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社会调查报告通用2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一、调查目的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在内的多方面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作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调查时间
20xx年8—9月
(2)调查对象
采取随即抽样的方法,选取了甘肃省XX县的五所农村初中学校(新城子中学、红山窑中学、焦家庄中学、东寨中学、六坝中学)的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每校分别抽取200名,共一千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8份。
(3)调查内容及方法
为了解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1、学生阅读动机和兴趣;
2、学生阅读时间;
3、学生的阅读种类;
4、学生的阅读方式;
5、学生阅读书籍的来源;
6、学生阅读时间及做读书笔记的情况;
7、阅读中外名著及杂志报刊的情况;
8、学生阅读数量。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法、数学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其具体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768份。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1、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较高,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为主要动机;
2、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且
阅读量不足;
3、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单一,无选择性;
4、自主地会做笔记的学生较少;
5、学生读中国古典名著和卡通类娱乐杂志及影视作品的比例大,而对现代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刊类涉猎较少。
五、反思与建议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课外阅读量如此贫乏,尤其文学名著阅读量严重不足,对科技读物也不重视。课外阅读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自2000年试行新教材以来,任课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太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语言感知能力较差。课堂内的一些问题因少于或没有接触过此类知识而无法议论,无法自行解决,这样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从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部分学生也非常喜欢,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有能力购买一些课外读物,可为什么课外阅读量还如此少,课外知识还如此贫乏?审视我们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本人觉得有如下原因:
1、教师不真正重视课外阅读。教师比学生更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教师为了完成指标,让学生扎进作业堆,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对语言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思考,没有在策略上取胜的意识。不会留些空余时间让学生看课外书,更没有心思指导学生看课外书。调查中发现,“阅读书源”来自自己购买的比例大,研究“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的潜力很大。“影响课外阅读的原因”是教师不重视。调查中,老师没有强行要求的占60%,很多学生在回答“为什么不看课外读物”时说,老师不强行要求,也看不懂。
2、电视、音乐等视听媒体的冲击,这一代孩子基本在电视机、vcd前长大,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图像式、声音式的东西,对文学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语言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如今,家家户户都了有电视、vcd机。于是不少学生把课余时间都花在看电视、听音乐。80%的学生把“休闲娱乐”当作阅读目的,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
面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这些教育者又该如何呢?
首先,学校尤其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苦教、苦学为讲究策略的巧教活学。新课程的推行,考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体语文教师应认真贯彻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减轻作业量,调整出课时让学生读书。给出书目让学生去读,没有书籍的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购买到2本。学校也应开放图书室,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氛围。语文组还可以开展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其次,教 www.niubb.net 师还应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选择优秀课外读物,挤出课时指导读书,开展读书交流会,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阅读。
第三,学校语文老师还要宣传,让家长也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好的环境,多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多陪孩子一起学习、读书。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消费方式也愈来愈多。文化消费作为大学生日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合理的文化消费行为与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优秀大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对大学生文化消费方面我进行了调查,全面的分析他们在文化消费方面的现状,探明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
(一)文化消费不断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用于文化消费的数额在不断增长。大多数学生的文化支出占到生活费支出的15%左右,甚至有些学生把主要的开销都用于文化消费中。现在的大学生都注重丰富自己的大脑、开阔眼界,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更不断提升精神生活的质量。
(二)文化消费内容丰富
当今社会构成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对象越来越多,既包括文化教育、绘画、书法、摄影、阅读图书、报刊、看电影、电视,欣赏音乐、戏剧、听广播或演讲等,也包括上网学习、聊天、玩游戏、通信、交际联络,还包括旅游、健身、下棋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是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
(三)文化消费的层次呈多样性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文化消费具有多样性,既有消遣型、娱乐型、享受型的文化消费,例如看电视电影、听音乐、打牌等;也有社交型、发展型的文化消费,例如上网、听讲座、绘画、舞蹈等。
(四)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关注的内容。
(五)文化消费地位越来越重要
多数学生认为文化消费非常重要,并表示经常参与文化活动,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其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消费目的不同
多数学生参与文化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再者,目的是为了放松自我,缩减压力。也不乏有学生进行文化消费纯粹是追求时尚和打发时间。
二、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行为缺乏计划性
文化消费作为一种理性行为,应该有预期计划和目标。目标消费、量入为出,合理分配开支是良好消费的基本原则。但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却往往是没有明确目的,仅凭感觉、兴趣引起的冲动需求而产生的消费。这种随意消费产生迅速,消失也容易,有时甚至只在闪念之间,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因此,大学生往往陷入盲目冲动消费之中,导致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二)、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生活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但在实际中却发现,为了诸如人际关系开支、娱乐开支、情感投资等的需要,大学生们往往压缩伙食费,而把过多的消费支出在这些方面。他们追求休闲、享受快乐,更愿意去网吧而不是图书馆,更愿意看电视电影而不是听讲座。有些学生沉迷于网游,主要花费用于购买游戏币。由于这些方面消费的增多,再加上消费的无计划性,必然导致大学生消费结构出现不合理。
(三)、文化消费品供给不足又浪费严重
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比较丰富,但与他们急剧膨胀的消费欲望相比,还十分缺乏。在他们的个人消费能力受到制约、作为公共文化消费主要供应者的学校经济能力也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尽量发挥己有文化消费品的最大效应。但目前来看,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浪费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学校公共文化消费浪费严重
据调查,单就内蒙古财经学院每年组织的团体在校内的免费演出、活动大约在15场左右,学生一方面抱怨学校提供的活动太少,一方面却是每场演出大约20%的空座率。由此可见,学校公共文化的供给结构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休闲、娱乐、实用文化的实际消费占主导地位,如卡拉OK、非诚勿扰等;而精英、主导类公共文化品供大于求,需求不足,浪费严重,如辩论赛、讲座等。
2、个人购买的文化消费品浪费严重
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购买文化消费品的目的与实际消费行为发生偏离或背离。例如,大学生买CD机、MP3不是用在外语学习上,却主要用来听流行音乐。买电脑、上网不是用来辅助学习,而是主要用来玩电游,看光碟,聊天等,这就偏离了其主要用途。
(四)、存在非理性的消费
文化消费中,一些大学生存在攀比心理,流行又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大学生的消费。流行以金钱作为基础,面子更使一些大学生丧失了管理金钱的能力,过分追求潮流,盲目消费。有的学生为了达到享受某种消费的目的,甚至开通了几张信用卡,透支消费。
(五)、学校对学生文化消费方面缺乏引导
有些社会的文化消费产品过于追求经济利益,消费环境有待改善。而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的领导及老师对学生在文化方面的消费缺乏引导,校内关于文化设施方面的建设力度不大。
三、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建议
(一)、自身建立健康的消费观念
学生进行文化消费之前,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从个人发展及素质的提高出发,制定好消费计划。克服从众的思想,不应存在攀比的心理。要注意利用好闲暇时间,相对于学生阶段来说,大学生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如何利用这些闲暇时间,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中,有的学生碍于面子,怕他人说自己“不合群”,于是随波逐流,把精力消耗在无休止的消遣娱乐之中。克服盲从心理,应重点强化自律能力。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等方面的活动,如演讲辩论、座谈讨论、读书汇报、思想自省等等,自觉培养思想观点能自辨、行为情绪能自控、工作学习能自主、生活服务能自理的“四自”能力,真正提高自身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
(二)、学校要灌输积极的消费观念
文化基础设施是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造就生活力第一要素的现实基础。利用校内的社会实践基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技类活动,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要在校园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风格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设施,如雕塑、科普和文化长廊等,以此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满足文化消费需求。。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和校内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处理消费投诉、负责消费信息和情报传递、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消费教育,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消费保护意识。高校社团本身所具有的自治性使其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现实生活更加贴近,利用这些社团广泛开展多种有益的消费教育活动,将消费教育落到实处,引导大学生开展合理的消费活动。要让大学生在参与中能够学有所长、闲有所乐。老师要把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作为平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内容,协助学校教育管理部门严格规范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比如,制止大学生的高消费和奢侈浪费行为。根据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从众和时尚特征,低年级学生的消费行为往往是以高年级学生为模仿对象的。所以要切实加强对高年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引导,使之对低年级学生起到良好示范作用。积极组织有关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和讨论,引导学生对不良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自我剖析。
四、我的感想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文化消费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校园文化更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会使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正确的文化消费应当成为一个学校良好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同步的艰苦朴素的作风,通过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到目前文化消费方面的缺陷、不足,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约束自身的文化消费行为。校园在文化建设方面应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