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学调研报告

教学与科研共进,校风与学风相长,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坚持是成功的保证,取胜要靠耐心和毅力,任何侥幸只会酿成失败的后果,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小学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2023小学调研报告(精选篇1)

张悦是北京某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她的qq签名是:“1个和40个。”

1和40可以大致描述出张悦的生活轮廓。

白天,对于班里的40个孩子来说,张悦是那1个地地道道的“头儿”,她要统领他们在学校的全部生活,还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下午放学,当把每个孩子送到家长手上时,家长们总是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她,对于这些孩子背后的40个家庭来说,她背负着40份“希望”。

到了晚上,张悦从面对40个人变成了面对1个人。她还是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妈妈。跟所有的妈妈一样,她要为孩子的晚饭操心,还要专门拿出时间花在孩子的学习上。

虽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但张悦常常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她知道要想更好地面对那40个孩子和家庭,她还要读更多的书、还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她也知道要想更好地面对自己的那1个孩子,她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至少晚饭不能经常吃速冻食品。

张悦是北京中小学青年教师中极为普通的一员。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__年底,北京市普通中学和小学35周岁以下专任教师共有47926人。

那么,张悦这1名青年老师与那4万多名老师的生活状态是否相似呢?北京的年轻中小学教师究竟是什么样的?

__年前后,共青团北京市委成立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课题组,对北京市普通中学和小学35周岁以下47926名专任教师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进行取样,16个区县总计发放问卷2396份。以16个区县为单位,每个区县抽样的总量即为中小学青年专任教师人数5%的总数。为确保取样全面,在确定全市抽样总数、各区县抽样总数的基础上,按照各区县不同学校类型随机抽取学校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244份,有效样本量总计2244个。

课题组发布的调查报告中的描述和分析主要基于本次大调研的样本数据,同时也结合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__~__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

工作是青年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 但62%的教师仍喜爱这个职业

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受访教师表示压力大,其中43.8%表示“压力较大”,13.1%表示“压力非常大”。

具体来说,调查显示,46.5%的受访教师表示,工作是其主要压力来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北京教育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清晰。现在改革的成败与效果与一线教师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了,而方案设计得再完美也需要由具体的操作者实现。不少教师的压力就源于此,“就拿减负来说,以前我可以通过让学生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也可以通过练习来迅速找到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张悦说,现在市教委对作业量有了明确的规定,虽然批改作业的量小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个压力远比多判几份作业大得多。

调研显示,对于这样的压力,有些教师处于承受极限的边缘。调查中,11.5%的受访教师表示不太能承受,1.1%的受访教师表示根本承受不了。

虽然工作是让青年教师产生压力的最大原因,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份工作的喜爱,调查显示62.0%的受访教师表示喜爱这项工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同时显示,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加也在降低。可以看出,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职业倦怠日益凸显出来,需要引起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

朋友圈=同事+家人 青年教师的社交圈较为封闭

调查显示,在中小学青年教师群体中,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没有参加任何组织群体,而那些参加了组织群体的受访者中,有44.6%的受访教师从不参加活动,36.0%的受访教师表示偶尔参加活动。这表明,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日常不参加组织群体的活动。

那么他们的日常生活怎么过呢?

调研报告称,58%的受访者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其中每天工作10小时的为27.6%,11小时以上的为17.8%。“我每天早上6点半就离开家了,而晚上一般在18点之后到家。”张悦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一直以来被誉为“园丁”和“灵魂工程师”的教师群体都是奉献精神的代表,在年轻一代的教师身上仍然能看到这种精神。

那么,离开学校后这些青年教师都做些什么呢?

调查显示,一半(50.5%)的受访者会在工作以外的时间上网,还有近三成的人会“带小孩/教育子女”(29.7%)、看电视(29.3%),“睡觉”(25.9%)和“做家务”(20.7%)的也不少。

课题组认为,无论受访者只做其中的一项还是做其中的几项,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青年教师是比较“宅”的,他们下班之后的活动主要是在家中完成的。

同时,调查还显示,在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时,他们的“援手”也多是身边人,“家人及亲戚”给予的帮助最大,比例超过3/4(75.8%),其次为朋友(12.4%)和同学(5.6%)。由此,可以推知,北京的这些年轻教师们不仅比较宅,而且他们的“朋友圈”也不宽泛,青年教师通过实体组织进行社会交往的频率较低,而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交互较为紧密。

“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活动主线,再加上熟人构成的朋友圈,可以说,中小学青年教师的日常生活是较为封闭的。

随着网络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往往要分成“线下”和“线上”,中小学青年教师群体也不例外。

调查显示,受访教师中,每天上网时间在0.5~2个小时的最为集中,比例占61.4%。他们中有1/3(33.3%)会在朋友圈里疏缓情绪。有41.3%的受访教师有过在博客、论坛中所发文章或帖子被大量转载或回帖的经历,24.0%有过在微博中评论社会现象或社会事件吸引大量网友关注的经历;7.7%的受访教师表示自己制作的视频被大量下载或浏览。

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交往相对封闭的青年教师,在网络中相对更加活跃些,他们往往会积极表达态度,且能够用公共行为准则进行自我约束,具有一定的网络影响力。

教师群体充满正能量 超八成相信“奋斗成就人生”

虽然不少青年教师抱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累”、“压力大”,但其实,他们的内心还是充满正能量的。

调查显示,84.1%的受访者对“奋斗成就人生”的观点持同意或非常同意态度,74.6%的受访者对“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观点持同意或非常同意态度。在调查中,仅有不足1/4(24.9%)的人对收入满意,但仍有61.6%的受访教师表示“如果待遇会进一步提高,愿意继续从事教育工作”;有17%的受访教师表示热爱这项工作,工作是一种享受,愿作为终身职业工作下去。可见,即便该群体的收入满意率较低,但大部分受访者对教师这一职业有较为深厚的情感。这也表现在他们跟学生的日常互动上。调查显示,有39.1%的受访教师表示每天至少与1名学生交流,47.6%的受访教师表示每周至少与1名学生交流。同时,有73.7%的受访教师表示是在课间休息时或课后与学生聊天;12.6%的受访教师表示是专门找时间与学生沟通。这说明,中小学青年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非常频繁,显著高于高校青年教师等其他群体。

面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大多数的教师的态度也是非常积极的。58.2%的受访教师表示接受过系统培训,主动适应改革;34.7%的受访教师表示迫切需要学习,怕不适应改革。对于城镇教师是否愿意调动到农村学校进行工作,有39.2%的受访教师表示愿意;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有74.3%的受访教师表示是加强学科专业化学习,成为学科骨干和带头人。

2023小学调研报告(精选篇2)

来自家乡的调查报告很久没有随父亲回家乡了。这些年,爷爷奶奶老给我们打电话要我们回去玩。寒假,老师要我们写一篇调查报告,我便随父亲回了一趟老家,决定写写农村的变化。

我在大城市里长大,印象中的农村是非常美好的。坐在开往老家的火车上,我不禁想起爷爷奶奶家门前的那条小河,河水清悠,鱼虾很多,夏天在里面游泳、嬉戏,实在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父亲小时候家里穷,为了读书他总要到河里去捉些鱼虾换取学费,日子过得虽然艰苦,但如今想起却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终于到家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四层高的新楼房,非常气派。但令我倍感遗憾的是,家门前那条小河已经干涸了,仅剩的一点水又脏又臭,鱼虾早已绝迹。叔叔告诉我,乡里建了几个化工厂,排放出的黑水流进了小河,慢慢地,河水就变黑了。因为水污染很严重,下游不让水流过去,河就变成死河。

更让我觉得不习惯的是,尽管家里吃的、用的都是“名牌”,但大都是“水货”,“可口可乐”有一股怪味道,“旺旺仙贝”吃起来一点都不脆。做菜用的“山西陈醋”一点酸味都没有。很多“名牌产品”连厂家名称都没有标。

叔叔告诉我,现在城里的“水货”都下乡了,农村人老实,买了假货不知到哪去投诉,而真货又难得到农村来,久而久之,“水货”就占据了农村的货架。

2023小学调研报告(精选篇3)

在教育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孩子,健康、善良、真诚、勇敢的阳光孩子,都是被喜欢的,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问题,让人唏嘘!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几个原因:

第一,自身的性格因素

小学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也造就了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活泼、抑郁、冷静、偏执等。,都有自己固有的性格弱点。如果老师不能正确引导不同的孩子,就会造成心理问题。所以,我们自古提倡的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教育药方。但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班级太大了,这种经典的教育方式很难或者不可能实施。所以不同性格的孩子用同样的方法去管理,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

第二,家庭因素

家庭关系复杂,父母离异,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孩子没有固定的父母监管等。,会使孩子无法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形成不良思想。慢慢的,正常群体的孩子会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种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导致孩子心理失衡。

第三,学校因素

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的儿童。但在我们的教育机制中,学生成绩的接力棒很难换,老师更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孩子的正常发展过程和性格差异。可想而知,老师对学生的成绩是用简单的方法对待的,不同性格、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心理问题。

第四,同伴因素

学生在学校与同龄人相处最多,同龄人之间的攀比和威胁会在孩子心中造成压力。

第五,社会因素

至于社会因素,大家应该很清楚,社会环境的复杂,现代社会认知的扭曲,会让这些刚刚建立了辨别是非能力的小学生产生恐慌。他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会迷茫,会焦虑,会模仿,会尝试。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心理失衡或者疾病。

如何处理学生在现实生活和教育教学中的心理问题?我们对厌学做了一些研究。具体方法有:

对于厌学的学生,我们的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孩子的目标培养

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需要目标激励,尤其是小学生。引导孩子设定自己的阶段目标,不仅会让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乐趣,还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动力,让他们学会克服困难,享受成功的快乐,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当然,实现目标时也会有失败。这是家长和老师教育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困难的机会。所以,目标训练很重要。

2、教师应该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

作为现代教育教师,我们应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学生的特点。因此,时代要求我们提高教育的艺术,21世纪我们不能再用落后的教育理念来教育孩子。现代教育艺术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更注重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快乐地学习。不仅要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还要注意学生是否以合适的方式学到了知识。只有这样,学生的厌学情绪才会减少或不再发生。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开动脑筋,开动脑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新的学习需求,开拓学生的广阔视野。视野更广,兴趣更广,老师马上把这种兴趣转移到学习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2023小学调研报告(精选篇4)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自20__年成立以来就一直把学习空间创新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不仅建设了“未来教室”的样板,而且在20__年发布的《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中提出了未来学习空间的五大特征,近两年还指导创建了山东潍坊未来实验学校和广东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两个未来学校的样板校,其中创新性的学习空间就是这两个学校的一个典型特征。为进一步深化对学习空间的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于20__年启动了覆盖全国范围的“中国中小学学习空间调查”项目,该项目旨在了解目前我国中小学学习空间的发展现状以及利益相关者对学习空间的认识和看法,以为更大范围的未来学习空间创新探索提供实证研究基础。

在调查实施过程中,首先在问卷设计上,本次调查我们使用了OECD于20__年发布的《OECD学校用户调查:一起改进学习空间》问卷。该问卷包括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学校领导问卷,原文为英文,我们将其翻译成中文,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个别题项进行了修改。其次在抽样方法上,我们采取的是方便抽样,尽可能覆盖到所有的省级行政区域。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4240份,其中学生问卷16515份、教师7321份、学校领导404份,三个样本分别覆盖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域(包含香港和澳门)、17个省级行政区域(包含香港和澳门)和1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香港)。最后在分析工具选用上,我们采用的是SPSS19.0版。

针对学生的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校里学习空间的配备及使用情况、对学习空间影响学习效果的看法、学习空间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体验以及技术设备的使用等。总体来看,学生对所在学校的学习空间感到满意,总体满意度得分为4.09分(总分5分)。

(一)多数学生课余安静和合作学习的空间需求得到满足

本次调查显示,在课余时间,学生总是或经常能找到独自安静学习的空间比例约为三分之二,而总是能找到或经常能找到和同学一起学习的空间比例则接近70%,可以看出受调查学生所在学校满足了多数学生对安静学习或与同学一起学习的空间需求。基于学习空间的特点,同时结合学校所拥有的学习空间比例和学生课余使用频率分析,我们推测学校为学生课余提供独立安静学习或与同学一起学习的空间最大的可能是学校的图书馆和科学实验室,因为这两类空间在受访学生所在学校拥有的比例均超过60%,而且每星期使用一次及以上的比例图书馆超过60%,科学实验室则接近60%。教室外走廊、能进行空间重组的教室虽然每星期使用一次或以上的比例也超过了60%,但一般来说这些空间在课余难以保证安静需求。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次调研是在“双减”政策之前做的,在该政策之后,课余时间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相对会增加,如果学校在课余时间鼓励给予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机会的话,那么对于独自安静学习的需求可能会增加,所以需要学校在空间的改造或创建上应对于这一发展趋势给予一定关注,并进行提前布局。

已有研究表明,学习空间对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 [1] 本次调查从学生的体验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例如,超过65%的学生认为室温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学习空间因素,其次是空间里有自己喜欢的科目(56.25%),第三位的是齐全的学习设备(52.12%)。其他诸如家具的舒适性、是否容易与小组同学合作、是否能够看到外面三个因素也超过了50%的比例。除了比例最低的“其他”选项外,是否可以选择喜欢的地方、颜色以及是否可以自由走动比例也不是太低,均超过了40%。这说明空间的各个特性均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所以学校在提高教育质量举措上,除了关注师资质量等常见的要素外,也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空间的改善,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视角。例如,本次调查发现,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表示能够选择可以调整适应自己身高的椅子和桌子。再如,在经常使用的学习空间,为了让空间适合不同学习需求,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需要对学习区域的家具进行重新布置。

学习空间的环境要素包括室温、空气质量、光线、声音、视觉等。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些环境要素的质量满足大多数受访学生的舒适性体验。其中在室温上,在外面很冷时,感觉在大多数或全部空间刚刚好的比例超过70%,在外面很热时,感觉在大多数或全部空间刚刚好的比例超过65%;在空气质量上,感觉在大多数或全部空间没有气味的比例超过60%,而感觉有愉快的气味的比例也接近45%;在光线上,感觉在大多数或全部空间刚刚好的比例合计接近80%;在声音上,感觉在大多数或全部空间能清楚听到老师声音的比例超过85%;在视觉上,感觉在大多数或全部空间能轻松看清楚黑板或白板上内容的比例超过80%。

除了环境要素外,安全感也是学习空间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一个安全感强的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总体上对学校的环境感到安全。例如,在安全存储物品上,有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学校有这样的存储空间;在教学楼或校园里,有接近80%的学生表示安全或非常安全;在校园日常空间(如教学楼内外卫生间、教室等),70%以上的学生总是或经常感到安全。

针对教师的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教师对学校学习环境的看法、学校里学习空间的配备与使用、学习空间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体验、学习空间的布局与调整、技术设备的配备与使用以及总体满意度。总体来看,大多数教师对所在学校的学习空间感到满意,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87分(总分5分),低于学生对学习空间的满意度得分。

(二)教师对学校学习空间的各种支持有较高认同度和满意度

学习空间的支持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和实践支持,前者主要涉及愿景目标、激励机制、时间安排等,后者主要涉及空间设计及空间效用等。本次调查显示,就教学需求而言,教师对这些方面的认同度或满意度较高,得分分别超过3分(认同度满分4分)和4分(满意度满分5分)。具体来说,认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习空间有着共同的愿景、学校领导鼓励教师尝试不同方式使用现有学习空间、学习空间设计满足教师之间合作需求、学习空间设计满足教师各种教学实践、学校学习时间安排合理可以让教师有效利用学习空间的教师比例均超过90%;认为学习空间设计适合自己喜欢的教学实践和有时间与其他老师合作制定计划的比例也接近90%(均超过89%)。对于学校的“会议室”和“课前和课后安静工作的空间”,教师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比例超过了70%。而就非教学需求支持,例如对“教职工可以用来社交和交谈的空间”的满意度虽然低了一点,但差距不是很大(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占比67%),而且有70%的教师表示学校有供教师们放松和休息的空间。

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对所在学校的学习空间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体验良好。具体来说,对于室温,当外面很冷或很热时,有60%左右的教师表示在所有空间或大多数空间刚刚好;对于空气质量,有超过60%的教师表示在所有空间或大多数空间感觉通常没有气味;对于光线,有超过70%的教师表示在所有空间或大多数空间通常刚刚好;对于声音传播,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教师表示能清楚地听见学生们说话。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教师所在学校的学习空间在物理条件方面符合教师的体验期望。在学习空间的安全性体验方面,大多数教师也给予了积极的回答,例如超过80%的教师表示教学楼里和校园里安全或非常安全。

这也就是说,大多数学校的学习空间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差距不是很大,是一种标准化的建设。这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何教师在教学楼和设施对吸引本人或其他教师留在本校、吸引新教师和吸引生源上没有较高的认同度。在本次调查中,教师对这几项的认同度得分为2.5分多一点(1分表示完全没有影响,最高4分表示影响很大),处于“几乎没有影响”和“一定程度上有影响”之间。

本次调查将空间布局划分为演示、小组、个体和团队四种类型,结果显示教师使用最多的空间布局类型为演示类型,有43%的教师每年都使用,远远高于其他三种空间布局类型。与此相应的,教师在教学中重组空间行为最多的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在空间里走动,这与使用最多的演示类型的空间布局也是一致的。相对而言,课程开始前重新布置、为不同班级改变不同的空间布局、在课堂上重置家具等重组空间的行为在教学中的发生频率不是很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目前学校的空间大小和设备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开展小组、个体和团队等教学的需要。例如,本次调查显示,在问及影响空间重组的因素时,教师认同度最高的是“有足够的空间以不同方式布置家具”和“可轻易移动数据投影仪和白板等设备”,两者的认同度得分均为2.73(最高位4分,表示强烈同意)。进一步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对于“小组布局”“个体布局”“团队教学布局”,教师认为大多数空间(75%)可以快速(五分钟内)重置家具的比例只有五分之一左右,而即使是“演示布局”,比例也只有四分之一多一点。

针对学校领导的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校的基础信息、物理环境(基础设施、教学楼、教学空间分配、教学环境利用认同度等)、技术设备(教学设备、网络、学生自带设备)以及满意度等。总体来看,大多数领导对所在学校的学习空间感到满意,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86分(总分5分),略低于教师对学习空间的满意度得分。

(三)学校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常规教学技术设备普遍拥有

调查显示,受访学校在通电、用于教学的互联网与电脑、饮用水、卫生间的配置上几乎实现了全覆盖,不过在为残疾学生改造的基础设施上还比较弱,仅有略超一半的学校配备。在国家大力推进特殊教育的政策背景下,这应成为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强的一个领域。另外,就教学楼而言,平均占比最多的是曾翻修过的10年以上的教学楼,相对而言新建教学楼比较少,例如三年及以下的平均占比只有不到4%。在教学设备方面,目前交互式白板或屏幕的平均覆盖率约实现了70%,投影设备和台式电脑平均覆盖也超过了六成,而网络覆盖率则超过了90%,网络速度平均在100Mb以上,这说明近些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不论是在学习空间的政策支持上,还是在实践支持上,学校领导均有较高的认同度,说明学校领导对自己所在学校的学习空间有足够的自信。其中认同度最高的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学习和如何最好地利用学习空间有着共同的愿景”,有99%的学校领导选择了“强烈同意”或“同意”,排在第二位的“学校领导鼓励教师尝试不同的方式使用现有学习空间”,有98%的学校领导选择了“强烈同意”或“同意”,排在第三位的是“学校对学习时间的安排合理,可以有效地利用学习空间”,选择“强烈同意”或“同意”的占比95%。学校领导这种对自己所在学校学习空间的高度认同感虽然对学校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若从未来教育的视角来看,这种高度认同也削弱了对学习空间创新的动力。事实上,从国际趋势来看,围绕未来教育需求而进行学习空间的创新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工作者未来教育理念的认识,即不能仅仅局限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应该将学习空间创新也纳入进去,因为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也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学习空间。

2023小学调研报告(精选篇5)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为什么患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小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1、看电视距离太近

在是否有厌食的习惯调查中,在厌食习惯的百分比仍然很大,占总数的35.7%,虽然低于没有偏食习惯的百分比,但这百分比仍然太高。这是造成各种生理疾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我们现在家长只注意要让孩子们吃好,却不知道怎样让他们吃好,从而养成了同学们的厌食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害而无一益。

调查表明,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无近视有密切关系,高度近视基本上是由遗传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近视的儿童应该作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重点对象。

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在校小学生的近视率和产生近视的原因,以及近视的矫正方法、近视的预防措施,增强小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预防和减少近视的发生。

4、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长时间的在电脑前

8、不合理饮食

9、看激光

我在调查中发现,近视在12~18岁为高速发展期。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每年,患近视的人数呈递增趋势,而且近视度数大增,上千度的近视眼都不是少数。学龄前儿童用眼不多,但患近视的比例也大为增加。

10、在车厢里看书

11、遗传因素

12、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我在调查中发现,近视在12~18岁为高速发展期。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每年,患近视的人数呈递增趋势,而且近视度数大增,上千度的近视眼都不是少数。学龄前儿童用眼不多,但患近视的比例也大为增加。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其中的因素,像:姿势不对、用眼不当之类的毛病,我们可以努力克服、改正;像灯光太暗或太强之类的,我们可以调节;像防护不当、用药不当之类的,我们可以尽量避免;……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此外,家教和勤工助学被评选为最稳定的兼职,家教和勤工助学是由家长和学校支付,故可信度较高,不失为兼职的最佳选择。促销成为最有锻炼效果的兼职,众多兼职高手也是从促销练起的,所以如果你兼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那么促销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不让我们将来后悔!

我们班同学虽然戴眼镜的很少,但眼睛近视的却有不少,只要稍微往后坐一点就会看不见老师在黑板上或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的东西。所以我特地调查了一下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

当今时代,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个人便要增加经济独立自主的意识,合理的理财便是重中之重,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做到收支平衡,可以适当的多消费,但是也要把持住一个尺度,让钱用到更加合理的地方去。通过调查发现,一个人习惯长期进行高消费,那么降低他的收入,他的消费习惯不会因此而改变,他会过多的支出,从而引发不好的后果,所以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