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34篇】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精选34篇)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1

一年的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们像往年一样去老家陪爷爷奶奶过节。

晚上奶奶做了好多好吃的饭菜,一家人热热闹闹。

吃完饭,我们就在院子里赏月。农村的夜晚,特别的安静,偶尔只能听见一点鸟叫声,周围空荡荡的,院子里撒满了皎洁的月光。一会月亮又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进云层,一会由此从云层里探出头露出可爱的笑脸。传说月亮上有嫦娥,吴刚和玉兔......是真的吗?月亮上嫦娥是不是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寂寞了吗? 我看着月亮,陷入了无尽的遐想中。

这时爸爸来到了我身旁,说:“你知道月亮为什么发光吗?”我说:“不知道”爸爸说:“月亮其实是不会发光的,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发的光是不热的”我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夜深了,月亮躲进了云层,我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中秋节。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2

不一样的中秋节作文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来临了,但是和以往的中秋节不一样,今年爸爸在外进修,忙得回不来,所以今年过节家里少了一人。

那天,爸爸打电话说他进修的医院在评选”三甲医院“,比较忙,中秋很可能回不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非常难过。看着别人家一家团团圆圆的场面,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带着一颗失落的心,十五一大早,我和妈妈一起去买东西。虽然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而且摊点上出售的都是我平时爱吃的,但此刻我却没有心情看,和妈妈草草地买了些水果就回去了。

原本我想今年中秋就这样过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从街上回来后,我和妈妈正在布置家里的东西,突然听到门铃响了起来。我把门打开一看,天啊,原来是爸爸回来啦!我兴奋地一下子扑到爸爸的怀里,心情一下变得别提多好啦。

我不解地问:“爸爸你不是说中秋节不回来了吗,怎么突然又改变主意了?“爸爸笑着说:"医院临时开会,决定放几天假让我们回家过中秋节。“

我高兴极了,和爸爸一块儿帮妈妈做家务,我还自告奋勇地帮妈妈洗菜、拖地……干完了这些活儿,我们又一起上街买东西,我在街上挑选了许多爱吃的水果和不同口味的月饼。

晚上,妈妈大显身手,为我们做了一桌美味菜肴。有水煮鱼、酱牛肉,还有羊排……我也和爸爸一起做了一道菜。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品尝着团圆饭,心里美滋滋的。

晚饭过后,我们一家三口在外面赏月。我忽然发现,今晚的月亮真是又圆、又大、又亮,比以往的月亮都美。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3

难忘的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中秋节是美好的节日也是团员的节日,我和妈妈来到姥姥家吃饭。

一大早我和妈妈去到乡村买月饼到了那里漫天飘这香香的月饼味,月饼的口味可多了有。豆沙的。草莓的。芝麻的。蛋黄的……月饼的形状可多了有圆形的。三角的。方形的。花形的……那的月饼都可香了,我们买了一箱月饼带回了姥姥家,来到了姥姥家姥姥正在给我们做着美味的饭有我爱吃的“辣子鸡”、“鱼香肉丝”、“可乐鸡翅”、“白玉豆腐汤"、“珍珠丸子”和“糯米丸子”……做好美味的饭菜,端上来的时候可香了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们一家吃完饭就一起赏月的过程中,游戏的规定是这样的:输了就罚他(她)唱歌或说笑话,第一开是我输了好几局后来我就局局赢玩累了我和妈妈回家了,回家的时候我和妈妈说今天玩的真快乐。

我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节,今天真快乐。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4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去奶奶家过团圆节。

一进门,我就向爷爷奶奶问好。奶奶说:“家里的无花果熟了,快去摘一些吧。”于是,我们就带着钥匙,拎着盘子,拿着刀子,背着网兜,扛着弟子,高兴的来到院子里。到了无花果树下,我看着爸爸已经爬到了树上,他踩着树干,踏着枝桠,去摘无花果。不一会儿,一盘熟透了的无花果就摆在了我的面前。

回到家里,大家一起忙着做团圆饭。今天的饭很丰富,有肉,有虾,有菜,有鱼,有大闸蟹,还有一盘新鲜的无花果!月饼是我切的,爷爷夸我真能干。吃完饭,我和哥哥姐姐玩了一会,就各自回家了。

今年的中秋节过得很开心!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5

今天是中秋节,晚上我们一家来到江滨公园赏月。

刚到江滨公园,就看到人山人海,我们一家也兴奋地加入到这赏月人潮中。我抬起头,看见一个似乎像玉盘的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瞧,多美的月亮啊!”突然,我想到一个好主意:把月亮“吃进去”。我仰着头,向着月亮,张大嘴巴,妈妈忙用手机拍了下来。哈哈,照片中的月亮正好在我的嘴巴上,好像被我吃进去了呢。我还和月亮捉迷藏哩!我一会儿躲在树丛中,一会儿藏到房子后面,月亮也时隐时现,和我一起玩耍。爸爸高举着手机说:“来,你用手把月亮‘托牢’。”我把手高高举起,好像把月亮托住一样,妈妈在旁边笑着说:“你看,我们女儿多像美国的自由女神啊!”

我们在江滨公园和月亮快乐地玩耍着、嬉闹着,身边不时地传来人们开心的笑声。在这中秋节,我收获了不少快乐。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6

漆黑的夜空中,月儿终于出现了。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将一朵朵乌云召唤到天空,使得月亮蒙上一层薄薄的、淡淡的面纱,充满神秘感。

(一)有电灯的地方没有童话

爸爸忙碌起来了。他拿出一些早已准备好的露水果盘和月饼,将它们一一摆放在庭院中央的小桌子上,点上三柱香,虔诚地拜了三拜,而后便轻轻退回室内。听爸爸说过,月神品尝东西时,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呆在那儿,不喜欢有旁人在一旁,这个规矩可不能冒犯。

退回时,爸爸嘱咐我将庭院里的灯熄灭,我又有些不解,同时有些疑惑,小声反问爸爸:“为什么要将灯熄了呢?把灯亮着可好?再说,如果月神来了,这么黑的夜晚,月神不但没吃着供品,反倒迷了路,你说怎么办?”

爸爸或许被我说的话给逗乐了,“扑哧”一声笑了,解释道:“月神不喜欢亮光,而且你也不用担心,神仙嘛,总会有他们的办法来看清这个世界。不过,城市这么亮的灯光,估计月神不会喜欢哦。”

(二)生活越好幸福感越远

月亮高高升起,清澈的月色近乎透明,似一块半透明的黄玉,周身环绕着淡黄色的光泽,将黑夜衬托得格外美丽。

我漫不经心地翻弄着面前咬了小小一口的月饼,皱了皱眉头,极不情愿地盯着它。爸爸见我似一脸吃了苍蝇的表情,拍拍我的肩,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他小时候和月饼之间的故事

我们小时候可没你们这么幸福,能吃上月饼能算得上是件奢侈的事儿。我们小孩子就喜欢吃那个,但只有过中秋时才能买,不是买一盒,只不过两三块而已。那时候我和你叔叔不够分,大人就将月饼切成块块分给我们。所以那时候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圆、这么大的月饼,印象中只有那小得可怜的三角形月饼。

我有些同情地望着爸爸,没想到他们小时候居然都没有月饼吃。爸爸接着往下讲:

我那时嘴馋,就这事儿少不了你爷爷一顿打。我跟你这般大时,克制不住肚子里的馋虫儿,在中秋节这天,偷偷跑到隔壁二奶奶家院子里偷祭月神的月饼——二奶奶一家都在自己的房间里呢,没人注意我。可这月饼藏哪儿好呢?藏家里万万不得,要是被家里知道了,又是一顿打。怎么办呢?我就将月饼藏在田野上的稻草堆里,或者藏到大树上的鸟窝里,等到放学了,一个人坐在草堆上或者树的枝桠上慢慢品尝,那种惬意的感觉没法形容,现在想想那时真幸福。

我明白爸爸是有感而发,也知道爸爸是让我珍惜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条件太好了,大街上到处都是饭店,肯德基、麦当劳想去就去,月饼对于大家来说早已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想象了。但我们有没有想过,生活条件好了,科学也得到很快的发展,家家户户几乎都能拥有一辆小汽车,处处都建起了高楼大厦,一切看上去都繁荣和祥。可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可也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高楼处处盖,清新的绿色却越来越少,城市里不停息的喇叭声,闪烁不停的红绿灯,让我们的神经得不到片刻安宁,甚至让人产生错觉:科技的快速发展真的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吗?物质生活太丰富了,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很空乏,幸福怎会不离我们越来越远呢?

我们或许没有能力改变社会,但我们可以从改变自我开始,来影响整个社会。

夜深了,依稀能听到蟋蟀和纺织娘孤独的演唱。一朵黑云随风吹来,遮去一汪如水的月亮,那隐隐约约飘在屋前河面上的薄纱,也被月神收去了。沐浴在清风中,我感觉自己也融入了那片残留的月光。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7

今年中秋节那天,我陪妈妈加完班,赶到奶奶家去吃团圆饭。到了奶奶家,大家齐动手,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开开心心吃过团圆饭,我们决定出去散步,一走出绿树成荫的小区,就惊喜地看见一块洁净无瑕的大玉盘挂在空中。再仔细瞧瞧,哦!原来是一轮明亮的满月。月光是那样美丽动人、柔和,在月光的照耀下,路旁的路灯、附近的火锅店、超市、大酒楼的灯光好像突然显得黯然失色,就连那马路上的喧哗声,也好像刹那间消失了。今晚的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躲进云间,一会儿又俏皮地撩开面纱,露出娇容……

我久久凝视着月亮,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美丽传说。秋色的风轻轻拂面,明媚的月光让人沉醉,我不禁也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天牢里有一群恶龙,因为曾四处作恶,被玉皇大帝关进天牢,可没过多久,恶龙们竟然越狱而出,还跑到月亮上行凶作恶。玉皇大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悬赏可以降服恶龙的仙人。这时真就有一个法力高强的神仙挺身而出:“陛下,我有法力能把任何东西变成石头,绝对可以制胜恶龙!”玉皇大帝大喜道:“好啊!快去快去,如果真行,我重重有赏!”这位大仙到达月球上,立即念下咒语,当恶龙们发现事情不妙,各自盘成一团,却无奈被慢慢石化,就变成了月球上的环形山。

这时,爸爸催我快走:“想什么呢,浩铭?”“哦,爸爸,我想去月球旅行,看看环形山跟我们地球上的山有什么不同!”“哈哈!志向很远大啊,你可要加把油喔!”

啊!今天可真是个迷人的中秋夜晚呀!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8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9

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中秋节。

还记得去年中秋节的夜晚,一家人在一起看完精彩的中秋晚会,我独自来到阳台上,隔窗仰望天空,期待看到一轮“白玉盘”或者飞在云端的“瑶台镜”,但天有些阴沉,似乎并没有希望看到想象中的月亮,心里不免有几分沮丧,低头吃了些妈妈准备的月饼和水果,猛地抬头,发现一片云朵透着光亮,再过了一会儿,月亮终于羞答答地从云间露出圆圆的脸,我开心极了,赶紧喊爸爸妈妈一起来赏月,我们一家人,在朦胧如水,如梦似幻的月光下,尽情地享受着和美的夜景,可月亮似乎是被我们看羞了,没一会儿功夫又一头钻进一片厚厚的云里躲起来便再也不肯出来,只是给这片云勾勒出美丽的轮廓,让我浮想联翩,使劲儿想着这片厚厚的云朵后面会发生的各种奇妙的场景……

清凉的微风从窗户吹了进来,空气中弥漫着月饼与桂花的清甜香味,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心里充满了幸福的感觉。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10

今天,阳光明媚,大雁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今天是什么节日呢?哦,原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这时,我真高兴得不得了。到了中午,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和爸爸去超市买月饼,我选了西瓜味的,梨子味的,草莓味的……吃中饭的时候,我家来了许多客人,爸爸给客人摆上了一桌丰盛的菜.我洗手的时候就闻到了一阵阵菜香,我已饿得饥肠辘辘,我赶紧拿起筷子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吃完饭后,我们就去走亲戚了.。到了晚上,我们全家已累得汗流浃背。接着我们就开始拿出月饼赏月。吃着那香喷喷的月饼,看着那明亮又皎洁的月亮,看着月亮就好像是一个又大又圆的超大月饼。突然有一堆人围在一起,我还以为打架了,连忙去看,原来他们是在跳月饼舞:八月十五月儿圆…

这时的月亮就像一个善良的姑娘,把清爽和宁静撒给大地。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11

今天就是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每年中秋节来临的时候,都是庄稼丰收的时候,豆子、水稻都成熟了,放眼望去,就像一片金黄的海洋,望着欣欣向荣的景象,心里又说不出的喜悦。

为了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学校也放假了一天。爸爸开着拖拉机载着妈妈和我,来到田地里收玉米。一个个玉米棒子又粗又大,有的把玉米杆压断了,掰着玉米棒甭提多带劲了。

妈妈拨着花生,笑眯眯的说:“给你说个谜语你猜猜看:白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我不假思索的说“是花生”。“好,今天我们就把白胖子放在锅里煮熟吃”。就这样我们一家高兴的说着忙碌着,不知不觉已经大半天了。

晚上,坐在皎洁的月光下,桌子上摆着月饼、苹果,还有香喷喷的花生、玉米,品尝着丰盛的食物,欣赏着美丽的月夜,天空中那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似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我喜欢这中秋的意境。它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永远享受这天伦之乐。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12

亲爱的爸爸妈妈:

才离开你们几天就好像过了几个星期似的你们身体还好吗?最近感冒流行出门要多穿衣服千万别被传染了呀!

今天是中秋节是万家团聚的日子你们赏月了吗?每逢佳节倍思亲很可惜我不能回家与你们团聚。晚上班主任戴老师为了能让我们过上一个愉快的节日领着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赏月了。望着天空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我仿佛看到了你们正和外公外婆围成一桌共享月饼的情景。

校园外已是万家灯火人们正享受着团圆的欢乐呢!此刻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插上翅膀飞回自己的家呀!秋风好像明白我的心思 轻轻地拂过我的脸颊似妈妈您的手那么温柔。

月越来越明;夜越来越静。月光洒在学校美丽的后花园洒在了平静的人工湖也洒进了每一位莘莘学子的心田。耳边传来几声蛙鸣眼前飞过一对蝙蝠小动物们你们也团圆了吗?

爸爸妈妈在这美好的夜晚你们一定也牵挂着独自在外的女儿一定想知道我的中秋节过得怎样吧?你们放心除了没能和你们在一起有些遗憾外我过得很快乐很充实。戴老师将学校发给她的月饼分给了我们虽然每人只分到一小块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感觉特别香甜。赏月的时候我们全班还进行了有趣的“月字当头诗歌擂台赛”。你们猜怎么着我还唱了两句带“月”字的流行歌曲为我们女生队夺得关键的2分呢!

最后当全班同学对着明月齐声吟颂苏轼的《水调歌头》时一切思念、烦恼都抛在了脑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似乎模模糊糊地体会到了诗人那种特有的情怀。

美妙的时光总是走得那么快当我们在月光下与戴老师道别时我在心里也默默地祝福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13

今天是20xx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我和姐姐爸爸妈妈,四人吃过晚饭,带上照相机,和月饼,一同到活水公园赏月。

来到活水公园的正中心,那里人山人海的,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没人的草坪。妈妈拿出一块塑料布放在草坪上,接着我拿出了月饼、水、瓜果等各种零食,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我和姐姐仰望夜空,只见一轮大圆盘似的月亮挂在天空,照耀着大地,我们走到那,月亮就跟到那儿,好像生怕我们迷了路似的。月色溶溶,把秋天的夜的夜空付托得凉爽无比,也把活水公园变得出奇的清新和富有诗意。我和姐姐目不转睛地望着月亮,好像真的看见了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树,树旁边站着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抡起一把大斧头,想砍倒桂花树,可是他砍砍停停就是砍不倒桂花树,姐姐说:“这不就是吴刚伐桂吗?”

我边吃零食边看月亮,时间过的很快,也感到有冷了,爸爸怕我们感冒了,所以叫我们回家了,可我还有点舍不得走。

八月十五的月亮啊,你真美,你的美让人无法形容,你的美是独特的,你的美给我无限遐想。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14

中秋节别称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15

中秋节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为每年农历的8月15,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代时人们叫它为仲秋,因此到了民间,人们又叫它中秋,又称为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称它为团圆节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方的相传的传统节日。

在中秋节里有一个传说我们应该都听说过嫦娥奔月,这则故事吧!

相传在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名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于是他爬上昆仑山,射死了九个太阳,并让另一个太阳为人类造福,因此后羿受到了百姓的拥戴,后来后羿取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名叫嫦娥

有一次后羿去山上访友巧遇王母娘娘,于是便求了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便能长生不死,立即成仙,后一不想丢下嫦娥,于是让嫦娥珍藏好,有一次一个小混混进了后羿的家,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不甘心,于是把不死药一口气吞了下去,嫦娥立马身子一飘向天上飞去。

晚上后羿知道后伤心欲绝,于是派人到嫦娥平常是最喜欢的后花园内摆上香案,放上水果,姚记,在月宫的嫦娥,百姓知道嫦娥成仙之后纷纷在于,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平安,所以,就有了,中秋节这个节日,在中秋节时我们会吃月饼,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月饼象征着团圆,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希望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16

中秋节那天,妈妈准备了很多过节的食物,有苹果、香蕉、柿子、提子月饼等。我看着这么丰富诱人的食物,口水都流出来了,吵着妈妈问:“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吃了?”妈妈说:“贺完月亮后才可以吃!”我只好耐心地等候吃大餐的时间。

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就去看“舞火龙”。刚走到村前,就看到处处彩灯高挂,红色的灯笼在风中轻摆,池塘水上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彩灯,真漂亮!公园里人山人海。一阵鼓乐声传来,我们向着声音走去。刚站好,就看到一条二十多米长的大火龙向我们舞来,火龙后面跟着一条彩龙。还有各种人物造型的飘色。啊!还有“西游记”里的四师徒。孙悟空还向我打招呼呢,吓了我一跳。表演队伍里还有醒狮,精彩极了!我兴奋不已!

看完表演,我们回到家,妈妈说:“我们到阳台上赏月了!”于是我帮妈妈把各种食物拿到阳台的桌子上,四人围着桌子,边聊天边品尝各种美味的水果。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被大月亮照得如同白天,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真美!这个中秋真快乐!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17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农历即阴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xx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xx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18

中秋节的灯笼

中秋节到了,真高兴,晚上可以和要好的同学一起点蜡烛,玩灯笼。

下午急忙的就去市场买来了彩色的蜡烛,红红的灯笼。一切准备好了之后,就等天黑了。天黑的真慢呀,我迫不急待想让天马上变成漆黑一片。天终于暗了下来,我们和约好的同学一起去足球场,还没过马路,就已看到大伙拿着五颜六色,各种形状的灯笼,已经照亮了整个足球场,只听到有人大声喊我的名字,我才从这五彩缤纷的景色中醒过来。他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灯笼,有椭圆的,有圆柱体的,有菱形的,有三角形。我们开始点蜡烛了,大家把所有的蜡烛全部贡献出来,放在沙堆上,点燃所有的蜡烛后,我们开始玩游戏,大家提着各种灯笼你追我赶,尽情嬉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整个足球场有充满了我们的叫声,笑声,和欢呼声。大家都玩的浑身是汗,看看时间也很晚了,才恋恋不舍的回家。

回家的路上,大家彼此约定,明年的中秋,还要在一起玩灯笼,一起过这个快乐的节日。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19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等一并焚之。”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20

中秋节的传说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21

没有月亮的中秋节

今年的中秋节很特别,因为它是一个没有月亮的中秋节。

这天一早我和爸爸、妈妈就来到了乡下的爷爷家。除大姑一家有事外,叔叔一家,二姑一家和我们一家都到齐了。孩子回来了,爷爷、妈妈可高兴了。他们给我们准备了好多水果,有柿子、苹果、梨、香蕉、葡萄、枣子、桔子、石榴,还有板栗呢,我都快吃不过来了。这天,大人们聊天聊得很起劲,我和哥哥、姐姐也没闲着。我们玩了好多游戏,第一个游戏是“打气球”,我们把气球吹上气,用羽毛球拍来打。气球太轻了,我老是接不到,只有哥哥很“轻松”。我们还玩了扑克牌游戏——“争上游”。虽然我是新学的,可我却很幸运,每次都是我上游,所以我得了很多奖品——板栗,而姐姐老是下游,一个板栗也没得到。吃过丰盛的午餐后,我们又玩了“老师学生”的游戏,哥哥当数学老师,我当英语老师,姐姐当语文老师。在我的倡议下,我们还冒雨举行了滑板车比赛呢!

天渐渐黑了,放过鞭炮,吃过月饼后,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爷爷家。今年的中秋节虽然没有月亮,但我仍然过得很开心,下雨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团聚。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22

1、中秋赏月

每逢中秋来临,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赏月谈月也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2、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23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我们全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分享着喜悦、快乐,分享着那美味的月饼。

我们拿着椅子来到阳台开始赏月,欣赏这美丽如画的夜色。

“爸爸,有没有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呢?”我好奇地问。“嗯?”爸爸想了想说;”从前,月亮上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听了爸爸的话,我小声地嘀咕着:“我可不能和吴刚一样偷懒。“爸爸摸摸我的脑袋笑着说:”看:天上的月亮可真圆呀!”我仔细一看:“真的!”月亮害羞地盖着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抬头望着月亮,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中秋,是合家欢聚的日子,中秋,是全家团圆的日子。这个中秋,我与爸爸妈妈欢聚在一起,感受到了许多欢乐和幸福。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24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我从大人们的口中得知:“中秋节这一天,是家家户户团圆的节日,我们当地人都吃月饼,赏月亮!”我知道后,便看天上月亮的变化,谁知,现在的月亮特别圆。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月亮看,不一会儿,就发现了几个黑影,我思忖,这个身影可能是吴钢叔叔在砍常年不死的月桂树;也可能是嫦娥姐姐在月桂树下思念后羿哥哥;还可能是娇小可爱的玉兔独自在孤独的月宫里玩耍……

皎洁的月光,撒落在我们一家人的脸上,金黄金黄的,十分好看。月亮像是一个光芒万丈的金圆盘,又像一面圆圆的镜子挂在美丽的夜空中,眼睛一眨一眨地,似乎在说:“哇哇哇,我是一个大镜子使者。”过了一会儿,天空中飘来了几朵白云,把月亮藏起来了,他在跟我们玩捉迷藏呢!可“大镜子使者”似乎不想玩,一口气把白云吹走了,仿佛在说:“你快点离开,天空里只允许许许多多的小星星和帅气的大镜子使者,你要是再不离开天空,我们就要动用武力了啊!”我还在暇想,这个时候,爸爸端来了许多月饼,月饼有许多口味,有豆沙的,有枣沙的。我们一面吃月饼一面赏月亮。看到金黄的月亮,我忽然又想起了几句关于月亮的诗句,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花好月圆人长久,合家幸福乐悠悠!”我想这些诗句真是对月亮的最好赞赏。

今天晚上,我十分高兴,不仅尝到了各式各样的月饼,还欣赏了这么美的月亮,我期望下一次的中秋节,月亮更加耀眼,更加的美丽。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25

中秋赏月

今天是中秋之夜,我和家人在月光下赏月。

今天的月光显得格外皎洁,深蓝色的天空映衬着洁白的圆月,这美丽的圆月散发着柔和的白光,将昏暗的夜空照亮,在天空上群星也闪烁着点点星光,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景象。这圆月就象一个白玉盘,这玉盘中托着人们的思念之情,将人们的思念传递给亲人。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亲人不能团聚,有多少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的领土,让我们度过美好的中秋之夜。但是,他们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将他们的相思之情寄与明月,让明月之光传递到家乡,表达对亲人的祝福。望着这洁白的明月,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每逢中秋佳节,人们便将思念之情寄与广寒宫中的嫦娥,让她带给亲人祝福—平安,使亲人快乐幸福的度过这美好的中秋之夜。

我和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残奥会,那奥运健儿们奋勇拼搏,用辛勤的汗水取得了一块块闪耀着喜悦与欢乐的金牌,给这中秋之夜又增添了喜悦,让人们度过了激情与欢乐的中秋之夜。

在这 中秋之夜,我祝全国人民合家欢乐,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26

中秋节谚语

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

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

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否则就算吃乱了月饼)

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茂名)

冬唔饱,夏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广州,中秋节令,供果丰富)

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节,教学的(山西,中秋做工人停活,冬至宴请教师)

到中秋,赛摸秋(鄂西·土家)

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摸秋:习俗,月夜偷摘他人田园挂失果实不视为偷。俗信,这天送子娘娘要下凡,所以未生育的已婚妇女摸秋若不被发现,可早得子。)

中秋节歇后语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

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

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

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

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

中秋节的古诗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27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但是这次很特别,我们在天安门广场度过了一个独特的中秋之夜。

下午,我们额很早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我们三个人围在一起坐在天安门广场上,仰视着天空,盼望着月亮早点出来。可是月亮就是不出来,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我开始有点不耐烦了,妈妈看出了我有些不耐烦,抬头看着月亮说:“我们来对诗怎么样?比比看谁积累关于月亮的诗词最多。”我爽快的答应了。妈妈抢先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连忙接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正说着爸爸突然叫我俩看月亮。月亮终于露出了它的小脸蛋,又黄又大,就像是一个大月饼。霎那间,它好像脱下了黄色的外套,换上了一层银纱,分外美丽!整个广场瞬间笼罩在银色的海洋中。月亮好像一个银色的大圆盘,挂在了天安门的正前方。此时,我们一家人能够在一起赏月,真是非常幸福。

这是一个快乐而又特别的中秋之夜。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28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玉兔,直欲数秋毫。”这首诗时杜甫写的《八月十五夜月》,没错,今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都团圆。

中秋节的上午,爸爸妈妈带我去逛东风公园,我心想:这些都是小孩子玩的,干嘛带我来这?无聊死了。我坐在那呆等,很不耐烦。等到了十一点,我们一家和陈叔叔一家去酒店吃饭。吃饭时,我们三个小孩子提议去天河公园玩,家长们同意了,我想:算啦,去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吃完了饭,大概一点半,我们就准备去往天河公园了。到了目的地,我们绕了小路进去,我感到很兴奋,虽然已经很熟悉,但这次来,感到有点新奇。

我和陈志全、小胖子一起冲向了买票处。我们玩了很多项目:巅峰飞椅、骑士马、碰碰车等。其中,最好玩也最费力的是骑士马。我选了一匹棕黄色的大马,陈志全选了一匹褐色的大马,二看后面的小胖子,选的竟然时一匹小马,我心想:神啊,小马不被他压死算幸运了。

我悠闲地骑着马,扭头一看,发现两个男孩已经气喘吁吁,脸涨发红。原来,他们在比赛呢!奇怪,不是陈志全的大马快,而是小胖子的小马快。看小胖子乐的,像要一蹦三千尺。陈志全不服气,继续比赛,结果造成了“撞”马事故,没办法,只能回家了。

今天,过得真开心!也祝大家中秋快乐!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29

八月十五的晚上,又大又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挂在空中,银子似的月光照进客厅,显得那么美丽,那么温馨。

我激动得说:“中秋节吃月饼啦”,妈妈听了笑着说:“慢,妈妈要考考你”。“小菜一碟,妈妈,你出题吧!”妈妈笑着说:“你能把一个大月饼用四刀切成九块吗?”“妈妈,让我试试!”我边说边跑进了小房间。

我麻利地拿出一张白纸、圆规和三角板,还有一枝铅笔。我在纸上先用圆规画了一个大大的圆,然后横画了三道,竖画了一道,形成了一个“丰”字形,我想:“这可真简单,一下子就形成了九块。”我数了数,可只有八块。我是一个永不服输的人,于是我又画了一个圆,在上面横画一道,竖画一道,斜着画两道,形成了“米”字形,我想:“这下应该行了吧?”可我数了数还是八块。我皱了皱眉头,说:“我一定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我又横画两道,竖画两道,数了数,大叫一声:“耶!是九块!”

我高兴地跑了出来,说:“妈妈,我知道了!切成‘井'字就可以了!”“你真了不起!来,大家吃月饼吧!”于是我按照‘井'字形切完了。妈妈又说:“用除法分给大家吧!”我想:“三个人,九块月饼,九除以三等于三,一人三块。”我把月饼分为三份,一份给爸爸,一份给妈妈,一份给自己。妈妈说:“你真聪明!”

一家人吃着月饼,我心里甜滋滋的。这个中秋节晚上,真是个不眠之夜!真是个很有趣的中秋节!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30

1、月光融融,在八月十五这天最美。月,洒一地的清辉,思乡的游子,或歌亦吟。中秋之夜,他们的思想是歌海漫天的精灵。中秋月圆,花好情郁之际,古代中国文人们的情怀更是诗意飘逸尽染,词风横荡天涯。

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侧头仰望圆圆的月亮,高高悬挂于深邃的苍穹。有凝重的云块,漂浮在周围,犹如远方在游子,写满相思的泪滴。那泯灭不了思念的素光,何以寄托心中那沾湿的云彩。

3、中秋之夜,举杯团圆,叶已纷飞情义绵延。思乡的人儿匆忙在远方,把酒问孤月,今夕是何年?光的柔情在四散,泪已潮湿在他乡,枕边漏进来的斑斑银色的光芒,静静伴随那落寞走过的痕迹。

4、月光如水,心静若树。在这合家欢乐的日子里,方惟感幸福生活才是生命红尘之中不老的绿树枝繁。近中秋,思千古,凡人自有平常心。足亦,乐哉!

5、别了中秋的圆月,你那千古传说的柔情恨意。不再陪你心伤涰泣。

6、时光飞旋,“不应此曲有,已是天上人间”。月光淡淡,心已鹤鸣,中国的中秋,赋予了中国文人们最缤纷的想象之色彩。红尘之中,那一缕缕的月华情思曼妙,谁是谁的眷恋人?看月光,幽思绪,中秋月圆之夜,寸心远表,自是一番不同风。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31

中秋节,是全家人一起团圆的日子,有美味的月饼品,有美丽的明月赏,有丰盛的晚餐吃!

可今年的中秋节,却偏偏没有明月的影子,我的脑子里几千个、几万个 、几亿个问号……是嫦娥带着月亮回自己的故乡团圆了?是月亮私自回自己的家乡去了?还是去天堂看望我那刚刚病逝的外公?

“昔年八月十五夜,全家欢喜大团圆;今年八月十五夜,遍发月饼少一人!”天堂里有月饼吗?

我们都强压心中的思念,一起品尝这丰盛的晚餐。爸爸笑眯眯地说:“大家快吃吧!没什么!我们好好过开心!”我想:就这样吃,多没意思呀!于是,我说:“我们来比赛背诵关于明月的诗,谁背得多,谁才能吃月饼。”“好啊!”哥哥、姐姐、爸爸、妈妈都纷纷响应。接着,我们大家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知是想不到诗句还是什么原因,哥哥突然提议:“我们来比赛背关于明月的成语,不背诗了!”“好!”哥哥一个“明月当空”我一个“水中捞月!”姐姐一个“众星捧月!”妈妈一个“花好月圆!”奶奶一个“日积月累!”爸爸一个“明月高悬!”——真好玩!真过瘾!

饭后,我们一家又围在茶几旁,边吃月饼边欣赏着精彩的中秋晚会——其乐融融!

这个中秋节真特别!但愿明年的中秋节更特别!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32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3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中秋节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我们为了过一个与众不同的中秋节,来到了点滴作文和杨桃美女一起制作冰皮月饼。

当我们听到这个消息时,大家就像重获自由的动物一样。首先,我们准备材料:冰皮粉、模具、果味粉、盆、果馅,还有迷你可爱的小盒子,对了,还有我们点滴作文的Logo哦!

有了材料,先把冰皮粉倒入盆里,加一点水,还要分三次放猪油揉一揉,放入果味粉,好闻又好看的面团就出来了!我们再把面团分成十二等份,再把它揉成球压扁,揉球我们都很拿手,但有一人不是,他叫曹舒翔,他揉了个“四不像”,把我们弄得捧腹大笑。还有一个人,她简直就是高手,把芝麻馅揉成了一个乌黑发亮的黑葡萄。接着,把馅放进一个“饼”里,大家包的形状是五花八门,有饺子、叉烧、爱心、包子、骷髅头……大家看着自己包的月饼都激动得手舞足蹈的。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把一个圆溜溜的“球”放进模具里填满,放在切菜板上,压一压,把它慢慢地推出来,一个个精美而又玲珑的月饼就出来了。我们的大美女杨桃说:“把它放进冰箱里口味更佳。”我们口水简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啊!有人问我们是不是可以不放冰箱,直接吃呢。他已经说出了我们的心声。“真是一群吃货啊!”杨桃高兴地说。“哈,哈,哈……”我们哄堂大笑。

上了这节课,我们能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回家我要把冰皮月饼献给他们。

中秋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内容 篇34

“八月十五月儿圆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一曲动听的歌,让中秋节热闹起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月饼,吃团圆饭,赏月,来表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寓意,来庆祝中秋节。

在我们家,每年的中秋节,奶奶都会给我们做一桌丰盛的晚餐。我们一家人吃着美味的佳肴,看着精彩的中秋晚会,聊着天,幸福极了。按中国的传统,中秋节,每家每户都要吃月饼,我们家也不例外,吃个圆圆的月饼,希望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吃完晚饭,我们还会到阳台上去观赏美丽的月亮,可因为今年受台风影响,这几天一直在下雨,所以没能欣赏到中秋圆月,真是太可惜了。今年只能在家吃月饼了。这次中秋节我家的月饼口味特别多,本来想把一个月饼切开,分成几份大家一起品尝。结果,每个人都想吃自己想要吃的口味。爸爸说要吃枣蓉的,妈妈说吃芝麻的,我又说吃蛋黄莲蓉的,奶奶想尝尝豆沙的。我们争论了好久,最后决定一人吃一种口味。我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月饼,一边谈笑风生。妈妈给我讲了她童年的趣事。妈妈说她小时候,月饼的口味比较单一,一般只会有五仁的和椒盐的。她都不喜欢吃,总是只吃月饼外面的一层蛋皮,然后把里面的馅偷偷扔掉,因为怕外公外婆骂。我听了,笑着指着她说:“妈妈,您这是浪费粮食。”妈妈连忙说:“是是是,我错了,我错了”。我们其他人看着妈妈着急道歉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起来。

在这个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在一起,吃着甜甜的月饼,心里也觉得甜滋滋的,希望每一年的中秋节都过得这么幸福,团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