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幸福的中秋节900字作文(精选3篇)
月饼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它的起源有着许多种不同版本的传说,我试着列举其一:唐太宗李世民庆祝征讨突厥的军队凯旋归京,阴历八月十五这天军民通宵狂欢,有人向李世民献圆饼祝捷,太宗高兴地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将其取名为“月饼”。宋代文豪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逐渐流传。心灵手巧的制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图案印在月饼上,更使得月饼成为倍受百姓青睐的中秋佳节必备食品。
如今,月饼更是成为人们中秋送礼的首选,各企事业单位把月饼作为员工福利。人们走亲访友都会带上一盒月饼,往往东家送南家,南家送西家,西家又送北家,说不定北家又喜剧般的送还给了东家,如此循环,有时等到拆开包装,月饼已然变质。各家商场中秋节前一个月就早早地辟出场地摆起月饼专柜,陈列在展台和货架上的一盒盒月饼外观玲珑别致,包装精美绝伦,有纸盒,有木盒,有铁盒,更有甚者用瓷器,有的还组合着名茶名酒。月饼多为圆形,偶尔见到有方形的,不知还能不能称其为月饼了。馅料的名目更多样,有枣泥、豆沙、莲蓉、百果、凤梨、蛋黄,甚至有鱼翅、鲍鱼,更出人意料的还有冰淇淋馅的,价格少则百余元,多则数百元、上千元,让人乍舌。至于味道如何,哼!不敢恭维,许多人是一口都不碰,真是食之生厌,弃之可惜。中秋节一过,商场里月饼的身价玩起了“蹦极”,原本不菲的价格纷纷以一至三折的低价甩卖,即便这样也鲜有人问津。
“真正受百姓欢迎的食品肯定是一年四季都有销售的。”妈妈的话很精辟。是啊!月饼为何只有中秋节才大规模地出现在商场里,而平时难觅踪影,看来它已不再是人们垂涎的美味,而仅仅只是一个时节里人情往来的工具罢了!
中秋节的那天,又大又圆的月亮高高的挂在夜晚的天空中,像一个大玉盘被挂在雪白的墙上。小乌龟坐在树下,仰望着天空,手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天上的星星好多好多啊,数也数不完。
这时,一只小松鸡跑了过来,奇怪地问:“乌龟哥哥,乌龟哥哥,你知道月亮是什么味道的么?”小乌龟看了看月亮,半信半疑地说:“听爷爷说,月亮本来热乎乎的,因为它把月光都给了我们,所以变冷了。我觉得月亮是冷冰冰的,甜蜜蜜的。”
小松鸡兴奋的说:“我觉得月亮又酸又甜,还带有一种香喷喷的麻辣味,我在月亮底下就能闻到啦!”小乌龟忽然失落地说:“可是这都是猜测,实际上谁也不知道月亮的味道。”
第二天夜晚,听到了这个消息,许多小动物都跑来了,有大象、小猪、长颈鹿,还有小兔等等。这月亮好高,想尝尝月亮的味道就得想个办法。聪明的大象伯伯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让小动物们一个站在一个的背上,一直碰到月亮为止,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开始了,大象伯伯上面是长颈鹿,长颈鹿上面是小猪,小猪上面是……最上面的的是小刺猬厨师,快要碰到月亮了它拿起一把刀,把月亮切了一大半,原来胖乎乎的月亮变成了月牙儿。小动物们迫不及待地吃了尝了起来了。
哇!原来月亮的味道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
小时候,中秋节我品尝的是外婆亲手制作的月饼,如今我享受的是和老公一起亲手烤制的月饼。我喜欢渗透着浓浓亲情和温馨的个性化的月饼。享受个性化的月饼,享受幸福的个性化的生活……家乡的山说小不小,说大可也不大。...
小时候,奶奶总给我讲故事.说在弯弯的月亮上,居住着一位漂亮的嫦娥姐姐,她有一只洁白如玉的小兔子,她们都喜欢吃饼,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们,把她们吃的饼称为月饼,并与八月十五月圆时,摆上供品上拜.从此,每年就有了8月15中秋节的习...
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又到了月圆之夜中秋节,看那一环明月,我仰望着,也回忆着那是一年前的中秋节的前一天,是农历的八月十四我在我姥姥家里面玩。当时我正在和我的小弟玩篮球,我小弟一不小心就把篮球给扔到了邻居的家里。
今年中秋节的那天,我们一家三口早早的起床了,开车回到了老家过团圆节。这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很期待精彩时刻的到来,烧火塔。为了以后村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火塔烧的越旺越好。村里的小伙子们。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这一天的月亮非常非常地圆,真像一个白玉盆。
那时候爸爸还小,每逢中秋,爷爷总要打些月饼分给爸爸和姑姑们吃。可是家里人口多,家境又不富裕,而爸爸和姑姑们还总想过足馋瘾,于是他们就想方设法去偷吃月饼。
堕落,无所事事,路过回忆还好有感觉。感觉悔痛如磨盘磨磨唧唧借着你的余力把心一片片磨成沫沫。昏睡一幕接着一幕是不停的幻灯片刷新梦境,是开在空中的花坠落的无力缓慢。
“人在雨中行,月在云后飘”。今年的中秋节秋雨绵绵,凉风瑟瑟,给人一份浓厚的秋意。
记忆中的中秋节是欢乐的。奶奶从下午四点就开始早早地张罗晚餐,六点后,一家人坐在一张大桌子边上,喜气洋洋地开始吃晚餐了。这一天,奶奶总是要做许多我和表哥最爱吃的菜,一家人坐在大圆桌上吃饭聊天,大家仿佛过年似的愉快。按照家乡的传统习惯,酒饱饭足之后就要开始一场祭月的活动,爷爷会打开平时不轻易打开的大门来迎接“月亮菩萨”(嫦娥)。大家把一张八仙桌子抬到门前的河岸上,在桌上摆满了月饼和水果。那时,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门前的小河中跳跃着闪闪的银光,一家人都笼罩在明亮的月光下。但今年却不同了,夜空中不再有皎洁的月光,今夜不再是月光笼罩的一夜。我的心略微有点黯然,不再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浪漫了。
古人曾有许多赞叹月亮的诗句。苏东坡曾有一首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从这首琅琅上口的诗句中,我们闻到仙宫中丹桂清香,看到唐宋时楼台倒影。但今年的中秋不再是一个笼罩在月光中的节日,不再有融融如水的月色。无月中秋,留下一片遗憾。在这无月的中秋,苏轼的千古绝句默默地爬上了人们的心头,是啊,在这无月的中秋,又有什么词句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能真诚地表现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呢?
中秋本应是一家人团聚之时,但是绵绵的秋雨却打断了我的思情。不知爷爷一个人在家中,望着这一无月的中秋夜空,眼中会有怎样的深情。爷爷是一个在太阳下劳作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曾经的他头顶骄阳,脚踏大地在田地中挥汗如雨,辛勤劳作。但是,现在老家之中只剩下他一个人。当他一个人倚在锄头上看到这一没有月亮的单调的夜空,想起往日与家人的团聚,心中会翻起多大的浪花啊。想到这,我心中不禁也涌起了淡淡的思念和牵挂。
空中不再有李白笔下的“白玉盘”和“瑶台镜”,也不再有苏轼笔下的“琼楼玉宇”;不再有白居易卧病浔阳城时的皎月,也难见李白举杯邀明时的月光。无月中秋,虽然看不见月亮,但我心中却仍有一轮皎皎圆月,一抹淡淡的月光。它承载着我的心和牵挂,穿过这绵绵的秋雨,飞向那南方的夜空,那下面是我的家乡,那里有年逾古稀的爷爷一个人期盼的目光。
无月的中秋,虽不见月,月在我心,虽不见人,人亦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