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作文500字(精选27篇)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这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学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姥姥的样貌,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姥姥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之后,姥姥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姥姥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姥姥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貌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姥姥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十分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透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构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明白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这一天虽然还没有到,但包粽子的活动倒是出现在我们校园的各个角落,处处都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随着第三节上课铃声的响起,同学们的激情进一步高涨起来。
课上,同学们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此时已经看不到往日上课时候的严肃的表情,只见一张张充满笑意的还带有幼稚的笑脸,又犹如一群麻雀一样的叽叽嘎嘎的小鸟,在节日来临前的快乐,展现的淋淋尽致。老师也不见了往日的可敬可畏的神情,只见她笑容满脸,那是我们多么渴望看到的一张笑脸,给我们无穷的动力,伴随着老师的右手的举起:“各组就位,包粽子的比赛正式开始了”。话音刚落,教室顿时响起一片的欢呼声,比赛就在这欢呼声中拉开了序幕。
对于我来说包粽子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首先我抓起我早就准备好的包粽子的材料粽叶就开工,我先把两叶子叠在一起,然后按照四十五度的角度握成一个空心圆锥形状,接着我拿起勺子把粽子原料糯米与其他配料混合物往空心圆锥里塞,大约三分之二满的时候用汤勺压一压,快到圆锥形满的时候再用汤勺压至结实,接下来一个过程就是粽叶的包裹,我小心翼翼的把粽叶沿着椎体外缘包裹扎实,最后就用绳子打着十字结系绑着粽叶。到此时,我心中一片雀呼,成功了。我满怀激动的心情看看其他同学的粽子,瞧,那不是王智洋吗?只见他手忙脚乱的,一不小心粽叶散了,粽料撒了一桌子,他又气又急,额头上的汗珠正冒出来,但也没办法,只能从头开始,我认真的看着他的操作,细而发现是他把两片粽叶叠加的角度已经大于了六十度的角度了,在加料的时候在料的重量之下粽叶又散了。在我的提议之下,王智洋终于完成了他的粽子。
比赛仍在继续,笑容仍在充溢着整个教室,而我却陷入沉思,学习难道不就同包粽子一样要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吗?
听到老师说要写关于端午节的作文,我就有点跃跃欲试了。我猜你们也一定喜欢过端午节吧!端午节可以吃粽子,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是自己能够亲自做粽子吃,那样才会觉得更好吃的。
做粽子:先找来三片粽叶叠在一起,然后要认真地折成漏斗型,接着,就要分三步走了。第一步,放糯米;第二步,放陷料,陷料有很多,可以自主选择,比如:豆沙、红枣、腊肠、剁碎的猪肉第三步,再放糯米。我们将粽子上方的粽叶折下来,把粽身用细线缠起来。这包粽子的方法,是我在仔细听老师讲解后学到的。你们先别急,粽子现在还不能吃,要放在锅里煮上二十分钟左右,待煮熟后才能吃的。生的是不能吃的。
吃粽子:粽子煮好了,我们就可以吃了。剥开粽叶一看,粽子金黄金黄的,就想一个金碧辉煌的小型的金字塔,真恨不得一口就把吃掉。想着想着,我的口水都已经流出来了。我一把拿起粽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完后,我觉得满口喷香,香得直入肺腑,真是好吃极了。
小朋友,你们也一定要记住这个端午节,这个节日可以吃粽子呀!
细雨蒙蒙,连缀成丝。粽香飘万里,情意暖人心。绿水浮龙舟,千古话端午。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这粽香飘香的季节,我们以随同那屈原的带领下,一起走进端午……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清晨,人们纷纷踏出家门,到各自计划的目的地进发,这便是端午人们的一个习俗:踏青。路上人山人海,向远望去,一片沸腾的海洋。出行的人们,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折一些树枝,再买一个葫芦,挂在自己的家门上。这,变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走进端午,踏青游玩,折下树枝,憧憬希望。
“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称假虎丘。”端午,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河溪两边人山人海,锁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随着一声枪响,两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湖水飞溅着,人们的心情也随之飞溅,呐喊加油声络绎不绝,一浪赛过一浪。
走进端午,龙舟越过,团结一心,齐心协力。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碧绿的粽叶将糯米包裹其中,略带着些微微的清香。我也动起手来,开始包粽子,将对屈原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仿佛屈原当时那英俊潇洒的面孔已浮现在我的眼前,随之咕咚一身,带着无限的悲愤,投入江中。__们纷纷包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会吃掉他的身体。从此,每逢端午佳节,各家都会包粽子,空气中粽香不曾散去。
走进端午,粽香怡人,祭奠屈原,铭记先烈。
走进端午,领略传统文化别样的内涵,感受传统节日迷人的魅力,萦绕心头的是缠缠的暖意,挥之不去的是绵绵的情意。
提到端午,大家一定会想到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这些习俗,而我最喜欢的,便是包粽子了。包粽子的前后过程,在我看来,就是一幕幕情景剧。
第一幕:摘箬叶
端午节前,我和奶奶一起去河岸边摘箬叶。箬叶细长细长的,油绿油绿的,散发着一股清香。不一会儿,我们就摘了一大篮。回到家,奶奶就把箬叶放在水里浸泡。盆里的箬叶,更加水润、绿意。
第二幕:包小方粽
端午节到了,我谦虚地让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说:“普通的粽子难不倒你,让你爷爷教你包方粽。”爷爷对我招手,说:“来!先拿八根长箬叶,一定要长。”我把箬叶宽的一端弄得一样整齐,看另外一头冒尖的便是长的了。“把箬叶中的茎去掉,然后把剩下的两部分弄得一样大,其余的七根也是这样的。”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箬叶做起来了,连大气也不敢出,因为这箬叶实在是太嫩了。“快看!快看!先把箬叶平放在桌子上,然后把箬叶一张一张地插进去,这样就好了。”咦,爷爷包得整整齐齐,可我的却歪歪扭扭。之后,把箬叶弄方正,放米,一切顺利,我正得意时,听见了米粒洒落的声响。哦,原来是爷爷包的粽子“外衣”破了一个小洞,里面的米漏出来了。爷爷笑着辩解道:“没事,没事,小失误而已嘛!”嗯,再精明的人也有失手的时候。我偷着乐:我的都包好了,爷爷的竟然“破了个洞”,嘻嘻!
第三幕:吃粽子
奶奶把一个个包好的粽子放进了锅中,加入清水开始煮。在我的期待下,粽子总算煮好了。蘸着红糖,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吃过不少粽子,也常看大人们包粽子,可就是没有亲手一次。今天我终于可以大展伸手、如愿以偿了。
外婆从冰箱里拿出几匝粽叶、芦苇叶、糯米、一盆用酱油浸着的鲜肉和一盆梅干菜,馅料一切都摆好了。
我先把芦苇一折,做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往小圆锥里放一点糯米,再挑一点鲜肉,接着再盖上一些糯米。我小心翼翼地用芦苇叶按在糯米上,三角粽的形状出现了。我把芦苇叶沿着三角粽的轮廓绕呀绕,可是芦苇叶却不听我使唤:叶子碎了,米也倒了出来。外婆过来帮我的忙,她一绕一扎就把我的第一个迷你粽扎好了,样子看上去真是“丑陋”呀,我想第二个包得好看些。我第二个准备包一个像大人包的那样的大粽子,可是两三张棕叶叠在一起后,棕叶会动来动去,米会漏出来,我只能改包一张棕叶的小粽子,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第二次包果然不再那么“丑陋”了。我把长长的棕叶绕在粽子外,棕叶不但没碎掉,轮廓还挺好看的,连线都是我独自扎成的,像是那个不大美观的粽子的“后代”做了“整容手术”,外婆见了我的第二个粽子都赞不绝口,我心里乐开了花。
包完粽子后,外婆把粽子烧了进去,不一会儿,就盛了出来。我挑出了我包的粽子,解开线,尝上一口。啊,粽子格外鲜美。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叶飘香时……”当妈妈读到这篇短文时,我便知道端午节来了。
端午节那天,妈妈准备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应了。
我和妈妈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着地到菜场上买包粽子的原料,妈妈精心挑选了一些粽叶,买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说要吃肉粽,妈妈笑呵呵地说:“好好好!小馋猫,给你做肉粽!”转过身去买了二斤猪肉和一些红枣赤豆。
回到家,妈妈叫我把粽叶先洗干净,烧上水,然后把洗干净的粽叶轻轻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把煮熟的粽叶放到盛满冷水的盆里浸泡一会。妈妈解释:“这样叶子不会发黄,碧绿碧绿的叶子包起粽子来可漂亮了。”
粽叶准备好了,接下来该拌馅了。妈妈把肉切成小方块,倒上若干酱油、鸡精、盐拌匀,腌制半小时,让它入味。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买来的糯米、红枣、赤豆分别洗干净,最后按照比例把红枣、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红红的红枣和赤豆,好漂亮呀,像一锅闪闪发光的珍珠玛瑙。
开始包粽子。我搬来小板凳,坐在妈妈身边,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粽叶里抽出一张比较大的粽叶,打算包一个小粽子。我先把叶子裹成一个漏斗型,然后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轻轻用手压一下,三角粽的形状出现了。我手忙脚乱地把叶子沿着三角粽的轮廓绕呀绕,可是粽叶好像不听使唤,我用力过猛,叶子碎了,还好米没有漏出业。我胡乱地往粽子上绕线。这哪里是粽子呀!简直是个“伤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来。
在妈妈的精心指导下,我终于包成了一个看起来顺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学。最终,我和妈妈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的杰作,我满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综合课上,老师教我们做许多手工艺品。令我最难忘的数做“粽子香包”了。
当老师发给我们一人一张又细又长的纸条的时候,我们以为又要写对联了呢!没想到老师是要教我们做粽子香包呢!老师指导我们先把纸条折成一个一个小三角形,然后把“第一家的房顶”和第二家的房顶”挨着,在里面塞上香料,便成一个“香兜兜”了。再用“第三个房顶”把这个“香兜兜”的口封住。最后用其它的三角形把这个用三个“房顶”组成的“粽子香包”一层一层地包起来。老师边说边做,津津乐道,我们也是兴致勃勃地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折,觉得津津有味。可是,我折了老半天,却连个粽子的形状都还没做出来,真是一筹莫展啊!看见别的同学都在请教会折的同学,我灵机一动,去找老师。我兴高采烈地走到老师身边,老师一丝不苟地教我,我也是一心一意地在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在老师的“英明指引”下,成功地做出了一个“小粽子”。
接下来老师教我们在“粽子”上面绕线了——“先拿出毛线,沿着直角往下拉,遇到尖角绕半圈,遇到直角拐弯……”老师依然是那样津津乐道,聚精会神地做着。瞧,同学们都在问老师,但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教着。我也想去请教老师,但却踌躇不定,最后决定靠自己。是啊,这一次我要靠自己,靠自己才是英雄!
我在座位上研究着,我左弄弄右摆摆,终于我成功了——毛线在我的“粽子香包”上像楼梯一样一层一层、平平整整地缠了上去,形成的图案真的不只是一点点好看哦!
最后下课了,我也在下课之前把我自己做的粽子香包交给了老师。这节课,我亲手做出了一个粽子香包,似乎亲身体验了过端午节的快乐!看来,过传统节日,还真的需要自己动手,亲身体验,方能体会其中的无穷乐趣啊!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每到中夏时节,端午节便带着艾草的味道来到人们身边。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而端午节的两大重要传统:吃粽子和赛龙舟,也是由喂给鱼儿求其不食用屈原尸身的饭团和打捞屈原遗体的船只演化而成。
可以想象,几千年前,一只只渔船在汨罗江上一次又一次地打捞着屈原的遗体,船上和江边,悲伤的渔民们把一个个饭团扔下江区,期盼着鱼儿不去吃掉屈原的遗体……
但在我的家乡万源,因为河水的原因赛不了龙舟,但粽子还是会做的。
天一亮,我便早早的起了床,却发现妈妈正准备出门,可见她起的更早。
“妈,你去哪?”
“买早餐,还要买些粽叶,肉,糯米什么的,好包粽子。”
是的,我家的粽子一般是端午时现包现吃的。
约半小时后,妈妈提着材料和包子(早餐)回来了。
吃完早餐,便开始包粽子。
首先,把粽叶和棕绳清洗干净,再把糯米清洗干净并浸泡五六个小时。在这期间就把猪肉去皮,切成两至三立方厘米的小块。把肉块和生抽,老抽,料酒,盐,白糖等佐料一起放入汤碗中,腌制三到五小时。
然后,把粽叶放入热水中煮十五分钟左右,煮好捞出放到凉水中备用,这样是因为煮过的粽叶柔韧性好,在包的过程中不易破。
接着,把糯米的水分控干,放入一勺盐,一勺老抽拌匀。
之后就可以包粽子了,取两片粽叶,将一头的硬角剪掉。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并往里面装入糯米,塞入两块肉,装上糯米,然后用勺子压实。把上面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之后将两侧的叶子捏下去,折叠起来。
最后,只需要把粽子捆起来,煮熟即可。
餐桌上,我拿起一个粽子就大快朵颐,弟弟也囫囵吞枣地吃下几个,就连平时细嚼慢咽的妈妈也大吃大喝起来,爸爸更是早已酒足饭饱。
节日有的不只是美食,更享受的是做美食的过程,真是乐在其中。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家开始包粽子。
首先,爸爸去菜场买了糯米、粽叶。爸爸一买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说:“快点开始,我等不及了!”我和爸爸负责包粽子,妈妈负责把包好的粽子用绳子绑起来。爸爸先准备好了一个盆,接着,就开始包了。爸爸非常熟练,包的粽子像模像样,我呢,有的像曲奇饼,还有的像只有一块橡皮那么大,那么扁,不是糯米太少,就是包的太小,妈妈就像传送带一样,接一个捆一个,渐渐的盆里的粽子越来越多,堆得就像座小山。但是我偶尔也会包一个好粽子。我又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又包了一个空粽子,还好妈妈没察觉到。终于,粽子包完了,该煮了,我时不时地向妈妈问:“好了没?好了吗?”好不容易粽子煮好了。妈妈拿起一个粽子笑着说:“好了,小馋猫,可以吃了”。我急切地拿一粽子撕开粽叶一看,是我包的颜色还有点发亮呢!我一尝大叫:“嗯,好吃!”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爸爸妈妈都笑了。
啊,这个端午节过的真有意义啊!
端午到了,街上卖粽叶的又多了起来,空气中到处都飘着粽子的清香。在这个全民族的传统节日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民俗文化,更是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端午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每逢端午那天,都有很多的风俗: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等等,而这一天也是我们全民族团圆的节日。每到那
天奶奶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清水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用粽叶裹紧煮熟。到了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清香的粽子,那是一种多么>温暖的亲情气息。
相传端午的主要活动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据说,很久以前,爱国大诗人屈原为了坚持他的爱国主张却被别人陷害,遭到流放,痛心疾首的他忧心如焚,在极度的失望和痛苦中怀抱石头自尽于又急又宽的汨罗江中。闻讯而来的__,怕江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便用苇叶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鱼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龙舟竞渡是人们为了竞相捞救爱国诗人屈原而延续下来的。正好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以示悼念。
千百年来,汨罗江边,江水悠悠。正是屈原的这种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断奋勇前进,人们在每年的这天都对他寄托了无限的哀思。我们要从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力量来热爱我们的祖国,建设我们的祖国。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在柔情的六月初,端午节终于到来了。
街道上、集市里,处处都是吆喝着的小贩和热热闹闹的人群,他们和飘着粽子香的城镇,构成了一道端午的风景线。
打小,我就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每到端午节,外婆就会亲自下厨,为从远方赶回来的儿女做美味的粽子。今年也不例外,远在重庆的舅舅一家和妈妈一家一大早就匆匆地赶回了外婆家。
几天前,外婆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肉馅、苇叶等,为的就是能够让难得一见的儿女吃上美味的粽子。数张苇叶被外婆一张张洗干净,用沸水煮软后,整齐地晾在一旁。而用来包粽子的糯米是由外婆亲自栽种的,按外婆的话说:“自家的糯米才够香,比起外面卖的那些不知好了多少倍。”
包粽子前,外婆一个人就包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从不用别人插手。不一会儿,外婆的老屋里便弥漫着粽子馅料的诱人香味。
“包粽子喽!”外婆、外公、舅舅、舅妈一行人围到了小桌边,一边用热气腾腾的冒着热气的馅料包粽子,一边说笑着。笑得最开心的自然要数看到全家人团聚的外婆了。
没过多久,粽子就包得差不多了。外婆又一阵忙碌后,桌上就摆满了香喷喷的粽子。深绿色的苇叶包着雪白的糯米,加上各种馅料,蘸上白糖,清香扑鼻。一家人都不禁对外婆的手艺啧啧赞叹,外婆笑得合不拢嘴,说:“你们大城市里,哪里吃得到这么正宗的粽子哟!”
我突然明白了,外婆包的粽子之所以如此美味,是因为每个粽子里都浸透着外婆对儿女的爱。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在这天,全家人要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有的还要赛龙舟。听说,这都是为了纪念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
当时,屈原写了许多爱国诗篇,可是国君却不采纳,屈原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他人侵占,无奈之下,投江,于是便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和到江边撒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早上,我和妈妈去买了,花生,红枣,米和粽叶,准备回家包粽子。
回到家,妈妈把米和粽叶泡在水里,分别放到两个大盆子放里面,又把花生和红枣分别放在了两个小碗里。最后妈妈找来了粗一点的绳子,剪了许多长长的线,然后对折在一起。一切准备就绪,包粽子开始了!
妈妈让我先看她包一个,然后我再拿一个,跟着她学。首先,妈妈拿了两片粽叶,交错放在一起,然后拿起剪刀,把粽叶一头剪平,然后握起来,让它成为一个圆锥形,哈哈,活像一个小漏斗。妈妈对我说:“像小漏斗的这个地方决定了粽子的大小,一会你包时,不要太大,不然你的手抓不住。”我点了点头。妈妈又抓了一大把米放进小漏斗里,到一定位置时,要往里面到一点水。然后可以在放米过程中放花生和红枣。然后把漏斗上面的粽叶往下放,成为一个“立体三角形”,开始包,最后妈妈拿了事先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紧紧的困住,“OK了!”妈妈笑着对我说。我看了看,哇,妈妈包的真好!我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我按照妈妈教我的步骤开始包粽子,拿两个粽叶,交错放,然后成为一个小漏斗,开始放米。可是,粽叶在妈妈手里就很听话,一到我这,不是这烂了,就是那烂了,导致漏米,撒了一地。妈妈说:“你不要使太大劲,轻一点。”我按照妈妈给我的建议,重新开始。可是粽叶像是跟我闹脾气一样,就是包不好了。我苦恼极了,把粽叶和米往旁边一扔,不管了,气呼呼的坐在那里。妈妈看了看我,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没关系的,妈妈第一次包粽子也是这样,还没有你包的好呢!”听了妈妈给我的鼓励,我又振作起来,开始了包粽子。
这一次很成功,到最后缠绳子了,我把粽子放在桌子上,用手紧紧按着它。用很大力气,把粽子缠了起来。呼,终于好了,看着我包的粽子,它仿佛在朝着我笑呢!
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很成功。通过这一次包粽子我知道了,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着急,要慢慢的去做,精益求精。
端午节,妈妈特地买来正宗粽叶儿、大肉和咸蛋黄。哈哈,我们又要包粽子了喽!
妈妈将大肉切块,与梅干菜蒸在一起,沙感的咸鸭蛋去壳,将蛋黄对半剖开,放入盘中备用;白白净净的长粒糯米泡发四小时后,滤水加入适量的酱油——巧手的妈妈准备好了美味的馅料与糯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包粽子大会正式开始,几种调料整齐地摆在桌上,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只见妈妈抽了一张大粽叶,一折一卷,粽叶便魔术般地成了一只小漏斗,乖巧地卧在妈妈的手中;我也照着样一卷,却怎么也握不牢这小小的粽叶。接着,妈妈放入一勺糯米和一块香味四溢的梅干菜肉,然后拿来一根筷子在粽子里插几下,对我说:“包到一半时要拿筷子往里戳几下,这样能把粽子填实。”我往“小漏斗”里装了一小勺糯米,照着妈妈的样子用筷子往粽子里戳,“滋……”可怜的粽叶居然被我戳了个洞,望着破了洞的粽叶,我哭笑不得。
妈妈轻而易举地包好了一个又一个粽子,这些粽子看上去是那么地诱人:鲜绿的外表分外好看,透着粽叶特有的光泽;粽绳是天然的棕榈叶,虽然被开水烫软了,却依然那么绿,还充满韧性;那一个个粽子吊在棕榈叶上,连成了一串,握住棕榈叶的叶柄,一提,粽子都“飞”起来,甚是好看。那诱人的外表下不知藏着怎样的惊喜呢!
我尝试了又尝试,努力了又努力,好不容易终于包出两个歪歪扭扭的粽子,乐得我哈哈大笑。妈妈夸我:“嗯,比去年有进步多了!等下煮熟后一定不会像去年那样煮成一锅粥了。”
包粽子,看着简单,其实还真不简单,是一门有趣的手艺呢。明年端午,我要再跟妈妈学习包粽子,我一定要将它传承下来!
今天是端午节,早上妈妈刚把我叫醒,我就吵上了:“妈妈,别忘了今天是端午节,我要吃粽子!”妈妈回答说:“小馋虫,妈妈忘不了,早就给你准备好了,在厨房里呢。”
我一听就快速地起了床,跑进厨房,看见粽子伸手就要抓,妈妈打了我的手一下说:“先洗手去!粽子还得先蒸一蒸呢。”这可把我给急坏了,迫不及待的洗完手就缠在妈妈跟前,一个劲儿问:“好了吗?好了吗?粽子我都忘了什么味了,肯定很好吃吧?快点快点呀!”
过了好大一会,妈妈才把粽子端了出来:“好喽,吃粽子喽。”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小心de把外面的皮剥了下来,还真是烫手呢!粽子剥开了,里面是三角形的,我用牙一咬,怎么这么黏糊啊?一边吃,我还在一边想:这是怎么包的啊,我可不会包。嗯,真甜,真香!我一口气吃了两个。
妈妈问我:“你知道今天为什么吃粽子吗?”“知道啊,老师说过,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今天都要吃粽子。可是妈妈,我们平常不能吃粽子吗?”妈妈笑着说:“傻孩子,平常当然也能吃啊,只要你喜欢,咱们就经常吃好不好啊?”“那当然好啊,那就天天端午节了,哈哈!”
妈妈买了十个粽子,我吃了两个,妈妈吃了一个,爸爸还没下班,得给爸爸留三个。10—1—2—3=4,还剩四个,我要留着到中午和晚上吃。如果爸爸吃不饱,我就再给爸爸一个,我要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粽叶买好了吗?”“买好了!”“糯米买好了吗?”“OK了!”“蜜枣买了吗?”“当然买了”。
今天呀!可是端午节哦!我终于快要吃到香喷喷的粽子喽!但是奶奶说要我亲手包粽子。“哎!真倒霉!”
我跑进厨房,望着盆子里绿油油的粽叶不知所措。只见我拿起一个超大号使它成为一个“漏斗”,再把一些糯米放在里面,接着拿出一个红彤彤的蜜枣放在中间,下一步就是包扎粽子了。我随便拿几片 粽叶一插,盖在“漏斗”上,结果由于粽叶太小,盖不满。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粽子“硬斗”最后粽子洒了一地,“身体”也全军覆没了。
“哎!”我只好重头再来。和前面一样把粽叶包成“漏斗”,再把糯米和一颗鲜红的蜜枣放入“漏斗”里。又把中号粽叶插到“漏斗”里,终于盖住了。我接着用最小号粽叶做底,用线一捆,这样糯米 和粽叶“摇身一变”成了胖乎乎的“粽子小姐”。再过两小时就可以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喽!想到这里我心里甜滋滋的。
这就是包粽子的过程!
端午节前夕,奶奶正在包粽子。我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便让奶奶教我,奶奶爽快地答应了。
奶奶叫我先仔细看她是如何包,我就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只见奶奶先把粽叶绕成了粽子形状,然后往粽壳里灌米。灌到一半时,又往粽壳里放了几个花生米,之后继续往粽壳里灌米,还不时地用筷子把米往里捣,听奶奶说,这样做出粽子好吃有嚼劲。
米灌好了,奶奶用一根粽叶包了露出口,粽叶在粽身上绕几圈,最后用粽针把粽叶穿过粽身中心扎了起来。就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
我看完后问奶奶:“奶奶,我可以包一个吗?”“能,能!”奶奶说。我按照刚才学方法,草草地包了一个,虽然不怎么耐看,但总算还是个粽子。奶奶为了鼓励我,一个劲地说“不错,不错!”接着我连续包了好几个,还好,进步挺大,一个比一个好看。
端午节那天,我吃着自己包粽子,觉得格外地香甜!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不够,我家都是在端午节包粽子,因为这样比较有意义。
首先,妈妈先把糯米、花生和黑豆洗干净后放在水里泡着,再把粽叶清洗干净,我把线剪成一段段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
中午的时候,妈妈把糯米、花生和黑豆一起捞了出来,滤干水,撒一点食用纯碱,拌均匀。然后,妈妈把两片粽叶卷成陀螺一样的形状,往里面装满糯米,再把上面留的粽叶盖上。最后,用绳子困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由于妈妈是第一次包粽子,所以,妈妈包的粽子怪模怪样的,有的像手***,有的像枪,还有的像糖果。
所有的粽子包好后,放在高压锅里煮半个小时,粽子就熟了。打开粽子,黄黄的糯米,黑黑的豆子,红红的花生米,多么好看呀!咬一口,特别香。
端午节包粽子,是我们家每年都会有的,因为妈妈说,亲手包的粽子才是吃的粽子。
今天是一月份的最后一天,我和家里的大人们一起来到酒楼包粽子,迎接新年。包粽子是我们家的习俗,每年在即将到新年的那一天,带着芭蕉叶,糯米,香料,竹绳来到酒楼、奶奶家包粽子。
包粽子的前一天,我们早早的就洗好了粽叶,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酒楼了。就在那矮矮的平桌上,我们把叶子放好,在门外淘好了米,放在一个大盆里。那米可不是一般煮饭用的米,而是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上等香糯。我们家包的粽子,既不用花生,也不用绿豆,但它依然散发出香味,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包在粽子里的,是一种香料,这种香料,平时种在奶奶家的阳台里,一到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就会把它的叶子摘下来,把它撕成一条一条的,撕的时候,可以闻到清新的香味。当我们小孩已经把叶子撕好的时候,就会把它交给大人们,放在一个小小的用砖制成的小罐子里,大人们拿着一个小棒子,把它捣碎成粉,捣碎后,再放到锅里抄一抄,绿色变成了黑色时候,香料就做好了。接下来,我们还要去准备竹绳。这种竹绳,是生在在老家山上的一种竹子做成的,并不是每棵竹子都可以做成竹绳的。做成竹绳的竹子,必须是节长眼少,不嫩不老,长得匀称。选好竹子以后还要把它撕成一条一条的。当一切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以后,我们坐在沙发上,开始包粽子了。
姑丈、爷爷、爸爸、妈妈负责绑粽子,姑妈、奶奶、姨婆则负责包粽子。我呢,在旁边观察,帮帮忙什么的……
只见奶奶拿起两张叶子,叠在一起,用碗舀起一碗米放在叶子的中央,再拿起一块沾了香料的肉放在米的中间,再舀起一小碗米盖住肉,然后把叶子和起来呈长方形状,再把多余出来的叶子折起来,交给负责绑的人。绑的人呢,拿起一根竹绳绕在粽子头上,绕两圈,再在粽子的斜侧面绕个小结固定,再拿起一根竹绳,接着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粽子尾,大概一个小粽子上有五根竹绳,一个大粽子上有差不多8根竹绳。
接下来,在大家的努力下,粽子已经放满了箱子,桌子。我大概的数了一下,竟然有一百多个粽子!
今天包粽子的时候虽然我没有帮什么大忙,但是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包粽子的辛苦,大家的手都被竹绳嘞红了。但是大家的心里都是甜蜜蜜的,因为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团结合作的结果!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它是为保护投江的屈原发明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忠君爱国,却因遭受*臣陷害而被流放。后来秦军攻破楚国国都,屈原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与楚国共亡。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去汨罗江边凭吊屈原。因为打捞不到屈原的身体,大家就纷纷把饭团投到江中,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了。人们怕引来贪吃的蛟龙,就用蛟龙害怕的楝树叶包饭,彩色丝线捆扎,这样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粽子了。
今天是端午节,在一片热闹和阵阵粽香中,我们全家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外婆和妈妈包起了粽子,我好奇地凑过去看看,只见外婆麻利地拿起几张墨绿的芦叶叠起来,捏住芦叶的一头往里一卷,形成一个圆锥体。外婆紧接着将事先准备好的糯米与肉调和的馅添进圆锥体中,牢固的锥体将馅封得滴水不漏,她再利落地封上口,接着拿起根线把粽子绑了起来,放到锅里煮。就这样,一个个玲珑小巧的粽子出锅了。
吃着口味浓郁的粽子,闻着粽子的阵阵飘香,眼前似乎浮现千年之前,一位满怀爱国情,忧愁的诗人站在宽阔的大江前,向着天地倾诉着苦闷,大浪不断拍击着礁石,仿佛震天的锣鼓作响着,伴随着他跳入江中,为他谱写着一曲壮烈的爱国乐曲。
小小的粽子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也包含着一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让我们记住每一个端午节吧!
端午,应该是人人皆知的日子吧!不但是中国人的节日,有些老外也开始动起手来包粽子、吃粽子、划龙舟等。当然。我这个小中国人也要开动哦!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等。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等。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建立的日子。见天,我也来“尝尝”端午节的滋味。
“包粽子喽”奶奶端着两盆东西走过来,我莫名其妙“啥个?”奶奶笑咪咪的说“来,包粽子”我蹲下来,看着一盆糯米和一盆竹叶,满心的欢喜,卷起袖子。首先取出两三片竹叶,把他们卷起来,成一个漏斗形,再往里面灌上糯米。“哎呦”不好,竹叶没整好全散了!我气呼呼的喃喃“什么嘛,这么小的东西竟然这么难!不……”说着,又重新开动起来。啊!看,一个小巧玲珑的小粽子出世啦!翠绿的外衣包裹着一颗颗白色的米珠。看着他就口水三千丈。一个、两个,十个粽子,哎,总算包完了。
这回该煮粽子了,将粽子放入锅中,开始蒸。没几分钟粽子便出炉了。“嗯”太香了,我挡不住粽子的诱惑,立马打开一个粽子沾了沾糖,放入嘴中。啊,味道还真不错呀。透露点小秘密,我在粽子里掺了点“假”,放了许多绿豆,所以才这么美味呢!
晚上,口中依然回味着粽子的味道,是那样淳朴,那样美味。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奶奶。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
我也想亲手尝试一下包粽子的乐趣,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早上当我赶到奶奶家的时候,奶奶已经准备好包粽叶的东西,有粽叶、有糯米、馅料、还有一些扎粽子的线。糯米雪白雪白的,像白雪一般。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几片粽叶把它们按顺序排好,再把这些叶子折成一个蛋筒型。我放了许多糯米,这时奶奶说:“你放的太多了,蜜枣往哪里放呢?”我连忙倒回一些米,然后选了一颗圆圆的、晶莹透亮的蜜枣放了进去。奶奶又说:“你还可以放一些红豆呀。”我一想,这可是吃的红豆蜜枣粽呀。我连忙放了很多红豆进去,然后开始包粽子了,可是这时我才发现,我放的米和红豆太多了,根本包不起来,洒了很多。我都有点灰心丧气了,这时奶奶安慰我说:“不要放弃,倒掉一些米和红豆,再试试你就会成功。”在奶奶的帮组下,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包好了。我再接再厉,又接二连三的包了几个粽子。虽然,这些粽子不像奶奶的包的那么精美,但是我心里还是很喜欢。你瞧,有的像肥肥的小猪,有的像瘦瘦的猴子,有的像圆鼓鼓的青蛙,大小不一,简直就是一个动物粽子展览嘛。
粽子包好了,有红豆蜜枣粽、有豆沙粽、有蛋黄粽、还有猪肉粽。奶奶把它们放入锅中煮。不一会儿,清香、诱人的粽子香味从锅里飘出来,我不停地咽口水,心里想:粽子煮好以后,我是先吃那个小肥猪?还是那个小瘦猴呢?我想来想去决定还是先不吃了。我要把我的劳动成果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让他们体会一下我的孝心。虽然,粽子不好看,但是他们一定会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一看见大院楼下坐满了提着一只桶的阿姨和奶奶,我就明白端午节没几天就要到了。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常年甩着手在楼下散步的她们会变成忙活得不得了的“织女”,给我们整个大院里的人们包端午节必吃的一种食物——粽子。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家乡是一定会吃粽子的。然而,粽子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人会包的。我们大院里的阿姨和奶奶们,平日里是喜欢多管闲事的“八婆”,在这个日子里,却变成了喜欢乐于助人的好人,她们会笑盈盈地接过你交给她们的装有粽叶和糯米的桶,一字排开坐在大院楼下进行“编织”,一个不会包粽子也许要包上好几天的粽子,在她们的巧手下,一两个小时全部搞定。
还有的热心阿姨,她们会邀请你提着她们为你包好的粽子,去她们家用专门的锅,把握时间将粽子煮成一咬下去就满口留香的粽子。这一环节如果是不懂粽子如何煮的人,也许就会将粽子煮成半生不熟的状态,将一桶包好的粽子给浪费掉了。
每年到了端午节的这个时候,往日里对那些喜欢议论是是非非的阿姨奶奶们的积怨也一并在她们的热情下融化散开了。她们虽然喜欢八卦,但她们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如果我不是肠胃不怎么好的话,我一次就能吃两三个。
端午节来我家的客人也爱吃这些粽子,每次吃了之后会问我妈妈是怎么做的,妈妈告诉她们是大院里的阿姨奶奶们帮忙做的后,她们也会想要那些阿姨奶奶们帮忙包粽子,而每一次妈妈不好意思说明白的请求,那些阿姨奶奶们都笑盈盈地接过,一会儿就包好了,从不觉得麻烦。
我不知道未来我或者我的妈妈会不会包粽子,但这些阿姨奶奶们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而且她们的好也融化了我对她们的积怨,粽子似乎是专门来化解一切的礼物。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我也来体验动手包粽子。
只见奶奶两只手就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练地上下翻飞,拿粽叶、倒米、加料、包裹等,动作井然有序。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奶奶一双巧手下转眼就变成了一个个有棱有角,诱人的粽子。
轮到我大显身手了。首先拿起粽叶圈成一个圆锥形的小漏斗。紧接着,抓起一把糯米往粽叶里放,再放一些馅在里面,正得意呢,粽叶就像一个顽皮的爆竹一下子爆开了,晶莹的糯米就像飞珠滚玉一般,撒落一地。我心疼地捡起来叶子和那些白花花的糯米洗净,继续包。三番五次拿起几片粽叶,小心翼翼地放米、加料,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地包裹,最后用一根线将它五花大绑,一个粽子终于包好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高兴地手舞足蹈。
粽子下锅了,可我总是急不可耐地想揭盖子看一看。40分钟后,一锅热呼呼的粽子就出锅了。一阵粽叶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热气腾腾的粽子变成了香粳白玉团,红枣就像嵌在上面的深红油亮的玛瑙,好看极了!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我心里甜滋滋的!
端午包粽子,既感受到快乐,又学会了包粽子。还让我坚信:只要有诚心、细心和恒心,就能学好本领。
每年农历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是我们的习以为常的事情。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我们也是长铭于心。屈原因为郁郁不得志而投身于汨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这一天做了许多的事情。
吃粽子,是端午节我最喜爱的一个环节。在超市里各种粽子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看得我眼花缭乱。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奶奶亲自用爱心包下的粽子。最没有超市那么多品种,也没有它们的鲜艳外表,但是其中有家的味道。
一大早,奶奶就上街忙碌起来,买各种材料:粽叶、豌豆、腊肉、糯米、红豆、红枣……一到家,奶奶就钻进厨,只听得见“叮叮咚咚”的声响。从这些声响中,我感到很幸福。我在一旁仔细地盯着奶奶的一举一动。把粽叶先用清水煮好,清洗干净,然后把所有的材料一股脑儿全倒进大盆中,两只大手在大盆里不断地翻转。这一景象也在我的心里不断翻转。
奶奶选取两三片完好的叶子,左手提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指头握住叶子的另一端,把糯米用勺子装进叶子里,轻轻往里一卷,就成了一个圆锥体的形状。最后把色彩斑斓的绳子捆好,于是,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就完工了。奶奶不断地重复着这样的动作,过了好一会热,一堆可爱的粽子就呈现在我面前,我连忙摆手称快。看着美味无比的粽子,看着让人垂涎欲滴的粽子,我按捺不住,偷偷地拿了两个出来,用清水把它煮了吃了。我小心翼翼地拆开粽叶,用筷子轻轻一夹,品尝了一下,简直就是人间极品,我连忙把粽子给奶奶品尝,奶奶肯定地点了点头。
我一上午都黏在奶奶身边,看着奶奶和奶奶包的粽子,我感到很幸福。我希望每一个端午节都有这样的幸福时刻。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可我不会,我就让奶奶教我包粽子。
只见奶奶拿起两片粽叶,双手灵巧的一卷,卷出一个下尖上圆的:“小筒筒”,奶奶对我说:你看清楚像奶奶这样先卷一个“小筒筒”。
说完,她一只手捏着小筒筒,一只手从小盆子里抓了一把糯米放进小筒筒,又放了两颗红枣,再用大拇指压了压,她抬头和蔼可亲的对我说:“先放糯米,再放枣,然后压一压。”话音刚落,只见奶奶又拿起一片粽叶插在“小筒筒”的边上,一折,又一折,最后再折一下,就大功告成了。折出一个三角形的粽子,接着她取出一根红线,在粽子上一系,哇!粽子包好了,这时我欣喜若狂。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包出了各种各样的粽子,然后放进蒸锅里蒸上一个小时,就能闻到香喷喷的气味!
我迫不及待掀开锅盖,拿出粽子,仔细品尝,黏黏的,甜甜的,美味极了!顿时我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心想:下一次的端午节我一定还要包粽子。
星期四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那天艳阳高照,万里无云,我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坐着银光闪闪的小汽车去外婆家过端午节。
我们来到外婆家,吃好午饭,外婆和蔼可亲地对我和妹妹说:“我们两点开始包粽子。”妈妈告诉我,包粽子的准备工作不但有很多,而且学问还真不少呢?先要买来糯米、碱块、竹叶等很多东西,我自告奋勇地说:“外婆,我去买。”我在加贝买到了所用的材料,便回家了。
外婆先把竹叶刷洗得干干净净,接着把糯米淘洗干净。最后拿一小块碱块放在水里让它融化后,倒进糯米里经搅拌后,原来白色的糯米变成了黄色的。外婆教我把竹叶的边缘撕掉,打一个结,再拉一拉,检验一下会不会断。就可以做绑粽子的带子了。我仔细地看着外婆是怎么包粽子的:外婆先把竹叶的尖头卷成一个冰淇淋一样的圆筒,接着一只手拿着竹叶两端的交叉点,另一只手不断地舀米,把米放进圆筒里,把米压平,然后用竹叶包住把多余的竹叶折好,一只手按住草绳,另一只手用草绳把粽子绕得严严实实,打一个“圆满无比”的结。最后把多余的竹叶剪掉,放到锅里蒸就OK了!我看懂了自己也试着包了几个。可是我包得粽子个个米都露出来了,我只学会了做圆筒和放米。其他都是在外婆的帮助下完成的。我在电视上还了解到杭州有个旅游地叫西溪湿地,那里在赛龙舟、包粽子、卖五黄(黄瓜、黄鱼、黄鳝、雄黄酒、咸蛋蛋黄),还卖香包呢!我以前去过那儿,看了后更加西溪湿地的端午习俗了。
包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可有趣了!大家也可以试一试!最后衷心祝大家端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