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
一、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调查对象:Xx县中心小学学生(22名五年级学生,16名六年级学生)
调查内容和方法:
调查研究内容主要是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和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
方法:发放调查表,与学生对话。
二.调查结果
该地区位西安市Xx县,地理位置离县城较远,按规定学校必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英语教学,但学校的专业英语教师只有一人,学校没有语音等教学设备。在参与调查的28人当中,对于如何解决英语学习上的困难,75%的同学认为请教老师;对于利用网络解决英语学习困难的问题和英语互动教学,没有同学知道这回事;大约90%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师资和英语学习氛围很差。调查中发现90%的同学没听说过什么是“英语角”这样的活动。
三、调查情况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有以下几个较为突出问题:
问题之一:纵观我镇六所小学, 这些小学中均开设了英语课程。英语课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小学英语课程。就我校来说整个学校只有三名固定英语教师,每周只有两节英语课。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校根本不学英语,小学英语课课时及教师配备是学生学习英语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对英语学习的要求有所提高,学习英语对他们来说是一大难题,因为没有兴趣或着第二兴趣培养还没完成,在单词,背诵,句型理解和语法等问题前无法招架,开始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问题之二:对于日常用语,模仿对话录音部分,学生掌握较牢固。但由于学生自己没有磁带,课后不能进行听力复习,不熟悉原音发音,因此有些学校出现教师教读、领读、朗读的现象,完全替代了原声磁带的作用。这样下去,不利于学生形成英语思维,更不利于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活动。
四、解决方案
1、 组织办英语手抄报
以小组为单位办月报,以班级为单位办周报,在各班选拔优秀小编辑办校报。
2、 组织办英语板报
要求板报信息量大,更精炼,易于读者接受与喜爱,并且制定固定的更新周期和轮流出版制度。
3、 学习英文歌曲
利用晨会课、校园广播站定期、定时播放英语歌曲,让学生逐渐得到美的旋律及西方国家文化知识及社会风情的熏陶。
4、英语兴趣活动
(1)英语竞赛
英语竞赛的项目有很多,如知识抢答、听力测试、笔试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紧张激烈的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2)英语游戏
英语游戏活动形式多,也便于开展及学生的广泛参与,深受学生的喜爱。应加大在这一方面的组织力度、深度与强度。
(3)英语兴趣小组
组织各班英语爱好者组成英语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面,提供英语实践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与机会。
(4)英语角
在校园中营造一个英语天地,师生之间自由自在畅所欲言,就英语学习的各方面进行交流与分享。同时,吸引更多同学参与进来,进行语言交流。
关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一、二年级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 三、四年级阶段的要求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 五、六年级阶段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阅读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终身学习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距离《课标》的要求还很远。尤其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更突出,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村陔子的阅读情况,我对本校中高年级随机选取100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的目的:
一是了解我校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二是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以利于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我校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读过的课外书很少,其中没有读过课外书的占27%,读过2—5本的占68.3%,读过10本的占4.7%。
2、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能力低下。通过调查发现,喜欢课外阅读的占23%,绝大多数学生读课外书只看情节,走马观花,能够“查典或问别人弄清意思”的占10%,“作读书笔记”的占5%。
3、学生课外阅读资源贫乏。调查发现,部分有阅读的兴趣的同学家中藏书5本以上的占10%,2本以上占53%,没有藏书的占37%。有44%的同学父母认为课外阅读用处不大。
(二)出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一直以来,“课外书”被认为是“闲书”,对提高学习成绩没有多大作用,没有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课外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数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漠然视之,读也是放任自流,使得学生不会读。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渐渐失去了兴趣,更谈不上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来源匮乏。首先是学校藏书数量少,内容陈旧,而且大多数学校图书室未向学生开放,学生想读书却无处借阅.其次多数学生家中没有图书,学生放学回家想看书却无书可看,再加上有好多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
3、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各级学校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条件和机会,一味地应付抽考、会考,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语文和数学两科的课业学习上,课外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就连节假日也要对付大量的家庭作业,学生想读书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同时,许多家长也认为读课外书籍影响学习,因此,不让学生看课外书,一旦发现,轻则没收,重则毁掉,学生在家里想看书也不敢看。
四、调查总结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可能改变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1、培养兴趣:不同的学生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所以教师不仅要熟知图书的内容,更要加深自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图书时才能游刃有余。在国外,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人们不会认为是孩子的问题,而把原因归结为家长和老师没有为他创设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没有发现他喜欢和感兴趣的阅读材料。那我们,要使学生的阅读成为“悦读”,该怎么做呢?有爱看书的父母,才有爱看书的孩子。”家长读书、看报、上网无疑是孩子无声的榜样,在家长的潜移默化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更爱看书,写作能力也强。如果家庭中缺乏读书的氛围,怎么指望孩子喜欢看书呢?这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家长自己放弃学习的情形目前在我校一些家庭中并不鲜见。
2、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建设,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为农村中小学配套足量的图书,建好图书室、阅览室,使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资源.
3、各级学校领导、教师应转变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这些都有赖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因为课内学习毕竟是有限的。
4、科任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有阅读的内部动力。其次要进行阅读指导。一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二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们多读好书;三要让学生每天花一定时间读书,养成习惯;四要做好读书笔记;五要定期举行读书会,让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5、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阅读现状,同时了解孩子在家中的阅读情况。教师也应经常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和课外阅读等情况,教师与家长应该多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道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不同的报道内容也有所不同。我们来看看报告是怎么写的。以下是边肖编撰的农村小学校本研修研究报告,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研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课程改革中,引导教师认同新课程改革方向,帮助教师接受新课程内容,完成新的教学活动,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环节。尤其是在远离城市、缺乏信息资源和专业支持的农村学校,这项任务更加艰巨。近年来,我省农村小学正在积极探索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新的培养方式。校本研究被认为是培养具有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教师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尝试开展各种各样的校本研究活动。教学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同时面临许多问题。为了全面了解目前我省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农村小学教师对校本教研的态度、困惑和期望,为我省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们对我省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为了获得全面的数据,本次调查涉及101所小学,发出问卷101份,回收101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00份。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关键问题进行了个别访谈,并查阅了相关资料。经过总结分析,以下是我们调查的总结。
一,农村小学校本研究的现状和需求
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学校可以以新课程为导向,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着眼于新课程的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本研究,呈现出可喜的变化。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建立相应的教研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教师开始关注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学习在他们的指导下观察和评估班级的方法,并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其他老师开始有意识地阅读教育理论及相关领域的书籍,以开阔视野。实践证明,在农村小学开展校本研究,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然而,从实际层面来看,仍处于初步探索和试点阶段,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有:学校领导对培训的认识不到位,校本研修不被视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活动,等同于日常教研活动;学校的各种培训管理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嘴上说着,行动上却没有落实;一些学校缺乏对学校发展目标的分析,对教师培训需求的分析,以及分层分类的要求,盲目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其他学校人员少,学校分散,财力有限,没有更好的培训资源,只能放弃很多更好的培训思路。
1.我省大多数农村小学领导和教师对校本研究的内涵和功能定位仍缺乏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主要研究阵地,以学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的,集教师培训、教育研究和教学研究于一体的研究体系。调查显示,12%和56%的教师认为校本研究很有收获或相对有收获,而29%的教师只有一点收获。但是,对于校本研究所倡导的校本理念,对于校本研究的三要素即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指导的含义,对于校本研究应该着眼于教师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一理念,大多数领导和教师仍然缺乏准确的理解和把握。23%的人认为学校的教研活动是校本研究。我们认为,要使学校教研活动真正实现校本研修所追求的目标,学校领导和教师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对校本研修的认识,避免教研方向和活动指导的盲目性,以及认识不足导致的追求形式问题。
2.我省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没有真正起到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作用。校本研究以学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解决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调查显示,一方面,我省农村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在调查中,只有18%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校本研究。也有老师提出老师的责任是教学,但没有做研究的义务。51%的教师认为校本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60%的教师认为校本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措施。教师们已经意识到,在新课程理念下,校本研究对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省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没有起到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作用。虽然农村小学的校本研究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研究,但教师是基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主要关注教师课堂中的实际问题。在调查中,52%的教师也意识到与同事讨论课堂上遇到的教学问题是有帮助的。然而,只有47%的教师在培训活动前“寻找信息,积极准备”,22%的教师在培训活动后注重应用,26%的教师在听课和评课后改进教学。可见,培训活动结束后,教师没有具体的“行为跟进”。还有5%的教师认为培训活动的策划性和针对性差,20%的教师认为学校讲课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加上缺乏必要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指导,使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如何开展针对性强、贴近实际教学情况的专题研讨,真正实现校本研究的“教学研究”功能,是我省农村小学校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难题。
3.我省农村小学校本科研资源开发不足。校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基于学校自身条件,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和特点的集体讨论活动。理论上讲,学校里的任何一个人,财务、物质、业务、时间、空间、信息等因素都可能对教师的发展产生影响,都可以成为研究资源,但最重要的应该是“人力”资源。调查显示,农村学校校本研究资源不足。第一,学校的资源和发展不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村里的小学很少有有风格有特长的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或有教学风格有特长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源被转化为群体特征。教师在日常培训活动中的帮助主要来自网络信息和教学书刊,分别占61%和45%。只有27%的人在校本研究中得到同龄人的直接帮助,51.5%的教师认为校本研究缺乏的是我们学校的骨干教师。第二,校际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风格、有专长的教师主要在中心小学,乡镇中心学校多年来形成了“中心”优势,成为村小学校本研究的主要校外资源。因此,65.1%的教师认为中心学校的资源应该相互共享,50.3%的教师认为村小学应该利用中心学校的资源开展校本研究。一个地区的中心学校或者同类型同水平的学校肯定有更多的培训资源可以交流。如名师、专题等,都是很好的研究资源。而学校之间的交流仅限于参加上级组织的中心学校讲座等活动,教师在日常教研活动中通过教学观察获得帮助,占40%。可见,中心学校作为校本研究主阵地的作用和乡村学校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缺乏实现学校间有限资源共享的有效措施。第三,教师培训机构参与不深,影响力小,不发挥主导作用。在调查中,我们知道7%和27%的校本研究分别由专业人士和同行直接协助。76%的教师认为校本研究最缺乏的是“专业研究者”的指导。在校本研究中,教师培训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开展校本研究活动,是当前校本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4.农村小学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数教师可以随时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并经常查阅各种媒体获取教育信息,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大多数教师已经形成了自觉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习惯。虽然教师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事物,在工作中研究新的问题,但能自觉整理提高收获的不到30%,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形成整理提高的习惯;在教研活动中,37%的教师只听取同事的意见,只有29%的教师愿意提出解决教研活动中问题的思路;38%的教师在“表达自己的做法”,只有4%的教师在“质疑别人的经验和做法”。校本研究的目标是使教师成为教学研究者,具有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因此,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需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
5.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个“学习发展共同体”。团队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互相配合,互相交流,把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经验,教学观点分享给大家,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也在共同努力,凝聚更多人的智慧,促进更多人的反思和成长。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普遍认为集体讨论的教研活动优于独立研究(40%对10%),有专家指导的讨论优于只有同行的讨论(72%对4%),同事之间的讨论优于教研小组的常规活动(37%对16%)。45%的教师倾向于“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和咨询”,42%的教师喜欢“解剖和分析某一课”,这表明随着校本研究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合作、研究和参与等教研意识得到了增强,大多数教师希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目前,有必要根据教师的需求有计划地开展校本研究活动,为教师创造一个学习、反思、合作、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这个平台应该是一个友好、开放、平等、自愿的“学习与发展社区”。
6.教师迫切需要通过指导、互助和反思来实现专业发展。校本研究有三大要素: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指导。73%的教师希望获得专业帮助,16%的教师希望获得网络帮助,13%的教师希望获得学校专家的帮助,9%的教师希望获得相关部门的信息帮助,9%的教师希望通过教学观察和评估活动获得专业指导。它反映了教师不仅要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讨论和解决具体问题,还需要在专业人员的理论指导下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指导、互助、反思的不断循环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至于教研人员的指导方式,66%的教师选择“备课、听课、和老师一起评课,然后在课堂上提高”,25%选择“以课为载体,组织专家通过各种方式和老师进行咨询”,34%选择“听课、评课后根据经验对教学方法进行具体指导”。只有9%和1%的教师希望专业人员向他们提供相关的专业信息,并组织教学观察和评价。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深切感受到教师们期待着专业导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指导,渴望教研人员以协作者和导师的身份参与到具体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希望在活动中与他们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和民主的学术氛围,在专业领导的指导下通过互动、讨论和行为跟进来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二、对未来农村小学校本研究的建议
1、正确把握校本研究的本质和价值取向。校本研究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只有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才能脚踏实地地进行研究。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校本研究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的认识。校本研究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它是一种以学校为教师工作和成长的场所,将校本研究与校本继续教育相结合,构建校本、研究导向、研究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教师培训模式,以提高学校教育和科学研究水平。所谓“校本”,即校本,是指树立校本、校本、校本的基本理念,激发学校主动发展的意识形态,引导学校规划校本研究内容,建立校本研究体系,创新校本研究方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校本研究活动;要面向全体教师,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要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活动的主体,真正在工作中进入研究和研究工作的专业状态;教师培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以研究为导向,即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素质,保证进一步研究的专业定位、问题针对性和工作适用性;通过修订促进研究,意味着提高教师素质,改善研究队伍,提高教育研究质量,增强教育研究的导向作用。校本培训应该是培训、共同繁荣、培训中工作、培训中工作的一体化。基于以上认识,校本研究的目标是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学校课程实施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水平。校本研究的主导思想是立足学校、立足教师、源于课堂、研究现实问题、创新实践、追求实效。
2.建立符合我校实际的培训机制和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教师的培训氛围。学校应建立能够激发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校本研究体系。可以采用目标激励、参与激励、尊重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让教师觉得只要积极参与校本研究,就能实现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使个人兴趣与学校一致。让每个老师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一所学校
交流讨论的主题是交流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讨论导师提供的研究性课程的教学设计并提出具体修改建议。随后,指导老师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修改了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必须强调研究课题的主导思想,努力解决与研究课题相关的问题。第四步,听课,上课观察。授课老师上课,其他老师观摩课,进行课堂观察分析。课堂观察不仅注重所有环节和要素,还注重观察和记录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教学行为;第五步,课堂评价,深入反思。组织教师对研究性课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研究性课程为例,重新讨论研究课题的相关问题,用先进的课程理论和教育理念审视和分析教学中的具体细节,通过教学细节的分析深入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学策略的改进;第六步,训练总结和行动跟进。
在广泛讨论和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解决问题和行动跟进的具体策略和措施,以期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推广成功经验,创新教学技巧。专题教学研讨会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的一种活动。它是同一所学校、同一群体的教师在同一文化环境下的一种合作研究和平等交流,因此可以有效地鼓励教师参与学习和研究。课题式教学研究活动旨在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将理论学习、问题思考、对策研究、课堂实践、总结提炼、行动跟进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题式教研活动是确定研究主题的集体讨论、围绕主题的合作学习、集体备课、联合讨论和成果分享。整个过程是一个合作的小组活动,这样可以更好的营造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的研究氛围。在大力推进研究型教研活动的同时,要大力倡导学校突出重点、创造特色、讲求实效,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自主选择培训内容、自主创新活动。
3、充分发挥专业领导人员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以及骨干教师的作用。校本研究不能停留在低层次的讲课、评价、交流和讨论,必须通过一定的专业指导来提高研究水平,必须引导教师从具体的经验和表象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反思、改进和创新。专业研究人员和教研人员要深入教学一线,走进课堂,了解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学校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倾听学校的声音,了解教师教研中的困难。教学指导应注重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注重教师教学潜能的开发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要善于发现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亮点和经验,与教师一起总结提炼,与教师建立平等的对话伙伴关系,倡导创新的研究氛围,创造生动有效的教学研究指导方式,与一线教师一起体验新课程,解决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中的问题。在校本研究中,必要的专家指导是不可或缺的,但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农村学校,要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校为中心,挖掘培训资源,让骨干教师在培训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获得价值,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进行校本研究,形成以学校骨干教师和教研小组为主导的教师集体研究力量。
据笔者了解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状况,令人担忧,还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不同类别的学校之间差距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小学教师的老龄化严重,师资短缺,要开齐开全课程,教师的课业负担过重,教师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读书学习,要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习、反思、研究是三种有效的方法。
一、调查目的
基于对区域内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注和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状况的担忧,我们开展了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状况的调查,旨在通过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为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提出建议。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总共发放调查问卷101份,回收答卷101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01份,对调查结果主要采用百分比统计。
2、访谈法。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
调查问卷共设计了两个表。表1主要有教师的学历、年龄、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是否对口;不同层次的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专业书籍、阅读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专业书籍,阅读文学名著的情况。表2是不同类别的学校、图书室、图书册数是否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等情况,及不同类别的学校的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搞课题研究,师生关系和评课、评价学生的能力等的情况。
四、调查对象的确立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调查。抽取四类不同层次的学校共6所,一类学校一所镇中心校;二类学校两所;三类学校2所,村小3处。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统计结果看,该地区教师阅读量较小,有的教师甚至连一本教育理论书籍都没读;阅读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书籍人数较多达74%;年轻教师阅读量比较大,40岁以上的教师阅读量比较小,阅读文学名著的仅占9%。从统计结果来看教师读书学习问题的严峻性与复杂性。
注:以上百分比是每项的人数与教师总数的比。
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一类学校的图书配备数量较多,村小为零;一类学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较强,其它学校的教师教科研能力较弱。因此,可以看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我们要想办法促进区域内各类学校的均衡发展,尤其是二、三类学校的发展,加大合校并点的力度,把村小合并到学区。
六、教师专业成长的归因分析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教师座谈笔者了解到的一些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如学校图书配备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要开齐、开全课题,教师的课业负担过重等。
七、讨论与建议
1、对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状况的分析
从整体来看,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状况堪忧,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我们必须想办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因为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的质量和农村学生的素质,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式发展,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从横向维度看,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不同类别的学校之间差距较大。如何缩短校与校的差别,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这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从分项的指标来看,教育阅读教育理论书籍较少,这样就不能将自己的实践知识上升到理论水平;有部分教师甚至不能准确的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合理定位三维目标,这种状况令人堪忧。
2、对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建议
(1)引领教师学习,构建学习型校园
学习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要素。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能帮助我们更新观念,促进反思,提高水平。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作为师生共同学习发展的场所,学校要成为学习型组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空间,我们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博览群书,阅读一定量的教育理论专著和优秀教育教学报刊,如《当代教育科学》、《山东教育》、《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同时还要阅读经典美文,提高自身的修养。
(2)引领教师有效反思,让教学反思日常化
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有一位教育家也曾说过教十年书不一定成为名师,写一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习惯的教学行为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要积极引导教师对自身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等进行认真审视,撰写教学扎记,写教学反思日记,进行叙事研究,开展案例研究等教学反思,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课堂回顾,佳处回味,败笔探究,作业反馈,教案修改,补救措施,资料补充等。
(3)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引领教师搞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我们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营造浓厚科研氛围,搞课题研究,“问题既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个人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实现教师认知上的跨越。
(4)校长以身作则,实现专业引领“本土化”
校长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校长的影响力是不可抵估的,校长的人格魅力,校长的专业水平,校长的示范带头作用,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校长加强学习不但是能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还是教师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因此,校长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精品书,进一步提高学校文化内涵和办学效益。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校长,能够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达到较高的专业发展水平。同时,校长还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师业绩考评制度和激励制度,给教师搭建展示才华和体验成功的平台,让教师体验到发展成长的快乐。
(5)同伴互助协作化,实现互惠共赢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互助协作,开展课例研讨,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实现双赢。课例研讨方式包括“多次实践与反思”“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等形式。包括三个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下课例的新设计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新行为阶段。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新理念的飞跃,反思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
总之,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势在必行。学习、反思、研究是三种有效的方法。校长的引领是前提,制度是保障。在今后的实践中积极探索,促进农村小学教师成长的有效方法,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方式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一、 调查的背景:
本课题组以省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实验方案为切入口,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和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立足学校实际,深入开展课题的调查研究,扎实推进实验进程,初步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
二、 调查的目标:
以平乡县常河镇中心小学、平乡县西位明德小学两所农村小学为实验学校,对近1100名学生,18个班级展开调查。采用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法,了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时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初步了解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
三、调查的方法:
访谈法:教师交流访谈、实验班学生访谈
调查问卷法:对两所实验学校全体学生进行调查问卷。
四、 具体实施:
1、教师交流、访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实际、学科特点和任课教师及家长展开交流和座谈,初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常河镇中心小学由王涛和贺庆江负责,西位明德小学由郭巧格和闫震负责。(xx年12月28日上午9:00在西位明德小学进行访谈,xx年12月29日上午9:00在常河镇中心小学进行访谈,29日下午整理材料,将整理好的材料交马军锋。)
2、学生访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法,了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时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对常河镇中心小学的五年级三班和六年级四班,两个实验班共103名学生进行访谈,由马军锋、吴晓敏、王素华负责。对西位明德小学的二年级一班和三年级一班,两个实验班共141名学生进行访谈。由闫震、闫祎宁、马宁负责。(xx年12月30日上午进行访谈,xx年12月31日将访谈的结果整理好,形成书面报告,和访谈记录一起交给王涛。)
3、问卷调查:对常河镇中心小学和西位明德小学近名1100学生,18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西位明德小学由闫震、闫祎宁、马宁负责发放和收集,常河镇中心小学由马军锋、吴晓敏、王素华负责发放和收集。(xx年1月4日发放调查问卷,xx年1月6日上午第二节课,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课题研究办公室,整理调查问卷,做出数据分析。)
五、调查分析:(xx年1月9日—xx年1月12日)
(一)学习兴趣和态度:
1、课堂表现:
问题一:在课堂上,你能积极回答问题吗?
a、从不回答 b、偶尔回答 c、经常回答
选择:a、0.4% b、64.4% c、35.1%
2、教学手段:
问题一:你喜欢老师利用多媒体上课吗?
a、不喜欢b、还行c、特别喜欢
选择:a、8.8% b、36.1% c、55%
3、解决问题:
问题一:解题时,你是否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
a、不是 b、有时是 c、基本上是
选择:a、3.5% b、41.9% c、54.4%
问题二: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你会怎么做?
a、直接不理睬 b、能解决就解决,不能就放弃 c、自己动手、动脑力求自己解决
选择:a、0.4% b、38.1% c、61.4%
问题三:在学习中,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怎么办?
a、放弃、不理睬 b、请教老师,请教同学 c、提出讨论,寻找解决办法
选择:a、1.3% b、74.7% c、23.9%
问题四:你在做题时是否经常只注意结果而不关心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
a、从不这样 b、有时这样 c、常常这样
选择:a、40.4% b、44.4% c、15.1%
4、作业情况:
问题一:你的学习主动性如何?
a、主动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有时间的话会自己寻找新的学习任务
b、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c、有时候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选择:a、44% b、40.9% c、14.9%
5、课后复习:
问题一:你学习过的知识,是否还会复习?
a、不复习 b、有时复习 c、经常复习
选择:a、1.7% b、57.5% c、40.7%
6、课后反思:
问题一:学完课文之后,你是否尝试不看书而回想出它的要点?
a、不是 b、有时是 c、基本上是
选择:a、16.7% b、39.6% c、43.6%
问题二:你学习后经常反思吗?
a.无 b.有时 c.经常
选择:a、7.8% b、51.7% c、40.3%
(二)学习方法:
1、发现新知识:
问题一:、在学习上,当你发现新知识时,你能?
a、不理睬b、有兴趣就会学习 c、及时分析,并学会新知识
选择:a、0.8% b、28.9% c、70.1%
2、知识记忆:
问题一:在学习必须记住的知识时,你是否会考虑它是什么意思?
a、不考虑 b、有时考虑 c、基本上考虑
选择:a、0% b、32.8% c、67.1%
问题二:在记忆新知识时,你是否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a、不是 b、有时是 c、基本上是
选择:a、0.4% b、33.4% c、66%
3、小组合作:
问题一:在学习上,你愿意与其他同学合作吗?
a、不愿意 b、无所谓 c、愿意
选择:a、1.7% b、17.5% c、80.7%
问题二:小组合作交流时,你觉得哪种方式最合适?
a、不听也不发言 b、争着说,抢着说 c、认真听,轮流说
选择:a、0.8% b、3.5% c、95.5%
4、学习方法总结:
问题一:问题解答后,你是否重新检查和总结解题方法,并把它记住?
a、不那样做 b、有时那样做 c、基本上那样做
选择:a、3.4% b、50.2% c、46.3%
问题二:你是否定期做学习总结?
a、不是 b、有时是 c、经常是
选择:a、21.1% b、52.1% c、26.7%
问题三:你是否经常制定学习方法?
a、从不 b、有时 c、是
选择:a、11.4% b、51.3% c、37.2%
问题四:你的学习方法是怎样的得出的?
a、老师讲解 b、学习同学 c、自己总结
选择:a、38.2% b、18.3% c、43.4%
问题五:当你学会新的学习方法后,你的心情如何?
a、无所谓 b、一般 c、开心
选择:a、3% b、11.8% c、85%
问题六:你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于你学习新知识的帮助大吗?
a、没有帮助 b、有点帮助 c、帮助很大
选择:a、0.4% b、13.5% c、85.9%
问题七:你是否对某些科目有独特及有效的方法?
a、全部都没有 b、有一部分 c、全部都有
选择:a、5.1% b、72.7% c、22.1%
(三)课后自主学习:
1、获得信息的途径:
问题一:你课后获得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是?
a、教材书籍 b、报刊杂志 c、电视和广播和网络媒体
选择:a、27.3% b、7.7% c、64.8%
2、上网交流:
问题一:你认为和同学最佳的交流方式是:
a、写信 b、电话联系 c、qq聊天
选择:a、17.3% b、31.4% c、51.2%
(四)校本课程:
1、经典诵读:
问题一:每天课前的“经典诵读”你是怎么做的?
a、不认真读 b、基本上认真读 c、认真读
选择:a、2.8% b、30.8% c、66.2%
2、英语对话:
问题一:在英语课上你经常用英语对话吗?
a、不是 b、有时是 c、经常是
选择:a、45.3% b、45.8% c、8.8%
班 刊:
问题二:你阅读“班刊”吗?
a、从不读 b、偶尔读 c、喜欢读
选择:a、19.2% b、48.2% c、32.4%
3、教师讲坛:
问题一:学校开展的“教师讲坛”活动,觉得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吗?
a、没有帮助 b、有时有帮助c、 有很大帮助能学习到课外知识
选择:a、2.1% b、17.1% c、80.7%
(五)综合实践:
问题一:你喜欢综合实践课吗?
a、不喜欢 b、喜欢 c、喜欢并且积极参与
选择:a、5.7% b、55.7% c、38.5%
六、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课堂教学观察和教师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学习方法、课后自主学习、学校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学习兴趣和态度方面:我们课题小组针对课堂表现、教学手段、解决问题、作业情况、课后复习、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态度不积极。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在课堂上发言不主动,对待问题时依赖性强,不能主动地进行思考问题和想办法解决。课后不能坚持经常复习,对学过的知识不经常进行反思。
学习方法方面:我们课题小组针对“发现新知识”、“知识记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总结”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一部分学生有兴趣就会学习,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兴趣。在知识记忆方面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对知识的意义不进行思考和了解就是死记硬背,缺少记忆的方法。在小组合作方面学生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缺少交流的信息资源,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在学习方法的制定学生不经常总结,自己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依靠老师和同学介绍学习方法,自己不总结。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方法比较陈旧,学习方法的运用不够灵活。
课后自主学习方面:学生喜欢上网和老师同学交流,在网上也能获得学习的信息。
校本课程方面:我们课题小组从经典诵读、英语对话、班刊、教师讲坛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比较高,但是存在课程资源准备不足,对身边的校本资源、地方文化特色挖掘不够深的现象,不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综合实践方面:学生喜欢综合实践课,但不知道如何去参与。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活动,还是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少,教师缺少实践意识,不能把综合实践和各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
七、实施建议:
我们课题小组针对农村小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挖身边的学校文化进行校本课程研究。
(二)、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三)、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学习
(四)、改变学校课程结构,从兴趣入手创新学生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