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来历(汇总10篇)

除夕的来历(精选10篇)

除夕的来历 篇1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夕”的妖怪,专门害人。“夕”神出鬼没,只在太阳落山后出来,半夜后又不见其踪影,没有人知道它住在哪儿。老百姓对它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

一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比,箭无虚发,猎狗也非常厉害,见乡亲们被“夕”所害,决心除掉“夕”。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找到镇上的人们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他刚闯进一户人家,这家人就敲起了盆盆罐罐,接着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夕”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夕”力不从心,想逃跑,哪知后腿被猎狗死死咬着,七郎趁机一箭把“夕”射死。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的来历 篇2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家人的团聚让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在大年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除夕的来历 篇3

除夕来自先秦时期的逐除的习俗。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写的《风土记》等史籍。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的来历 篇4

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每逢除夕,禹母总是熬夜燃放爆竹,解除思儿情结。当地百姓看到禹母如此思念儿子,也跟着禹母熬夜、燃爆竹,寄托自己对大禹的思念。久而久之,“除夕熬夜、燃爆竹”的习俗便流传开来,而且越传越远,范围越广。后来人们用鞭炮代替了爆竹。

除夕的来历 篇5

夕的重要盛典,就是吃年夜饭。这种习俗始于南北朝时期,至今更是长盛不衰。南北朝时期徐君倩所著诗《共内人夜坐守岁》载:“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代王勃在《守岁序》中所说:“柏叶为铭,未泛新年之酒;椒花入颂,先开献岁之词。”就说到阖家团圆吃年夜饭并守岁的事情。

年夜饭也有许多称呼,如团圆饭、宿岁饭等。清代人富察敦崇所写的《燕京岁时记》有这样的记载:“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始去之。”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年夜饭上有很多美味佳肴,但有一样东两却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鱼。“鱼”是“余”的谐音,“年年有鱼”喻示着“年年有余”。年夜饭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吃年夜饭时,饺子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饺子也被称为“更年饺子”,而南方人的年夜饭则是以年糕为主。其实,不论是饺子还是年糕,都是为了取其吉祥之意,而年糕则是“年高”的谐音。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一天的时间,子时相当于半夜二十三点到一点这段时间,子时也就是新一天的开始。除夕夜的子时不仅是新旧两天的更替,还是新旧岁的更替,中国人就把它叫“交子”,饺子和“交子”正好是谐音,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于是,这寓意吉祥的饺子变成了典型的春节食品,而过春节吃饺子也成了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求愿望的特有方式。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除夕这一天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人们无论身在何方,都会想方设法在这一天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共享天伦之乐。家庭是中华民族情感寄托的基本单元,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对家庭圆满的追求,以及中华儿女对家的眷恋,延续着一个民族血脉里蕴含的亲情和温暖。

除夕的来历 篇6

除夕祭祖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这种祭祀主要在家中进行,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是在除夕晚饭前,家长把家谱、祖宗牌位等摆放在客厅,并摆上香炉、贡品,然后烧香磕头祭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

中国部分地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除夕的来历 篇7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除夕的来历 篇8

据传,除夕这一习俗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年兽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叫“年兽”,它每到年末就会出现,侵扰百姓,吃掉农田里的庄稼和牲畜。

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光亮和响声,于是人们在除夕之夜用红色的灯笼、挂饰、爆竹等方式驱赶年兽,以保佑来年平安顺利。这一传说逐渐演变成了过年时的各种活动和习俗。

除夕的来历 篇9

相传在太古时期,有一只名为“夕”的猛兽,每逢年末岁尾便出来祸害百姓。而这个猛兽最害怕的就是红色和响声。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燃放爆竹、挂上红灯笼,以此来驱赶“夕”。后来,“夕”被赶跑之后,人们便将每年的农历腊月三十称为“除夕”,而把正月初一称为“春节”。还有一种说法是,除夕是为了纪念古代的“年”而设立的。相传在远古时代,“年”是一种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的神兽。人们为了感谢“年”的恩赐,便在每年的农历腊月三十举行祭祀活动,并将这一天称为“除夕”。当然了,这只是传说中的来历和传说。

除夕的来历 篇10

除夕贴春联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根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

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别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两员神将专门监察鬼怪的行为。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此后,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说。于是,那时候,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慢慢的桃符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春联,而两位神将的形象也被秦叔宝和尉迟恭取代变成了门神。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