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所有景点导游词【精选三篇】

2025年上海所有景点导游词(精选3篇)

2025年上海所有景点导游词 篇1

静安寺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号。向为著名江南古刹。据碑志,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247),创始人为康僧会。寺址原在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初名沪渎重元(玄)寺,唐代一度改名永泰禅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改名静安寺。南宋嘉定9年(1216)因寺址逼近江岸,昼夜受江水冲击,寺基有倾圮之危,住持仲依乃将寺迁至芦浦沸井浜一侧,即现今寺址。

静安寺迁至今址后,规模逐渐扩大,至元时,蔚成巨刹。寺内有8处名胜,即:三国时所立“赤乌碑”、南北朝时所植“陈朝桧”、原于神僧智严异行而流传的“虾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讲经台”、沸井浜中突沸的“涌泉”、诗僧寿宁所筑方丈室“绿云洞”、行人取道渡吴淞江的古渡口“芦子渡”、东晋遗存防御海寇的“沪渎垒”。寿宁搜集历代诗人题咏,编为《静安八咏集》行世,静安寺由此声名远播。明洪武二年(1369),铸洪武大钟,耗铜六千斤,上有“洪武二年铸,祝皇太子千秋”铭文,至今呜响大殿,声洪震远。

清初以来,寺屡经兴废。雍正年间,住持孚庵,因寺院田产案胜诉,维护了静安寺的田产,并勒石记其事。乾隆六年(1741)礼部侍郎麦焕捐款重修大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歙人孙思望倡议集资重修殿宇。上海道(长白)盛保又修建寺前涌泉亭,并于寺东建报恩院供僧众居住。寺僧大海,曾将寺内被火焚余的宋代银杏树干,雕成十八尊罗汉及一尊韦驮像于寺内供奉。咸丰同治之际,静安寺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唯余一座大殿。住持鹤峰在缙绅李朝观、姚曦、浙江富商胡雪岩等资助下,于光绪六年(1880)重建静安寺,翌年四月初八寺宇落成,按佛教仪轨举行隆重的浴佛节,四众云集,车水马龙,商贾辐,蔚为奇观。自此形成有名的一年一度静安寺庙会,“三月三到龙华(看桃花),四月八到静安(逛庙会)”遂成为沪上民谚民俗。光绪九年(1883)由李朝观作记、住持鹤峰勒碑,《重建静安寺记》碑文今仍保存于大雄宝殿前壁。

光绪二十年(1894)住持正生于大殿左右两侧增建两座楼房,再次修葺全寺,使静安寺恢复旧观。光绪三十年(1904)在上海南翔建“静安南翔塔院”一座,将静安寺历代祖师灵骨迁葬该院,并建祖师祠,供历代祖师牌位。塔院旁建有僧舍,派专人管理。直到民国年间,尚有七十三间房屋,土地六十四亩。

1912年至于1916年,静安寺成为上海和全国佛教活动的重要寺院之一。1912年,第一个全国性佛教组织——中华佛教总会成立,会址设于静安寺,著名爱国诗僧寄禅(八指头陀)任会长。次年,寄禅为保护全国寺庙财产,赴京请愿未果,不幸圆寂于北京法源寺。上海及全国佛教界在静安寺召开追悼大会,太虚大师在会上提出“教理、教制、教产”革命说,对全国佛教影响很大。1913年3月,中华佛教总会在静安寺如开首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推选冶开、熊希龄为会长,清海为副会长,圆瑛为参议长。

1919年,寺前填浜扩路,筑成通衢,命名为静安寺路(即今南京西路),沪西一带日见繁荣,香火鼎盛,礼佛游览者洛绎不绝。寺宇不敷应用,1920年,寺僧常贵会同沪绅姚文栋等人在大殿东兴建三圣殿,基本形成目前寺院之主体格局。

1930-1940年,志法、志汶先后出任住持,任内无所建树,而寺产纠纷兴讼不断,留下许多后患。1941年,德悟法师继任住持,革弊图新,转向佛学教育,注重佛学研究,曾举办数十次佛学讲座,分别礼请应慈、圆瑛、芝峰、丁福保、赵朴初、蒋竹庄等高僧、大德主讲,同时成立静安寺护法会,会同监院密迦整顿寺务,寺风顿有起色。

抗战胜利后,在住持德悟、监院密迦主持下,在原山门之东,另建一座仿唐新山门,由邓散木(铁翁)题额“静安古寺”。并在新山门前、“天下第六泉”井栏一侧,竖立一座古印度阿育王式梵幢,成为静安寺标志。工程竣工后,又逢四月初八日佛诞及静安佛学院开学,在揭幕典礼上,太虚大师以三喜临门,亲自主持剪彩,拈香礼佛,欢喜赞叹。与会僧俗逾万人,成为当时沪上佛界一大盛事。

2025年上海所有景点导游词 篇2

金茂大厦共88层,高420.5米,单体建筑面积达29万平方米,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世界高新技术的完美结合。

金茂大厦1-2层为宽敞明亮、气势宏伟的门厅大堂;3-50层是层高4米,净高2.7米的大空间无柱办公区;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超豪华五星级酒店--金茂君悦大酒店,特别是高152米,直径27米的酒店中庭,28道环廊在霓红灯的照射下光彩迷人,仿佛置身在时空隧道;设在88层的观光大厅,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高最大的观光厅,荣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另外还有一个与大厦相连的裙房,是为商务办公服务的配套设施、名品区和娱乐场所。

金茂大厦集中体现了当代建筑科技的最高水准。大厦选用最先进的玻璃幕墙,对幕墙框架作了鳞化处理,基本消除了光污染;大厦的消防安全和生命保障系统实现创新思路,改他救模式为自救模式;大厦电梯特有的候梯不超过35秒、直达办公楼层、空中对接功能等是最优秀的垂直运输系统;大厦的智能化系统,统管所有功能和区域,信息高速公路接通到每张办公桌和每间客房。大厦所有功能设备都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

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

全国首批4A旅游景点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面积为1520平方米,高度340.1米,是目前国内最高最大的观光厅,荣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两台每秒运行9.1米的垂直升降电梯,一次可乘载33位旅客,只需45秒钟可将游客从地下一层直送88层。登高远眺,大上海的景观尽收眼底,浦江两岸高楼林立,黄浦江上百舸争流,您可亲身体验"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赏完外景,您还可以从上往下观赏世界举世无双的酒店中庭,它直径27米,28道环廊扶手在霓虹灯的照射下,金光闪闪。一道道环廊如同一排排画廊,美不胜收。此情此景,无不激动人心,您会不由自主地拿起照相机留下永恒的纪念。金茂大厦无与伦比的酒店中庭被建筑师、科学家、文学家誉为“共享空间”、“金色的年轮”、“时空隧道”。

在88层观光厅看夜景更是一种享受,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外滩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远处高架道路和大桥上的灯火似彩练环绕,与星月争辉。此情此景令您犹如置身蓬莱仙境。

为方便游客,观光厅进出口处的地下一层设有食府,提供不同风味、价廉物美的快餐小吃。在裙房的三至六层有不锈钢盘旋梯、玻璃地面的天桥和悬空的九曲桥。您可以在那里欣赏风格独特、构思大胆的建筑艺术,还可以参观展览,选购纪念品,享受多种服务。

金茂购物中心位于大厦裙房的3-6层,商场总建筑面积为15664平方米。中心内部设计别具匠心,完美体现了给人以充足空间的购物理念。平均宽度达5米的主通道选用进口地板铺就而成,光洁照人。由特殊玻璃地砖拼设的空中走廊及螺旋扶梯巧夺天工;气势宏伟的商场中庭结合大跨径玻璃穹顶的自然采光赋予了整个共享空间造型的前卫时尚。

购物中心采用以高强度不锈钢及落地式玻璃分隔组成的开放式商铺,极具视觉穿透力。16组自动扶梯构筑了顺畅便捷的内部交通网络,配合先进的照明、空调及安全设施,置身其中领略豪华惬意的购物享受。

2025年上海所有景点导游词 篇3

华佗墓,坐落在许昌市北10公里苏桥乡小清河畔。墓高5米,周围30余米,冢上新砌的花墙,环墓一周,呈六角形。前有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立石碑一通,楷书:“汉神医华公墓”。墓地六角形,青砖花墙环绕,翠柏青松掩映,1985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南分会在许昌召开“华佗学术研讨会”,镌立“东汉杰出医学家华佗之墓”石碑一通。

1993年,华佗墓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许昌市、县及苏桥乡、村多方筹集资金对华佗墓进行了维修,制订出了总体修复方案,山门、配殿、主殿基础及围墙已经竣工,从而又成为许昌一旅游胜地。

冢前树一碑楼,碑上镌刻着正楷书写的“神医华公之墓”,还有华佗的生平事迹和后人敬仰之词。碑楼经过新近复修,高约2米,楼顶结构为北方农村门楼式样,花脊翘拱,几只瓦制鱼兽伫立于上,古色古香。墓周有几株松柏在风中摇曳,更增添了墓地的肃穆。

华佗系安徽省亳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医生,世称“神医”。他精通方药,尤擅外科、内科、妇科、儿科、针灸科。为人医病,处方不过数种,针灸不过数处,即可病除,在医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用“麻沸散”对病人进行全身麻醉,做腹腔内切除手术。《三国演义》上描写关云长能够在华佗为他割皮肉、用刀刮骨的情况下,仍饮酒食肉,谈笑奕棋,毫无痛苦之色。艺术地再现了华佗麻醉技术之高超。这种麻醉术比西方国家早1400多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创举。他还根据户枢不朽的道理,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创造了名为“五禽戏”的体育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抵御疾病,为祖国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华佗是很有骨气的医生,他一生不慕高官厚禄,在民间行医,关心人民疾苦,无论走到哪里,碰到病人,总是热心地为其治疗,曹操迎献帝建都许昌后,患剧烈的头疼病,慕名将华佗召到身边,很快地治好了他的病。曹操将华佗封为侍医,因而常在太祖左右。华佗思念亲人,告别还乡,见妻、子皆病而未归。曹操曾多次催促他回朝,他未从命。曹操大怒,将他抓回许昌杀害。华佗临终时嘱咐狱卒,将他的尸体葬在清水河畔,以示清白。

华佗长期生活在民间,为人民治病祛疾,解除痛苦,深受人民的爱戴。有关他的传说故事,充满着传奇色彩。相传曹操将华佗入狱后,有一狱卒同情,帮他逃出监牢。曹操发觉后立即派兵追杀。一直追到许昌城北石梁河边,发现华佗钻入芦苇丛中,曹兵将芦苇重重围困。正在这时,恰有一牧童赶羊群经过,牧童忙脱下皮袄,让华佗翻穿上混入羊群。曹兵搜不到华佗,便在羊群中乱砍乱杀,华佗遂被砍伤。曹兵走后,华佗醒来,看到惨景,他挣扎着站起来,在死羊中接头对尾,施展神医法术。羊儿被救活了,牧童高兴地赶羊群离开芦苇时,华佗因流血过多,带着欣慰的笑,躺在石梁河边长眠了。人们因敬佩华佗的人品和医术,每逢清明时节,前来添土修墓的人络绎不绝。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