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放假日记(合集三篇)

端午节放假日记(精选3篇)

端午节放假日记 篇1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包粽子、赛龙舟、踏青等习俗,今年端午节,我跟妈妈一起上山踏青。度过了一个很快乐的端午节。

刚一上山,我就被这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松柏滴翠,苍青色的群山,一座叠着一座,像大海的波涛,无边无尽伸到遥远的天边。还有黄灿灿、红艳艳的小花从草里冒出来,在山坡上一簇簇喷放。

这时,太阳升起来了,红艳艳的太阳射在山尖上,把山顶的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人们拿出准备好的毛巾,开始用溪水清洗手部和面部,传说端午这一天,当太阳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脸可以除灾袪百病。

踏青结束,人们手里都拿着新鲜的艾蒿,在传说中,端午的时候把艾蒿挂在门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进入家门。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热腾腾的粽子,自然很高兴,但我又想到了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为了纪念他,发明了粽子这种食品。

今年的端午就这样快乐的过了,我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希望下一个端午节也能像这样子快乐。

端午节放假日记 篇2

我听爸爸妈妈说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的时候我们都要吃粽子,还有很多的活动,有赛龙舟、挂香包、泡雄黄酒,听外婆说这个端午节泡好的雄黄酒到了夏天被蚊子、虫子咬过地方涂一下可以用来消炎。

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一起来包粽子,我还是第一次学包粽子呢,既好奇又兴奋,我在旁边观察了一下,爸爸妈妈基本包的马马虎虎,有好多都是在外婆的帮助下才完成的,外婆包的,我让外婆来做我的师傅,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先拿了一片粽叶,把粽叶折成小漏斗的样子,把糯米放到折好的漏斗里,用粽叶把糯米包住,可是我怎么包糯米都要出来,这时外婆看见我着急的样子说:“帆帆你要把糯米按结实了,把多出来的粽叶包裹起来,包成一个三角形状再用绳子绑住,这样里面的米就不会出来了。”经过外婆的指导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包完粽子妈妈说:“带我去赛龙舟。”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像疯子一样跑到房间,整理好要带的东西,我们出发了。到了那里我看见我的哥哥姐姐们,我开心极了,我把我包的粽子分给他们吃,他们都说好吃。吃完粽子我们开始赛龙舟了,我们把人员分成两组,每艘船上11个人,10个人一边5人是划船的,一个在船头打鼓,人员分配好我们上了龙舟,大家都推荐让我打鼓,我只会拉二胡还从没打过鼓,我只好勉强试试,我凭着我在电视上看见过龙舟比赛时那些叔叔们打鼓的样子我打起了鼓,一开始时我鼓打的很轻很轻,叔叔阿姨们说:“帆帆你鼓打轻了,龙舟就划慢的哦”。原来是这样,我使出吃奶得劲把鼓打的很重很重,我们的龙舟像火箭一样在湖里穿梭。

端午节就在我们一片欢声笑语中过去了,我期待明年的端午节还要来赛龙舟。

端午节放假日记 篇3

都说屈原如何的有才,屈原自己也以有才而自居。

屈原步入官 场,他直来直去,圆不来也通不去,可他又不屑那些忸怩和做派,因之,碰壁、失意、以至沮丧,因而一愤而做《离骚》,以此告知后人他的学识之博,见识之厚。

屈原官 场不景气,就写书问世,由于他写的内容偏激,文字苦奥,整篇洋溢怀才不吐的气闷,居然销售量极少,因之屈原穷的叮当响。屈原苦啊闷啊!五月初五这天,屈原独自一人在河边散步,他想呀:自己学富五斗,站在了寂寞的文化巅峰,可是自己的政治主张就是不被采纳,自己的文章除了几个老学究欣赏外,几乎没有点击率,而且爱情极不尽意,这是怎么回事呢?屈原用他僵直的脑壳就这样想着,想的脑壳酸酸的,肚子也酸酸的……忽然,河里一条鱼儿轻游、仿若美人展开了的曼妙舞姿,心花怒放的`屈原纵身跳进河里,紧紧抱着美人鱼,抱着抱着就被美人鱼吸尽了阳气,屈原从此就成了水下的丈夫,他的文字化作了浪花,时而有鱼儿穿梭。

从此:因为屈原被美人鱼吸尽了阳气,所以五月初五就成了端阳节;端阳节在河里划龙舟,以此超度水下寂寞的丈夫屈原;端阳吃粽子,吃尽粽子的花心,凝聚一家子心花的洋溢。

屈原死后,屈原的作品立刻风靡至今,他的才气和思想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推崇,但他的愤世和厌世的悲观行为却颇有意味。

历代的人,往往对活人刻薄,对死人温和,哪怕是悲观的自尽,也大加赞颂那酸臭的美,就像臭豆腐一样。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