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报告(优秀7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问卷调查报告(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问卷调查报告 篇1

I have a friend named Zou Xiaohua. She is very tall and thin, but she is very good, so I like her very much. I think we can establish a good friendship.

She likes swimming and listening to music. Her favorite music is that you are not alone. This is my favorite music.

That's all. Thank you very much.

调查问卷总结 篇2

根据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计划要求,本人于xx年5月对农民工学习需求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学习需求”问题,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四名群众。调查对象均是随机找到的农民工,满足调查条件。

农民工生活在社会生活的底层,每个月只领到一些微薄的工资。而工资的花费除支付日常开支之外还存在着其它方面的费用。例如:邮寄回家乡的亲人生活费、子女的教育经费等。这样的状态下使农民工朋友更急切的想改变生存环境,那就是可以挣到更多的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改善生活并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需要靠劳动靠智慧去改变,这改变的契机在于学习社会上更有用、更实际的操作技能,或者是提高自身的学历从而改变只能从事体力劳动的现状,参加培训学习可以增加自己的能力,像操作技能、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学习后可以朝其它高薪行业迈进,以另一种生活态度来过生活。

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他们就业流动性强,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农;有的长期在城市居住、生活和工作,已成为产业工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尚未成为城市居民,但与农民也有很大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已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

因此,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一旦让广大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提升了相关的素质,他们不但能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为他们家乡的经济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要强人强市强省乃至强国,教育的重要性仍旧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社会上同样是这样一个局面,很多农民工争相去竞争培训机会,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虽然这只是很多农民工中积极的一部分,但是,一旦我们的教育支持跟上去了,一部分农民工头脑“富”起来了,难道我们就不能再利用先富带动后富这个道理吗?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给这个方式下什么定论,但是,看看当今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二月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数量达xx万左右。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么一大批的人的就业问题,后果可想而知。

我想就这些问题提出并重申自己的几个观点:

第一,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延伸到农村基层。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县城,农村本土教育资源匮乏。只有把教育资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层,从上向下贯彻,从下向上执行,才能将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中小学生源减少和校舍闲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校舍资源,建立一些长效性的基层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

第二,加大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农民工教育还有赖于自我教育,靠别人靠社会毕竟不能有长久的作用,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辐射范围广的中心村规划布局络。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并使新农村成为农村人口自我学习的基地,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

第三,重视教育权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自身的受教育权的保障,农民工到城镇就业,虽然解决了生存问题,但还要学习技能、积累经验,以获得稳定就业的能力,适XX市生活。而农民工在进城时就在文化教育程度上与城市同龄人存在着先天差距,如上海xx 年对外来流动人口调查表明:84.05%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工进城后因本身经济条件较差,往往难以支付市场机制下的培训费用,城市庞大的继续教育体系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而政府和用人单位又因缺乏经费投入且无明确的政策保障,不可能有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再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用人单位过度延长农民工劳动时间,更不可能使农民工有其他再学习的机会。二是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目前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缺乏相关的规定,也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人地两生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是他们最为棘手的问题。城市正规学校入学的户籍制度使很多农民工子女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也无法进入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就算能够进入也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

总而言之,要把加强农民工教育这件事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任务的一个重点,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缓解或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失衡的现象。教育要面向农民工,为其创造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教育要面向新农村,使教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新农村成为农民工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要面向未来,使其成为提高农民工技能和素质的主渠道,成为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公平配

根据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计划要求,本人于xx年5月对农民工学习需求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学习需求”问题,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四名群众。调查对象均是随机找到的农民工,满足调查条件。

农民工生活在社会生活的底层,每个月只领到一些微薄的工资。而工资的花费除支付日常开支之外还存在着其它方面的费用。例如:邮寄回家乡的亲人生活费、子女的教育经费等。这样的状态下使农民工朋友更急切的想改变生存环境,那就是可以挣到更多的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改善生活并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需要靠劳动靠智慧去改变,这改变的契机在于学习社会上更有用、更实际的操作技能,或者是提高自身的学历从而改变只能从事体力劳动的现状,参加培训学习可以增加自己的能力,像操作技能、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学习后可以朝其它高薪行业迈进,以另一种生活态度来过生活。

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他们就业流动性强,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农;有的长期在城市居住、生活和工作,已成为产业工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尚未成为城市居民,但与农民也有很大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已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

因此,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一旦让广大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提升了相关的素质,他们不但能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为他们家乡的经济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要强人强市强省乃至强国,教育的重要性仍旧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社会上同样是这样一个局面,很多农民工争相去竞争培训机会,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虽然这只是很多农民工中积极的一部分,但是,一旦我们的教育支持跟上去了,一部分农民工头脑“富”起来了,难道我们就不能再利用先富带动后富这个道理吗?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给这个方式下什么定论,但是,看看当今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二月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数量达xx万左右。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么一大批的人的就业问题,后果可想而知。

我想就这些问题提出并重申自己的几个观点:

第一,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延伸到农村基层。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县城,农村本土教育资源匮乏。只有把教育资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层,从上向下贯彻,从下向上执行,才能将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中小学生源减少和校舍闲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校舍资源,建立一些长效性的基层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

第二,加大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农民工教育还有赖于自我教育,靠别人靠社会毕竟不能有长久的作用,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辐射范围广的中心村规划布局络。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并使新农村成为农村人口自我学习的基地,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

第三,重视教育权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自身的受教育权的保障,农民工到城镇就业,虽然解决了生存问题,但还要学习技能、积累经验,以获得稳定就业的能力,适XX市生活。而农民工在进城时就在文化教育程度上与城市同龄人存在着先天差距,如上海xx 年对外来流动人口调查表明:84.05%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工进城后因本身经 济条件较差,往往难以支付市场机制下的培训费用,城市庞大的继续教育体系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而政府和用人单位又因缺乏经费投入且无明确的政策保障,不可能有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再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用人单位过度延长农民工劳动时间,更不可能使农民工有其他再学习的机会。二是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目前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缺乏相关的规定,也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人地两生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是他们最为棘手的问题。城市正规学校入学的户籍制度使很多农民工子女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也无法进入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就算能够进入也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

总而言之,要把加强农民工教育这件事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任务的一个重点,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缓解或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失衡的现象。教育要面向农民工,为其创造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教育要面向新农村,使教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新农村成为农民工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要面向未来,使其成为提高农民工技能和素质的主渠道,成为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公平配置,还是对于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农民工继续教育都将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三农问题也能在这个问题解决的同时得到解决或大大的改善,让农民工朋友真正学习到能提升自己的知识、开展以后丰富多彩的人生路。

调查者:

调查日期:

调查问卷总结 篇3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素质教育,也为了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们对我校五、六年级的学生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就本次问卷调查中第7小题的回答情况来看,99%的同学认为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大的好处。第6小题“你参加过哪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00%的同学都参加过语文实践活动,其中参加比较多的实践活动为办手抄报、背书比赛、诗歌朗诵。说明学生们对语文实践活动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借助学校举办的活动来参加语文实践活动的,途径比较单一。这也让我们觉得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研究课题意义重大。

问卷调查中的第8小题对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实践活动展开调查,95%的同学表示非常愿意参加,这也为我们今后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在学生愿意的基础上,我们又对学生的兴趣展开调查,如:第9小题“你对以下哪些语文实践活动比较感兴趣?”根据回答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对“搜集趣味对联”、“成语竞赛”、“搜集趣味广告”比较感兴趣。这位我们开展活动指明了方向。

3、在考虑学生兴趣之外,我们还应该弄清学生掌握比较薄弱的部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因此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你认为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希望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你哪一方面的能力?”等一些列问题,旨在弄清学生掌握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经过调查,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易写错别字、写作、阅读能力较差、口语交际能力有待提高。

问卷调查报告 篇4

这个问卷主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课前能否预习?如何预习?课中如何学习?怎样学习能达到最佳效果?课后如何复习?以及如何培养阅读习惯等问题。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力求找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最佳方法。

经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初中生合作学习中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

有43%的学生能课前预习,有31%的学生课前偶尔预习,有26%的学生重来不进行课前预习,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都知道合作学习对于自身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有26%的学生能积极思考,50%的学生紧跟老师走,20%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说明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不够。在课后的阅读和自学上,有25%的学生能经常阅读,54%的学生有时阅读,21%的学生很少阅读,这些都说明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这对学生的发展将是非常有害的,所以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重视迫在眉睫。

二、学生的合作学习方法欠缺

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初中科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还比较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不明确

有23%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力求掌握新知识,有58%的学生只是粗略的看一遍,19%的学生不预习。这说明有部分学生还是有为自己的学习设定目标的意识,还是对自己的学习比较有责任感的。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还不是很明确,或者有时有,有时就忘记了。

2、学习方法不恰当

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学习方法对了,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学习方法不适合,就会事倍功半。调查显示,只有15%的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有23%的学生没有什么学习方法。这就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知道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有些是知道,却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只能自己盲目的摸索。有28%的学生做读书笔记,只有21%的学生在学习中使用工具书,说明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有问题,这方面还需要老师加以正确的引导。

3、缺少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

有65%的学生喜欢和别人讨论,说明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方法和必要的指导,出现辨不知其理,盲目性比较大,缺乏教师的必要指导,教师应该指引学生如何去学习,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讨论去学习。

三、学生没有成为课堂主体

有27%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堂应该讲45分钟,有54%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堂应该讲30分钟,这些说明学生没有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体,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传统的教与学的观点没有改变,在课堂上应该是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的学习。

四、学生缺乏阅读和获取课外知识的习惯

只有25%的学生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有54%的学生偶尔浏览课外书籍,有21%的学生很少阅读课外书籍,说明大部分学生仅陷于从课本获取知识,很少去遨游课外知识的海洋,这与我们合作学习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与我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引导学生学好课本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开卷有益。

调查问卷总结 篇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学生在面对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其心理状况正走向不良的方面发展,表现出孤独、苦闷、迷茫和焦虑等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我们心理服务部门对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全方面的调查,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使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走出心理障碍,健康成长。

为了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开展,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历程,真实地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把握大学生的普遍生活倾向,加强大学生自我规划管理意识,帮助同学们树立好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我系心育部、学生会、大学生服务站三个部门分工协作,于20xx年04月11日对全校进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通过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活动策划执行:信息工程系心育部

活动调查对象: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

方法:调查问卷(注:问卷调查发放一共140份,回收到126份。)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心理状况基本健康。具体分析如下:

这次心理调查问卷主要分为:

一、调查中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关注评价状况: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比较关心。

1、学生“你觉得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的调查中,有60%的人选择了健康,40%的人选择了亚健康,没有人选择不健康;

2、对自己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80%的人选择了非常关注,20%的人选择了较关注,没有人选择不关注;

二、学生对心理健康领域的认识状况:不是很了解。

1、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概念认识:85%的`同学选择的“有点了解”;

2、学生对心理领域你更想了解的领域:有23%的人选择“自我认识与自我悦纳”,25%的人选择自我体验与自我成长,20%的人选择了沟通,18%的人选择了压力与减压,其余8%、6%的人选择了换位思考与同理心和情绪管理与情商管理;

三、学生心理困惑的因素:情感问题成为主要问题

1、学生对“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什么引起的”:35%的人选择了情感问题,25的人选择了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20%的人选择了学习压力,20%的人选择了对周边环境不适应。

2、学生对决定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55%的人选择了日常学习生活环境的影响,30%的人选择了先天心理素质,10%的人选择了其他因素,5%的人选择了后天家庭教育影响。

四、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的方式:向朋友倾诉居多,极少心理咨询

1、学生对遇到心理困惑时,怎样解决?:75%的人选择了向朋友倾诉,15的人选择了其他途径,85%的人选择了自我调控,2%的人选择了心理咨询。

2、对是否需要心理老师帮助的:40%的人选择了“一点点”,40%的人选择了“我心理很健康,不需要”,15%的人选择了“很需要”,5%的人选择了“无所谓”。

五、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加强的工作方面,教学方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沟通和咨询的心理健康方面工作有待加强、案例分析讨论法和模拟情景的心理教育讲课方式更受学生欢迎。

1、学生对心理健康是否该引起重视:40%的人选择需要认真对待,40%的人选择了无所谓:

2、学生对需要加强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加强的工作方面:40%的人选择了深入同学中,多与同学沟通,30%的选择了举行心理健康讲座,20%的人选择了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3、学生对最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方式:45%的人选择了案例分析讨论法、37%的人选择了模拟情景法、12%的人选择了团体活动、6%的人选择了讲授法。

以上就是本次活动调查的具体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很多人对心理健康认识不足,对心理知识缺乏,而且没有正确的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不够重视,我们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重视,加强我们的服务宣传,同时为大家提供良好咨询环境和优秀的心理老师。希望通过我们服务宣传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作一个健康快乐的大学生!

美丽心灵源自心灵的美丽,本次问卷调查中我们也建议同学们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有助于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同时给同学们一些口诀,希望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一点帮助:学会放松,陶冶性情,着眼当前,坚持运动,尽情发泄,勇担责任,知足常乐,调换环境,休假旅游建议同学们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有助于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定期参加心理专题讲座,消除错误观念。

本次进行的“和谐心灵,健康成长”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和响应,同时也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欣赏和好评,都希望以后多多举办类似的活动,以发展身心。信息工程系心育部将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为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作出更大的贡献。

问卷调查报告 篇6

莎士比亚这样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名人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读书多么重要,它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仅靠语文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是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不容置疑,更不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才。相比于城市来说,农村孩子阅读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农村孩子得不到较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阅读方法得不到很好的指导,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村孩子的阅读情况,我们对xx镇xx小学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目的

完成这份调查就是为了呼吁家长、老师及社会更多的关注农村孩子令人堪忧的阅读现状,引起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家长,甚至社会的重视,都来关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让阅读带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培养孩子终生的阅读习惯。

二、调查对象

二七区xx镇xx小学1~6年级,每个年级1个班的部分学生,共六个班,共计358名学生。

三、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法;谈话法;访问法。

四、调查步骤

1.取样。

2.召开年级组和备课组会议,和有关语文老师讲清调查方法,由各班语文老师主持,调查人协助,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篇7

一、调查背景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但在我们高度重视计算教学,努力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同时,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就是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了计算方法,但计算正确率却比较低,对学习成绩造成较大影响,于是教师和家长都不约而同地把这种现象归结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换句话说就是“粗心”和“马虎”所致,而学生也为自己的“过失”感到郁闷和自责。这种现象困扰了不少的师生,成为当前推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瓶颈”。

二、调查目的

为了切实了解当前学生计算错误的实际情况,探究其中的真正原因,寻找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有效教学策略。

三、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调查。

四、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发放给了二年级一班和二班的学生,问卷发放了70份,分两次发放,问卷全部回收,并且都是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五、结论

通过调查,显示出了以下问题:

1、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足是造成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首要原因。

2、有效计算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是造成学生计算出错的主要原因。

3、不会检查或不能在检查中发现错误是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间接原因。

4、重计算技能的训练,轻计算素质的培养是造成学生计算错误隐性原因。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增强学生计算正确的愿望。

2、重视常规训练,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3、重视算法的指导,又重视算理的理解。

4、重视计算教学的首次感知,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动手、动脑,让眼、耳、口等多种感知协调“作战”,强化信息的接收和记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