄的一本《我的大学》蕴藏了高尔基深厚的感情。
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是:高尔基在外流浪了一些年头,但在此期间他却从没有放弃过学习,最终得以去喀山大学读书。于是他就这样来到了一半是俄罗斯人一般是鞑靼人居住的地方。没过多久,他便认识了一个叫古里普列特涅夫的人,古里待他如亲人一般。之后,他和朋友一起开了家面包店,又招来了一个面包师。一个月能挣几十个卢布。过后,由于经济原因,他曾想过自杀,便买了一把枪,超自己射去,他本以为自己会死。但是由于射偏了,活了下来,他又来到乡村,经过辛勤的劳动,终于在渔场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
读了《我的大学》,我发现了自己与高尔基的差别。他遇到困难不放弃,敢于尝试。而我遇到困难就退缩。他在艰苦的生活中依然不放弃读书,而我则是能不读书就不读书。我和高尔基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真是天壤之别!
当我借到《严文井童话选》这本书时,高兴得跳了起来。早就想看这本书了,今天有缘相见,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贪婪地看起来。
我最喜欢其中《小溪流的歌》。故事讲的是一条小溪沿着崖壁,潺潺地流下来,冲撞着坚硬的石头,发出清脆的“丁冬丁冬”的声音,像是一首歌。小溪不但美丽,而且坚定。当遇到大石头时,就像一个聪明的小孩,从石头缝里钻出去。有时钻不过去就使劲跃过石头,毫不犹豫地继续向前奔流,永不停止。最终它变成了小河,但它没有停步,继续向前奔流。这时,一只可恶的乌鸦吓唬它,叫它别流了。但它没有被吓倒。最后,小溪克服了重重困难,流进了大海。
“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小溪正是自强不息,永不自满,不断前进,才到达了它最终的家。多么深刻的道理啊!想想小溪,再看看自己,我不禁觉得羞愧。
我做事一直拖拖拉拉,遇到一点困难就想到放弃。记得有一次,下着很大的雨,我连想都没想就对妈妈说:“这么大的雨,我就不去补习班了,我就待在家里自己复习,好吗?”现在想起来,我就仿佛来到的小溪的面前,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缺点,教会了我应该如何做好每一件事。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说话。”读了《我的大学》这部文学作品后我深有感触,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主人公青年时代的生活及命运,还使我懂得了如何从容镇定地去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
书中叙述了主人公抱着上大学的念头来到嘎山,但很快明白穷人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他住在贫民窟里,为了生存,去当码头工人,又在面包坊里干活,这一切使他体会到受剥削压迫的痛苦,除了痛苦的革命理论,他还劝说发动工人们与剥削阶级做斗争。即使革命斗争的挫折令他有时悲观失望,但是他经受了锻炼,革命思想逐渐形成。
书的作者高尔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做过学徒和杂工,经受了欺凌与虐待。就是在这悲催而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像小草般茁壮成长。我多么渴望像他那样,做一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多么渴望像他那样,在雨的洗礼中纯洁清新!同高尔基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我就难以面对,甚至半途而废。
主人公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使我想到家中一本本被我闲置的书。难道是“书非借不读”?难道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不,当我读完《我的大学》之后,才真正明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部文学作品后,我深有感触。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主人公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及命运,而且还向我们展现了世纪之交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成长历程。高尔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了欺凌与虐待。就是在这悲惨而又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如生命力顽强的小草,艰难的生长并且绽放。我多么渴望像高尔基那样,做一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啊!多么渴望像他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
同高尔基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我就难以面对,甚至会半途而废。主人公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以及顽强的学习精神,使我想到了自己:家中厚厚的书,却让它们闲着,难道是“书非借不能读?”不,自以为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可恰恰相反,不是说“学无止境”吗?难道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不,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才真正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才真正体会到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今天,我读完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本书中的第三部分《我的大学》,这一本书是由前苏联的高尔基写的,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童年》、第二部分《在人间》、第三部分《我的大学》。
第三部分有四个段,每一个段都很精彩,吸引着读者,让我不止一遍的读这本书,直到读懂了它为止。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第三段:《当面包师傅》。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作者高尔基原先在一座肮脏小地下室里当面包师傅助手,后来遇上了他的旧主人,旧主人因为经济出现困难,打算开一家面包店,于是,高尔基便回到了旧主人的身边,以亲人的身份去监视面包师有没有偷东西,但是面包师经常偷东西,作者每次都告诉他偷东西是不行的,但面包师每次都用批评的话语说道:不由高尔基管着写事。然而,在着个时候,作者高尔基最喜欢的亲人他的外祖母去世了。
读后感想:这一部分写出了作者高尔基来到了嘎山上大学,但是,他来到嘎山以后,明白了上大学只不过是一个美梦罢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上大学也是可以实现的。他希望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受到高等的教育,然而,却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我在花香鸟语般的环境里学习,在老师的亲切的教育中,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中学习生活,可我并不知道珍惜这些关爱。跟高尔基比起来,我深感惭愧,今后我要向高尔基学习,学习他有理想,有抱负的精神,完成我应该做的事情。
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忆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那么的恐怖、悲惨,令人不敢去回想。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小说叙述了饱尝人间辛酸的阿廖沙,抱着进大学读书的理想来到喀山,过了不久就参加了秘密的革命活动。
贫苦的生活使他在伏尔加河流浪,和搬运工人、小偷、乞丐生活在一起。后来,他在面包店找到工作,向工人们传播革命理想,参加了大学生的秘密组织,鼓励工人罢工。俄国的腐朽和个人的困境使他自杀未遂而受伤。伤愈后,他带着新生的力量,离开喀山,重新走上流浪的道路。
高尔基生活于一个大杂院,那段日子里,就常常看到走狗警察们到这里来找东找西,监视人们的行动。有那么一位老警察还盘问高尔基看过哪些书,并警告他不要看禁书。但对于青年的高尔基来说,那些所谓的禁书却正是他的真正所求因为只有它们能真正让人民清醒,让人民明智,让人民有打倒推翻沙俄的信心。
若真有心读书,书是绝对可以看到的。高尔基的一位朋友就介绍他认识了一个开杂货铺的人,名字叫捷林柯夫。看到他那满密室的藏书,大多都是手抄的珍本和禁书,高尔基说不出的高兴。也因为经常在这里看书,他结识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物,让他了解了革命的重要,和自己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如今书对每个人来说都变得更加的重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征战,也打的是“科技”战,而不是以前的人力战。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永远都会是真理!高尔基的生平教会我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如雨后的晴空,清新、明净,一片蔚蓝!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义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宝贵财富。
小说以其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和热情勇敢的生活态度征服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心。它问世之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鼓舞着无数渴望光明和知识的年轻人勇敢前进。作品叙述了少年的“我”怀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梦想破灭之后,不得不为生存而劳碌奔波,装大杂院”,卖苦力,与小市民和大学生交朋友。他进入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在那里学到了在有围墙的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经过痛苦的思想探索,终于成长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我的大学》至今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激励了几代人从高尔基的作品中汲取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念。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了《我的大学》这部文学作品后,我深有感触。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主人公青年时代的生活及命运,而且还向我们展现了世纪之交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高尔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了欺凌与虐-待。就是在这悲惨而又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如生命力顽强的小草,艰难的生长并且绽放。我多么渴望像高尔基那样,做一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啊!多么渴望像他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同高尔基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我就难以面对,甚至会半途而废。
主人公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以及顽强的学习精神,使我想到了自己:家中厚厚的书,却让它们闲着,难道是“书非借不能读?”不,自以为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可恰恰相反,不是说“学无止境”吗?难道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不,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才真正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才真正体会到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所作为。
每次看《红楼梦》,总也看不到结尾,原因无他,只是觉得林黛玉的生世可怜本就可怜,可为什么结局也那么的凄惨,为何要让她知道宝玉成亲,最后气结而亡。这个结局知道就够了,没必要去一遍遍的温习那种心痛。
我知道很多人写了红楼梦的续篇,以前对于这种书,我总是排斥的。觉得那些人搞出一个个大团圆,或死而复生或仙境重逢之类的结局,实在是没有意义。这么粗劣的改续,无聊的紧。不过这次去图书馆,见到书架上好几个版本的这种书,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却使我萌动了重读红楼结尾几章的想法。
读至尾章,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我不由黯然。对于黛玉的遭遇,我依然惋惜哀叹不已,但薛宝钗这样的人物,也要像李纨一样,将一生都葬在这片冷酷的园子里么?
以前,我一直是不喜欢薛宝钗的,觉得她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现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实细想起来,她的悲剧也许比林的更令人叹惋。
薛家也是大家族之一,薛宝钗从小就家境富足,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没错,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综观全书她的举止,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只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桥下陷害林的一段。现在想来,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恶毒举动。她从小生长在皇商家庭,这种“趋吉避凶”的法门应该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虽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许认为人理所应当就该这样应对。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爱情,也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她。而她,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认为母女间有的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服从的孝道。这样冷酷的纲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而且还毫无知觉的麻木着。
在封建社会的礼教中,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身不由己的。她只是一个典型的循规蹈矩的服从者。她是聪慧有才的,却被教育着认为女子读书也是无用,香菱和湘云谈诗她说道“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剧作戏曲,却认为这些淫词巧句是不能为端庄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评宝琴的咏古诗;她像任何人一样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当母亲为了贾府的权势而把她嫁给痴痴傻傻的宝玉时,因为母亲告诉说她已经应承了,也就只有流泪接受。直到最后宝玉出家,她的悲剧达到高潮。即使在这时,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为的。王夫人说“看着宝钗虽是痛哭,他端庄样儿一点不走,却倒来劝我,这是真真难得的!”可想想宝钗如此人物,又这样年轻,此时想起自己的一生将如何结束,她的痛苦其实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着,这是她的“尊重”!
与黛玉相比,宝钗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黛玉至少曾得到过那虚无缥缈的爱情,且她没有看到家族没落的悲惨下场,而是一死解脱了时间所有的痛苦。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吧!
本应是一个敢爱敢恨,个性洒脱,恣意生活的宝钗,却成了红楼数场悲剧中的一个。“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对于她的一生,曹雪芹先生应该也是叹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