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元宵节作文300字(精选32篇)
元宵节看花灯是一种中国传统习俗。这不,昨晚我就去看了,我们这个家庭有一个规定,大年三十去姥姥家,和正月十五去姥姥家,大年初一去奶奶家,大年初五去奶奶家。
在姥姥家看的焰火汇演,可漂亮了,又打出笑脸的,又打出圆圈的。在姥姥家吃完晚饭,看了一会焰火汇演,聊聊家常,我们就走了。来的时候搬来了一箱烟花。走的时候,我们下去放,还有几挂白色的全放了。把我姐姐他们送回家,我们就去陶瓷科技城去看花灯了。那里的花灯,真叫个漂亮啊。
去了那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劈山救母,演的很形象,可惜就是不动,如果动的话就好了。会更逼真,还有一个叫鬼什么来着,忘了,不过也挺好的。还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一边走,我一边听妈妈解释着牛郎织女是怎么一回事。
渐渐地,我有些渴了,妈妈说:“要不要梨汤?”“要!”我们俩买了两杯,10元钱啊。够坑的。最让我生气的是,竟然和矿泉水一个味,不不不不,比矿泉水还难喝啊。我猜测,矿泉水加上食用色素加了梨片,真够难喝的。走着走着,我看见了孔雀开屏,真够大啊,而且还很漂亮。一个羽毛上有许多的灯泡,LED的。我们该向回走了,漂亮漂亮真漂亮。看得我眼都花了。
妈妈说:“总的时候买一个纪念品回家。”我高兴的要死。
我来到几个小摊前,有许多种类,我都不知道选什么好了,我最终决定,选狼牙棒。因为这个很吸引人,我看用心许多人买呢。所以我也买了我们打价一段时间后,决定8元钱出手。我也很同意。
这次去看花灯很爽,美中不足的是买的梨汤。我们都没有喝完就不要了。我感觉那十块钱真是花的冤枉钱,下一次来的时候,再也不能买了。真是欺骗客户吗。喝的我很难受很难受得。总体来说花灯不错。
夜幕悄悄降临,路灯一盏一盏陆续亮了起来。马路上的车流、路灯的光芒、霓虹灯的闪烁,汇成了灯的海洋。在我们小区的广场上,人们陆续聚拢来,参加居委会举办的“和谐社会、欢乐元宵”的联欢会。活动还没开始,那充满活力的音乐就响了起来。人们有的聚在一齐说说笑笑,有的正在进行最后的练习,有的三五成群一齐跑到街道上的灯笼下猜灯谜……那场面,别提有多热闹了。
要说我最喜欢的节目,那当然是能够锻炼大脑的游戏—猜灯谜了。一拿到答题纸,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大街上琢磨去了。就在我铭思苦想的时候,我看见有两个人正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抄着什么。原先,她们从下午就开始猜灯谜了,这会正把她们猜出的答案抄在答题纸上呢!于是我就问她们借来了纸,打算作弊。我但是属于无奈之举,因为好多灯笼里的纸都被别人拿走了,剩下的但是难上加难的啊!咦,“家中又添一口”好象不是“旦”吧。我灵机一动,想出来了。“家中又添一口”是“豪”!你看,点和“家”下面半部分的中间添上“一”和“口”,不就是“豪”吗?我赶紧把答案告诉了她们。嘻嘻,自己猜出答案,感觉就是不一样!把答案写上后,就要去拿奖品拉。啊?这就是奖品?我真要晕了!你猜猜是什么?包你一辈子猜不出来!奖品居然是――牙膏和牙刷!好玩吧?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的兴致但是丝毫未减。在这个平凡的晚上,我们收获了不平凡的快乐。
今天,是元宵节,我们一家吃完晚饭就散步到江滨公园,打算放烟花。
一踏进江滨公园,迎面看到了一面大屏幕正在播放电影。接着我又看见河对岸有两条“龙“,就像双龙抢珠一样,真壮观。
突然,听见“嘣”一声,原来河对岸放烟花呢!“哗”,五颜六色,真漂亮。我兴奋地对爸爸说:“爸爸,买烟花放吧!”爸爸一口答应了。然后我和爸爸高兴地去小买部买烟花了,我们买了蝴蝶烟花和手指烟花。
我拿着烟花蹦蹦跳跳地来到沙滩上,点燃了烟花。我一边跳着舞蹈,一边摇着烟花,烟花闪出明亮的光芒。今晚我很开心,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听人家说,第一次在公园看花灯时候,没有比现在的漂亮,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那时,还踩了好多人,连桥都翻了起来,今天刚刚好是正月十五,我倒要看看公园有多漂亮。
我和爸爸,妈妈一进去,看见四周到处都是花灯,那些花灯可好看了!走着走着,忽然我发现了一盏里面有个东西在不停地转,我问妈妈那是什么,妈妈回答我说。"那盏就是你很想看到的走马灯。"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看到走马灯不停地旋转着,你面有很多漂亮的图案通过灯光照射出来,我们在外面看就象走马观花一样。
我最喜欢的是那一条龙灯,而且这条龙是用几千多花做的,很有特色.看到今年的龙灯,我想起了去年看到的龙灯,它是用两千多个光碟做成的,金光闪闪,也很漂亮。
看完龙灯后,我们又走到东门看花灯。来到这边,我看见人比其它地方的多,很多小朋友都骑在大人的身上,我也学着叫爸爸背我,爸爸二话没说,一下把我举起来坐在他的肩膀上。我看到眼前的花灯千奇百态。"蚂蚁灯,螳螂灯,兔子灯……"我把看到的花灯讲给妈妈听。
看完了,我们怀着轻松的心情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要吃汤团、猜灯谜、放炮竹、赏花灯来庆祝元宵。
这天,爸爸教我包汤团。我们先把手洗干净,拿出一只碗。开始和面了,只见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将少许水一点一点放进去,再用手绞了几下又放了点水。爸爸告诉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会粘手。水够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们用手来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
开始包汤团了,我照着爸爸的样子,拿了一小团面,放在手掌中间挫一个小圆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进刚揉好的面团,用筷子夹点芝麻馅放在刚弄的洞里,用四个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间按,揉一揉又变成了圆形。我要把这个“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时,爸爸叫住了我说:“儿子,这样放上去可能会粘的,在糯米粉里滚一滚就不粘了。”我照着爸爸的方法一试果然不粘了。照这样一连做了好几个,不一会二十个就完成了,个个洁白如玉,让人嘴馋。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时的大街上灯火通明,四周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天空闪耀着五彩的礼花,有的礼花在天空中像满天的星星一闪闪,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间就消失在天际中。地上百子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小孩子手持烟花棒飞舞着,欢笑着。
我爱包汤团,但我更爱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红天社火热烈极了晚上南山公园举办烟火晚会。吃功晚饭,爸爸带咱们齐野往瞅烟花。望的己可多了。八点整忽然“轰”的一声巨响火花从私园这边射向天空,直冲云壤。一会儿火花谦天,金光四射、鲜艳夺目。孩子们皆不由自主地欢吸讫来,大我们也随着欢呼。尔看着漂亮的火花冲动地叫伏去“爸妈你们看,地父散花了。”
轰隆,轰隆,又是多少声巨响,只睹一条“金蛇”、“银蛇”凌空而起,似乎很多淌星穿过,鸣人目迷五色,实是乏味极了。转瞬间,上百颗烟火一起冲上天,它们在地面炸启,有的像焚烧的大火球,有的像金黄色的大菊花,有的像渐渐降地的下降伞?火花在空中纵情地跳舞,给观看的人们干没出色的表演。
在花一样的晚上,我们度过了一个高兴的元宵节。
就象狂欢节。晚上,大街小巷到处张灯结彩,马路上灯火通明,整个城市笼罩在灯的海洋里,天地间洋溢着节日的狂欢。我和爸爸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开元广场。这里正在举行元宵灯谜活动,人声鼎沸,人头攒动。
我欣喜若狂,左蹿右蹿,几下就蹿到了舞台最前端。只见舞台顶棚挂着数十只大红灯笼,灯笼底部的吊坠上写着谜语,有打字的,有打成语的,有打网络热词的,有打作家名的……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只最大最漂亮的灯笼,看出的是什么谜语。谜面是“断了线的气球,打一网络交流工具。”我双手抱肩,开始苦苦思索。就在我焦躁不安之际,突然灵感一闪,答案跃然而出,不就是QQ聊天吗?越想越觉得就是它,于是激动而紧张地来到后台找工作人员。果然,我答对了,工作人员奖给我一个笔记本。我欢喜的象吃了蜜似的,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元宵节,好一个狂欢的元宵节,人们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在白生生的汤圆的热气中,在晚会的欢声笑语中,就这样度过了。我期盼着来年的元宵节更加热闹,更加美好而祥和。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欢聚在一起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我们一家人过得可开心了。
包汤圆,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个习俗。我跟着奶奶一起包汤圆,先加糯米粉调制成皮,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准备好的芝麻馅放进去,把它包好。这样一个汤圆就完成了。奶奶把包好的汤圆放进锅里面煮,没过多久汤圆就煮好了。一颗颗雪白的汤圆浮在水面,就像一粒粒硕大的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等奶奶把汤圆盛了出来,我开心地吃了起来,甜糯糯的,太美味了。
晚饭后,最热闹的就是赏花灯,猜灯谜了。爸爸就带着我们一家人去梅花洲游玩了。一下车,就看到那里已经有很多人了。放眼望去,各式各样的花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栩栩如生的龙灯,像天上的王者盘旋在空中;有昂首挺胸的金鸡灯,像士兵一样眺望着远方;还有展翅飞翔的蝴蝶……太多花灯了。这时,我们被里面的鼓掌声给吸引了,原来那里正在猜灯谜呢。我兴冲冲地跑过去,只见一条长绳上挂满了带有谜语的灯笼。我看到其中一个小兔灯笼上挂着谜语“空山之中一亩田”,我一下子就猜到了这个谜底是一个“画”字。我可开心了,竟然被我猜对了。
又玩了好一会儿,时间太晚啦,爸爸催着我们回家了,今年的元宵节过得真开心啊!
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为了庆祝“元宵”全国各地的人都流行放烟花,今年的元宵也不例外,爸爸给我买了一百元的烟花,这一百元买到的烟花可多了,其中有两个价值25元的“满天星”,还有两盒“荧光线”,还有一排“小蜜蜂”,也有三包“小火箭”,还有……
元宵节的夜晚,街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拥挤得水泄不通;天空中烟雾弥漫,五彩缤纷。看着大家放烟花,我也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满天星”,点着它的引线,很快看到烟花飞向空中炸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朵散开了,周围的人不断欢呼“哇!好漂亮哦!”此时我感到非常自豪。
紧接着,人越来越多了,我更加兴奋得拿起了“小火箭”,只听见“嗖”的一声直冲云捎,“嘣”的一声就坠落下来。夜深了,街道上的人群渐渐地散开了,我也随着爸爸,妈妈回家了。
元宵节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园博园看灯展了!刚从大门进去就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灯笼,有各种形态的,小兔子形的、有莲花的样子,还有参天的大灯笼!
当我看完时,就觉得我想要去做一个和灯展上一样的美丽的灯笼。我一回家,便马上把我的彩纸啊、卡纸啊什么的都翻出来了。可当我都准备好时,又有困难了,我的脑海里倒什么都构思不出来了。无奈,我只好上网去搜了,当我一搜,只见网页上快速的蹦出来了好多种做法,看得我顿时有些迷茫。这么多,我得挑多长时间啊!但还好,我的目光突然之间定到了这个看似精巧的小灯笼。
制作的东西我都有,真是天助我也。想着,我便行动起来,先拿出红色的卡纸,把它剪成四份一样大的长方形纸片,之后再找出来几根筷子,把筷子拼成长方形之后,然后固定。把红纸贴到那个用筷子拼成的长方体上,加点装饰,和一个提灯把,完成了。看着我亲手做的灯笼,我心里喜洋洋的,当然,我自己对自己动手做的灯笼也很满意!
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赏花灯,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元宵节晚上我们来到公园,只见公园里灯火辉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对着公园门口是一座由八条龙组成的巨型花灯,灯光闪烁,异常壮观。在七星池里,一个美丽动人的莲花仙子高高地站在鲜艳的莲花上,好像在祝福人们健康长寿!我还看到一个月亮造型的花灯,制作精美,吸引了许多人围在它的周围观赏。
多么令人难忘的元宵节,多么幸福的夜晚。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抬头望去,只见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是那么的透亮,我仿佛看到了嫦娥仙子抱着她心爱的玉兔正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人间这热闹的元宵之夜。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要观灯,放烟花,吃元宵或汤圆。我最喜欢在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了。
来到大街上,只见大街路灯上都挂满了灯笼,16个路灯为一组,一边8个。我们走走走,走到桥上,桥上也支起了灯笼“门”。“门”的第一排有4个大灯笼,上面写着“恭贺新春”;第2排10个灯笼;下面就16个一排;直到倒数第2排,又是10个;最后排也是4个,上面也有4个大字,为“新春快乐”。
再看桥中心的小广场的休息长廊,一共有10个大理石座椅,大理石座椅上方有4个大灯笼,大灯笼也是10组。平均每个小格格,也是每个大理石座椅上都有4个大灯笼,呈弧形,最侧边还挂着一个大灯笼。
这个元宵节夜晚真漂亮呀!我喜欢过元宵节!
每当元宵节这时,家家户户都会聚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甜蜜蜜的汤圆,去看绚丽多彩的烟花和花灯。
我兴高采烈的去观花灯,只见人们不约而同的走出家门来看花灯,在大街上挂着姿态各异的花灯:有飞翔的仙鹤,有艳丽的`蔷薇,还有顽皮的猴子……。突然,我看见一盏莲花式的花灯,就走上前去观看这盏灯。它粉妆玉抹的花瓣层层叠叠,花瓣一张一合,害羞的像个小姑娘,坐在绿船上。“莲花代表着纯洁。”爸爸告诉我说,有一首诗是这样形容它的:出淤泥而不染,着青涟而不妖。
元宵节可以吃汤圆,看花灯,还能猜灯谜,它带给我许多快乐,还交给了我更多知识。
今天,我刚从午睡中醒来,走出大厅看见奶奶正在搓着一团粉团,我问:“奶奶你搓粉团干嘛?”奶奶说;“彬彬想吃汤圆吗?”我说:“当然想吃。”奶奶说;“想吃就动手。”
我说:“好啊。”原来奶奶是用粉团来搓汤圆,这一次我吸取削马蹄失败的教训,先细心观察奶奶怎样包汤圆,然后,卷起衣袖,从粉团里捏出一块小粉团,搓圆双手合起来把粉团压扁,用粉团把片糖粒裹起来再搓圆放到碟里,奶奶看见了说:“这汤圆包的真好,是你包的吗?”我说:“是啊。”奶奶说:“彬彬看来你学新的也学的挺快的。”我说:“我用心呗。”奶奶说:“你学习也这样就好了。”我说:“我一定会的。”
元宵节晚上吃完饭,妈妈和奶奶就开始忙着准备亲手包汤圆!我也兴致冲冲的跑上帮忙。我也想亲手制作“团团圆圆”!
开始包汤圆了,我先把面粉搓成圆形,然后压扁,学着妈妈样子,用汤勺挖了一点放在面团上。然后把口封住,揉成圆,可是里面的豆沙老是不太乖跑出来,妈妈笑了笑说:“傻孩子,豆沙放的太多了,当然包不住,你看还破了洞,煮的时候会漏出来!”就这样,第一个失败了。不过没关系,我又重新开始!
该到了下汤圆时候,热气腾腾的汤圆在锅里沸腾,白白的、圆圆的汤圆,其中有几个最丑的一看就是我做的了!不管怎样我都学会了包汤圆!真开心!
元宵节终于到了,自从过完年,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天。元宵节,这个节日自从西汉时期便以受到重视。
元宵节这天,全家欢聚在一起,等待着元宵夜得到来,天刚刚暗下来,便可以听到“霹雳哗啦”的爆竹声。到了夜晚,我和全家人走在大街上,到处是“轰轰隆隆”声音,满天都是烟花,虽不如白昼,但也是灯火通明了。大街上,看着走来走去的人们,听着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感受着热闹的气分;我的心也不由得欢快起来。一路上,所有的店面都张灯节彩,路旁的花灯闪朔光彩,天上的圆月照耀着大地,真是“有灯无日不美人,有日无灯不算春”。
走出了花街,我的目光又凝聚在天上的烟花上面,犹如即将开放的花雹,突然开放,散下一片片花蕊。到处都是开放的花朵,犹如春梅争芳,含雹怒放。
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佳节,家家户户都会挂灯笼,吃完了晚饭,我和妈妈在家里折灯笼。
我们需要准备一张红色的正方形卡纸,先将这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这样纸的中间会有一个中心点,把四个角向中心点折过去,就成了一个小正方形,然后把小正方形翻过来,又会有一个中心点,把四个角再次向中心点折过去,又是一个小正方形,接着把折好的小正方形再翻过来,又有一个中心点,把四个角向中心点折过去,还是一个小正方形,最后把这个小正方形翻过来,就形成了四个小小的正方形,把其中相对的两个正方形中间的角向两边拉开,一个灯笼就折好了。
我和妈妈望着红红的灯笼,仿佛看到元宵节大街上那热闹的情景,人们张灯结彩,把大街打扮得喜气洋洋,大街里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大家扶老携幼在大街上这儿看看,那儿望望,好不热闹!
为了让辖区居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元宵节,娑婆桥社区的工作人员早早的开始行动了,社区首先召开了会议专题讨论元宵节活动方案,经过商讨社区决定于3月5日元宵节当天在湖墅嘉园室内活动场地与湖墅嘉园物业共建,一起举办 “浓浓邻里情,欢乐闹元宵”主题活动,活动将分为灯谜猜猜看、爱心汤圆制作、品元宵等环节。
社区工作人员按照活动材料采购、活动现场布置、活动人员联络等工作内容分成若干小组,积极行动,各司其职,为正月十五社区元宵节做准备。
社区将在活动现场社区准备了100多条灯谜,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万象。不少青少年也到社区报名做小小志愿者,利用假期时间参与社区活动,一来可以为社区做点贡献,二来丰富了自己的寒假生活。
社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进一步丰富居民群众的传统文化生活,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过好一个传统节日。
每到元宵节,我们家乡都要吃汤圆,象征着家家户户团圆幸福。家乡汤圆是用水磨的糯米做的,搓得圆滚滚的,柔柔的,大的有乒乓球那么大。
刚搓好的汤圆雪白雪白的,像一只只小雪球。水一开再把汤圆倒进锅里,一会儿汤圆就浮起来了。这时就可以吃了,熟了的汤圆颜色变了样,晶莹透亮,有点带褐色,裹在里面的猪油。芝麻玫瑰。白糖馅隐约可见,个儿也比原来大多了。汤圆又香又甜,揭开锅盖,很远就能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闻到这种味道时,谁都会馋涎欲滴的!
用筷子把汤圆夹到嘴里,只要用牙齿一碰,甜甜的。香喷喷的馅儿就会流出来。汤圆真会透人心呀!如果你没经验,使劲咬一口,这香甜的馅儿就会像一股喷泉,喷出来,你的嘴角外也会沾满乌黑发亮的馅油,还会溅在你的脸上,衣服上,这时你的舌头一定会感到烫焦似的发疼。
每年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吃汤圆,汤圆的味道甜甜的,意味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它也象征着在外地打工的人吃上汤圆就想起家乡。
今天是元宵节了,按照学校的惯例,本周五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庆元宵活动。
整整一个中午和一个下午的闹元宵活动中,最令我兴奋的就是“寻宝”游戏了。“下面,五、六年级的寻宝游戏开始……”随着广播响彻云霄起,全六年级的同学就一窝蜂地冲出教室,向操场奔去。也有些同学似乎对当上“寻宝大王”没什么兴趣,不紧不慢地走在中间,急得后面的人跟幽灵似的晃来晃去,想超也超不过去。我和邵玉晨随着人流终于挤到了一楼,开始了我们的寻宝活动。
我们漫无目地的向前走着,东张西望,希望有些意外收获。只见有些同学在慢悠悠地低着头找灯纸,也不看自己正往哪儿走;有些同学则拉着同伴东奔西跳,不知从哪儿下手;有些同学正在一块一块地方细心搜察。
“房子!”不知谁叫我,我四下张望,只见朱谌懿、包扬雯、张乐遥正在向我和邵玉晨跑来。“去一号楼的花圃找找吧!”“走!”我们便向一号楼的花圃奔去。来到花圃,只见已经有几位同学已经在那里展开搜寻工作了。我们也埋头找了起来,翻翻草丛,没有;翻翻低矮的灌木丛,没有;弯腰看看松树底下,没有;垫起脚尖看看树洞,没有;翻开松动的青石板,还是没有……希望之灯一次又一次地点燃,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一张张令我兴奋地白色纸条在我眼前出现,翻过来却是一片又一片令我失忘的空白。我一次又一次翻动每一个可能的地方,却依旧一无所获。不久,这个令我兴奋的游戏便在广播声中宣告结束。
元宵节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行六人一起去广场看礼花。一路上,看灯的人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有,他们兴高采烈地边说边笑,整个城市一派节日的气氛。
忽然,一个“导弹”喷的一声飞向天空,就像打飞机似的,在天空中爆炸了,五颜六色的伞兵飘然而落,快到地面时就消失了。几颗“流星”从空中划过,看,那流星闪闪发亮,飞向云层,接着出现了无数小礼花,小礼花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我弟弟赶忙捂住耳朵,一会儿,小礼花便消逝得无影无踪。
元宵节的晚上可热闹了,看灯的人人山人海,人们笑逐言开,我以为这是在做梦,可这的的确确是真的。
正月十五的晚上,我和爸爸还有许多叔叔、阿姨们来到了楼下的广场上。我向前看去,前面的空地上搭了两张桌子,上面用一根细绳挂了小礼物,我想,舞狮人会凭着自己的本领取下礼物,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
一会儿,就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我兴奋的大喊:“舞狮人来啦!”人们点燃了准备好的鞭炮,烟花,迎接舞狮人的到来。
开始表演了,一头金色的大狮子围着桌子转着,跳着,做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动作。鞭炮声响成一片,在舞狮人的头上,脚下炸响,舞狮人巧妙的扑闪,跳跃,有时又憨憨的,装可怜,惹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
元宵节,五峰县城变成了“不夜城”,成了欢乐的海洋。
元宵节看花灯呀!舞龙狮真热闹!元宵节到了,这天可真热闹,一早人们就开始放鞭炮,鞭炮声起了个好头,于是,热闹的一天开始了。电视上,我看到别的地区都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表演:舞龙狮人们顶着狮子的皮,在狮头的带领下,摇头摆尾的狮子显得活灵活现。踩高跷的人们站在高跷上,像巨人一样,在地上走来走去,一些经过训练的人,能做出高难度的动作,人们都浸泡在了欢乐和喜悦中。
晚上,各种花灯都亮了起来,瞧,红的、绿的、紫的、蓝的、五光十色,成了一片灯的海洋。晚饭时间到了,家家户户拿出了汤圆,我吃着芝麻馅的元宵,我幸福的笑了。元宵节是中国一个传统节日,这是一个美好、热闹、合家团圆的日子。
兴的人,那就是我,因为元宵节也是我的生日,爸爸妈妈为我买了冰激凌蛋糕和生日礼物。爸爸还为我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蛋糕上桌后,我插上蜡烛,点燃后花瓣绽开,屋里响起了《祝你生日快乐》的曲子,爸爸妈妈也跟着唱了起来,我对着蜡烛默默许下心愿:长大后考上好的大学,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开始吹蜡烛,我用尽全力一口气全都吹灭了。我属马,所以蛋糕上的那匹马,就非我莫属了。吃着美味佳肴,甜甜的蛋糕滋润着我的心田。我打了个饱嗝,心满意足的笑了!
今天正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儿圆又圆,家家户户庆团圆。
我跟姑姑一起去城关看花灯。街上人山人海,真热闹呀!大家都在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有鱼的花灯,有茶壶的花灯,还有船的花灯……我最喜欢小船的'花灯了,小船花灯的上面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一排灯,灯上面有许多好看的花儿,花儿的右边有一块长方形的板,上面写着“和谐家园”,假山下面有一个山洞,有一头老黄牛从山洞里跑出来。下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彩板,介绍蓬壶的特产:早钟6号枇杷,汤城食用菌,蓬壶工业区,仙岭桂花……
今年的花灯多漂亮呀!我看了开心极了!
今年元宵节的晚上,我骑单车和妈妈一起去华侨公园逛花灯。华侨公园里灯光璀灿,到处挂着红灯笼,把华侨公园装扮得光彩夺目。公园里好热闹啊,人山人海,大家都提着元宵灯在公园里逛来逛去,元宵灯各式各样,有自己做的桔子灯,有用纸做的烛光灯,还有喜羊羊灯、光头强灯、飞机灯、坦克灯……
我和妈妈在公园里游玩了很多地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草坪上滑车。我从华侨公园入口拼命骑车冲上一个高高的草坡,又从上面飞快地冲下来,我双眼紧闭,用力地刹车,可是单车最后还是箭一样地冲下来了,好刺激啊!
到了晚上9点钟,华侨公园里响起了鞭炮声。那声音震耳欲聋,但那是喜庆元宵的炮声。我们在最激烈的几阵炮声中,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去年的元宵节:去年的元宵节晚上,我是和灵灵、瑶瑶一起去华侨公园的。在华侨公园,我们不仅逛花灯,还买了饮料、香肠,津津有味地吃。从公园出来,灵灵和瑶瑶还到我家吃我们从古浪屿买来的馅饼呢。
去年和今年的元宵节都玩得真开心啊!
时光顺同雨水一起撒下。不知不觉中,又过了一个新年,又过了一个假期,又长了一岁,元宵节的到来预示着假期的末端。为了安抚一颗颗受伤的心灵,为了不辜负这个假期,即使快要结束,也要微笑面对。
元宵节是非常传统的一个节日。早上起床,给太阳一个大大的微笑,笑对生活,笑对世界。饺子包好了,要准备下锅了。看着这一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在沸腾的水里欢跳,心里也涌起一股自豪感。指着自己包的成果,满满的都是幸福。
到了晚上,还要吃元宵,也就是汤圆。在玩笑中咬下一口,吃到嘴里的不是食物,而是喜悦、幸福。这时,外面响起阵阵炮声,放下碗筷,跑出去。望着天空上的彩花,在这夜空中留下一道道印记,也为这漆黑的夜色增添一抹色彩。
吃过晚饭,到了高 潮的时候,大人们都在家里打麻将,打扑 克牌。小孩儿呢,则都挑着灯笼,在这黑夜里肆无忌惮地疯狂,奔跑,欢笑声回荡在夜空中,回荡在心里。跑得累了呢,就坐到家里一起打游戏,看电视,时不时地发出几声大笑,引得周围的人也都跟着欢笑。这时候,看着电视上的猜灯谜,各自的心里也都琢磨起来,猜对的呢,就是一阵喜悦和自夸,引起一阵阵的哄堂大笑。当然,也经常在一起讨论,研究,彼此之间又多了一份了解和情谊。
时光如雨留不住,但我们可以留住生活的记忆。记住喜闹元宵这一天,把它放在记忆深处。
因为元宵节是星期一,所以爸爸、妈妈就提前带我到水街去看花灯,这次灯会的主题是:“盛世中华、和谐盐城”。
晚上7点多钟我们打的到了水街附近,那儿人山人海,走了好远才到了售票处,一看傻了眼,那排了五、六条长长的队,都在等着买票,还好老爸机灵三下五除二就买到了3张票,我激动地抱住了老爸的脸亲了又亲。
进了水街,我好像身处灯的海洋里,水街处处都是喜洋洋的灯笼和彩灯,让人们提前感受到了元宵节的热闹气氛。我们首先看到了代表盐城的各个景区――丹顶鹤、麋鹿的灯组,我们继续向前走又看到了一组龙凤花灯。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一组代表着地方戏的淮剧灯组面前,看着淮剧灯里栩栩如生的人物,让我们立刻有一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就这样我们边走边看,忘情地徜徉于灯火辉煌之中。
今晚虽然没吃到元宵,但是我已经提前过了元宵节。
在元宵节这天外婆是要包汤圆给我们吃的。所以我便去到了外婆家,我一进门,便看见了外婆正在厨房里包起了汤圆。我看见了,不知怎的,忽然心血来潮,便也加入到其中,包了起来。
记得爸爸说过:“在元宵节这一天吃汤圆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而且人们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寄托在汤圆身上。”
我见外婆先是用开水倒入装有糯米粉的盆子里,然后不断的用力搓面,一直搓到像一大块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外婆又用精妙的手法把面搓成了一个宝塔的形状,然后外婆又从“宝塔”的顶尖上拽下一块块小面团,从中间掏出一个洞,我见外婆这样做,也拿起一个小面团从中间挖了一个洞,然后再用两个手相配合着将这个洞越搞越大,最后再把准备好的黑芝麻馅放入洞内,用大拇指和食慢慢捏,接着将洞口封住把封口的汤圆放在手心上,用两个手柔和地将汤圆搓圆。这样一个汤圆就完成了。但是我看看自己手上的这个汤圆再和外婆手上的这个比,真是差别太大了,但外婆还是夸奖了我。后来我们将汤圆煮熟,等到汤圆煮熟之后便浮上了锅面,煮熟后的`汤圆个个又大又白,看了之后便叫人嘴馋。大家吃汤圆是都夸我和外婆的手艺好,我吃着汤圆心里觉得美滋滋。
看着汤圆,我仿佛看到了以后日子的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老妈带我去看花灯。刚刚一进大唐西市,我就惊呆了。只见里面的花灯都亮了,而且那些灯一个挨着一个,多像亲密的好朋友啊!我们走了几步路,就进了一个乐园,乐园里的香味几乎都传到了每个人的鼻子里。哦,原来是厨师叔叔在那里做饭呢,这里有各地的好吃的,老妈给我买了一个榴莲酥。
我们走啊走啊,又进了一个乐园。这个乐园里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我和老妈走啊走,看见了六个小猪坐在叔叔的桌子上,我想让老妈给我买一个。刚开始,老妈说不给我买,太贵了,我很生气。结果,过了一会儿,老妈叹了一口气,说:“唉,就给你买一个吧。”这时,才买到了一个。又转了一会儿,看了看灯,我们就回家了。
正月十五闹元宵、逛庙会、看烟火真热闹啊!
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这喜气洋洋,灯火通明的狂欢节里,人们都要放鞭炮,迎龙灯,好好庆祝一番。
夜幕降临了,人们开始在大街小巷里迎龙灯。龙灯有长有短,可都装扮得十分漂亮,它们在小城街道上穿梭,爆竹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夜空,代表了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的美好愿望。烟花如火箭般地飞上天空,在空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的好似一朵婀娜多姿的迎春花绽开笑脸;有的又如一群快乐的小朋友在草地上追逐玩耍;还有的像满天星,闪闪烁烁,虚无缥缈……
最抢眼的还是要数孔明灯了,它们在夜空中随处可见。每盏灯代表着希望与梦想,带着人们的祝愿与祈福,在蓝天中摇曳。它们飞越千山万水,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带给远方的人们。
元宵节的月亮也格外地明亮,晚会的节目也精彩纷呈。今年的元宵节真是热闹非凡,明年的元宵节我一定要亲手迎龙灯,给元宵节增添一片生机。
中国的元宵节是个既快乐又有意义的节日。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啦!今天是正月十三,还差两天就是元宵节了。我兴奋不己。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元宵节啦!
早晨,我早早的就起床了。上午九点,我和妈妈去超市买汤圆。超市里的汤圆五花八门,有红豆的、桂花的、黑芝麻的、红枣的、花生的、巧克力的、糯米的……我最喜欢吃黑芝麻的、糯米的、巧克力的、花生的。
中午吃完元宵后,玩了一下午。
晚上吃饭后,我和弟弟还有妈妈来到了千乘湖。因为今天是元宵节,所以晚上有放烟花的。哇!千乘湖公园里的人早已人山人海。我看见,台子两旁有三四桶烟花。过了不一会,就开始放了,又的像一只只在天空里飞的鸟儿、有的像一条条腾空跃起的飞龙、有的像一根根好吃的棒棒糖、还有的像一艘艘火箭、一盏盏明亮的小灯笼、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圆圈。
元宵节真是一个值得回忆的节日!
“活动现在开始。”老师发出指令,同学们倾巢而出。走廊里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挂在铁丝上的花灯一个接一个。有的画有鲤鱼,有的贴着“福”字,有的写上了“恭贺新喜”的字样。五颜六色的花灯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开始猜灯谜了,同学们一个个蹲在走廊里,眼睛盯着谜语冥思苦想,一张张写着谜语的纸条像彩旗似的,飘忽不定,似乎是在耍我们。我一眼就看到了“半耕半读。(打一字)”的谜面,我思索起来,半耕:耕的左半部分,半读:“卖”,合起来,我“扑哧”笑了起来,这是什么字。再试试看,半耕:“井”,半读:言字旁,合起来,是“讲”,对,就是“讲”,我记下了答案。
再挤入人群时,原来的那些谜语纸,已经被撕走了一些了。我接着猜,忽然,“百无一是。(打一字)”映入了我的眼帘。百无一是,是九十九,可九十九是三个字,不是一个字啊,这可怎么办呢?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白,对了,太棒了!赶紧记下,去老师那儿排队交答案,但天有不测风云,这两个都被别人撕掉了,我懊悔不已,哎,再去猜吧。
“扰。(打一成语)”刚刚是半耕半读—讲,现在,我也拆字。但是,半什么呢?半拉半好像没有这个成语,再想想,半推半—就,再看“就”的右边,是“尤”,我猜出来啦!我在心里叫道。这次,我直接去了老师那儿“报功”,对喽,这是我第一次撕下谜语纸,真兴奋。继续。
这时,好多谜语纸都已被撕去了,我们班的前面已经所剩无几了。我一跑回教室前,就看见了“禾薪入门。(打一水浒人物)”一谜,这下可难住了我。还
元宵猜灯谜,不仅让我们收获了快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开动了脑筋,活跃了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