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党心得体会【合集三篇】

优党心得体会(精选3篇)

优党心得体会 篇1

疫情持续紧张,居民最好的防控措施就是居家呆着,真正做到足不出户,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毒传染链,从而快速达到社会面清零的效果。

居家防控,只要生活物资保障供给,真的衣食无忧。

然而,即便生活物资充裕,有些人居然弄不到饭吃,或者吃不好,有的面对充裕的物资,一声长叹,岂不怪哉?

原因很简单,不会做饭呗。

我很好奇,一个不会做饭的人,平时又是怎么活下来的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没有疫情,社会常态下,手机一按,外卖分分钟到手,吃过,垃圾一扔了事。或者与父母长辈生活在一起,长时间享受着父辈厨艺,真正的饭来张口,从不需要考虑做饭一事,也从来没有缺吃挨饿之虞。

可是,疫情特殊时期就不同了,静默管理,独自居家隔离,远离父母。封控区、管控区外卖有时也很难点到。此时,只有自己动手,才可以丰衣足食啊。反之,如果懒惰,或者没有做饭的技能,那就只能忍饥挨饿了。

看看有些人的窘态。

3月21日消息,一小伙子封控在家,3天烧糊了2个锅。锅怎么会烧坏呢?原来这年轻人从没烧过饭。虽然这次封在家里,尝试烧饭,手机搜索,照着菜谱操作,但还是频频出错。做出的饭难以下咽,最后连锅都烧毁了。

作为年轻人,做饭的事,你平时可以不去做,但你一定要有会做饭的本领,以备不时之需,以防不测之用。

成人烧坏了锅的事,表面上是小伙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但根子是不是出在父母身上呢?

无独有偶,3月2日,,因为疫情被隔离在家的女子收到了一只白条鸡的防疫物资。可是,鸡在手里,该女子不但高兴不起来,反而崩溃大哭,因为她面对这只整鸡,束手无策,根本就剁不开。

连一只鸡都剁不开,还能干啥?现在有些孩子太娇生惯养了,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身体长大了,生存技能没有掌握,心智上依然是个孩子,“巨婴”就是这样形成的。

不会做饭,挨饿又能指望谁呢?

有人在家吃了20多天方便面了,家里方便面已经吃完。虽然家中有米,但自己不会做饭,不得已乞求邻居中午做菜时帮他代做一点,资助他一下。

求人不如自救,连做饭都不会的起码生存技能都没有,怎么好意思张口求人呢?

疫情期间,不会做饭,看起来是小事,但却暴露出人在成长过程中教育的问题。

人是怎么成长的?教育使人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个成年人,如果连做饭的事都没有学会,那么,多年的教育,他(她)学了什么?又学会了什么?

今天的家长,最大的错误在于过度保护孩子。孩子从学校回到家里,家长不让孩子做任何事,什么都不用干,只要把作业做好就行了。这种保护,已经过了头,对孩子有好处吗?

然而,这些有害无益的事,我们很多家长天天都在干。包办意味着剥夺,代替意味着扼杀。包办的越多,代替的越多,孩子自主发展的机会就越少,孩子成长的几率就越小,最后,连烧饭都不会,也就不奇怪了。

往深处说,不会烧饭,是劳动教育的严重缺失。

有的家长,溺爱到连打扫教室卫生都不让孩子做了,真是不可思议。

如果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出于体力和安全考虑,家长协助孩子完成卫生打扫,情有可原。但孩子大了,还有必要不让孩子参加劳动吗?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教育方针,可在现实中,劳动教育很难落地。让孩子参加必要的劳动,不仅能让孩子获得劳动技能,比如烧饭,还能养成劳动习惯,更能够磨练意志品质,培养责任担当。

社会发展到今天,劳动的形态与以往大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恪守教条,非要叫孩子下地劳动,下田插秧。今天的孩子不必这样做,都机械化操作了,无田可下,也无秧可插,这说明劳动形态变了。但是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无论劳动形态如何变化,劳动的精神内涵不能变,也不会变,劳动教育的价值永存。

今天的孩子,身处优越的成长环境,与过去相比,更要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在失去劳动的教育中,长成一个一个“巨婴”。

教育即生长,生长是目的。教育的生长就是要每个人健康成长,最基本的要掌握生存技能。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剥夺了儿童的童年,也就剥夺了儿童的成年。

病毒可以攻克,可以防治,其实未必可怕。但是,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失去不该失去的东西,到成年就很难补回,这样的后果真的可怕!

优党心得体会 篇2

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阶段,我校开展了许多有特色,有意义的活动。在此期间,各位党员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并且上级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为各位党员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实践机会。其中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活动就是其中比较有意义的活动。

在此活动中,通过文件资料的了解,对一些优秀党员的光辉事迹有了一定的印象和了解,然后通过生动的影片放映,使得我们对党员的先进事迹有了更深的印象,并在心中暗暗的佩服,那些优秀党员的惊人的作为,其中在影片当中讲述了一个普通党员的不平凡的生活轨迹,描述了她一生的伟大事迹。在生活中,他和蔼可亲,从没有架子,对周围的人更是关心和帮助,面对生活中的重重困难,从不低头。在工作上,更是认真负责,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吃苦在前,深入群众,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他总是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提高自己的政治理念,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作为当代的共产党员,不但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政治能力。首先能成为共产党的一分子就需要不断的学习,要想成为一名当代的、合格的甚至优秀的共产党员,就要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影片中展现了优秀党员兼任的生活态度和饱满的学习热情,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我想,这就是党员,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共产党员。感谢党组织提供了这样一个活动,使得我们这些刚刚迈入党组织大门的年轻的一分子看到了党员的光辉形象,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要跟党走的决心。看到了在实际生活中,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下定决心,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向这些友协的党员学习,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他们任劳任怨的生活态度,学习他们在工作中处理事情的工作方法和方式。通过这次活动我终于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当群众中去的深刻含义。不同时代,对于党员的要求是不同的,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也有所不同。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而不是照搬照抄。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也表现了很高的热情,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进一步的认识了党,了解了党,更坚定了同学们跟党走的决心。

优秀党员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1.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学习心得体会

2.党会课心得体会: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心得体会

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心得体会【优秀篇】

4.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

5.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心得体会

优党心得体会 篇3

我喜欢夏天,不是因为它的热,也不是因为它的蝉和鸟。相反,炎热的夏天突然下的雷雨是我最喜欢的。

夏天,当乌云遮住不久前灿烂的烈日时。我会很激动,把闷热的早晨抛在脑后,看着电闪雷鸣的.声音,听着蝉儿渐行渐远的声音,听着一家人忙着收衣服的声音,心里无比激动。

很快,倾盆大雨如期而至,先是几滴,“噼里啪啦”的,但力道很大,然后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地面越来越湿。直到又是一声惊雷,风中夹杂着暴雨,声音足以盖过几十声鞭炮声。站在家里,看着这个“上帝的愤怒”。我伸出手,雨点打在我的手掌上,清脆,却又不甘又用力,仿佛在告诉我什么。气味不一样,不管是新鲜带草还是湿带土。在这场雨里,我看不出来。

孩子们在雨中没有闲着。我可以看到他们一个个在昏暗的家里看电视。屏幕上的灯光照亮了墙壁。小时候经常这样。雷声越大,雨越下越大,我看得越多。这可能是孩子在雨中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

来,快走。这是夏雨的特点。雨后,已是午后,一堆堆乌云飘向远方,阳光再次照耀。人们出来,争先恐后地去闻雨后的新鲜空气。大人们重新挂起被子,而孩子们则跑到视野最广的地方,望着远方,寻找那壮丽的七色彩虹,家家户户又因为它而快乐起来。

既没有春雨那么连绵,也没有秋雨那么小,更没有冬雪那么温柔。它总是短暂的,但在其短暂中,它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态度。正是因为它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深深的激情,我永远不会忘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