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调研报告汇编31篇

走访调研报告(通用31篇)

走访调研报告 篇1

根据区委“到任职单位现场办公”活动的要求,本人于4月10日,深入所帮扶的x村,走访慰问了联系困难户,通过进村入户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谈,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家中存在的困难、生产生活中的需求等情况,并将联系卡送到他们手中,告诉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意见和诉求,可以随时联系,帮助协调解决。现将本次驻村调研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全村现有村民620人,180户,耕地面积236亩。村委班子4个,党员20人。本次走访主要联系了困难群众孙德英。孙德英,女,69岁。丈夫去世,无儿无女,独居在家,没有经济收入,生活十分苦难。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无长效集体收入,无法拿出资金赡养、照顾生活困难群众。

2、没有家庭收入。孙德英年龄比较大,老弱多病,已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几乎没有任何家庭收入,主要依靠村委的救济和邻居的帮助生活。

3、无人照顾,缺乏关怀。由于丈夫去世,无儿无女,独居在家,长期无人照料。

三、主要措施

1、要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要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逐步将一些住房条件差,劳力负担重,非农收入低的农户纳入低保范围。进一步提高低保金的发放金额和发放范围,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获益。对于孙德英家这种情况,建议村里协调有关部门,送往敬老院予以照料。

2、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只有村集体富裕了,才能拿出资金来保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只有大多数村民富裕了,才能做到对困难群众的无偿帮助

3、切实有效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结对帮扶是新形势下帮助农村贫困家庭摆脱贫困行之有效的`方法,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人,应进一步加大结对帮扶的力度,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既要搞好企事业单位的结对帮扶活动,又要广泛动员和组织个体经营户、社会上有能力的爱心人士,自愿加入到“民间结对”帮扶之中,形成全社会乐于帮助困难群众的良好风气。

走访调研报告 篇2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妇女既是脱贫攻坚重要的工作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如何引导农村贫困妇女这个特殊群体,坚定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把她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必须充分考虑贫困妇女的特殊性,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制定合理有效的扶贫措施,切实提高妇女扶贫脱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把她们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我建议通过加强家政服务培训来拓宽妇女脱贫致富的路径。

一、大好前景与市场空缺矛盾突出

家政服务业不仅会直接带动内需扩张、社会稳定,还可以促进生活方式转变和消费热点形成。多数家政服务业以困难家庭妇女为主要就业者,以满足社会危困人群及其家庭需求为重点,以帮助中高收入家庭提高生活质量为新增长点,带动中低收入者提高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重点惠及解决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和潜力领域。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城乡家庭家政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家政服务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中了解到,我国老龄人口超过1.38亿,大约90%的老人是居家养老,加之“二孩”政策的落地,育婴问题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的45%以上,但由于缺乏技术、缺少致富的.门路,妇女劳动力无法和蓬勃发展的家政服务业有机融合,成为这一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拿举例来说,全县现有贫困人口14195户37307人,其中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妇女有8769人,家政服务业劳动力储备可谓是资源丰富,但全县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仅有1800余人,其中贫困妇女只有700余人,供给与需求不平衡。而且家政服务业准入门槛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体系不完善,这些都成为家政服务业发展的阻碍,使得家政市场缺人现象始终存在,空有大好前景,难以持续壮大规模。

二、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家政服务业发展有十年左右,截止20xx年底,在工商局注册成立的家政公司大约有8家,还有一些没有经过注册也在做家政的大约有15家。大部分家政公司的经营业务是家庭保洁类的,对于月嫂、保姆、病患陪护、养老服务和小学生托管等需要技术含量的业务占比非常小。很多公司都是一张桌子,一个电话,几个熟人就开始做家政,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没有保障,价格标准也是参差不齐。据不完全统计,家政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35—55岁之间的农村女性和部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及灵活就业者,有80%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很多家政服务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

在市场需求及收入方面,家政服务员、月嫂可谓是供不应求,月收入基本在1800——2500元左右,如果到、西安等外地就业,每月收入可达3000-5000元。今后家政服务业的市场需求,还将会越来越大,而且专业化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高,持有中高级资格证书的月嫂、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具备开展家政服务培训教学资质的学校仅3所,20xx年全年共培养家政服务员1067名,市场缺口还很大。

同时,家政服务业的发展中还存在着其他一系列问题:一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和高素质家政从业人员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贫困妇女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单一,缺乏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三是家政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广大妇女群众反映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其原因是做家政人员怕丢面子,怕受歧视,宁愿到工地打小工,也不愿做家政员的陈旧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和影响家政业的发展。

三、建议及对策

1.加大针对贫困妇女培训的经费投入。通过职业培训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再就业基地,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培训对象以贫困家庭妇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为主,以增强贫困妇女脱贫致富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希望政府积极引导,在针对贫困家庭妇女培训方面加大经费扶持力度,充分调动行业、家政服务机构和培训学校的积极性。

2.强化培训提升素质,打造专业化的高素质家政人员队伍。家政培训要以市场服务需求为导向,培训内容要紧跟形势,不断更新,要与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相衔接,既要关注基本的服务项目,又要逐步涵盖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同时,严格进行资质鉴定,切实打造一批专业素质强、业务技能精的专业化家政服务队伍。

3.加大对家政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小微型家政服务企业,广泛吸纳贫困户、下岗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企业进行补贴扶持和税费减免,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的贫困妇女就业增收。

4.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家政服务作为一门新兴行业,其发展和壮大需要全社会的正确认识和支持。通过现有的各类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家政服务在“方便大家,便捷生活”方面的特殊作用,提高全社会对家政服务行业的正确认识,为家政服务树立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鼓励更多的贫困妇女和下岗失业妇女加入到家政服务队伍中来,早日脱贫致富。

5.加强家政服务就业信息发布。通过县上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平台,多渠道为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并通过网站、广播、报纸等方式广泛宣传,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扩大家庭服务消费领域和消费群体。

走访调研报告 篇3

“百千万工程”大走访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按照市局的 统一安排部署, 在全镇范围内积极组织开展“百千万工 程”大走访活动.

自活动开展以来,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了 全镇“百千万工程”大走访活动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大走 访活动,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广大干警深入群众,进村入户, 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征求群众意见,积极排查各 类矛盾纠纷,督导落实各种治安防范措施,解决群众反映强 烈的各类治安和非治安问题.落实便民利民措施,转变工作 作风,拉近干群关系,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 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一、 镇情 位于两省结合部,淅川县城西北 公里处,丹 江,淇河穿镇而过.总面积 平方公里,全镇辖 个 行政村, 个村民小组,xx8 户, 万人,全镇人均收 入 元,社会经济发展平稳,治安状况良好,社会大局 和谐稳定. 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行政刑事案件相对 较少, 年 月分共发刑事案件 x 起,治安案件 起.

二.大走访活动走访情况c这次走访活动, 带领防暴队和我所干警共分四个 团队,对全镇 个行政村进行了划片分包,明确责任到人.

到目前为止,共走访学校 所,单位 家,企业 x 家,矿 山 x 座,走访群众 余人,为群众上门送证 家,排查 矛盾纠纷 余起,为群众排解困难近 起,收集意见 条,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以真真切切的行动暖民心,安 民心,确保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达到 95%以上,保证了 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为党的xx大顺利召开创造出了有利 的地方环境.

三.活动开展特色 一是成立了 “百千万工程” 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 任组长, 亲自带队, 与 民警为成员,也是第一 责任人,充分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二是全体干警和下 派人员分成四个团队,对全镇 个村进行了划片分包, 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三是工作方法到位,走访民 警要带着真情走访,带着感情帮扶,不搞形式主义,不 走过场.

由于工作方法到位, 方式得当, 我镇 “大走访’ 活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四、走访中发现的问题 在这次大走访活动中,我所根据走访的情况发现了以 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户政管理方面c(1) 位于山区, 因 超过三分之一人口常年外出务工, 有的人常年不在家居住,部分村组干部误将外出务工人员注 销户口,现在重新补录审批权限在市局且审核比较严格,导 致部分群众至今没有户口,特别 60 岁以上老人养老补贴政 策的落实,部分生活困难老人无法取得养老保险,群众反映 强烈.

(2)由于山区群众交通不便,部分群众将小孩上户手续交 有村干部代办, 造成部门小孩姓名、 出生年月甚至性别错误, 上学时发现信息与本人不一致,目前变更条件手续要求较 高,导致部分群众户口错误信息,无法更改,造成不便.

(3) 村部较多,交通不便,部分家庭所生的孩子因未能 及时到医院生产,无法取得出生医学证明,造成孩子上不了 户口,直接影响到小孩的入学,此现象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2、技防建设方面 全镇共安装视频监控设备 60 处,主要分布在街道、 企业、主要路口,各行政村主要路口.部分群众反映,视频 监控效果很好, 但是数量太少, 建议在各村主要路口以及 312 国道转弯及易发生事故路段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增加摄像头 密度,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

3、交通管理方面 (1) 国道穿越其中,部分沿路群众反映国道上车 流量大、车速快,学生上学放学不安全,建议在 312 国道转 弯及学校、村落路段安装减速装置及警示牌; (2)为防止交通意外后发生车辆逃逸情况发生,我所建c议在事故易发路段安装监控设备,以便于快速侦破交通事故 逃逸案件.

4、治安管理方面 (1)辖区民警在走访寺湾镇初中学校时,部分老师反映 学校附近部分门市内存放有老虎x,造成学生逃课外出利用 老虎x赌博,建议派出所加对学校附近不良环境的整治; (2) 初中学生部分家长反映寺湾镇上有黑网吧存在, 有的学生逃课外出上网,甚至半夜翻墙去网吧,造成成绩大 幅度退步.

5、公安机关内部管理方面 在 政府及部分单位走访过程中, 部分群众反映 面 积大,部分村部位于山区,而派出所目前仅有 2 辆车,一辆 用于日常出警,只用另外一辆可以外出办案,造成很多紧急 情况不能及时到达现场,建议增加车辆,以满足日常工作需 要.

五、对策及措施 1、针对走访中群众反映的户口补录、更改错误信息等 问题的反映,我所已向县局户政部门汇报,目前按照南阳户 政处的要求我所正在对年满 60 周岁无户口人员进行登记, 便于下一步开展户口补录工作,对于错误信息的变更,如果 材料齐全、情况属实的话也要即使予以更正,材料不全的要 及时耐心做好群众解释工作.

2、对于部分群众反映技防建设方面的问题,我所已撰 写专门报告递交镇政府,目前,镇政府已在提议路段进行考c察, 将逐步增加监控设备数量, 最终要达到不留死角的目标.

3 针对学校、家长及 国道沿线村民反映国道车流大, 车速快,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问题,我所已与交警及镇政 府部门协调,对以往发生事故路段进行整理,找出易发生交 通事故路段及发生事故原因,从来对寺湾镇道路进行全面考 察,对存在发生交通事故因素的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及监控设 施,对桥梁、村落、学校附近安装减速装置,同时建议在平 坦道路设置雷达测速设备,以达到杜绝超速现象的发生.

4、 针对 初中老师及家长学校附近有老虎x和黑网吧 的现象,我所辖区民警走访过程中得到此线索后,立刻制定 了详细的方案,对初中学校周边进行突击检查,最终在 4 家 门市内收缴各类赌博用老虎x 5 台, 查处黑网吧一家.

今后, 我所要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作为一项日常任务来做,不定期 的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对存在危害学生的因素坚决予 以清除,对相关违法责任人要进行严厉打击.

5 针对部分群众反映寺湾派出所车辆少的情况, 我所已 专门撰写购置车辆申请递交镇政府级淅川县公安局,目前镇 政府也在积极讨论,准备下一步划拨专门资金用于派出所硬 件设施的购置.

走访调研报告 篇4

“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珠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xx 年 4 月)根据区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珠晖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局“大走访”工作队分别下到冶金街道的勤俭里、互助里、 友爱里、建国里四个社区,在局长李必根、书记何世柱的领 导带领下,坚持“三必访”,自觉做到“十不准”,通过上 门走访宣讲政策、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居民座谈会、慰问贫 困户、举行义诊、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圆满完成了调研 走访任务.下面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街道社区基本情况.冶金街道坐落于珠晖区范家 街道社区基本情况.

坪,东起东风路,南接湘江边的苏州湾,西连荷花坪,与广 东路街道相邻,湘桂线环绕本区域半圈而穿过,辖友爱里、 互助里、勤俭里、建国里和新风里 5 个社区居委会.辖区面 积 2.8 平方公里(其中生活区面积 1 平方公里,生产区面积 1.8 平方公里),辖区居民总人口 22503 人,其中已婚育龄妇 女 3949 人, 流动人口 685 人; 岁以上人口 3978 人, 60 离岗、 下岗、待业人员 2100 人,残疾人 209 人,原冶金总厂离退 休、内退人员 7897 人.冶金厂在冶金街道辖区内,社区居 民大多数是原冶金厂职工和家属,也有一部分租房居住的流 动人口.每个社区居委会有 5-8 名工作人员,有固定的办公c场所,配备有办公电脑,负责社区的日常工作.每个社区都 有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负责社区居民参加社会保险相关手续 办理工作,另外社区还有文化站,负责社区居民的活动、娱 乐等.

(二)社区居民生活基本情况.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在不 社区居民生活基本情况.

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变化,生活配套设施完备.冶金 街道内有冶金小学,附近有铁一中学等学校,医疗机构有冶 金医院,江东中医院,社区内有菜场及各种商店,为居民生 活提供方便.

社区内随处可见垃圾箱, 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社区内马路四通八达,人行道 上铺有瓷砖,绿树成荫,有多处草坪和花坛,社区的环境质 量较高,空气新鲜,这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在社区的空地处有许多健身器材,许多人在此乘凉、锻炼.

运动器材安置后,很多居民来此锻炼身体,既丰富了居民的 休闲生活,又给居民提供了强身健体的场所.

(三)走访的基本情况.珠晖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走访的基本情况.

“大走访”工作队共 28 人,分成 4 个工作小组,走访时间 22 天.通过入户走访、组织居民参加活动等方式,共走访居 民 13700 人,走访面达 60%.征求意见建议 45 条,工作队员 共写民情日记361 篇,举办社区居民群众座谈会 3 场,发放 各类资料共计 1000 份,慰问困难户 20 户,送去慰问金 5000 元,化解社会矛盾 5 起,排查安全隐患 2 处,安排工作经费c1 万元.工作队员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到“十不准”;工 作队员下基层自带经费、自带资料、自带工具,不给居民添 麻烦,不给基层增加负担.

二、主要工作

(一)高度重视抓落实.一是迅速行动有计划.3 月 7 高度重视抓落实.一是迅速行动有计划.

日下午,我区召开“争当排头兵,再造新珠晖”干部作风建 设暨“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动员大会.我局根据会议精神, 迅速行动,局长李必根于 3 月 8 日主持召开了局务会,对全 局的“大走访”活动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成立了以局长李必 根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珠人劳发[2019]1 号),下发了 《开展“三千干部进村(社区)入户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 (珠人劳发[2019]2 号).各二级单位立即召开职工会议宣 传动员,并确定走访人员时间安排表,做到三到位,即动员 到位,人员到位,计划到位.二是领导带头有行动.局长李 二是领导带头有行动.

二是领导带头有行动 必根和书记何世柱亲自带领导工作队员下到社区,抓活动的 督查和调度,遇到问题及时处理.驻社区天数达到 10 天以 上, 工作队员分批次走访, 保证每名队员走访时间 10-15 天, 切实全面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转变干部作风,真 正形成“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事往基层办、矛盾基层 解”的工作局面.三是抓好宣传讲政策.走访工作队向群众 三是抓好宣传讲政策.

三是抓好宣传讲政策 宣传党的政策及进行民调宣传,针对群众在法律、政策上不 了解、不理解的问题,要加以教育引导,解答群众思想上的c困惑和疑难.走访期间共发放民调宣传资料 300 份,向组织 部报送工作动态 10 次,在珠晖区党政门户网和珠晖新闻网 上发布信息新闻共 13 篇,为“大走访”活动营造了良好的 工作氛围.

(二)询问民情解民难.一是入户问民情.走访工作队 询问民情解民难.一是入户问民情.

坚持“三必访”,即重点访问社区居民中的低保户、困难户、 党员等特殊群体,走访队员采取敲门入户的方式,进到居民 家中,仔细询问生活情况及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填写民情登 记表,将反映的问题详细记录,及时解决.比如居民熊志强 反映社保补贴未到位的情况,工作队员马上与社区和就业局 联系,问清了情况,及时给予了答复.通过入户的形式,工 作队共走访近 2019 户,填写民情登记表 400 余份,收集意 见建议 40 余条.二是现场来座谈.我局召开了 3 场社区居 二是现场来座谈.

二是现场来座谈 民座谈会,应邀参会的群众代表共有 165 人,区人劳局的领 导及街道的领导都参加了座谈会.如居民贺女士说到她原来 是知青下乡,由于丢失了相关的证明材料,所以一直没有参 加社保的问题,区社保局危局长当场答复到,只要派出所开 具相关证明,可以到社保局办理社保.社区居民集中反映了 他们最关心的,最需要解决的生活及社会保障相关问题,在 场的领导一一给予答复,收集到居民的意见建议 23 条,现 已解决解答政策咨询共 24 次,居民都非常满意.三是解决 三是解决 居民难.

居民难.在大走访过程中,有几户群众反映,因原到位和个c人等原因一直没有办理养老保险手续,我局立即组织相关人 员在现场为符合条件的群众办理养老保险手续.冶金街道座 落在老城区,居民反映有部分路灯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使 用,在大走访中接到群众反映后,我局积极向上级和相关单 部门汇报,现大部分路灯已修复到位,部分未修复的近期也 将修复.

(三)真情帮困办实事.一是招聘送岗位.2019 年 3 真情帮困办实事.一是招聘送岗位.

月 31 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冶金足球场举办了一 期“察民情、讲政策、解难题、办实事”送岗位下社区招聘 会,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平台.招聘会受到了用人 单位的积极响应,包括世界 500 强欧姆龙电子有限公司、服 务业明星企业华天大酒店、衡阳领航科技有限公司、衡阳华 意机械有限公司等 51 家知名企业参会.

共提供工种 30 多个, 就业岗位 3000 多个,前来求职的人员超过 1000 人,100 多 人现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通过这次招聘会,一些曾 经的“就业困难户”如互助里社区失业居民刘忠萍、陈方平 在衡阳云棉纺织有限公司、 李安衡在雁城水业有限公司、 欧 赛君在精创富康水业有限公司、蒋桂珍在华天大酒店找到了 满意的工作.二是真情办义诊.3 月 29 日上午,珠晖区人事 二是真情办义诊.

二是真情办义诊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针对社区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情 况,联合珠晖区人民医院在联点的冶金街道友爱里社区举行 了一场义诊活动.参加义诊的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给群众做c健康咨询、讲解养生常识、指导患者用药、义务为居民进行 健康体检.区人劳局局长李必根、党组书记何世柱、区政府 副县级干部、冶金街道党委书记旷善等领导,详细询问了前 来义诊群众的健康状况,为身患尿毒症的熊伍秀等老年人送 去了慰问金,同时向 75 岁的糖尿病患者谢援南、62 岁得胃 溃疡患者张湘君等 20 余名困难群众赠送了价值 2019 多元的 药品.义诊期间,共发放医疗保健、劳动保障、计生宣传等 宣传材料 200 余份,免费计生药具 93 盒,测血压血糖近百 人次,健康咨询 100 余人次.此次活动,受到社区居民普遍 赞扬,他们纷纷表示义诊活动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到了温 暖和便利.三是慰问送温暖.局领导带领工作队员对社区居 三是慰问送温暖.

三是慰问送温暖 民特别困难的进行了慰问,建国里居民刘运秀是低保困难 户,70 多岁,生活不能自理,子女们都是下岗职工,生活条 件差.当得知刘妈妈参加了医保后,我局为刘妈妈在冶金医 院办理了特殊门诊,并送去 200 元慰问金.另外我局对退休 老党员李顺章,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单志翔,特困户刘黑铎, 低保困难户谭帮姣,上访户胡耀法、军烈属刘国英等 20 余 户进行了入户慰问,共送去慰问金 5000 元,现场办理特殊 门诊 3 户共 7800 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城镇居民生活相对困难.城镇居民中一些就 少数城镇居民生活相对困难.

业困难人员、低保户、“三无”对象等,生活比较困难,主c要靠城镇低保或退休金维持温饱水平.在走访中发现 80%的 困难家庭都有家庭成员患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 在.

(二)社区综合治理有待加强.居民反映,由于社区内 社区综合治理有待加强.

出租户较多,人员复杂,卫生破坏快,吸毒人员抢劫、盗窃, 社区内居民被骗情况时有发生.

(三)社区居民娱乐方式单调.部分老年居民反映,社 社区居民娱乐方式单调.

区很少组织积极健康,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部分居民靠打 牌、赌博的机器等娱乐.

四、一些建议

造成部分城镇居民生活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城 镇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各阶层共同努 力,协调推进.

(一)把握一个重点.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并重的 把握一个重点.

理念,把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提供充分稳定就业作为解困 的工作重点.在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拆迁安置等过程 中,要充分考虑扩大就业的因素.要针对招工难与就业难并 存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加强对经济、行业发展的预测,组织 有针对性的定向培训,提高就业困难群众的劳动技能和适应 能力.要协调用工单位优先安排本地人员就业,并给予一定 税费减免和政策优惠.要加大财政投入,配齐配强基层就业c服务经办机构力量,为促时全区充分就业提供财力和人力支 持.

(二)抓好两个结合.一是主管与协管结合.建议整合 抓好两个结合.一是主管与协管结合.

全区救助资源,对救助的政策、对象进行全面梳理、集中认 定,并加强协调和信息共享,建立民政救助为主体、部门协 作、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同时,对劳动年龄内的无业、下 岗、失业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就业培训、拒绝接受政府 和社会机构提供的就业岗位的,视情取消其救助待遇,促使 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培训、竞争和就业.二是物质救助与精神 二是物质救助与精神 关怀结合.

关怀结合.建议在对生活困难家庭实施物质救助的同时,通 过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参与社会竞争,开创新生 活的信心.要积极开展感恩教育,组织接受政府救助的人群 参加社会性的公益活动,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意识和服务社 会的责任.

(三)办好三件实事.一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险.通过社 办好三件实事.一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险.

区平台加大对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发挥社 会保险的作用.加大各级财政对医疗保险的投入,降低缴费 标准,逐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让居民参保花钱少,住院报 销多,享受更多的实惠.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逐步 缓解城镇居民因病致贫的矛盾.同时加大对养老保险政策的 宣传,落实相关政策,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二是抓好社区 二是抓好社区 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加强对社区的管理,保持社区卫生整洁,定期检c修路灯,保证夜晚照明.在部分主要路段安装摄像头,让犯 罪活动无处容身.组织人员每天对社区进行巡逻,提高社区 居民的安全感.三是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加大对社区文化体 三是丰富社区文化活动.

三是丰富社区文化活动 育娱乐设施的投入,定期维修露天体育活动设施.要发挥社 区居委会的主导作用,组织一些群众性活动,比如唱歌跳舞 比赛,观看电影等,丰富居民的娱乐方式,增加社区居民的 幸福指数.

这次大走访活动,拉近了干群关系,使机关干部更深入 地了解了基层情况,更深切地感受了群众疾苦和需求;而基 层群众也更多地认识和了解了我们的机关党员干部,民意民 情得到了更多的倾听,实际问题获得了更多的解决机会.这 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活动,对我局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思 路必然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c

走访调研报告 篇5

为响应区委组织部要求,我于20xx年8月20日至20xx年9月30日,对我所任职的潘集镇潘集村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我入村工作一个多月来所看、所想,写下此份调研报告,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归结。

正文

一、基本情况

一)村情村貌

二)经济发展

1)潘集村为典型的皖中农业村,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土质肥沃,雨量充沛,生产稻、麦、杂粮。

2)潘集村经济作物比如各类蔬菜、瓜果。尤其是是酥瓜种的比较多。今年潘集村已种植了近百亩的酥瓜。

3)村民养殖鸡、鸭,牛、羊养殖比较普遍,不过未成规模,只有第6生产组有个比较大的生猪养殖场。

4)村里年轻人一部分外出打工,同时由于毗邻几个大型矿区,也有一百多人选择进矿务工。

二、基层党组织情况

潘集村两委在村支书潘冠力、村主任潘明德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全村共有党员63人,村两委成员7人,潘集村也成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村双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潘集村两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全面深化了本村的“争先创优”活动。

2)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

3)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的管理上,潘集进一步规范了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坐班督查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4)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坚持以人为本、和谐为重地解决村内矛盾,极大的促进了村内的安全和稳定,从而较好的推动村子的发展。

5)潘集村的基层机构

①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各岗位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设有简易的村务公开栏,通过该窗口栏目基本能做到不定期在向村民公布村务、财务收支及计划生育工作等情况。

②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副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群众收入也随之提高,而且各村民小组建立了一支巡防队伍,让群众加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去,保一方平安,为脱贫致富奔小康营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三、本村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经济不成规模

(1)虽然潘集村的养殖户比较多,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但是形成规模的只有6组有个生猪养殖场,远未达到集中式长期发展的目的。

(2)潘集村的经济作物也是比较分散,除了这两年新建了特色酥瓜种植园,而且规模也不大,其他的经济作物都是自种自销,没人组织,想种就种,不想种就不种。

二)交通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们村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和村两委的努力下,为了解决本村一队,二队,三队,四队,六队,七队,八队、九队和黄庄群众出行难等实际问题,铺修了用于生产和生活的4000多米长的矸石路,但是由于资金不足,矸石路路况不尽人意,特别是我村的经济作物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运输并不方便,造成经济损失。

三)水利设施薄弱

我村北部毗邻茨淮新河,有天然形成加人工开凿的三条沟汇聚而成的大漯河流经村里,但因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原本的4条水渠现只有2条可用,对灌溉需求与设施跟不上的矛盾仍是让村民头疼的问题。

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

这两年国家宣传新农村的力度加大,我们总以为农民的生活都富裕了,其实农民还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我们去关注与关心的。有很多人鼓励农民去城市创业,我却不赞成这么做。城里人口压力已经够大了,如果再有更多的农村人涌进城里,只会更多的给城里造成的人口压力。而且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都会把孩子留在家里,这样会出现大批“留守儿童”。孩子是未来和希望,所以我们要把更多的关心放在孩子的身上,与此同时,留守老人的问题也很突出,很多老人在家带着孩子,但是这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小孩教育不好,老人一般都是溺爱孩子的,还有的老人身体不好,没人照顾。

通过这次调研我认识到农村的现状,认识到农村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深层次矛盾。

四、针对我村存在的问题,我的看法与建议

一)解决我村的民生问题

(1)修路: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所有经济富裕村的经验,也是想要发展必不可少的先提条件。要继续加大村公路的覆盖范围,也要将原有矸石路拓宽,修整。

(2)饮水工程:虽然我村因为靠近镇里,利用优势率先完成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计划供水600户,现在已有400多户使用受益,但是这只解决了我村的村民吃水问题,让他们用上自来水,想要发展就还要新建一个排灌站,修复原本废弃的水渠,解决我村的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的用水问题。

(3)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建造一座文化大院。尽快筹建文化大院,积极引导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除了电视、电脑以及远程教育平台外,村里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文化娱乐和图书科普等方面的设施或载体,以及健身场所和设施。村民劳作之余,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单调,给消极文化活动留下了可乘之机。建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尽快筹建文化大院,开辟村精神文明活动室,结合远程教育平台,既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增长他们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身体素质,远离不良风气,促进村风文明。

(4)着重关心留守儿童和老人工作

①坚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青少年维权工作和调查研究。

②贴近实际,创新活动载体,配合学校开展相关活动。

③继续开展对青少年的扶贫助学活动,搞好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的帮扶救助。

④组建关爱团,积极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⑤建立完善的老年人组织,为留守老人建立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⑥加大农村保障力度,为老人编织一张牢固的安全网安度晚年。

⑦依法养老,对少数虐待、遗弃老人的子女,要以包括司法、道德、社会、政府等多部门、多渠道惩处他们的行为,保护老人的权益。

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

①以占街头和潘北矿为依托,积极引导群众围绕特色农业下功夫,鼓励群众经商。利用这一优势,目前全村有1000多人从事这项工作。

②在积极引导的同时,还须前瞻性的采取一些有利于群众的发展措施。目前以六组为龙头的酥瓜生产,反季节生产不再单一,随时都可供应市场,但是规模有限,下一步可以鼓励并支持其扩大规模。

③拓宽村民再就业渠道,让他们在矿上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来增加群众收入。利用矿区优势,我村可鼓励村民到矿里务工,同时要为他们做好服务培训工作,进行安全教育,一方面可以增加村民收入,一方面也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问题。

三)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务政务公开

(1)关于发展和吸收党员

建议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使潘集村更加充满活力,与时俱进。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

不将远程教育设备当成摆设。远程教育不仅对党员干部开放,也对广大群众开放。建议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加强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学习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3)关于两务公开

建议将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落到实处,广泛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尊重广大村民的意愿,不断提高村民对村务的参与度。

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到村任职以来走访、座谈和查阅相关资料后的调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与村民和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村两委建言献策,努力做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先进文化传播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以维护潘集村社会稳定为前提,以促进本村村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潘集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信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潘集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走访调研报告 篇6

一、走访时间

20xx年7月30日。

二、走访地点

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该厂位于王家店村附近,地处京沪铁路以东,南环路以北,滂河的西南岸。

三、走访对象

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

四、走访目的

1、了解企业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展望、用人要求、企业中各层次员工待遇及职业发展轨迹,优秀员工职业发展案例,以及企业发展面临问题及建议等。

2、通过走访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巩固和强化所学的专业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污水处理的工艺的流程、特点等。

3、能结合实际,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更加深入地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融会贯通。

4、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5、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我们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并虚心听取企业对我们青岛农业大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

五、走访前准备

走访前我详细上网搜查了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相关资料,并与污水处理厂的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取得联系,拟提出了关于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工艺等方面的问题。我力争做到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入的走访调研。

六、走访企业简介

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配套项目,是山东省重点工程,也是泰安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经济强市目标,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而实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占地159亩,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8万吨,其中2万吨经深度处理后,可回用于工业或市政景观。其全年处理污水1800万吨。工程采用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氧化沟处理工艺,厂区工程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工程、回用水工程及附属建筑。厂外工程包括配套污水管网85公里。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项目之一,下拨专款给予扶持,工程总投资14560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厂区工程投资为9372万元,配套管网投资5188万元,工程于20__年4月正式开工,于20__年11月27日竣工投入使用。

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为国有企业。注册资本432万美元,资产总额947万美元,负债总额523万美元;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10809平方米;员工人数163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62人。主要产品规模:日处理污水5万吨。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

该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为5.51%,大于本行业基准收益率4%,投资回收期14.66年(包括建设期),低于基准回收期。同时,项目的建设可大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水体,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是泰安市委、市政府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产,将使城市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并进一步缓解城市供水不足的矛盾,对促进泰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七、走访过程

20xx年7月30日,我早晨8点就准时到达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并与之前联系好的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在其带领下,我详细参观了该厂。在此期间,管理人员耐心的向我讲解了该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及工艺流程等,让我了解和掌握了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特点、工艺流程、设计理念、主要设计参数、各构筑物选型依据及其优缺点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参观过程中,我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积极思考,及时提问问题请他帮忙解答。理论联系实际,受益匪浅。

八、走访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我只在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短短一天的走访调研,但我却学到了很多知识。非常感谢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给我提供这样珍贵的走访调研机会。这是我们大学生涯里精彩的一章。

这次走访调研是对我们所学理论知识的一次全面的升华,是一次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走访调研我对自己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感觉到自己所学的强弱所在,了解到理论和实际生产中的差距,同时对我国现代污水处理技术、监测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不仅为自己的毕业环节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参考,同时也为自己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次走访调研使我进一步了解了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污水处理的重大意义,增强了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作为一个未来环境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自己所背负的任务有多么艰巨。这次走访调研不仅强化了我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我的综合职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技能、爱岗敬业的品质,从而为今后能承担技术工作、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深入企业的走访调研过程中,通过与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我认识到:我们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专业,很多企业都需要我们环境工程的专业人才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污水处理厂就是我们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很好的就业场所。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非常欢迎我们青岛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到其工厂就业。同时,他还就我们学校的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例如:多鼓励学生积极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等进行参观实习;要求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在参观的最后,我热情邀请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到我们青岛农业大学进行宣讲及招聘工作等,该厂表示非常乐意接受我们学校的毕业生。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在深入企业的走访调研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同时,我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回报社会。

走访调研报告 篇7

一、村情概况:

1、地理位置

x村位于沁水县城西25公里的历山脚下,沁东线旁,距中村镇7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约4.5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与晋南翼城相接壤,该村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矿藏丰富,人杰地灵。村落座北朝南,雄踞土垣之上,建筑古朴典雅,奇特美观,登高俯看,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金鸡。她北枕神仙岭,南城登药王殿,东西两河环绕,四面群山环抱,绿树成荫,山青水秀,真可谓一座独具特色的秀丽村庄。相传舜的玄孙姚奕,定居在历山的都垛村,其后裔一支入住繁衍存世,村名叫“姚家寨”。后来,姚员外家养了一只恶犬,经常伤人,路人进村必先敲钟,家员出来拦狗,从此改名“x村”。

2、基本情况

全村共有村民263户,870多口人,2130亩耕地,5645亩林地。自第九届村委换届以来,成立北岭联合党支部。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共有8名,党员45名。下辖三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23人,属纯农业村。村民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外出务工为主。

3、新农村建设情况

20xx年通过全民总动员大搞环境卫生清洁工程,投工2600多个、2400多车次,清运垃圾10000多方。新建了12个公厕和22个垃圾池。治理了卫生死角,建立了长效机制,营造了干净、卫生、文明的生活环境。投资30余万元修建东河大坝450米,不仅彻底改善了原先“垃圾滩”的面貌,而且为防汛工作打下了基础,为本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了条件。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23万元,新打机井一眼,新建300立方蓄水池一个,更换供水管道。完成了本村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村内人畜吃水的问题。投资20万元,将清洁能源煤层气收入,目前全村80%的户都用上了清洁卫生的煤层气。先后投资190余万元,硬化了村内的大街小巷35000余平方米。并在村内主要街道铺设下水管道4000多米,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投资18万元购置了配套的健身器材,不仅为群众健身提供了方便,还丰富了村民的生活。投资20万元在村东公路边实行新村试点工程。安装12组太阳能路灯,为亮化工程奠定基础。投资120余万元兴建x村休闲文化广场,目前已全部完成投入使用。投资12万余元在全村主要街巷安装了监控设备,促进了社会的团结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集中力量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任务,受到了党委政府的表彰。

20xx年,全村粮食总产440.1吨,平均亩产215.2公斤。经济总收入650万元,人均纯收8444元。有村办医疗诊所1所,合作医疗参加保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行参保率达先进水平。六年制小学1所,在校学生100余人。“户户通”工程全部完工。我村作为沁水县的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多次荣获县委政府“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谐村”“优秀农村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尽管x村地处交通便利的沁东线,可是本村的经济水平与本镇其他乡村比较,经济条件并不太好,村民普遍反映,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各项惠农政策、资金都能得到有效落实。但农业种植依然是传统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作物品种单一,经济作物少,相对收入也就少。村中虽然有部分养殖户,这几年也取得不少经济效益,但没有形成规模,大的养殖户也就存栏百余头,没有专门的技术指导,仅凭多年的养殖经验,缺少市场经济眼光,大多都是凭借感觉。所以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一旦有病情活市场波动,村民往往损失较大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看,我村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渠道单一;从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比较大,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差距。从对我村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了我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1)、养殖经济发展缺乏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养殖作为带动我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大多数百姓还是单纯的依靠种植业,缺乏有效的增收渠道。专业化、高效化、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如今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真正潜力所在。而我村目前的农业格局则仅仅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与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村居更大的跨越发展。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上级拨款和一个石料厂。集体资产总额少。无其他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过去五年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靠借贷完成的,目前仍有200多万外债没有解决。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2019年以来,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无经济收入而搁浅。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我村较大的跨越发展,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运转。

(3)、部分村、组干部工作热情不高。一些村干部反映由于工作复杂、报酬低,工作难做,干部难当,工作积极性不高。

(4)、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成员年龄结构老龄化,青年人外地务工,党组织活动开展困难。

(5)、村民思想观念不够开放,精神生活单调乏味。突出表现就是村民无事以打麻将打发时间。在农民增收工作中,虽经村委多次会议商讨,组织村民参观学习,但是真正的付诸行动时大部分村民对增收计划都是不愿意冒风险,存在观望保本的态度。在七月份的洪涝灾害中,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自己不积极主动的去防灾减灾,在等政府的救济和拨款。

三、解决办法及发展建议:

1、在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发多种经济增长渠道,打破单一性的发展格局。

建议: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我村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土地条件得天独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苗木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建议: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3、针对部分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1)加强干部学习。采取理论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村干部进行基本理论、政策法规、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队伍依法施政的水平,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2)适当改善村、组干部待遇。采取灵活的方式,如根据各个村干部负责的工作的开展情况,根据个人工作业绩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高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走访调研报告 篇8

根据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活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办重点联系大义乡泥丰村和谭家湾村,并按要求深入走访了两村的全体党员、部分群众,广泛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宣传了党的惠民政策。

一、基本情况

活动开展期间,工作队共走访了两村215家农户,其中贫困户45户,一般户134户、党员36户。大走访活动采取了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向群众介绍了开展"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活动情况,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群众高度评价了"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活动的开展,反映近年来在中央、省、市、乡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勤劳致富奔小康,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同时,也提出结合自身发展和实际生产生活情况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协调帮助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村容村貌改善、精神文明建设等几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通过大走访也了解到部分村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泥丰村存在的问题具体为:

(一)田间渠道不畅,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泥丰村共有耕地面积353亩,大部分村民都是靠田吃饭,由于田间渠道不畅,下雨就水淹农田,人民群众很揪心,也很无奈。为此,村里争取了资金来疏通、硬化渠道,可由于资金少,渠道面积广,水淹农田的局面仍继续维持。

(二)小李冲水库渗水严重,急需维修加固。小李冲水库因年久失修,蓄水能力已大打折扣,灌溉不利。

(三)山地滑坡现象严重,群众生活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走访过程中,5、6组的村民反映,因为靠山建房,常有山体滑坡、泥石流冲刷现象发生,有的房子被压跨,有的大梁已开裂,村民惊恐万分,生活不安。

(四)生活垃圾没有回收场地,环保堪忧。

谭家湾村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通信不畅,严重制约乡村经济发展。走访过程中,工作队了解到谭家湾村尚未修建进村公路,村"两委"班子多次奔走,虽已立项,又因村里要开发温泉项目搁置,群众自筹配套资金所剩无几,资金缺口巨大。目前,因道路、通信不畅,谭家湾村4个村民小组仍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村里的竹子、农产品无法通畅运出,学生上学需走4、5公里山路,条件十分艰苦。

(二)110余亩农田无法耕种问题。谭家湾村农田面积甚少,全村仅569亩,因8.21冰灾、7.15洪灾导致110余亩农田遭泥石流冲刷,目前田里泥石尚存,无法耕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目前已由国土局立项,并进入项目公示阶段。

(三)农村党员结构亟待调整。通过走访了解到,现在村一级大多数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在本地的都是年纪较大的人员,发展的党员数目不多,党员培养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村"两委"班子成员文化程度偏低,面对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新要求、新任务,普遍反映压力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

(四)村支部班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谭家湾村共11个村民小组328户1369人,是比较大的行政村之一,目前村干部仅2人,开展工作相对比较困难。

(五)大力冲水库年久失修,急需维修加固。

三、几点建议

(一)抓村支部班子的'建设。在逐渐改善党员年龄和文化程度结构的同时,加强支部班子建设,积极发展党员,教育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标尺,加强自身修养,时刻不忘应有形象和职责,讲究人格,注重品德,使自己的言行与党员的标准相一致。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富农本领,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二)办好三件实事。

一是要推进强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民收入增长。积极立项,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加固维修好两村的两处水库,增强农田排灌能力;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作法,大力指导农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要立足本村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效农业种植和养殖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水平和管理技能,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打好基础;

二是协助村里积极争取资金,力争把谭家湾1.5公里的进村公路早日修建好,让群众早日得到实惠;

三是积极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建立起垃圾焚烧场地,确保两村生活垃圾无处处理的现状得到解决。

这次大走访活动,我办25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深切地感受了群众的需求,更为群众表达诉求畅通了一条有效的渠道,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件件实际的困难,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大走访活动确实取得了实效。

走访调研报告 篇9

我到了xx县下车镇工作已经三年时间,这期间通过走访群众,与群众进行座谈,问计于群众,了解群众的愿望,倾听群众的呼声,广泛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低保户、五保户、老党员户、留守儿童户、种养殖大户的走访,掌握了我村农户的基本情况,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的认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今年,我县大力开展走访入户活动,大家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意,替民解忧。今年7月,我到xx县下车镇唐跳村进行入户帮扶。现将有关入户情况汇报如下:

这次,我对接的三户是低收入户,三户人家的家庭条都非常的差,户主王步与老伴王汝刚两人年纪大,仅靠两季种植赚取微薄收入。户主夏兴其与王步霞二人生活更是勤俭。二人都有慢性病,无法干重活。户主王余翔与妻子韩学梅两户生活情况都非常困难。看到他们家中的场景,房屋很老,家中也没什么装饰,都非常简陋。这么热的夏天,连吹电扇都成了奢侈。

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农户的化程度偏低。造成了相关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缺乏,再一次影响了收入的`提高,掌握的劳动技能少。缺乏劳动技术,外出找工作困难,主要还是以体力劳动为主,收入普遍较低。种养殖规模不大,缺乏种养殖技术。还是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农村水泥道路铺设还没有完全覆盖,百姓出行不便。

我镇也采取了各项措施进行低收入户帮扶。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是对可转移劳动力进行引导性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资质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如豆丹养殖培训;二是在县内外企业寻找就业岗位,为农村劳动力实行有的放矢转移。通过以上方式,力求使村民逐渐转变观念,消除他们的消极思想,鼓励他们积极向上,树立对未生活的信心;三是对于低收入户群体,我县内农商银行提供小额贷款资助,希望百姓能用活资金,提高收入:四是对于农村的道路铺设不完善,镇里已经与村里沟通,将进行资助铺设,确保百姓出行方便:五、对于百姓的房屋倒塌问题,村里可以进行草危房修建项目,政府大力给予支持;六、对于因病致贫的农户,我镇民政部门将进行临时救助被做好申报工作,确保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三年的基层工作使我对农村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知道农村发展的困境,农村工作是基层工作,农村的发展也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我要通过我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他们服务。

走访调研报告 篇10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相关要求,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部署,近期我乡在11个村范围内开展了精准扶贫摸底调查,通过广泛走访农户,深入交流,实地查看,对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查找出了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全面理清了扶贫工作的思路。现就前期的调查摸底情况报告如下:

一、安排部署情况

XX年7月14日省委召开了文朝荣先进事迹报告会暨全省扶贫攻坚动员会以来,市、县和乡三级分别召开了扶贫攻坚动员会,8月7日我乡再次安排部署精准扶贫工作,在此次会议上,乡党委、政府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部署,全乡政府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乡直单位负责人、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共计90人参加了摸底调查工作。会后,各扶贫工作专班深入村组开展了摸底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做到了“三个认清”,明确了工作的意义。一是认清了时间的紧迫性。此次活动从省到村动员会一开到底,充分显示各级党委、政府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视,会上明确了襄阳市和保康县xx年完成脱贫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在摸底调查中每位党员干部集中了全部精力,利用5天时间顺利完成了摸底调查任务。二是认清了贫困的多样性。在此次摸底调查中,工作专班明确了贫困户的标准,特别注意到了户与户之间的差距,找出了农户贫困的不同原因,找准了问题的症结,也理清了下一步对户的思路,为今后开展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三是认清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此次活动的摸底调查,是为下一步推进精准扶贫,解决全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顺利实现预期脱贫目标的一次重大活动,参加调查摸底成员在此次行动中,走访认真细致,数据核对准确,收集了影像和纸质资料,准确无误的完成了既定任务。

(二)做到了“四个明确”,保证了行动的高度统一。此次活动时间短、任务重,所有参与调查摸底的党员干部在下村入户中做到了四个明确:一是明确了时限。8月份正是农忙季节,工作专班人员不分昼夜开展工作,在三天内顺利完成入户调查,两天内把所有户表汇总完毕;二是明确了任务。根据工作安排,工作人员认真填好入户摸底调查表和汇总表,特别是对边远村组农户进行了重点摸底,做到了逐村逐组不落户,逐家逐户不落人,摸清了两峪的家底;三是明确了内容。工作队成员每到一户都认真对照住房状况、产业发展、人口劳动力、文化教育状况和民生保障等五类情况,一项一项的问,一笔一笔的算,准确的填写了农户的基本情况;四是明确了方式方法。现在正是农忙季节,在摸底调查中,工作队成员不分白天黑夜错时进行调查,深入到田间地块开展工作,确保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三)做到了“六个落实”,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任务,乡党委、政府要求此次活动必须要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严禁出现走过场、打水漂的现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了全面落实:一是走访户户到。8月7日至11日,利用5天时间走遍了全乡11个村,43个村民小组,可以说,在每家农户堂屋里都留下了工作人员的脚印,准确摸清楚了全乡困难群众的详情;二是表格项项填。此次调查摸底内容涵盖面广,调查仔细深入,共涉及了5大类,29小类,60项具体内容,每一项专班成员都认真进行了核实填写;三是摸底数据实。在调查中,对于农户的生产发展、住房、受教育等情况,专班成员认真与群众算好经济账,拍摄照片留存档案,每一项数据都进行了认真核对;四是核实项目准。针对户表上面的项目,专班人员通过实地调查与农户核对相结合,村干部与邻居反映情况相结合,进行了全方位核实;五是与农户交流深。在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力争把情况摸准,在与群众深入交流中,工作队员为了把情况摸准,每到一处都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农户批烟叶、绑烟叶、上杆子,有的帮忙摘胡椒、除草等,无形中拉近了干群关系,与群众增进了感情、拉近了距离,了解到群众的真心话和真想法,为全乡扶贫工作开了好头;六是工作作风实。此次扶贫调查中,乡党委对纪律要求非常严格,明确规定在走访中不能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不能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在此次调查摸底过程中,工作队员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放在面前,不分领导、干部职工和普通党员,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执行到底。例如在走访偏远农户时,乡党委书记骑摩托、走小路、住农户、入户走访,乡长步行数里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干部职工深入偏远村组农户一住就是两三天,党员和群众代表顶着烈日翻山越岭,各专班成员都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充分展现了党员干部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得到群众广泛认可。

二、摸底基本情况

通过5天时间,走访摸底群众7293人,2314户,通过对住房、产业发展、人口劳力、文化教育和民生保障五个方面的调查,对全乡基本情况有了深入地了解,具体情况如下:

(一)住房结构状况:通过走访和实地查看,共走访了2314户农户,调查房屋总数为2326栋,具体情况如下:砖木195户,占总户数的8.43%;砖混349户,占总户数的15%;土木1768户,占总户数的76.4%;石木14户,占总户数的0.6%;重度危房户432户,占总户数的18.7%;危房户1368户,占总户数的59.1%。

(二)产业发展状况:据统计,截止XX年底,全乡农户占有山林面积111347亩,耕地面积15948亩,其中核桃种植面积3158亩,占耕地面积的19.8%,烟叶种植面积4685亩,占耕地面积的29.4%,粮食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335亩,占耕地面积的64.8%;种植袋料1756680袋;生猪存栏2643头,羊存栏837头,牛存栏3010头,鸡存栏13799只。

(三)人口劳力状况:根据摸底调查情况来看,全乡摸底调查人口有7293人,其中:劳动力人口5120人(含60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占总人口的70.2%;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938人,占总人口的25.6%,占劳动力人口的37.9%;重病重残605人,占总人口的8.3%;在校学生896人,占总人口的12.3%。

(四)文化教育状况:根据向本人了解和查阅户口信息统计,目前全乡小学学历3145人,占摸底调查总人口的43%,初中学历2301人,占摸底调查总人口的31.5%;高中学历863人,占摸底调查总人口的11.8%;大专以上学历253人,占摸底调查总人口的3.5%;在校学生人数896人,义务教育阶段人数为455人,其中,学前教育191人,小学332人,初中125人,高中155人,大专以上93人。

(五)民生保障状况:针对全乡2314户居民的水、电、路等方面调查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全乡有饮水困难农户521户,占总户数的22.5%,涉及1781人,占总人口的'24.4%;用电困难农户372户,占总户数的16%,涉及1169人,占总人口的16%;不通公路农户338户,占总户数的14.6%,涉及1058人,占总人口的14.5%;分散五保户29人,农村低保421户,共计753人,占总人口的10.3%;低于3000元以下的有437户,1041人,占总人口的14.3%。

三、目前存在问题

根据实地走访和调查数据分析,目前造成全乡贫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劳动力短缺、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跟不上、民生保障不足等方面。

(一)劳动力短缺。根据调查摸底情况来看,劳动力人口不足目前是制约两峪乡发展的一大难题,走访实有户籍人口7293人,其中劳动力人口5120人,在外务工的有1938人,也就是说在家的劳动力只有3182人,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属60岁以上具有一定劳动能力老年人。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家务农辛苦,投入大,收入不高,造成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二是户口外迁,造成空挂人口较多,根据统计外迁有500多户,1700多人,主要分布在荆门、当阳、宜城、南漳、襄阳市区和保康县城、马良镇等地。同时,还有部分年轻人在本地娶亲难,在外地招婿,也是造成人员外流的原因;三是人口结构比例失调,重病、重残和年龄较大人员比较多,无劳动能力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28.2%。

(二)文化程度不高。根据统计情况来看,全乡有小学文化程度人口3145人,初中2301人,高中863人,大专以上人口253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走访人口比例的74%,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较难,对于农业发展的认识,还停留在“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的层面,致富无技术、增收无门路。

(三)住房条件较差。根据走访来看,调查的2326户房屋中,危房户1368户,占总户数58.8%,其中重度危房户432户,占总户数的18.7%,土木房和石木房屋1782户,占总户数的76.6%。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土坯房已经成为我乡推进精准扶贫的一大障碍,严重制约了农户住房环境改善。分析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建新房旧房没有拆除。部分农户建新房后把旧房用于堆放杂物或者转让他人居住;二是无意愿建房。部分农户因为居住位置偏远、闭塞,物流商贸不畅,基础设施滞后,生活不方便,认为建房无意义,不愿意建房;三是无能力建房。主要集中在年纪较大、重病重残等农户中,全乡共计432户,并且房屋均处于重度危房。四是新建房屋难度大。主要表现在:1、农民意愿不强,无意愿农户占总户数的40.7%;2、困难户无能力建房,占总户数的26.2%;3、基础设施不完善,建房原材料运送成本较高,特别是二次搬运成本高于成本价,挫伤农民积极性也是一些农户不愿意建房的原因;4、没有合适居民点,例如百庙、长河部分村组,都属于大于30°坡地,无法找到合适的居民点;5、建房资金短缺,主要集中在完全无能力建房和贫困户两个方面,总计609户,占总户数37%。

(四)产业发展不优。两峪乡全境山地居多,目前虽然全乡有烟叶、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发展,但是部分农户致富能力依然不足,主要表现:一是部分农户在家务农没有主导产业,外出务工没有劳动力;全乡2314户,烟农534户,菌农484户,两产业交叉累计发展110户,还有1406户无主导产业,占总户数的60.7%;二是外出务工人员1938人,占全乡劳动力人口的37%,务工虽然增加了收入,但是也造成了劳动力和人才的外流;三是商贸、物流不畅,缺少第三产业发展,无法促进本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五)民生保障不足。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基层民生保障的力度,但是还不能够达到基层群众的需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保障能力还比较弱。低保户、五保户基本上得到了保障,可是一些因病因残致贫的农户,虽然新农合报销一定比例,但一遇大病,个人承担部分仍然是一笔很大数目,导致部分农户因没有得到有效帮扶,致使脱贫之后再次返贫。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通过调查两峪目前有338户群众不通公路,有372户群众用电质量差或用电困难,有521户,1781人还存在饮水困难等问题,行路、饮水、用电等民生难题还相当突出,也成为摆在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一道鸿沟。

(六)项目资金有限。根据两峪乡的实际来看,近年来开展的扶贫工作主要集中在“脚疼医脚,头疼医头”的层面上,缺少具有支撑性的扶贫项目和项目资金,没有有效带动群众发展致富的门路,近三年来,两峪乡争取到的扶贫项目30个,项目资金218.2万元,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但由于资金额度小,项目比较分散,发挥效果不明显,与实际要解决的民生难题差距比较大。

(七)时间紧任务重。根据整体的摸底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我乡确定为贫困户的有1177户,共计3273人,占总人口的44.9%,可以看出贫困人口的基数大,群众住房改善难,劳动力人口短缺,人员素质偏低,产业发展不强,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还相当突出,与市、县提出的xx年脱贫任务差距还比较大,扶贫任务相当重。

四、下一步计划。

在今后扶贫工作中,立足两峪乡实际,牢牢把握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精神,抢抓保康扶贫开发和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建设的重大机遇,切实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不断完善精准扶贫措施,全力推进两峪乡扶贫工作。

(一)明确目标,细化任务。

按照省、市、县委提出的关于在xx年实现全面脱贫的要求,以及“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结合两峪实际,对全乡确定为脱贫对象的1177户,3273人,实行分类管理,分步实现脱贫,力争在今后三年内顺利实现精准脱贫,与全县人民同步实现小康。

此次精准扶贫工作,我乡按照三类标准制定脱贫计划:一是基础条件差致贫。就具体调查情况来看,我乡人均在3000元以上,但是收入不稳定的人员还有543户,1738人,他们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改善方面,通过争取政策,加大力度改善饮水、交通、用电等方面的难题,明年底可以脱贫。二是无劳动能力致贫。这类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此类人群还有317户,614人,他们脱贫的方式就是通过争取国家政策,实现政府供养,帮助其xx年完全脱贫。三是因病因灾致贫。此类对象有317户,921人,本身有发展能力,但是因病、因残或因灾致贫,主要通过争取政策资金,在生活上给予扶持,在生产上帮助谋划产业发展,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确保以前完全实现脱贫。

以上贫困户将根据年度逐步实现脱贫,按照XX年前脱贫235户,766人;XX年脱贫283户,839人;脱贫361户,1074人;xx年脱贫298户,594人,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顺利实现“精准脱贫,不落一人”。

(二)分类施策,分步实施。

实施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情况千差万别,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应从实际出发,因村因户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实行扶贫对象全覆盖,做到每位干部都参与帮扶贫困户,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服务。

1、产业帮扶。充分利用“三万”“五联”和扶贫工作队驻村机会,制定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在稳定本村烟叶、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驻村干部和工作队联系农户的方式,积极鼓励群众发展新型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力争实现“一村一项主打产业、一户一个致富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

2、基础设施帮扶。积极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有效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重点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村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地方,帮助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

3、移民搬迁帮扶。按照自愿原则,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整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实施移民搬迁。重点推进村内居民点建设,力争每村规划建设1-3个新居民点,积极引导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加快推进弱势群体居民点建设速度,着力改善困难群体和留守老人的生活条件,力争三年内建成两峪片、麻坪片、芭桃片3个弱势群体集中居民点,彻底解决群众住房难和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4、结对帮扶。坚持以“三万”“五联”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制定好驻村领导、驻村干部和乡直单位干部帮扶计划,确保每名干部帮扶3-5户贫困户,各村定补干部也要结对帮扶贫困户1-2户,对于帮扶的贫困户,要有计划有措施,确保规定时间内实现脱贫目标。

(三)强化领导,保障有力

1、组织领导上给予保障。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乡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为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单位和驻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实行专项专人负责抓落实。坚持落实党政“一把手”精准扶贫责任制,明确各单位精准扶贫的任务分工,将精准扶贫作为全乡的中心工作来抓,逐步将精准扶贫成效、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和减贫数量作为各单位、各村考核的工作重点内容和新指标,形成精准扶贫人人有责的共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财力上给予保障。加强政策资金整合力度,特别是对公共服务体系财政奖补的支持力度要逐步加大,促进基层民生工程建设。同时,乡政府还将在今后三年的工作中拿出本级财政收入的可用财力大部分用于精准扶贫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在扶贫过程中,要建立扶贫到户资金使用管理公开、公示制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做到公开透明、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发挥效益,确保扶贫到户资金用于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上。

3、建立考评机制。为抓实抓好扶贫到户的实施,应建立健全扶贫到户考核评比激励机制。一是督促检查机制。建立对工作专班、乡直单位和村督促检查机制,做到“半年检查、年度考核”。二是考核评比激励机制。制定考核评比奖励办法,将精准扶贫纳入到村和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各村、各单位应把实施精准扶贫的资金落实、目标任务、完成进度等进行细化分解,逐项落实,综合评比,奖惩激励。对组织实施完成任务好的给予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五、建议对策

(一)政策给予倾斜。建议省、市、县在政策制定上,应充分调动各方面政策资源,把项目、资金向基层倾斜,特别是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在住房上,对重度危房和土坯房,加大对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和弱势群体居民点建设等政策进行整合,提高扶持力度,鼓励农户改善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对边远乡镇、村组农户的水、电、路、小流域治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改善基层生产生活条件差的现状;在产业发展上,利用政策导向,鼓励一村一品,一户一个致富项目,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二)集中优势力量。在加派工作队的力度上,对于基础条件差、扶贫任务重的村应加大扶贫力度,把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工作队,选派到边远贫困村组,帮助谋划经济发展和脱贫计划。在过去的选派驻村工作队上,例如两峪乡芭桃、王家坡、麻坪、长河等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安排的工作队均是单位小人员少,甚至是一单位挂多村,尽管工作队非常努力,但毕竟财力、人力、物力有限,支持力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基本上很难实现预期的扶贫任务和目标。

(三)加大行业扶贫力度。建议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农业技术等单位加大对基层的扶持力度,从提升身体素质、受教育程度和农业技术上入手,逐步改善基层的发展环境,帮助贫困群众在生产、生活和精神等各方面全面脱贫。例如,卫生部门应对农村卫生室就医环境改善、药物配备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大病救助报销种类,提高报销比例,解决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教育部门应加大农村高中生、大中专以上学生的帮扶力度,解决农村贫困学生就学难的问题,从“扶智”下手,改善农村发展人才匮乏的困境;农业技术方面,应加大基层一线农技人员选派力度,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的待遇,改善目前基层农技力量薄弱问题,增强农村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的能力,帮助贫困户找项目谋发展,为实现精准脱贫做好产业发展保障。

走访调研报告 篇11

按照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一安排和部署,人社系统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以“关注基层,惠及民生”为理念,坚持领导带头,全员行动的原则,深入罗场镇村、解放村、村,访贫问苦、求贤问计,帮基层解难,为群众谋利,不仅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三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还使人社广大党员干部在走实群众路线中倾听了解群众诉求、体会基层实情,达到了锤炼工作作风,激发工作热情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走访期间,人社系统共出动干部200人次,通过组织开展座谈会、入户走访的方式,对所联系帮扶村进行了深入细致、务实有效的走访调查活动。共入户走访群众325户,访谈145户,向3000多名群众宣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外出务工者人员权益维护知识等,散发宣传单3200多份,发放干部连心卡700多张。从调研情况来看,三个村的基本情况较为一致,地形条件相似,面积规模相当,发展水平相近,在交通区位、民生改善和村级组织能力建设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三个村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地和外出务工,经济基础较差,发展较为滞后。近年来,随着党委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村两委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收入有很大提,交通运输、看病就医、通讯联络、子女上学、居住条件都有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二、存在问题

从走访调研情况来看,三个村还存在的制约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一些不利因素,有的是一直以来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各个村具体情况也有所不同,但还是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组、至学堂组之间、村组和之间至今未通公路。解放村环线公路牛角邱地段部分路基坍塌,且路面较窄,仅3米宽,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生产生活物质的购买和农产品的外销都急需进一步拓宽路面。农户居住条件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部分村民仍居住在七、八十年代盖的“干打垒”房子里。此外,至9个村民小组的部分河堤被洪水冲毁,600余亩良田灌溉受到严重影响。

2.建设资金严重缺乏。此次走访,我局共投入18000元建设资金帮助硬化解放村村委会,为村公所安装防护窗,改善村委办公环境。但修建村道、补修河堤等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家在这些项目的'资金投入又十分有限,而村级组织收入少,无力承担此费用,其结果是基础设施实际投资为零,直接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小,农民增收困难。

3.项目单一增收难。三个村传统产业为粮食种植,近年来又依靠地区优势大力发展蚕桑,但并未形成规模,村民仍处于等、靠、要的状态。大多数农户的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每遇自然灾害和经济形势波动,传统产业减产欠收,农户基本生活就受到影响,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下降。此外,劳动力素质不容乐观,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固守传统,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能力不,缺乏创新意识,农业产值低下。

4.社会事业建设滞后。近些年来,三个村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快,村民的治安情况比较稳定,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较好,村民应享有的低保、新农保、养老保险都很好的落实。但也看到,限制城乡发展的因素依旧存在,在某些领域还有扩大之势。在教育方面,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女及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在医疗就医方面,尽管实施了“新农合”,但乡村卫生室就医条件较差,加之医疗费用报销政策的局限,农民就医的根本问题仍未全面解决。在社会保障方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村民生活,但也存在着待遇偏低的问题,每月待遇60元的待遇甚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参保积极性。

5.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从调研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工由于自身技能水平低,就业能力较差,创业意识更是薄弱,农民工就业和创业情况不容乐观。三个村缺乏必要的领头致富人,致富典型示范作用有待发挥,这种情况在现有村两委领导班子较为突出。

三、发展建议

针对走访座谈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要求,我们能解答的按照政策规定进行了详细解答,能帮助想尽千方百计予以解决。局领导班子在听取民情走访情况后,根据村情民意和投入能力,从自身职能着手,确定了重点帮助解决部分农户生产发展问题的工作方案,挤出部分资金帮助解决农户春耕生产、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但要真正走上致富发展道路,更需要广大农民朋友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智慧和双手来尽快走上致富发展道路。我们对解决好此次调研所反映的突出问题、推进农村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1.坚持标本兼治、创新解决社会管理问题。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一支为农民谋利益、深得群众信任的干部队伍,尤其要注重选准和培养支部书记这个当家人和领路人。要引入考核竞争激励机制,落实村干部工资报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待遇,从“选、育、管、用”等诸多环节对村干部队伍进行规范化管理。完善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组织实施村干部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待遇挂起钩来。

2.争取资金支持,优先解决交通问题。在村村通项目计划安排和资金筹集上,要争取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尽快拓展和硬化已有交通路线。由政府出面,协调移动、联通等单位,采取更新设备、增设基站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移动通讯网络覆盖不全、存在盲区的问题。统筹安排资金,增加投入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最大限度地缓解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困难。

3.树立改革意识,稳妥解决发展问题。抓住国家度重视和全面加强“三农”建设的重大机遇,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特色产业项目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发展蚕桑农业,通过加强和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立项目资金循环使用机制,捆绑使用各项资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效益和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优势。

4.发挥部门职能,妥善解决惠民实事。抓住事关群众利益的“小事”,从自身职能出发,坚持围绕民生、服务群众,想方设法解决好群众所反映的各种问题。配合国土、交通、扶贫、财政等相关部门,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协调解决该村人畜饮水的问题和通讯问题。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实用技术培训、典型示范带动和市场拓展开发力度,着力提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强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策宣传,登门动员群众参保、解答群众政策疑问,帮助群众算好“养老帐”、“待遇帐”,努力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术、送农资”活动,为农民朋友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加强对所联系户的长期指导,跟踪服务,帮助其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增加农户收入,改善农户生产生活环境,提生活质量。

走访调研报告 篇12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共走访廉租住房住户17户,城市棚户区10户,均为我县中低收入家庭。其中廉租住房家庭对象中,家庭人口4人以上的居多,人均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下,家庭成员身体状况一般,只有7户参加了医保及社保,居住面50平方米;城市棚户区对象家庭中,家庭人口均为4人以上,人均年收入低于万元,一户参加职工医保,大部分家庭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住房均为棚改实物安置住房,面积121平方米。

二、调研情况

走访调研期间,坚持开门纳谏、边听边改、立说立改,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廉租住房家庭经济较困难家庭成员多劳动力少,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8000元属于低收入家庭;部分家庭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入住廉租房之前均为无房户,租住他人住房。

城市棚户区家庭,原住房均位于城市危旧房集中区或城郊结合部,原住房结构较老旧、危房占大多数,生活设施配套不齐、安全隐患较突出;实施棚户区改造后,选择实物货币补偿并举,住房均为棚改实物安置住房,面积121平方米,住房及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通过走访调研,对部分家庭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想群众解释清楚取得群众理解。阳光家园小区住户提出的安装室外路灯问题已编列工作计划,逐步加以解决,加强物业公司管理,要求物业公司加强对小区保安人员的教育,确保群众财产安全。

三、调研结果

廉租住房小区科学化、规划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我县建成的`较大规模廉租住房小区有3个,中等小区1个,廉租房小区要建成和谐、整洁、有序的标准化小区,物业公司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走访调研报告 篇13

调研方式:实地走访

调研地点:南京

调研目的:实地了解目前钢市的现状、贸易商经营情况及目前转型的整体情况

调研人员:mysteel钢材事业部江苏部郑惠

调研内容:

南京某钢材批发及配送服务型企业

建筑钢材主营钢厂:沙钢、永钢、南钢及马钢

管材主营钢厂:河北华岐、邯郸正大、天津友发

型材主营钢厂:日照、唐山地区等

年销售量:25万吨

经营模式:共三大版块。其一,主营业务以钢材销售为主。从20xx年开始,该公司建筑钢材资源获取渠道以从市场采购为主,改变了以往做钢厂代理的模式。其二,物流配送。目前公司自备货车10辆,承接南京周边300公里附近的物流运输,主要路线:苏州、无锡、常州、上海等苏南线路,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皖南线路。最后,加工及重点工程的`接洽与维护。盘螺加工调直、螺旋防腐加工、镀锌材料加工、钢板剪切加工、钢材焊接加工等。

库存情况:由于该公司有稳定客户群体,为了保证客户对规格齐备的要求,遂常年备有库存约10000吨左右且规格齐全。

后期规划:第一,目前公司有10000平米的仓库两处,目前仍在规划另外一个仓库,预计投入时间在20xx年下半年。第二,随着加工、配送设备的逐渐完善,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是关注下游客户的需求并且及时储备钢材、提供有效的配送服务。第三,最近几年内,建筑钢材的采购方向仍是从现货市场进货为主,暂不考虑与钢厂的合作。同时,进入20xx年加大与山东、唐山一带型材钢厂的合作,并开发相关用户。

南京某贸易公司

代理钢厂:江苏鸿泰

预计年销量:6万吨

经营模式:该客户原来在江苏某钢厂任职于房地产公司,现辞职在南京经营一家贸易公司。由于是新成立的公司,目前仅仅代理江苏鸿泰的资源。现为了扩大公司影响力,资源主要流通于市场,少数资源直发苏州、常州及芜湖等周边市场。

后期规划:首先,提升江苏鸿泰在南京本地的知名度,以此吸引市场上的中间商及下游工地的采购。其次,发展南京本地的二级经销商,增加在钢厂代理份额。最后,着力开发本地下游工地和外围市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逐步打造公司成为南京钢贸圈中的优质服务企业。

走访调研报告 篇14

根据灵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xx乡广泛开展了书记大走访活动,以带着问题进村为抓手,以化解矛盾为根本宗旨,体民情、了民意,从根本上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大走访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88县南部,全乡12个行政村,104个自然庄,19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4213人,耕地面积88842亩,是典型的农业大乡,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芦芭籽、花生、油菜、山芋等。

近几年,经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乡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发展、群众收入、特色产业等均有大幅度的改善和攀升,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生儿传代与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矛盾,群众之间、邻里之间矛盾,传统观念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冲突。

历史遗留问题等各类矛盾均十分突出,处理起来亦相当棘手,既要把问题解决掉,又不能违反政策,真正使群众满意,干部受教育是本次大走访活动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活动进展

大走访活动自20xx年10月开展至20xx年2月底结束,全乡干部共20人参加了走访活动,通过带着问题走访,进村驻户、了解民情民意,扑下身子、放下架子、诚恳接受群众批评,虚心接纳群众呼声,把问题、意见、矛盾、困难摆在桌面上,能现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限期解决,并明确问题解决责任人,给予公开承诺。

活动开展以来,通过乡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全乡共收集民情民意200件,解决矛盾纠纷20余件,为民办实事130件,帮助困难群众30户。活动的有效开展,推动了乡域经济的发展,强化了社会管理,化解了矛盾纠纷,解决了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帮助了困难群众,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了一方平安。

三、存在问题

通过几届政府的共同努力,xx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乡域经济发展、集镇面貌、村容村貌改善、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通过大走访了解亦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村党员结构亟待调整。通过走访了解,现在全乡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特别是近几年发展的党员数目不多,党员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村“两委”班子成员文化素质偏低,面对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新要求、新任务,压力较大,最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模范效力作用不明显,处置棘手问题、驾驭一方的能力有待全面提高。

二是少数群众生活相当困难。部分群众缺乏生产技能、资金等相关条件,制约了致富发展,特别是一些因病、因伤等因素造成的客观原因,致使少数人由富致贫,仅仅依靠政府救济及低保为生,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三是群众文化生活相对单调。因娱乐设施等方方面面的限制,群众积极向上、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极少,部分村民靠打牌等娱乐,生活单调乏味,无事生非的事件时有发生。

四是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实。遇事推诿扯皮,做表面文章,不深入实际,漠视群众生活疾苦等现象或多或少的存在,一粒老鼠屎坏一锅粥,少数人的不作为在群众中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五是部分历史遗留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由于当时历史因素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少数群众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例如:老养路工问题、老民师问题、村卫生室人员待遇等,因涉及面大,一时得不到解决,信访案件时有发生。

六是个别特殊人群对社会的危害。诸如少数精神病患者、刑满释放人员怀着对社会仇视、漠视心里,随时有可能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

四、几点启示

大走访活动的深入开展,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群众困难等方面起到了较好作用,要想把此项活动推向高潮,并一以贯之的进行下去,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六抓”。

一抓工作经常开展。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群众的诉求会越来越多,矛盾纠纷亦不断增多,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深入群众、关心群众、了解群众疾苦、收集相关信息,做到经常性、常态化抓。

二抓走访实际效果。坚持带着问题下乡,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不走马观花、不敷衍了事,以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韧劲去开展工作,注重工作实效,改善工作作风,以此为标准,会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三抓干部作风转变。问题能不能妥善解决,关键在于干部,焦点在于认真,着力点在于干部作风,此三个方面抓住了,多数问题均可以在短期内加以解决,此点笔者在大走访活动过程中深有体会。四抓群众普法教育。群众的诉求涉及到各个方面,矛盾纠纷形式多样,但有相当部分的矛盾纠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事实真相存在差距,与法律政策相冲突,故而,要加大对群众的普法教育,充分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维护自身利益。

五、抓丰富文化生活。

农村与城市的发展有较大差距,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等均相当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矛盾的产生,有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有理说不清的现象。

六、抓经济社会发展。

解决群众困难,为民办实事,均离不开经济的支撑,经济发展了,群众普遍富裕了,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少了,就不会出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是我国的艰巨任务,是全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通过大走访活动,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确保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目标实现。

走访调研报告 篇15

依照部机关“三查三进三解”活动要求,现就自己近期下村进户走访调研情况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扼要的进行一下检查,撰写了这篇调研报告,对当中存在题目和不足,希看领导予以批评指正。

我是xx年参加工作的,回顾这些年来的工作历程,自己也曾在工作中深进城乡村组,与基层党员干部交换接触,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次“三查三进三解”调研活动中,我随同部机关领导干部深进到大墙社区赵里村和西小章村,就当前农村工作现状及存在题目,村级党组织作用发挥;基层组织建设年在农村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等题目进行了深进调研,访农家情、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听农家言,农村的辛劳,群众的勤劳、质朴,村级组织办公条件的简陋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深深感动了我,使我熟悉到了展开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必要性。

一、调研情况

在活动中,我深进到赵里村群众家中展开走访,以亲切的方式和群众座谈。在走访的进程中,很多群众都用热情弥漫的心情表示了对党和政府的赞美。赵里村的李锋春老人这样说道:“现在不但不要粮,还给钱!农村住院有合疗,娃上学又免学费,养老有保险,我和老伴每月还领近百十块钱。党的政策是没的说。当问道你对本村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服务”群众方面和当前本村急需解决的题目有甚么意见和建议时。回类有以下几类:

1、多数群众以为当前的环境卫生题目是一个农村热门题目,部份群众在街道上晾晒材草,影响环境也造成过往车辆行人的不便,街道环境不美观。

2、部份群众提出,村上应当尽快建立村级活动场所,让广大群众能在忙闲锻炼,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3、部份群众反映:村里几条街的硬化迫在眉睫,应尽快抓好落实。

4、当问到干部在转作风方面有甚么好的建议和意见时,有的群众谈到:“向这类好的活动今后要多办、办好、办出实效。”

二、解决对策

一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抓好村容村貌的治理工作,特别是全村的环境卫生。下大力气清算堆积在道路上的沙石、材草、粪堆和脏乱差现象。要把村容村貌治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对村级党组织考核的重要项目,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措施,定期展开“三堆”清算等措施,为群众创造干净卫生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是积极争资金,争项目,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争取上级规划立项,争取在外成功人士支持,发动群众集资筹资等途径,使道理建设和村内街道排水沟改造项目得到解决。

三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规范党支部生活,发展吸收年轻党员,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发挥党员在致富带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对村内的生产路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完全的排查,确保群众的正常生产不遭到影响。

三、感想和体会

通过一周的走访,我前后进户近百户,群众对此次活动反响很好,见到的是朴实的面孔,感到的是真诚炙热的内心。在基层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使自己对今后做好本职工作也有了很多感想。

深进基层群众不够,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刻苦研究精神不强;自我束缚意识不够,严格自律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电教和远教工作的舞台在基层、党员群众的困难在基层、生动鲜活的事例在基层,做好本职工作就要多和群众在一起,真正与他们打成一片,吃透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下一步,我将严格要求,加强本身建设,抓好本职工作,不断首创工作新局面。

1、勤学多思,不断增强本身修养和工作能力。要在积极参加部机关学习的同时,定出规划,弄好自学,认真学习和把握组织工作政策和法规,特别是学深学透电教远教的业务知识。要努力提升电教专题和新闻节目的拍摄制作水平,不断强化文字写作、镜头拍摄、后期编辑等各项业务基本功的练习,每周最少进行一次业务交换,针对撰写的新闻稿件、拍摄的视频照片资料进行比对分析,查找题目和不足,积累工作经验。

2、强化责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要把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创优意识和服务意识。要站在服务和推动全县组织工作发展的大局来看待远教电教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建立精品意识,做到每篇新闻稿文字反复斟酌、每张网站宣传照片严格筛选、每部电视专题质量精益求精、每处远教站点倾力打造。在组织工作新闻的采写上要突出“正确”“及时”这两个特点,在最短时间内把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进展展现出来。在党建专题的采制进程中,要创新表现情势、突显地域特点、善于总结提炼、提升制作水准。用最生动的语言、最典型的事例、最明显的成效全面宣传推介我县组织党建工作的新举措和新成绩。进一步转变作风,沉下身子,多深进基层镇村、田间地头、一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一边聆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进分析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题目和不足,查缘由、找症结、寻方法、见困难,针对不同区域站点的不同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努力实现远教电教工作新年新逾越,更好地承当和发挥起全县组织工作“政策宣传机”和“工作联系梁”的作用。

3、坚持严格自律,做一位合格的组工干部。要严格对照检查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时刻警钟长叫,自觉遵纪遵法。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谨不涣散、沉稳不急躁、求实不浮夸、坚持不懈怠、认真不马虎,牢牢围绕部里的中心工作,在自己负责的业务中取得好成绩,回报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回报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努力做一位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组工干部。

最后,恳切地希看大家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走访调研报告 篇16

在"联系群众、转变作风"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按照县里的统一要求,到诸葛镇河西村进行走访,我们带去了联系群众承诺书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卡片,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逐步了解了农村群众家庭收入来源及支出的基本情况以及我县目前的教育状况,向他们宣传了国家的惠农政策,并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诉求和建议。尽力帮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

一、村庄概况

河西村位于诸葛镇西南,是由前河西和后河西两个自然村合并的一个行政村,全村362户,1025人,党员44人,以前人均耕种面积多资源丰富,是有名的富裕村。农闲季节周边村庄请人唱戏都是河西村给出钱,民谣里说的‘金葛庄银河西’反映了它曾经的繁华,后来因修跋山水库占用了全村20xx多亩地,民以食为天,失去土地的村民们生活慢慢的没有了保障,直到改革开放政策好了,村里的人不再指望靠种地吃饭,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生活才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我走访的前河西有195户,543人,党员28人,低保户14户,困难户10户,致富户6户。前河西可耕种土地有270多亩,平均每人0.5亩地,以种植玉米、小麦、花生等农作物为主,少量附带培育树苗丹参。果园60亩,种植桃树、苹果等,少数农户发展养殖业。养貂的有两户,养猪的有13户,群众总体收入中等。该村被评委诸葛镇20xx年度先进党支部,20xx年度综合先进单位。

我负责走访的有39户,这次一共联系了34户,有5户因外出打工或常年不在本村居住无法联系上。陪我走访的是前河西村的村委委员李传军同志,他热情的向我介绍了村里的情况,20xx年3月份新成立的领导班子努力想为群众办点实事,新班子上任后,翻盖了快要坍塌的村委会办公室,由上级部门扶持花60万元为村里建了变电站,村里的路崎岖不平,一到下雨下雪天就变得泥泞不堪,村民行路艰难,他们已经上报了计划,并经上级部门批准拨专项资金在村里修一条1500米的道路,以方便村民的出行,方便学生上下学。

二、农民的心声

因为是春天农忙的季节,村民除年老的,外出打工的打工,到地里干活的干活,所以有的人家去四五次都找不上人,村民们对我们的走访非常配合特别欢迎,因为是一对一的直访,他们对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真实的回答。通过走访联系,我内心感受到巨大的震撼。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老百姓真好啊,老一辈子什么时候种地不缴皇粮啊,现在种地还有补贴,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着对政府的感激。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能领养老金,他们对党的惠民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肯定,特别对政府的养老保障和医疗制度赞不绝口。许多调查户纷纷表示,义务教育学费减免和资助,孩子们都能上学,村村通后出门不愁了,家电下乡、农机农资补贴、农村低保和救助等惠民政策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村里走访的干部多了,真正踏踏实实的为百姓办实事,老百姓的生活有盼头了,他们脸上流露出的笑容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存在的问题

因为掌握了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回来后在整理调查问卷中也发现了群众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文化水平低,受教育的程度差。在我走访的34户户主中,7人是文盲,占走访户的21%,小学文化的10人,占29%,初中生13人,占38%,高中生有3人,占9%,中专生只有1人,占3%。

2、养老难

在全县的经济建设中,广大的父老乡亲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是他们的居住环境差,农作物种植收入低,文化生活匮乏,老年人的生活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养老难的问题。老人缺少收入,虽然有医保制度了,药价现在也很透明,降低了不少,但检查费用太高,仍然负担不起,村民崔学中、刘成美夫妇都是80岁的老人了,夫妻靠种一亩地每年收入仅1000元,妻子刘成美常年卧病在床,去年看病花去了一万元钱,尽管生活如此艰难,走访中病床上的老人一直感激着政府每月给予的养老费,我被他们的淳朴和善良深深的感动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有的在县城买了房子不再在本村居住,这样村中有许多老人子女就不在身边,平时的生活缺少照顾,所以空巢老人多起来,有的一个人在家出点意外情况无法及时处理。所以走访中的老人们大多都提到要在村中建个养老院这样相互之间能有个照应。

4、宅基地的问题

由于村里现在不划宅基地了,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没地方住,他们条件好点的就在附近的县城买房,条件不允许的只能把老人的房子装修一下当成新房,这样导致许多老人无房居住,在走访中他们多次向我们提到宅基地的问题。

在走访调查中,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很多,渴求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养老难"这不仅是河西村存在的问题,也是广大的农村群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短期内也无法迅速解决,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养老制度的改善,情况会慢慢好起来。有了为民办实事的政府,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四、一点感想

通过万名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使我的工作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高。 增加了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为了能做好本次活动的各项工作,我认真的学习了党的各项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向在农村一线工作的领导干部学习工作方法、方式,让自己积累了更多的基层工作经验,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通过和群众“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流,了解到了老百姓切实关心的问题和他们存在的困难,为今后党和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真实的依据。只有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一起开展各项工作,农民就会理解你、支持你。 我体会到县委县政府组织的这次“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活动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而是饱含感情和责任。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期盼,为改进工作、解决群众的生活生产困难积累经验。干部联系群众要树立为民形象。多做加快发展的事,多做有利于群众的事,只有加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才是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同时,树立为民形象,还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要亲民、爱民,弄清楚群众到底想什么、盼什么、争什么,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一件一件去落实。

为更好的深入到群众中去,把这次活动做实、做透,下一步我要做到,一方面摸清摸透联系户情况,分类联系,另一方面切实掌握联系户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梳理归纳。要通过走访联系,切实把问题反映出来,对于一些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尽力联系相关部门能解决的马上解决,牵涉到一些违反政策的问题我们也耐心向他们解释清楚,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我们党和政府切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是有感情的。

这次走访不仅使老百姓领会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使我们感受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民间最真实的反映,我们相信这一次的活动仅仅是个开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联系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走访调研报告 篇17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和全会的精神,进一步引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在泽州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加强大学生村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沟通,县委组织部专门针对所有大学生村干部开展了这次民情大走访活动。

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村干部详细了解每一户农民群众的家庭情况和生产生活情况,通过与村民谈心了解农民群众在就业就医、上学社保、吃水行路、通讯用电等基本民生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收集农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使大学生村干部进一步融入农村,真正成为泽州新农村发展的领导 者、建设者、推动者,为泽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地贡献。

4月9日,我们山河镇的全体大学生村干部在镇政府会议室集中,党委副书记肖书记和组织委员张委员主持了会议,并具体部署了这次的民情走访活动。会议结束后,我回到村里,将这次活动向村主任和书记做了汇报 ,在得到他们的支持后,我开始着手准备走访事项。

至5月10日,岭东村的调查工作圆满结束。现将岭东村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开展情况

这次调查采取的是逐户调查的方式。岭东村共203户,有31户因工作等原因全家都迁往城里居住,不便调查。实际接受调查的有172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4.7%,涉及调查人数688人。调查结束后,我将调查的172户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调查成果。

二、调查成果说明

1、打工就业及子女受教育情况

岭东村没有任何经济产业,农民还是依靠种地为生。大部分的村民都在家务农,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会在农闲时外出进城打工。而外出打工只能选择一些临时性的建筑工,到农忙时还需回家照顾耕地。

子女受教育方面,由于岭东有一所寄宿制中心小学,这就方便了本村和邻村的孩子上小学,初中一般都选择衙道中学就读。由于享受到国家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九年义务教育在这里已经得到普及,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背起书包上学堂。

2、种植及养殖情况

岭东村主要以种植为主,耕地总面积为680亩,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黄豆、谷子等,人均330斤口粮;在养殖方面,全部为家户分散养殖,由于缺水等条件限制,并没有形成大型养殖规模。

3、全村家庭平均资产情况

岭东村有两户分别在207国道两边经营小型超市,一户在国道旁建有小型加水厂一个,以给过往运煤车辆加水为生;超过半数以上的家庭在近两年都新修了房屋;农用机械以犁地机、打麦机为主;电视机已成为较普遍的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多以摩托车为主。

4、吃水行路及社保情况

岭东村无资源,无企业,无集体经济收入。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不上,目前,全村未实现家家通自来水,村民只能到村里几个固定的吃水井挑水吃,一旦水源遭到破坏,村民的生活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缺乏水利设施也大大阻碍了种植和养殖的发展。

而且也是由于资金的短缺,村里4000余米的街巷道路至今没有硬化,只是在20xx年完成270米的环村公路硬化工程,仍有1600多米环村公路未硬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村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

参加保险方面,20xx年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比例为95%,他们着实体会 到了“新农合”带来的实惠与好处,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看病负担。加入养老保险的村民占全村的51%。

三、调查成果分析

这次调查主要是了解农民群众在基本民生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将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总结 如下:

1、农业发展方面

岭东村的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黄豆、谷子等杂粮,小麦种植是全村的主要品种,占总种植面积的80%。由于岭东村属丘陵地区,十年九旱,主要靠天吃饭,全村土地等级不高,水利设施基本没有,土地抗旱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致使粮食亩产量不高,导致了农业发展无后劲,农民在土地上增加收入受到严重制约。而且平均每户耕地面积不足5亩,人均口粮330斤,一年的收成除维持一家人的口粮外,剩余的只能用来兑换些大米和油等等,难以通过种植实现客观收入,再加上肥料的涨价,成本的提高,种地对农民来说根本不划算。

养殖方面,主要以家庭养殖为主,比较分散,而且缺乏水利设施和养殖技术,很难形成规模养殖。

2、外出打工方面

大多数农民只有在农闲时才能外出打工,而且只能从事建筑、煤矿等苦力活,多是临时工,固定性较差,相对不稳定,无固定保障。到农忙时又需回家种地,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降低了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致富门路方面

由于多数农民思想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文化程度偏低,受教育的机会少,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渠道不畅,缺乏致富信息、资金、技术及致富项目,没有招工信息来源,导致农民想挣钱,但是不知道怎样挣钱,一身力气却无处施展。,只能依靠微薄的种地和打工收入来维持生活。

4、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资金的缺乏直接导致了村里道路无法硬化,村民至今吃不上自来水。这不仅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也阻碍了岭东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遇到一位老人,他误以为我是收电费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才了解到,这位老大爷因为去外村修路挣钱,错过了上门收取电费的工作人员,而自己并不知道去哪里交电费,只能黑灯瞎火地过日子,等待下次来收电费时补交电费通电。老大爷现在一人生活,老伴去世二十多年了,儿子高中毕业就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基本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可能还有很多,他们非常需要我们的帮助。

在岭东村有一些外来村民,他们在这里租住房子给小孩做饭,由于本村没有幼儿园 、小学,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生活又无法自理,只能家长跟着孩子一起“上学”,这样远距离地送孩子上学,无形之中又加重了家庭的负担。还有些村民,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但由于不了解申请助学贷款的具体手续,苦于筹不到学费而发愁。

四、发展建议

1、调整种植业结构,着力解决好农民的增收问题

岭东村作为一个纯农业种植收入的村,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主要应在有限土地上做文章下功夫。一是要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引导农民要科学种田,选用优质良种,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保证增产增收。二是要调整种植结构,适时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要紧密结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本地能种植且效益高的粮作物品种。三是修建水利设施,保证土地旱涝丰收。

2、政府出面,以点带面扶持农村经济

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积极向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及技术。在即将进入农闲之季,向农民提供招工信息,架起用工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桥梁。对于有致富想法但缺乏资金的农民,政府可以出面帮忙解决贷款问题,消除农民的资金难题。还可以建立项目示范点,提供技术和人才,以点带面扶持农村经济。

3、培育新农民,改变落后观念,提高农民素质

要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就要从改变落后的观念做起。要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标准,以县、乡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和村内远程教育网络为培训平台,通过集中分散培训,加强对农民在自身素质,科技知识,法律常识等方面的学习培训。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和培训内容,围绕产业需要,用新思维、新观念、新知识来武装农民的头脑,提高农民的素质。要让农民朋友们意识到,不能总是等着政府发放扶贫款,摆脱贫困不能依赖政府救济,要想挣钱致富,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腰包鼓起来。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在致富的道路上才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调查工作结束了,但是岭东村致富的道路还永无止境。这次进村入户调查对我的影响很大,感触也很深,深刻体会 到了农民朋友们的苦和累。农村的发展是城乡和谐发展的重心,岭东村的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多方支援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向着美好的明天迈进。

走访调研报告 篇18

4月14日至18日,学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第一阶段的征求意见环节。本次征求意见,通过个人自主征求意见、集中走访征求意见、分类座谈征求意见,专项调查征求意见四种方式进行;调查的人员涉及到党员、老师、学生、家长四类人员;调查的内容涉及到有关学校发展和改革、教育教学、学校领导班子、班子成员、老师有关管理、改革、作风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活动中,学校要求校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五个带头,带头开展学习调研,带头征求各方意见,带头做好对照检查,带头抓好整改落实,带头加强联系指导,把争取意见活动落在实处。

一、调查过程概述

1、 在个人自主征求意见中,校级领导干部之间人人谈话征求意见,党员每人征求非党人士意见2~4人,每一位老师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4~8人。

2、 在集中走访的过程中,学校由校级领导带队,组织中层及部分管理人员计15人分成5个走访小组,对学校15个行政单位(组)进行了征求意见活动。

3、 在分组座谈中,学校安排党员、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4个各20人,进行了分类座谈。

4、 在分组座谈中,学校在家长、学生、老师中进行了专项调查问卷,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了有关学校班子和班子成员的四风专项调查。

5、 在活动期间,学校开通专门意见通道,设立专线电话,来访信箱以及电子邮箱。

6、 第一阶段学习和征求意见群众评测安排在下一周进行。

二、主要意见建议

(一) 关于思想与作风方面

1、多深入群众,走进办公室,听听群众的呼声,多和老师们沟通,交流思想,了解老师们的想法和困难。

2、各部门多去教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服务师生。

3、关心群众,了解教职员工生活中的困难,为老师们排忧解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4、所有领导都应关注学校的教学改革与研讨,深入一线,共同研讨,提供指导,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5、遇事不要老是指责别人,让老师心情不舒畅,有问题单独交谈。

6、注意不要听片面之词,偏听偏信。

7、不要翻闲话,传小话,杜绝风言风雨,营造良好氛围。

(二) 关于管理与服务方面

1、希望领导班子成员多读书,勤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做到“欲明人者先自明”,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工的积极性。

2、在安排各项工作时,更条理,减少冲突;集中活动时间,如党员活动等不要安排其它工作;协调学科活动时间,保证校本活动时间不要与其相冲突。

3、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协调,减轻教师的不必要的负担;各部门尽量协调工作,减轻老师们“写”的负担;

4、部署工作要切合老师年龄、身体和家庭的实际;合理分配教师,均衡教师工作量,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老师的加班要合理处理。

5、老师们的活太多,学校要从实际考虑,减轻老师和学生负担;建议50岁以上老师,教案减写或不写,会议上少参加;机械写的东西,要综合平衡一下,尽量要少写点。

6、班主任什么事也要跟学生,钱还挣不下;可以让年轻人、其他学科老师当班主任,班主任实行轮岗制。

7、落实课表不到位,许多课经常不上。

8、对老师们的调课请假,在工作、教案都没有落下的情况下,扣钱的时候要予以考虑。

9、多为老师提供校外专家辅导,从专业角度,解读课标。

10、希望在校外多安排一些校警;加强校门口附近车辆的管控安全工作,保障上下学道路的'交通安全。

(三) 关于身心与生活方面

1、多关心老师们的身体、心理健康,创设机会、创造环境组织老师们一起锻炼。特别是要关注中老年教师,把锻炼身体落在实处。

2、多关心老师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了解教师的想法,切实为教职工办实事,在决策上多考虑教职工的切身利益。

3、健康器材也要深入群众,最好安装在一层。

4、工资太低,20年工龄不到最两千;多为老师们谋福利、提高教师待遇。

5、了解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家庭,老师们才会有精力和时间多投入工作。

(四) 关于教育与发展方面

1、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好,要抓起来。

2、多些安全教育活动,校园安全活动。

3、减少作业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短自习时间,让学生早些放学。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尽快把操场修好;希望学校绿地多一些,多加一些花草,多一些运动器材。

5、建议多增加一些课后校本活动;校本活动时间有些短,建议下午二节课后开始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活动次数,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6、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加强体育运动锻炼;建议二节课后活动时间至少保证1个小时以上,增加运动细胞;经常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每年一次运动会、各种比赛等,丰富课余生活。

走访调研报告 篇19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委“三解三促”要求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三进三帮”活动意见》和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做好20xx年度市级机关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进三帮”活动的通知》,根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相关工作部署,我从今年4月份开始,深入所挂钩的XX县XX镇XX村走访座谈,走访了村组干部、村民和大户能人,对特困户进行走访慰问。在走访的过程中,很多群众都用热情洋溢的心情表示了对党和政府的赞扬,现在种地不但不要交钱还给钱,农村住院有合作医疗,小孩上学又免学费,养老有保险,党的政策是没的说。当问及对该村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服务、群众方面和当前本村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何意见和建议时,主要反映道路硬化率比较低,路不好走、电灌站老化、水利不完善等农业基础设施问题。通过走访座谈我对该村的现实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理清了该村今后发展的思路,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县XX镇西部,西与XX区及XX县交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X亩,现任“两委”班子成员XX人,全村共有X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XX户,人口X人,XX名党员,预备党员X名。

XX村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外出务工。在种植方面,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蔬菜等常规作物为主,养殖业及

其他非农产业较少。在农村组织形式上还是单户自行种植,少部分土地流转,没有更多的集中在种植等组织合作化形式的高效农业上。种植业、养植业由于规模小,品种比较单一,市场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农民主要收入靠外出劳务,在村经济无基础,无工业的情况下,严重制约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村组集体经济一直没有收入来源,土地包括公共沟、塘、路、渠全部分组到户,村里贫困户主要是因病、年龄偏高和偏小,无劳动能力,但已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支部组织活动比较正常,两委班子团结、民主管理,财务公开正常开展,村民满意度较高,社会较为稳定。

目前,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路通、水通、电通”三通建设,总体上,基础设施量的架构还好,但硬化路面比例较少,特别是村里主次干道都以土路为主,雨雪天孩子上学、村民出行都极不方便;水利设施也比较薄弱,全村X座电灌站都是XX年代建设的,设备比较老化,百姓农业生产用水灌溉成本较高。

二、XX村存在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XX村位于XX镇西部,与XX区及XX县交界,交通较为闭塞,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沟渠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 渠道淤塞,农业抗灾能力弱。

(1)村组之间道路硬化率比较低,村与组、组与组之间道路还为土路,XX镇至XX村之间路,全长约XX公里,还有XX公里为土路,其中在XX村境内约XX公里土路,如遇阴雨天,道路泥泞,老百姓进出需要绕行,给当地百姓开展农业生产带来较大不便,广大群众要求将该路全线硬化的愿望十分迫切。

(2)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XX村共有耕地面积X亩,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蔬菜等常规作物为主。该村水田较多,

灌溉沟渠虽然到田,但由于不是水泥混凝土护坡,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日常维护不善,部分沟、渠淤积和堵塞需要开挖整治,全村X座电灌站都是XX年代建设的,设备比较老化,其中电灌站设备老化严重,急需进行维修,百姓农业生产灌溉用水成本较高。

2、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后劲不强,缺乏致富带头人 XX村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几乎没有集体收入,不要说搞公益性事业,就是基本的办公经费也无法维持, 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里无主导产业和二、三产业,全村集体资产如堆堤、树木、渔塘全部分到农户,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由于XX村没有集体经济,没有资金投入,一些急办、必办的公益项目,如道路配套资金、电灌站维修,水利设施建设等,每用一分钱都要从群众中筹集,难度较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但目前XX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沟渠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 渠道淤塞,农业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综合生产效益低, 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XX村现有耕地比较分散,不能规模使用,难以形成规模经营。

少数村干部对上级政策性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同时,存在 “等、靠、要”等惰性思想,传统的小农思想严重,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致富带头人,思想不够解放,发展意识不强,制约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特别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XX村境内目前只有开办的饲料加工厂在运行,规模也较小,开办的鞋厂因桥没有架好,道路不通,无法投产。年轻人基本以外出打工为主,在家创业的较少。种、养殖业还是个体单户为主,没有种植、养殖大户,许多农民不愿向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由于种植业产品价格较低, 附加值不高,效益低下,难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3、农村劳动力有闲Z,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 造成大批村民流向城市,特别是年轻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而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幼或是在城市中缺乏竞争能力的人。留守农村的村民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市场意识不强,同时他们接收外界信息能力较弱,不善于利用农业科技。农民科学知识的缺乏,束缚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和农作物增产、增收的步伐。

4、农村环境卫生需要加强,群众娱乐活动单一。村民在闲暇之时,只打打麻将,看看电视,没什么可供娱乐的活动,一些日常生活垃圾没倒进规定的处理点,抛进沟河或焚烧,给农村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达不到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要求。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强村干部的队伍素质。加强村干部的理论指导,积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村干部一方面学习政策法规和管理知识,增强村干部的依法施政水平,增加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另一方面学习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规范党支部生活,发展吸收年轻党员,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发挥党员在致富带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改善基础设施,丰富文化生活。对村内的生产路使用情况及水利基础设施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积极向有关部门协调,争资金,争项目,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先对主要生的产用路和老化严重的电灌站进行改造,通过争取上级规划立项,争取

在外成功人士支持,发动群众集资筹资等途径,使道路建设和老化严重的电灌站改造问题得到解决。对已经立项的项目协调相关部门加快组织实施进度,早日投入使用,如河滩友谊河桥建设问题等项目。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利用上级加大农村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整修该村道路,既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又能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建立标准垃圾倾倒点,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还要大力建设农家书屋、文体场所、组织村民观看电影,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3、积极引资和农业产业化发展。XX村共有耕地面积X亩,将根据该村耕地较为集中的优势,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耕地向大户、能人集中,促进农作物种植的机械化水平和单位面积的产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效益农业,重点培育该村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实现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达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合理制定村级规划目标,合理的建立标准化厂房,积极招商引资,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达到富民兴村新面貌。

4、提高闲Z劳动力技能。对留村尚未外出的劳动力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他们的特长和能力。根据特长和想学习技术的知识,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帮助他们外出务工,不仅视野开阔,经验丰富,收入增长,还可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Z,回村带动村经济的发展。

5、 搭建信息平台,服务农村发展。镇政府可以作为中转站,经常收集和整理一些就业信息和农业相关政策,传达给村委会,再由村委会向广大村民宣传,指导他们有目的地就业和生产,农技站可以在农忙时,送科技到田间地头,闲暇之时,积极以集会、庙会等为契机,宣传和普及科普知识,做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指导农民科学种植作物,提高收入。

走访调研报告 篇20

新阶段新形势下,扶贫工作是贫困地区的首要政治责任、主要经济工作和重要社会管理内容。围绕提升扶贫工作科学化水平,开创扶贫攻坚新局面的目标,x年以来,x县在运用“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基础上,创新尝试“一县一式”,全面推行“划分五类扶贫对象、对应实施五大工程、配套建立五项机制”的扶贫工作方式,通过思路变新,推动机制创新,实现方法出新。

一、做法

x县,地处秦x区腹地,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其中农业人口15万,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革命老区县和秦x区集中连片开发覆盖县。期间,虽解决了2.74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99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但依据新扶贫标准,XX年全县尚有贫困人口6.6万人。XX年,县委、县政府在总结前一轮扶贫工作和制定新一轮扶贫规划时,经过全面深入调查研究,针对贫困人群的差异性、致贫原因的多重性和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从理清思路、科学谋划入手,把准扶贫脉博,确立了“分类扶持,片区开发,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原则和“一县一式、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思路。围绕全县减少贫困人口3.6万人,移民搬迁1万户,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以上,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免费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有保障”的目标,决定瞄准“五种类型”,实施“五大工程”,建立“五项机制”,以推行扶贫方式来全面提高扶贫工作的能力和实效。

(一)科学划分五类对象提高扶贫工作针对性

区别情况、分类施策的扶贫工作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规律。通过带着分类意图的深入调查摸底,在全面掌握各类致贫不同原因和生存状态差异的前提下,把贫困人口分成了五种类型。

移民搬迁类,属分散居住高寒偏远山区需要搬迁的。现有0.32万户1.1万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濒繁,贫困程度深,倒致脱贫难度大,因灾返贫多,唯有搬迁才能拔掉穷根。

综合扶持类,属于农业基础较好,生存条件尚可,人口相对集中,但基础设施薄弱,主导产业不强,农民收入低而不稳,公共服务不到位,脱贫返贫波动无常,这部分有0.65万户2.5万人,处在5个镇的9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域。

救助保障类,是因生理缺陷形成的痴、呆、哑、傻和无依无靠的五保、低保等特殊群体。大多生存能力弱,主要依赖救助保障,一部分虽享受社会保障但标准低仍摆脱不了贫困,另一部分游离于保障范围之外。目前,全县需要实行集中扶助和供养的特困对象有0.72万户2.29万人。

教育扶贫类,专指没有受教育或文化程度很低,智能和技能“双低”群体。据抽样调查,x年全县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66302万人人,小学文化程度的60718万人,文盲3841人,三者合计占全县常住人口的76.5%。

医疗扶贫类,主要源于因贫致贫或因病返贫群体。全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虽已覆盖90%以上,但由于受居住条件、身体状况、经济基础、贫困程度等因素制约,一部分群众看病不方便、看不起病、看不好病的问题仍很突出,有0.67万户2万人需要从医疗保障入手减轻医疗负担和提高劳动能力。

(二)着力实施五大工程增强扶贫工作实效性

掌握了贫困类型,清楚了不同需求,着眼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的实施“五大工程”之决策油然而生。

实施移民搬迁工程。该县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陕南避灾移民搬迁的大好机遇,采取避灾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结合共推,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规划引领、产业支撑,有业安置、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出台优惠政策,综合分类施策,抓点示范带动,创新解决难题,将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寒偏远山区、受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或其它自然灾害影响严重,无发展潜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搬迁进城、入镇、进社区、进园区,从根本上解决其生存和发展问题。

实施造血扶贫工程。按照“县域统筹、连片开发、项目到村、扶贫到户”的思路,遵循“瞄准对象、分类扶持、整合资源、综合施策”的原则,重点对因基础设施、经济基础等原因,导致发展单一、缺乏后劲、处于温饱线上波动的贫困人口和5个镇14个连片特困区域,采取政府帮扶、整合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主导产业等措施,不断增强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造血功能,实现区域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目标。

实施输血扶贫工程。贯彻“集中供养、开展救助,严格标准、落实政策”的原则,紧扣保障特困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利,实现吃饱、穿暖、有房住的基本目标,一方面用好国家保障政策和政府救助资源,另一方面创新农村“三留守”管护机制,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资源作用,将低保户、五保户、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及其他需要政府救助的弱势群体及时纳入保障帮扶范围,分别实施集中供养、政府救助和社会帮扶,切实缩小贫困人口圈内差距,确保社会特困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思路,创新留守儿童教育管护机制,健全职业成人教育网络体系和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投巨资相继实施教育均等化六大工程,留守儿童管护的“模式”在全省推广,中职学历教育和产业“强村大户战略”有序推进,在全市率先实施职业免费教育、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学前一年至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开展机关对口帮扶28所学校和千名干部结对帮扶千名贫困学生活动。

实施健康保障工程。出台贫困人口住院医疗县内外报销额度及重大特殊疾病救助、二次救助等优惠政策。全县累计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档案15.74万人,对10314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健康体检,接受健康教育群众3.4万人,开展经常性爱国卫生运动、定期义诊、上门等活动。整合合疗、慈善资金、红十会资金对特困人口的医疗费实行全额报销,在县乡医疗机构设置扶贫床位。

(三)创新建立五项机制强化扶贫工作保障性

为充分激发扶贫工作的活力,整合政治经济社会各方资源,夯实扶贫开发的组织保证,该县大胆创新建立了扶贫工作“五项机制”,以实现推进顺利,运转顺畅。

建立干部包抓机制。该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优势互补、助需对接”的原则,建立了以领导联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为核心内涵的“一问三包五联“包抓机制。实行网络问需问计问民生,34名县级领导包11个镇、211个村(社区)各由1名正科级领导包抓、1000名后备干部包1000个贫困户、1000名一般干部担任1000名贫困学生的“代理家长”,一包三年不脱钩,同时县级领导和科级干部各自确定联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基层群众。对贫困村全覆盖的包联和对重点贫困户结对帮扶,有效加强了扶贫的组织领导、工作指导和直接投入,用制度夯实了扶贫开发的组织和干部保障。

建立社会帮扶机制。借助新一轮省级“两联一包”工作契机,组织动员县内外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通过带信息、带项目、带市场、带技术和扶产业、扶学业等多种途径,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加快实现脱贫。深入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截止目前,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共为贫困村直接投入资金175万元,捐赠物资折价25万元,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大扶贫格局。

建立投入保障机制。该县不断加大财政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将县级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5%作为扶贫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扶贫综合开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把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的40%用于解决连片贫困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及特色产业培育。积极争取上级扶贫开发和支农项目,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和社会资本投入,建立和完善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强化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管理,初步建立了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多元化扶贫投入机制,有力解决了贫困村发展难、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等一批突出问题。

建立评估验收机制。规定各单位负责包抓的贫困村,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社会事业和村级组织等内容,干部包抓贫困人口按人均纯收入、生产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医疗卫生情况和子女受教育情况,分别实行百分制扶贫考核。考核采取召开镇村座谈会、听取汇报、实际察看、逐户评估、群众评议等多种形式,现场验收,当场打分,结果公布,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达到脱贫标准的特困村将其从贫困村中出列,达到脱贫标准的人口停止相关到户扶贫开发政策扶持,对返贫人口将其列为贫困人口扶持对象继续帮扶,直至脱贫。

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扶贫工程纳入县上对各镇、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并给予重点赋分,把考核结果纳入镇和部门党政一把手工作实绩考核,实行扶贫开发工作“一票否决”和“责任问纠”制度,扶贫包联工作与干部年度考核、职务任用相挂钩。

二、成效

去年以来,x县在片区综合扶贫,对象按需扶贫的基本思路指导下,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

(一)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实施了十三年免费教育,惠及数千个贫困家庭,率先推行了特困人口医疗费全报销制度,低保实现了贫困人口“应保尽保”,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全部到位。投资6000余万元用于改善连片特困片区基础设施、发展主导特色产业。已经移民搬迁安置3100户11470人,从根本上改善了这部分人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实施扶贫方式,给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带来了新发展、新机遇、新气象,x年减少贫困人口6600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增长955元,创历年。

(二)农业主导产业稳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以桑、畜、菜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不断壮大,现代农业园区和合作社发展势头看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2个园区被评为省级示范,“池河明星猪→沼→桑现代农业示范园”模式在全省推广。合作社经营模式日趋成熟,逐步由互助组织性质向市场主体性质迈进,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推进“三业”富民,农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在扶贫工作中扎实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扶持家庭创业,不断提升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48元,增长16.6%,增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创业就业工作连续多年获得全省先进。

(四)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通过狠抓现代农业和工业园区建设、狠抓移民搬迁和现代新型社区建设、狠抓城镇基础设施配套,x年城镇化率提高3.2%,达到37.4%,吸引5252人进城入镇。今年已列入全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试验示范县。

(五)农村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农村保持和谐稳定。建立和完善了干部联系群众、便民服务、信访维稳等八大社会管理机制,尤其是深化了农村“三留守人员”管护工作,建立了矛盾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健全了农村治安防控机制。全县未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案件和安全生产事件,继续保持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启示

其一,跳出扶贫谋划扶贫。扶贫工作既属于经济范畴,也是民生内容,还是社会问题。站在全县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管理大局来思考权衡扶贫工作,围绕扶贫而不局限于扶贫,立足扶贫但放眼全局。必须认识到扶贫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短板”,在规划制定实施,资源调配使用,政策措施落实上体现扶贫为重。必须把扶贫当作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头戏”,对贫困区域和弱势群体存在的矛盾隐患优先治理,对不均等、不到位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抓紧解决,打牢全县稳定和谐的基础。必须把扶贫当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大舞台”,扶贫就是贫困地区最重要、最迫切的群众工作,增强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必须首先抓好扶贫帮困工作,下功夫努力缩小区域差别和贫富差距。

其二,遵循规律实施扶贫。扶贫开发工作要坚持在实践中探索规律,把握规律,顺应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主观臆断。必须在规划上注意当前脱贫与长期发展相结合,在片区开发上注意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在分类施策上注意物力扶持与智能培育相结合。自觉纠正赠予式、福利式、不计效益的扶贫思想,发展12个现代农业园区,扶持近5000个产业大户,组织起20余个民专业合作社,招商引资和本地城镇资本下乡办起一批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做到主动遵循市场规律。而且坚持抓内因、强自身,特别重视贫困村领导班子建设和村级自治机制建立,对所有贫困村班子进行了整顿,35%的村主职干部进行了调整,全面推行村级事务“五步三公开”工作法。

其三,抓住核心开展扶贫。扶贫工作的核心在人,主体是贫困群众,主力是县镇村三级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参与式扶贫,尊重农民的意愿,着力于提高他们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在突出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上,既坚持学龄孩子入学“一个都不少”,又推行农民技能培训“存量一个不漏、增量一个不减”。项目建设中,强化农民的选择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办成贫困农民迫切需要解决,又能使之直接受益的好事、实事。为了提高各级干部参与扶贫和服务群众的本领,在建立“责任到人、工作到户”等机制的前提下,办《讲堂》,编本土教材,建培训基地,办技能培训班,开展党政事业干部全员学习考试,组织镇村干部“一人学一技”,进行农民选项培训等,全面提高党员和基层干部自身知识和技能。出台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政策文件,关爱原待镇村干部,建立健全村运转经费和村干部补贴制度和年满60周岁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基本形成了一套“来源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激励机制。

其四,坚持实干推动扶贫。扶贫工作必须以艰苦奋斗精神为动力,以踏实认真的作风为支撑。把扶贫作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切入点,紧扣“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优化环境”主题,以集中整顿、督促整改为抓手,强化实干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完善干事机制,初步形成了“热爱、热情友善,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团结和谐、敬业奉献”的精神,营造了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实践证明,只有把转变干部作风作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使命,碰真来硬,务求实效,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干部作风得到根本转变,才能形成加快发展、实现减贫的强大合力。

走访调研报告 篇21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单位《干部大走访活动计划》的要求,我单位积极行动,深入乡镇(场)林果业先进和落后村(队)负责人,部分种植大户,详细了解林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果农对林果业发展和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走访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工作小组深入到乡镇(场)林果业先进和落后村(队)负责人,部分种植大户50户,详细了解林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果农对林果业发展和意见和建议。

二、梳理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走访乡镇领导及林管站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乡镇林管站办公条件差,交通条件差,基层待遇低,条件艰苦,有的甚至连取暖的煤都没有。措施:积极申请项目资金,配备软件设施。

问题二:人员少,业务量大,办公条件有限。措施:招录有专业知识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实林果业管理队伍;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

走访农民,反映的问题:

问题一:林果业投入资金不能满足当前林果业发展需求,广大农民认为种植棉花、水稻收益快,因此对种植林果业的投入不够重视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措施:组织部分农民到乡(镇)观摩林果业种植成效,用事实说明种植林果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高广大果农种植林果业的信心,同时积极争取多方资金用于林果业发展所需,如通过贷款等方式。

问题二:广大果农对果品销售有后顾之忧。措施:通过招商引资,建立果品加工企业,就近就地收购果品。

问题三:林果业见效期太长,农民不懂林果业管理技术,不知如何开展林果业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和培训力度,通过集中培训和通过召开现场会的形式提高广大群众的林果管理技能。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各班子领导成员按照分工,认真落实解决问题的责任,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协作意识,按照职能分工,密切配合,扎扎实实抓好职责范围内具体问题的解决。

(二)落实责任

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头抓好整改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三)加强工作的督查、协商

加强工作落实中的相互督查和协商,针对整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处理,全面推动工作落实,使得整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四)健全制度

建立整改台帐,列出问题清单,逐条进行落实。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建立公示监督制度,通过工作简报、公示栏等形式,面向干部群众、面向服务对象、面向社会,公示解决问题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走访调研报告 篇22

为摸清xx市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拓宽思路,促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根据市政协常委会XX年度工作安排,8月19日,在市政协副主席率领下,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采取实地察看、听取工作汇报、与镇村组干部和村民座谈等方式,就我市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认真听取了市扶贫办、官山镇、铁炉村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介绍,实地察看了部分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与镇村组干部、扶贫重点户和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广泛听取和认真讨论了他们对推进我市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根据调研情况,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贫困现状与致贫原因

xx市是国家秦巴山片区29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之一、是全省脱贫奔小康七个试点县市之一,全市现有贫困人口8.6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3%,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汉江以南高寒山区、汉江以北石漠化山区和水库淹没区等3个贫困带,贫困区域广、致贫因素多。形成贫困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贫困户居住在偏远山村,交通不畅,通讯落后,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二)贫困人口素质偏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子女上学致贫。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创业,有的举家外出,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不齐,与之配套的措施是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导致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还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有学校的城镇,这样增加了家庭负担。而对于部分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民而言,带孩子去城镇或城市上学,同样无形中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根本脱贫的农民更是不堪重负。特别是高中生、大学生学费、生活费支出较大,一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子女上学负债累累。

(四)因灾因病返贫。一方面,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无法抵御频发的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贫困户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二、主要做法与根本出路

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xx市扶贫开发已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尤其是围绕贫困户脱贫所做的前期工作及好的经验做法,为下一步开展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出路还是要贯彻落实中央、省新时期扶贫开发精神,采取“五个一批”确保贫困户脱贫。

(一)主要做法

1、对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XX年xx市根据国家、省扶贫部门工作要求,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并对全市9.86万贫困人口进行了建档立卡(当年减贫1.2万人,现有贫困人口8.66万人),为实施精准扶贫收集到了第一手资料。

2、因户制宜制定了脱贫计划。按照十堰市两办文件的要求,为全面准确地完成全市精准脱贫任务,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全市组织开展了以“摸底数、立项目、定规划”为主题的精准扶贫大走访活动。围绕实施“五个一批”,进一步摸清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与脱贫需求和愿望,规划好脱贫项目,明确脱贫时限,算好扶贫攻坚明白账。xx市的大走访活动8月5日正式启动,全市各乡镇、驻村工作队深入农村千家万户,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走访活动,经过近1个月扎实细仔地调查,目前大走访活动基本完成,对全市所有贫困户分户制定了脱贫计划,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

3、梳理了十个到户到人政策。为建立瞄准机制,对贫困户实行“靶向治疗”,梳理出台了十个到户到人政策。即:产业扶贫到户到人、生态扶贫搬迁到户到人、“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到户到人、金融扶贫贴息到户到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带动到户到人、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饮水、道路、生态家园建设等)到户到人、低保衔接到户到人、助学济医到户到人、责任帮扶到户到人、帮扶措施到户到人。

4、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市成立了扶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监督检查、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建设、资金整合、宣传报道、政策指导等7个工作组。抽调精干人员,充实了办公室和各个工作组力量。与此同时,调整了市领导驻点,实行了“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选派全覆盖。为扶贫攻坚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二)根本出路

采取“五个一批”,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一是扶贫搬迁一批。把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作为扶贫攻坚工作的首要任务。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逐户摸底鉴定,对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生存发展条件的地方,危旧房屋不适宜居住的对象,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的地方,分年度实施生态搬迁安置,做到应搬尽搬。

二是开发脱贫一批。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是扶贫攻坚的主要任务。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涉农资金投入和撬动信贷投放,因地制宜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加大转移就业和支持创业力度,加强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综合措施,推动实现稳定脱贫。

三是扶智脱贫一批。(1)抓好劳动技能培训。按照“1户1人1技能”的目标,统筹整合培训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提供就业技能培训;(2)大力开展“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行动。接受中职、高职、高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提高补助标准,实现应补尽补,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3)加大创业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支持他们在农村创办各类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激励他们与贫困户建立平等互利的利益联结机制,吸引和带动扶贫对象积极参与创业项目,多渠道增加收入。对具备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创业培训,支持其开展创业增收。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领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四是医疗救助一批。切实加强医疗卫生扶贫,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全覆盖;三年内对贫困村村医培训实现全覆盖;提高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标准;市建立扶贫医疗救助基金,对患大病而返贫的农户新农合和大病统筹报销后的余额部分给予补贴;市镇卫生机构至少每年免费对贫困人口全面体检一次,做到预防为主、小病早治,及时诊治,减少大病的发生率。

五是保障供养兜底一批。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要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探索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逐步把低保线提高到扶贫线标准以上。

三、具体办法与保障措施

1、有效解决思想观念。随着20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市、镇、村三级务必要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担当起精准扶贫的主体责任。要把扶贫攻坚作为当前全市最重要的事项、最艰巨的工作、最紧迫的任务,要按照军事作战原则,实行挂图作战,坚决打赢扶贫攻坚决战决胜之战。

2、有效解决资金整合。建议尽快建立扶贫投入市级整合机制。按照贫困人口人均1万元进行整合,根据各地贫困人口数量和脱贫任务将整合资金包干到镇,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主要用于贫困户的生态搬迁、危房改造、产业发展及教育扶贫、五保低保兜底和医疗救助扶贫等。目前应迅速出台精准扶贫资金整合方案,同时出台资金使用监管办法。一手抓整合,发挥的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一手抓监管,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

3、有效解决工作措施。建议精准扶贫大走访活动后,贫困户脱贫要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要突出生态扶贫搬迁、致富产业培植、致富能人培养三个重点,着力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致富问题和教育培训问题。要落实扶贫攻坚约束机制。严禁违背扶贫工作政策、严禁实施各类形象工程、严禁破坏生态环境、严肃扶贫工作纪律,做到风清气正。

4、有效解决职责问题。一是落实市扶贫攻坚指挥部及市领导的工作责任。建议市指挥部坚持一季度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坚持一月一例会制度。市指挥部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扶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落实镇(办、处、区)的实施主体责任。各镇(办、处、区)要成立相应机构,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工作责任制,承担属地扶贫攻坚实施主体责任,重点抓好生态搬迁、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挂图作战、任务上墙、限期脱贫。三是落实市各单位、各部门的扶贫攻坚责任。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工作职责,主动作为,在已有行业扶贫政策措施基础上,围绕精准脱贫,强化精准度和针对性,制定并实施本部门加大行业扶贫力度的特惠政策措施和精准扶贫计划。四是落实驻村工作队的扶贫攻坚责任。建立“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工作机制,做到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扶贫工作不脱钩,驻村工作队不撤出。建议出台驻村工作队生活补助办法,确保驻村长期化、制度化。五是落实干部队伍建设责任。建立健全市、镇(办、处、区)扶贫攻坚工作机构,确保适应扶贫攻坚工作需要。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建立党组织,引导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要围绕扶贫攻坚工作进行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对扶贫攻坚中业绩突出的干部要及时进行提拔重用。对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要加大问责惩治力度。

走访调研报告 篇23

按照镇党委开展“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大走访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我对郑家河片四个村的部分党员群众进行了走访,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广泛听取了群众意见建议。现将走访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走访活动情况

由于自己原来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到镇上工作时间又较短,对农村的一些情况了解还不够,所以我特别重视这次大走访活动,想从中真实地了解农村现状,增强自己的农村工作能力。

按党委要求,我共走访了四个村20家农户,包括贫困户2家,一般户18;其中有退职村干部4家,老党员1家。走访活动采取了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向群众介绍了我镇党委开展“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大走访活动情况,宣传了我镇党委和上级党组织的方针政策,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群众们都赞赏我镇开展的这次活动,感谢党委、政府对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关心,普遍反映近年来在中央、省、市、镇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勤劳致富奔小康,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种植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发表了一些意见。

二、存在的问题

奎几年来,我镇农民群众在中央、省、市、镇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协调帮助下,通过大家的努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发展等几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通过大走访也了解到部分村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农村党员年龄偏大,“两委”班子文化程度偏低,能力欠缺。通过走访了解到,现在大多数村的党员年龄偏大,部分村近几年发展的党员寥寥无几,并且还有些村只是发展村支部成员的近-亲属;村“两委”班子成员文化程度偏低,在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下,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已存在一些不适应。

(二)新任“两委”班子磨合仍欠缺。今年上半年,村“两委”刚刚换届,部分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更换后,到现在仍未磨合好,甚至是水火不容,经常性发生摩擦事件,这给村的发展带来巨大障碍。我片刘家河崖头和富家庄子就是这种情况。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卫生机构服务不到位。近2靖年我国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惠农、改善民生的好政策,农民群众也普遍反映到医院能看起病了,并且国家对此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多,农民看病负担大大减轻。但是,村级卫生服务机构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用收取药方费、指定药品等方式,从中谋取私利,部分群众有怨言。这大大的阻碍了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和普及。

(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方面尚存不足。我镇是“安丘模式”—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种植的发源地,也是“安丘模式”的代表。郑家河片部分群众就提出,我片村庄与于家水西、慈埠、大儒林等先进村差距较大。

三、几点建议

通过这次大走访活动,了解到部分群众的建议和意见,为更好服务百姓,让我们的各项工作让群众满意,我认为今后基层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一)抓村支部班子的建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核心带头作用。在逐渐改善党员年龄和文化程度结构的同时,教育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标尺,加强自身修养,时刻不忘应有形象和神圣职责,讲究人格,注重品德,使自己的言行与党员的标准相一致。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富农本领,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二)抓村“两委”班子建设,形成合力,共同为村的发展干事创业。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是一个村致富发展

的基础,村“两委”班子四分五裂,事必阻碍村的发展。我们要在村“两委”的合作上下力气,该说服教育说服教育,该果断处理果断处理,使两者形成合力,共同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三)强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收入增长。借“安丘模式”升级的东风,学习我镇先进片村的经验作法,大力指导农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一是要立足本村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二是注意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重点帮扶特色种植和养殖业,让其规模化、产业化;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效农业种植和养殖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水平和管理技能,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打好基础。

(四)加强指导检查,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户宣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原则和具体措施,选择本地区的典型事例进行宣讲,努力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村级卫生医疗机构的指导与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群众参加新农合解除后顾之忧,增加其积极性。

走访调研报告 篇24

20xx年8月,我开始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进村一年多来,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玳堤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调研报告,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玳堤村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玳堤村,位于龙涓乡东北部偏北,东与安美村毗邻,西与福都、福黎村接壤,南与山后村相临,北与钱塘村和芦田镇招坑村交界,距乡政府6公里。海拔600-800米之间,年降雨量1800毫米,年均温度17.6℃,无霜期290天。村内多数为李姓,至20xx年底,全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965户,总人口3610人,其中党员62人。据统计我村有水稻田300亩,农地600亩,林地5000万亩,茶园3000亩;果园530亩,品种为柿、梨、桃、李、香蕉。村民以种植茶叶为主,兼顾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20xx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土地管理,年创50万元。全村外出务工人员600余人,年总收入1800余万元,外出劳动力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我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我村一直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目前我村辖区内建有茶叶城一座,占地面积达150亩,一座藤艺加工厂位于茶叶城边,还有一座茶叶加工厂和一处养猪场。这些本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带动本村劳动力100多人从业。

2、历史与自然状况

明清为龙涓里玳堤乡。民国属龙涓乡玳堤保。解放后,先属龙涓乡,后为玳堤乡,1958年2月仍属龙涓乡玳堤小乡玳堤高级社,1985年11月属龙涓人民公社福都大队,1961年8月析出为玳堤大队,延至1984年7月为龙涓乡玳堤村。

1939年创办学校,1950年为玳堤小学,1988年建校舍1座600平方米。1997年,翻建小学教室12间,宿舍16间,20xx年扩建学校,完善设备,学校总建筑面积1992平方米。20xx年建村委会一座,建筑面积150平方米,1969年建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70千瓦。20xx年,拓宽硬化344县道玳堤境内公路长2.4公里,水泥路面宽14米。

3、基层组织建设

玳堤村共有党员62人,村两委成员12人,在村书记李文发、村主任李锦镇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村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至今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乒乓球室,广播室等保证了村民全身心的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今年来我村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工作,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经过努力我村成为我乡党风廉政建设的试点村,加快了基层组织建设步伐。

4.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玳堤村两委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柴湾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我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做好茶叶生产工作,努力实现茶叶富民目标。通过积极引导茶农转变经营理念,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并组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村两委干部定期走访茶企、茶农,探讨产业发展之路。在通过开展茶农茶叶种植、初制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全村广大茶农经营茶园的管理水平,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产值,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以来,村两位委抓住村村通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资60万元,新修硬化村级公路2公里,拓宽修建村级道路土路面4公里;为了解决群众遇到强降雨天,茶园、屋舍会被溪水淹没的问题,20xx年,我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在筹资筹劳和上级资金补助下,年底前我村顺利完成了山坪至深内长5公里的河道清理并拓宽为3米;20xx年以来按照文明、卫生、科学的内容,要求加快户厕改造力度,我村对露天粪缸进行整治取缔,通过村两委的努力,我村厕改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为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我村结合创建文明村、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经常开展文明卫生创建活动、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建设,利用村级各种会议开展法律法规社会道德教育,弘扬新人新事,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结合创建安全示范村,开展让平安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我村今年来无重大事故,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民兵工作、征兵工作、妇女工作都较好地完成。

二、玳堤村发展状况和分析

1、经济发展概况及分析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看,我村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渠道单一;从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比较大,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差距。从对我村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了我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1)、茶叶经济发展缺乏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茶叶种植作为带动我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大多数茶叶种植户都是小农型的分散种植,小型、分散种植模式成为了发展规模茶叶经济的颈瓶。专业化、高效化、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如今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真正潜力所在。而我村目前的农业格局则仅仅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与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村居更大的跨越发展。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管理费用。集体资产总额少。无其他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无经济收入而搁浅。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我村较大的跨越发展,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运转。

(3)、部分村、组干部工作热情不高。一些村干部反映由于工作复杂、报酬低,工作难做,干部难当,工作积极性不高。

(4)、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成员年龄结构老龄化,青年人外地务工,党组织活动开展困难。

(5)、通往各组的道路泥泞,急需修建通往村民家门口的水泥路。要想富,先修路,村里泥泞的小路限制了本村与外界的沟通,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

(6)、居民思想观念落后,精神生活单调乏味。村中缺乏文化基础设施,缺乏先进文化传播的氛围,消极落后思想观念得到滋生繁衍。突出表现就是重男轻女等现象丛生,超生欲望强烈,导致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局面。

2、整改措施及意见建议

(1)、在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经济增长渠道,打破单一性的发展格局。

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服务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服务业经济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3)、针对部分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是加强干部学习。采取理论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村干部进行基本理论、政策法规、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队伍依法施政的水平,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是适当改善村、组干部待遇。采取灵活的方式,如根据各个村干部负责的工作的开展情况,根据个人工作业绩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高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4)、拓宽信息渠道,壮大村级经济

首先,要加强学习。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面对时时处处产生的大量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管是老干部还是新干部都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其次,要真正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并努力将其落到实处,善于和农村的致富能人保持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把获取致富的信息反馈给农民。再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指导农村工作的作用,扩大信息的来源。

(5)、组织学习

鉴于现阶段农民文化偏低的实际,为了让农民能够学得进,用得上,在送科技进村入户的培训工作中,注重改进培训方法,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参观大户,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等方法进行,应该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6)、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自身潜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通过镇区工业园区集体厂房的出租不断扩大集体经济收入。

(7)、尽量多的组织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使村民远离不良风气,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村居。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就应该创新思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引进各种优秀人才资源,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新玳堤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走访调研报告 篇25

爱国社区位于周村区西南部,社区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居民8000多人,是周村区较大的综合性居住区域,爱国社区在区委、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下,逐步提高和丰富着社区管理的发展,成为周村区比较有影响的社区。但是随着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提高,爱国社区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影响社区发展、社区自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着社区管理水平的提升与和谐社区的构建,为此,4月份,我对爱国社区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对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距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但实际上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实际上文体活动多,教育活动少。二是社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街道办事处要求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我结合工作对50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还有5人不清楚。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禄,为人分忧”;“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干活”的思想。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社区居委会是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3、政府部门职能不到位,社区自治职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提出了“横到边,竖到底”、“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的目标和任务,以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导、服务不到位,形成了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有些部门工作(含街道)进入社区没有发挥自身指导、服务职能,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而是习惯于把社区当作自己的下属单位去布置工作;热衷于创建、搞评比,轻内容、重形式,各项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挂牌子、设展板、建台帐、要数据”。社区居委会每天应付着上级领导的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1万5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部分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如劳动、城管、矫正、治安协管员等都是由劳动部门安排的失业人员,工资比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高,不仅发工作服,而且遇年节还有福利。而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险个人负担部分后,每个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影响了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

二、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应积极为社区居委会减负

一是理顺区街关系。要按照“条专块统”的原则,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由区委办局在街道设站(所),实现条条上的一专到底。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块块上的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地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

二是理顺街(部门)居关系。理顺关系要改变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任务。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四级网络中的一个网格,而不是一个“级”,这个理念是理顺街居关系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按照政事分开的思路,将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做到“两个明确”:即明确哪些属于街道(部门)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政务性工作,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属于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门)无权向社区摊派;属于社区的工作,社区有责任完成;对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权手续。

三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实现政事分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务。二要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这个权力能不能落实,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成败。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只有把这五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社区居委会才能真正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服务搞起来。

(二)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

目前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这虽然有利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难以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制约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和归属,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运转,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各社区要协调辖区单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

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在有偿或低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实力。

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现有每年每个社区1万5千元基础上提高到3万元。

五是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政府部门和街道经批准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要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三)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精神,结合区域实际,调整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资的基础上,可由区政府或办事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年终奖励,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切实解决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保障委员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走访调研报告 篇26

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县开展深度贫困乡镇村百村万户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帮扶单位组织帮扶干部,对我乡1367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将我乡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走访调研情况

我乡帮扶单位共13个,其中市级帮扶单位7个,县级帮扶单位5个,乡级单位1个。市级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共计286人共计走访532户,其中贫困户330户,已脱贫户202户,开展集中宣讲政策15场,召开座谈会15场,发放民意调查表532份,查找并整改问题28个,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0个。

县级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共计67人共计走访342户,其中贫困户101户,已脱贫户241户,开展集中宣讲政策5场,召开座谈会5场,发放民意调查表342份,查找并整改问题10个,排查调处矛盾纠纷4个。

乡级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共计38人共计走访360户,其中贫困户80户,已脱贫户180户,开展集中宣讲政策1场,召开座谈会3场,发放民意调查表360份,查找并整改问题2个,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个。

二、调研报告评定结果

(一)帮扶单位调研报告评定结果

我乡帮扶单位共13个,其中优秀5个,占比38.46%,良好8个,占比61.54%。

(二)帮扶干部调研报告评定结果

市级帮扶干部调研报告共283份,其中优秀等次107人,占比37.76%,良好等次164人,占比58.04%,合格等次15人,占比5.24%。县级级帮扶干部调研报告共67份,其中优秀等次20人,占比29.85%,良好等次47人,占比70.15%。乡级帮扶干部调研报告共38份,其中优秀等次15人,占比39.47%,良好等次23人,占比60.53%。

三、走访调研实绩评定结果

(一)帮扶单位走访调研实绩评定结果

我乡帮扶单位共13个,其中优秀4个,占比30%,良好10个,占比70%。

(二)帮扶单位走访调研实绩评定结果

市级帮扶干部共283人,其中优秀等次80人,占比28.27%,良好等次191人,占比37.49%,合格等次12人,占比4.24%。县级级帮扶干部共67人,其中优秀等次18人,占比26.86%,良好等次49人,占比71.64%。乡级帮扶干部共38人,其中优秀等次11人,占比28.95%,良好等次27人,占比71.05%。

走访调研报告 篇27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充实了村两委班子队伍,提高了为群众办事的效率,给我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注入了新鲜活力。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的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我镇通过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和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现任大学生村官作了相关调研,现就此调研结果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省、市、区的安排,自20xx年以来,我镇陆续接收了12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年龄主要集中在24-28岁之间,其中男4人,女8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0人,大专学历1人,中共党员1人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其余11人担任村主任助理。截止日前,经本人申请,离任10人,留任2人。离任的10名村官中,因村社管辖权变动而被转到其他乡镇任职2人,其余8人均通过考录公务员走上了新的岗位。

二、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现状

1.思想积极主动

虽然刚任职时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的情况不够了解,但是他们思想上积极上进,工作上踏实主动,逐步克服了重重困难,表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07、08和09年的大学生村官经过两年以上的基层锻炼和磨合,逐步适应了环境,成功地完成了由大学生到基层村干部的角色转换。

2.工作踏实熟练

总体上大学生村官工作态度端正、踏实肯干,绝大多数对村情基本数据、地理人文环境已基本熟悉,对农村政策、村主导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渠道和重点工作思路也比较清晰,能够很好完成本职工作,发挥了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当好了信息宣传员、政策讲解员、农村办事员。同时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智慧,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受到镇村两级的一致好评。

3.学习认真持续

按照市、区相关文件要求,我镇每名大学生村官每年均接受了1次以上的市级或区级培训。培训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理论、思想道德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等多个方面。我镇大学生村官均认真、持续地接受了培训,做好了个人笔记,汇报了个人感受,都表示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增加了个人知识储备、提升了自我内涵和修养。

4.生活方便满意

我镇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工作、食宿等基本条件,帮助解决了其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交通、通讯等问题,并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干好工作。调研结果显示,我镇大学生村官对工作生活条件的满意度为100%。

5.待遇完善全面

我镇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及时为大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并为他们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伤险、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并参照在编人员水平发放补贴。按照省、市、区的要求,从20xx年7月开始,我镇每月为大学生村官增发补助资金800元,月补助增长率达73%,解决了大学生村官长期以来补助较低的拮据现状,为他们扎根基层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总体上我镇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与在编人员的差距较小,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满意。

6.出路宽广多元

服务期满后何去何从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村官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主要有六条出路:续聘、参加公务员招考、自主创业、继续学习深造、参加社会招聘、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当前我镇大学生村官绝大部分选择了前两条出路,一是续聘率达100%,二是截至目前经考试被录用为公务员的比重达67%。此外,我镇有1名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间进行了研究生学习深造,并成功获得了硕士学位。在支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方面,我镇成立了创业孵化基地,鼓励镇上致富能手和个体工商户结对帮扶大学生村官创业。

三、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培训课程设臵的理论内容居多,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农村建设亟需的专业知识和方式方法,而且培训形式单一,基本都在室内完成,缺乏到实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此外,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没有很好发挥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结对帮扶作用,导致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出现工作无法推动的现象。

2.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虽然我镇制定并严格落实了考核制度,这对激励和督促大学生村官认真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制度还处在探索阶段,管理尚不健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盲点,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时间比较散漫,组织纪律观念不强,自我约束不够,以及在工作上相互推诿、拈轻怕重的现象无法得到及时遏制,破坏了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影响了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形象。

3.出路渠道需要拓展

调研过程中发现,受各种因素影响,自主创业、参加社会招聘和村两委选举这三条出路并未受到大学生村官的青睐。究其原因,一是大学生村官缺乏自主创业所需的资金和专业技能背景,二是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将村官一职作为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跳板,三是大多大学生村官被借调到乡镇政府工作,缺乏时间、精力和阅历,导致无法参加村两委会选举或无法在选举中胜出。

四、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健全教育学习机制

一是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专题培训,按照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采用理论学习、案例教学、经验传播、实地考察、远程教育等形式,重点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工作方法技巧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二是建立结对帮带制度,基层党员干部要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对一、手把手传授,让他们积极参与解决农民的利益纠纷、邻里矛盾和重点工作的处理,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农村,融入农村,融入群众,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学习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全面适应农村工作。

2.完善管理考核体系

一是管理上要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镇村两级监督,对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二是考核要按照注重实绩、量化标准、强化激励的原则,建立自评、村民参评、所在乡镇和村社联评机制,科学细化考核指标,定时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能力和操作到位能力的实务考核,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机制。考核过程要公正公开,考核结果要公示透明,并按照相关规定逗硬奖惩。

3.加强出路渠道建设

一是针对有专业技能知识、有创业背景、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村官,结合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参照本地特色和实际,通过与当地致富能手和成功创业项目结对,进一步为大学生村官创造宽松的自主创业环境。二是要加大宣传优秀企业的社会招聘信息和待遇信息,向优秀企业推荐表现良好而又有意愿到该单位就业的大学生村官。三是成立大学生村官竞选村两委示范点,对强烈表现出扎根农村意愿和决心的大学生村官,要鼓励和协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村级换届工作中去,助推大学生村官竞选村两委,为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服务三农打造新典范、树立新榜样,带动大学生村官全员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去。

走访调研报告 篇28

一、基本情况

县乡幅员面积27.68平方公里,有耕地661.8公顷。地处丘陵地区,四季分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辖金6个村,56个村民小组。现有居民 3295户,总人口11495人。作为新区核心组成部分,乡承担着由发展传统农业经济转变为共建产业园区、奋力推进“产城一体”项目和新农村建设重要任务。其中,过军坝村、瓦房沟村为“挂包帮”活动联系村。

过军坝村位于乡西南面,与本乡村相邻。全村共有8个社,841户,2992人。该村是新区产城一体建设核心区。目前,开工在建项目均在该村范围内,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全面快速推进。

根据市、县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相关文件精神,为把“挂包帮”工作落到实处,我乡迅速成立“挂包帮”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力争为民排忧解难,为村共谋发展,并以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等方式多次深入帮扶村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村位于乡北面,与本乡以及市镇村相邻。全村共9个社,330户,1016人(其中男528人、女488人),耕地952亩,其中田528亩,土424 亩。已修村道路3.3公里,已整治山坪塘2口;实现全村户户通电,建成沼气池200余口;林业方面完成退耕还林355亩,实施天保工程管护森林1000余亩,有9个林业站,9个天保站点,建成林木种苗基地9个,成立森林防火队9个;建成服务站所场1个,兽医站点1个;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00部,移动电话用户达300余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

二、存在的问题

(一)过村

1.土地征用问题。新区产城一体项目所用土地,需按国家有关政策进行征用,不再进行流转,确保园区建设顺利推进。

2.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需着手组织对新区产城一体项目所涉及村社失地农民进行清理,按有关政策逐一建立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等各项基本生活保障。

3.关于基本生活保障资金问题。需按照土地征用有关政策解决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所需资金。

(二)村

1.乡村公路等级不高。虽然瓦房沟村的公路通达率较高,但等级不高,路面窄、路况不优、抗灾能力低,且无科学的生产道路。较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制约了该村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

2.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由于无骨干水利工程,十年九旱,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全靠天蓄积,特别是瓦房沟村山高沟夹,区域内无干流经过,积雨面小,蓄水设施缺乏,雨季雨水无法保蓄,仅靠几口堰塘蓄水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3.农村项目未整合启动。瓦房沟村第二轮扶贫村计划、民俗文化新村建设、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尚未整合启动,规划缺乏前瞻性。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联系,主动对接。乡作为“挂包帮”活动的主体,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经常深入过村、村,与村三职干部、困难户进行对接,了解具体情况。同时,主动与联系本乡的县长和县府办、县交运局、县投促委等联系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汇报、对接、沟通,及时将过军坝村、瓦房沟村的基本情况、急需上级领导和部门协调解决的事项作出详细汇报。

(二)科学制定规划。乡党委、政府根据实际明确了争取在XX年—XX年三年时间内,将过军坝村纳入新区“产城一体”项目统一开发建设,建成优美社区。将瓦房沟村建成生态、田园、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新农村示范点,成为新区的后花园。同时,配合帮扶单位制定了过军坝村、瓦房沟村三年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首要条件,乡党委、政府积极与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联系,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和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争取更多项目的扶持。

(四)搞好产城一体、新农村建设和新村扶贫项目。过村已纳入新区产城一体项目内进行整体规划、开发,需进一步加大同置信合创的合作力度,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八年建成”的.目标,将其打造成为西南生态环境最美、综合配套最全、产城融合最佳、运营效率最高的产城一体示范园区。积极向上汇报,尽快启动瓦房沟村土地增减挂钩建设项目、新农村建设专项规划和新村扶贫建设项目,以缓解园区用地指标压力。同时将瓦房沟村打造成生态、田园、乡村旅游新农村示范点,成为新区后花园。

(五)认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乡党政领导每人挂一个支部、联系一户帮扶群众。帮助支部强化队伍、加强建设、发挥堡垒作用;帮助所联系农户寻找一条致富的路子。全乡机关干部每2人联系1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让其早日脱贫。

(六)多形式加大产业发展力度。一是鼓励村民借鉴好的经验,以大户带动小户,大力发展桃子、枇杷等特色产业,作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二是加大农业技术培训,邀请相关部门对全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并通过村级广播定期向村民讲解相关农业知识,帮助引导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三是引进外来投资,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提高收入。

四、建议

(一)搞好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工作。建议村、乡、县三级联动,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民生、生态环境等领域,抓紧争取并实施一批带动作用强、投资见效快的重大项目。其中,瓦房沟村已纳入第二轮扶贫村计划,建议上级部门支持,力争XX年启动,并将民俗文化新村建设、增减挂钩项目一并纳入,争取瓦房沟村早日脱贫致富。

(二)加大乡村交通、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建议通过上级部门争取扩大村社道路、生产道路、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完善村道路和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彻底解决道路、农田水利问题。

(三)加大对人才、工作支持力度。按照放权活区精神,加大对人才、工作支持力度,确保产城一体项目顺利推进。

走访调研报告 篇29

按照市、区委组织部关于大学生村官开展"百日走访"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结合"五新"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开展集中走访,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改造后,对于药材居委会来说,将是全新的挑战,围绕现阶段"五新大调研大讨论",结合社区实际,现将今后药材"五新"新思路总结为"如何认识社区新优势,如何挖潜创收新途径,如何运用管理新路径,如何打造服务新品牌,如何破解发展新瓶颈"。

认识社区新优势:

药材社区位于中城区北侧,东邻发展大道,南邻古黄河水景公园风光带,西至运河文化大桥,北至二线防洪大堤,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内有一处共25栋居民住宅小区、一个单位宿舍,另有市马陵高中部、市第一人民医院、市民政局、市残联、阳光大酒店、老年公寓等单位坐拥其中,交通便利,风景秀丽,社区资源丰富。

挖潜创收新途径:

依托市马陵高中部和市第一人民医院地利优势,努力协调争取在附近建立一个规范经营、秩序井然的疏导点,不仅能满足周边居民和学生需求,而且便于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也为居委会创造了收益。

居委会开办物业公司为隆城颐和安置小区提供物业服务,小区内成立楼栋长、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参与小区物业监督,始终坚持让小区物业管理运行在阳光下。

与市城投公司协调争取租赁隆城颐和安置小区门面房,对门面房进行统一管理与对外出租,居委会从中赚取中介费。

运用管理新路径:

探索以党建创新引领社区管理创新新思路,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单位联社区、党员联居民"的"双联"活动,为社区发展提金点子、想好办法。

一是建立功能型党支部。根据党员爱好特长、志愿服务内容等,深化辖区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参与社区管理。将各单位在职党员活动情况,统一纳入社区党务公开,在社区网站、公开栏公示,同时社区党委还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不定期发送短信,加强辖区单位与社区党委之间的沟通。

二是居住在社区内的党员亮明身份。为了便于后期管理,与物业公司做好对接,做好常住人口名册登记。将在每个楼栋入口处悬挂"党旗在楼栋飘扬"展示牌,主动参与到物业小区管理中,以实际行动塑造新形象,展示新风采。

三是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建立网格QQ群,设置社区网站、居民回音壁等方式,多渠道搭建居民反映诉求平台。

四是善于活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要始终相信高手在民间,学会向群众寻计问策,利用好、选好社区评议团成员,为药材新常态下的新发展排忧解难,出谋划策。

打造服务新品牌:

药材辖区内以老年公寓、市民政局、市残联等这些帮扶弱势群体的单位居多,且隆城颐和安置小区入住户多是周边拆迁家庭。根据社区特点,打造"为乐助老"特色社区,自建一批服务弱势群体的志愿者队伍,与社会志愿者组织搞好对接,提供配套服务,不定期开展特色活动。利用好市第一人民医院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定时为居民开展义诊咨询。

破解发展新甁颈:

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班子队伍。一个地方能不能发展,以及发展得如何,关键在干部,因此培养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班子队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定期组织学习,提高班子综合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班子执行力;建立社区大党委,增强社区工作整体合力。

敢于想办法破除小区管理难题。从其他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物业费收缴难和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对此有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供今后集体讨论:一是加大对新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力度,研究对此强化措施,增强居民群众对物业管理的认识,引导广大群众支持物业管理。二是合理利用规划物业管理用房,由居委会成立物业公司负责管理,好处在于物业管理办公用房可对外出租,出租收益也可作为物业管理经费来源之一。三是建立小区党支部,积极发挥作用,让其成为社区维护稳定的预警点、社情民意的收集点、社区工作的延伸点。四是以业主自我管理为主的自治物业组织,提高居民参与物业管理积极性。聘用社区业主组成物业管理队伍,负责本社区内的卫生清洁、道路交通、设施维护、治安巡视等事务。五是对于一些拆迁户存在难以改变传统的农家生活习惯,为防在小区中"见缝插针"地种菜,与开发商协商专门规划些许绿化带租给业主种规定范围内的菜。

走访调研报告 篇30

一、村情概况:

1、地理位置

x村位于沁水县城西25公里的历山脚下,沁东线旁,距中村镇7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约4.5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与晋南翼城相接壤,该村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矿藏丰富,人杰地灵。村落座北朝南,雄踞土垣之上,建筑古朴典雅,奇特美观,登高俯看,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金鸡。她北枕神仙岭,南城登药王殿,东西两河环绕,四面群山环抱,绿树成荫,山青水秀,真可谓一座独具特色的秀丽村庄。相传舜的玄孙姚奕,定居在历山的都垛村,其后裔一支入住繁衍存世,村名叫姚家寨。后来,姚员外家养了一只恶犬,经常伤人,路人进村必先敲钟,家员出来拦狗,从此改名x村。

2、基本情况

全村共有村民263户,870多口人,2130亩耕地,5645亩林地。自第九届村委换届以来,成立北岭联合党支部。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共有8名,党员45名。下辖三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23人,属纯农业村。村民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外出务工为主。

3、新农村建设情况

20xx年通过全民总动员大搞环境卫生清洁工程,投工2600多个、2400多车次,清运垃圾10000多方。新建了12个公厕和22个垃圾池。治理了卫生死角,建立了长效机制,营造了干净、卫生、文明的生活环境。投资30余万元修建东河大坝450米,不仅彻底改善了原先垃圾滩的面貌,而且为防汛工作打下了基础,为本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了条件。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23万元,新打机井一眼,新建300立方蓄水池一个,更换供水管道。完成了本村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村内人畜吃水的问题。投资20万元,将清洁能源煤层气收入,目前全村80%的户都用上了清洁卫生的煤层气。先后投资190余万元,硬化了村内的大街小巷35000余平方米。并在村内主要街道铺设下水管道4000多米,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投资18万元购置了配套的健身器材,不仅为群众健身提供了方便,还丰富了村民的生活。投资20万元在村东公路边实行新村试点工程。安装12组太阳能路灯,为亮化工程奠定基础。投资120余万元兴建x村休闲文化广场,目前已全部完成投入使用。投资12万余元在全村主要街巷安装了监控设备,促进了社会的团结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集中力量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任务,受到了党委政府的表彰。

20xx年,全村粮食总产440.1吨,平均亩产215.2公斤。经济总收入650万元,人均纯收8444元。有村办医疗诊所1所,合作医疗参加保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行参保率达先进水平。六年制小学1所,在校学生100余人。户户通工程全部完工。我村作为沁水县的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多次荣获县委政府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谐村优秀农村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尽管x村地处交通便利的沁东线,可是本村的经济水平与本镇其他乡村比较,经济条件并不太好,村民普遍反映,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各项惠农政策、资金都能得到有效落实。但农业种植依然是传统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作物品种单一,经济作物少,相对收入也就少。村中虽然有部分养殖户,这几年也取得不少经济效益,但没有形成规模,大的养殖户也就存栏百余头,没有专门的技术指导,仅凭多年的养殖经验,缺少市场经济眼光,大多都是凭借感觉。所以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一旦有病情活市场波动,村民往往损失较大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看,我村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渠道单一;从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比较大,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差距。从对我村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了我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1)、养殖经济发展缺乏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养殖作为带动我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大多数百姓还是单纯的依靠种植业,缺乏有效的增收渠道。专业化、高效化、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如今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真正潜力所在。而我村目前的农业格局则仅仅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与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村居更大的跨越发展。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上级拨款和一个石料厂。集体资产总额少。无其他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过去五年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靠借贷完成的,目前仍有200多万外债没有解决。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20xx年以来,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无经济收入而搁浅。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我村较大的跨越发展,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运转。

(3)、部分村、组干部工作热情不高。一些村干部反映由于工作复杂、报酬低,工作难做,干部难当,工作积极性不高。

(4)、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成员年龄结构老龄化,青年人外地务工,党组织活动开展困难。

(5)、村民思想观念不够开放,精神生活单调乏味。突出表现就是村民无事以打麻将打发时间。在农民增收工作中,虽经村委多次会议商讨,组织村民参观学习,但是真正的付诸行动时大部分村民对增收计划都是不愿意冒风险,存在观望保本的态度。在七月份的洪涝灾害中,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自己不积极主动的去防灾减灾,在等政府的救济和拨款。

三、解决办法及发展建议:

1、在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发多种经济增长渠道,打破单一性的发展格局。

建议: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我村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土地条件得天独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苗木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建议: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3、针对部分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1)加强干部学习。采取理论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村干部进行基本理论、政策法规、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队伍依法施政的水平,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2)适当改善村、组干部待遇。采取灵活的方式,如根据各个村干部负责的工作的开展情况,根据个人工作业绩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高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4、生产要发展,集体经济要壮大。首先,要加强学习。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面对时时处处产生的大量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管是老干部还是新干部都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其次,要真正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并努力将其落到实处,善于和农村的致富能人保持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把获取致富的信息反馈给农民。再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指导农村工作的作用,扩大信息的来源。

5、鉴于我村农民文化偏低的实际,为了让农民能够学得进,用得上,在送科技进村入户的工作中,注重改进方法,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参观大户,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等方法进行,应该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6、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文化活动,以此来带动村民的学习积极性和思想的开放性,要弘扬表现优异的正能量,抵制消极落后的负能量,利用三八、五四、七一、正月十五等活动组建村极广场舞健身队,八音会,从文化入手,从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信心,从而首先实现思想上的增收,进一步带动收入上的增收。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农村,积极与村民和村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村两委建言献策。

在今后,我将继续在村两委领导下,锐意创新,奋发进取,以维护本村社会稳定为前提,以促进本村村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x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走访调研报告 篇31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单位《干部大走访活动计划》的要求,我单位积极行动,深入乡镇(场)林果业先进和落后村(队)负责人,部分种植大户,详细了解林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果农对林果业发展和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走访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工作小组深入到乡镇(场)林果业先进和落后村(队)负责人,部分种植大户50户,详细了解林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果农对林果业发展和意见和建议。

二、梳理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走访乡镇领导及林管站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乡镇林管站办公条件差,交通条件差,基层待遇低,条件艰苦,有的.甚至连取暖的煤都没有。措施:积极申请项目资金,配备软件设施。

问题二:人员少,业务量大,办公条件有限。措施:招录有专业知识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实林果业管理队伍;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

走访农民,反映的问题:

问题一:林果业投入资金不能满足当前林果业发展需求,广大农民认为种植棉花、水稻收益快,因此对种植林果业的投入不够重视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措施:组织部分农民到乡(镇)观摩林果业种植成效,用事实说明种植林果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高广大果农种植林果业的信心,同时积极争取多方资金用于林果业发展所需,如通过贷款等方式。

问题二:广大果农对果品销售有后顾之忧。措施:通过招商引资,建立果品加工企业,就近就地收购果品。

问题三:林果业见效期太长,农民不懂林果业管理技术,不知如何开展林果业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和培训力度,通过集中培训和通过召开现场会的形式提高广大群众的林果管理技能。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各班子领导成员按照分工,认真落实解决问题的责任,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协作意识,按照职能分工,密切配合,扎扎实实抓好职责范围内具体问题的解决。

(二)落实责任

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头抓好整改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三)加强工作的督查、协商

加强工作落实中的相互督查和协商,针对整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处理,全面推动工作落实,使得整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四)健全制度

建立整改台帐,列出问题清单,逐条进行落实。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建立公示监督制度,通过工作简报、公示栏等形式,面向干部群众、面向服务对象、面向社会,公示解决问题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20xx年x月x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