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端午节话题作文700字(精选3篇)
端午节到了,第一快乐的事当然是能吃到香软可口的大粽子。可是,今年的端午节我不能光吃粽子。我也要亲手包一个粽子。
端午节的早上,我看见爸爸妈妈已经在餐桌边切肉,准备食材了。餐桌上放着很多包粽子用的材料:豆沙、红豆、糖、红枣、糯米······应有尽有,样样俱全。外面还不时地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像在打一场“爆竹战争”。
爸爸对我和妹妹说:“我们开始包粽子吧。”“好耶!”我和妹妹欢呼起来。首先,我照着爸爸的样子,把粽叶对折成斗漏状,然后再将糯米放到里面。可是,我放了很久,总是放不满。到最后,糯米竟然一粒也不剩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把粽叶拿开,顿时惊呆了:刚才我往粽叶里塞的米,全到桌子上了。原来,我塞米时没注意,把米从这个“漏斗”的下面撒了出来,我也没发觉。没办法,只能从新来过。这次,我格外慎重,把糯米、肉、红豆小心地放到粽叶里,终于成功了。第三步,就是把粽子绑起来。我先捏紧粽子,把粽子的四个角利落地缠好。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过去看了看妹妹包的粽子,笑得前仰后合。原来,妹妹把粽子包扁了,包成了一个“大饼”。妈妈把我们包的粽子都放到锅里煮。一小时后,我们就可以吃到粽子了!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妈妈回答:“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所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可是屈原死后被蛟龙困住,世人就把五色丝粽投入江中,驱赶蛟龙。后来发展成吃粽子。而当地百姓得知要打捞屈原时,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漾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的习俗也和屈原有关啊。”
今年的端午节真有意义,不但放了三天假,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还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包粽子!
大姑有一手包粽子的好手艺,每年端午节,她就会做红豆粽送给我吃。
今年的端午节大姑却对我说:“宛青呀,今年我来教你包粽子。”我高兴地点了点头,因为在我的眼里,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大姑先准备了箬叶和棕叶、糯米、红豆等材料。她先将箬叶洗干净,放到锅里煮二十分钟,将棕叶撕成0.5厘米宽的条状。再把糯米和红豆洗净,浸泡两小时左右,滤干,加上少量盐和纯碱。开始包粽子了,大姑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还没等大姑讲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箬叶,把箬叶先卷成了非常小的一个“窝”,然后就照着大姑教我的步骤包起了粽子。可是在大姑手里听话的箬叶,到了我这里却不听使唤了,还没等我拿棕叶扎,箬叶就散开了,第二个,第三个.......
一连包了好几个,都是如此,我有点泄气了。原来粽子好吃,却这么难包呀!大姑看出了我的心思,鼓励我说:“自己吃的粽子自己要包好哦!”听了大姑的话,我不好意思放弃,只好接着包。不知道是第几个了,我包的第一个粽子终于“问世”了,虽然没有大姑包的好看,但我还是很高兴,我总算学会了包粽子。一个下午过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后来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大姑看了,一个劲地夸我心灵手巧。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而且还懂得了做事要不怕困难的道理。
据说,古代诗人屈原5月5日投汨罗江,人们在江上打捞尸体,却不见屈原尸体,人们为了让鱼虾不伤害他,而包粽子投江喂鱼虾。现在,粽子人们已经不投汨罗江,但包粽子成了每年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习俗。
今天我们在班级里学包粽子。
我们先把糯米洗干净,然后把粽叶洗净后放到水中泡,过了几分钟,陈老师拿了2片粽叶,一卷,将粽叶卷成一个“小喇叭”,舀上糯米,用粽叶把糯米包好,再用绳捆上,一个粽子就“ok”了!
我见了,手也不禁痒痒,于是,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把粽叶卷起来,装了些米,当我正庆幸“工程进展顺利”时,却发现底下正漏米呢!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了片粽叶把粽子包得严严实实,捆上绳子,总算包好了!啊?不是吧!瞧我那粽子,也太“帅”了吧!整个一立体梯形,找不到粽子的影子,嘿嘿,我这粽子“时髦”了吧!
我又开始包第二个粽子了,这次,我把米放少一点,然后就包了起来,用绳子捆好。哎,不对劲,还是不对劲,那粽子又扁又小,像天生“营养不足”。
看着自己接连制作了两个“伪劣”产品,我像泄了气的皮球。这时我想起了现在流行了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于是我又认真包了一个,就这样,包了一个又一个,现在我包的粽子虽然丑了点,不过还算个粽子。这也意味着我终于成功了!我开心地跳了起来!因为我战胜了困难!
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