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中秋节。这不仅是个全家团圆的日子,其中还有一个动听的故事呢!相传有一天,神箭手后羿拜山访友,途中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去天上的仙药。这一幕被后羿的徒弟蓬蒙看见了。于是,便趁后羿外出打猎时,向嫦娥索要去天上的仙药。嫦娥自知不是蓬蒙的对手,便吞下了去天上的仙药,飘飘悠悠地升到了冷冷清清的月宫里。所以,每年农历十五时,月亮上便会若隐若现地出现嫦娥和玉兔的影子。
每逢过中秋节时,是我们全家团圆的日子,全家人脸上都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坐在院子里仰望着皎洁的圆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当然中秋节的月饼也是我最忠爱的食物,它那香香甜甜的味道令我回味无穷。所以每过中秋节,我都狼吞虎咽地把月饼吃个净光。而且我一边吃,一边对月饼赞不绝口。我还发现我吃的月饼上面不是刻着“福”字,就是刻着“团员”两字。所以我觉得中秋节的月饼更香更甜了。这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晚上来临了,一轮圆盘似的明月慢慢地挂在了天空。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来到野外拿着望远镜观看。啊!我仿佛看到看见了嫦娥姐姐和玉兔正在向我们招手呢!
看了几十分钟,也回味了几十分钟,我的脖子都疼了,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家。那皎洁的圆月依旧静静地镶嵌在天空中。我也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这句诗。
啊!我爱中秋节,更爱它浓浓的团圆之情!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今天晚上的星星很少,只有中秋的月亮独自在天空中,显得更大更圆了。
我和妈妈还有小表姐去广场赏月,在穿胡同时,小表姐绊了两个跟头,妈妈说“明天的日记就叫广场掉牙记。”我们都哈哈大笑。
广场上的蚊子很多,妈妈用驱蚊花露水往我胳膊上喷了又喷,我大叫:“快跑啊,妈妈来熏人了!”小表姐笑着说:“这篇日记应该叫广场熏人记。”
广场的月光和灯光使人心情愉快,我们三人又追又闹又喊一些开口音互相喷别人,“葡萄、苹果、破车......”每个人都被喷了一脸口水,笑的肚皮都要爆炸了,都说明天的日记就叫“广场喷人记”了。
回到家门口时,天上的月亮更高更亮了,妈妈陶醉地朗诵了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一听也诗兴大发,立刻背诵了一首《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个中秋夜真是又开心又充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