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兔年春节优秀作文600字(精选31篇)
“哦!过年喽!”你猜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兴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点燃,只听见“砰”的一声,炮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正当我疑惑不解时,突然头顶上“噼噼啪啪”的吓我一大跳。啊!原来是鞭炮啊!虚惊一场!终于到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只见哥哥拿出一个“大三角”,用打火机一点,那“大三角”喷出了五颜六色的火星,正当我们以为它快熄灭时,突然,天空又出现了五彩斑斓的烟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来。
你们知道这天为什么叫除夕吗?而且还要放炮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从前,山上有个怪物,叫做“夕”,“夕”无恶不作,每到春节的前夕,就下山吃动物吃人,谁见了它都吓的魂飞魄散,人们恨之入骨,却又无能为力。后来,有个神仙告诉人们吓跑“夕”的方法。第二年,当“夕”再下山时,突然发现大量的火光,“夕”惊慌失措,这时,到处都响起了爆竹声,“夕”更是惊恐万状,立刻拔腿逃跑,从此,“夕”再也没有来害人了。
当然,我的家乡过年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吃饺子,饺子里包硬币,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里幸运;还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变成了“大富翁”;还有吃团圆饭。
春节,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包含着炎黄子孙浓浓的情感。
教师评语:文中作者介绍了家乡的春节习俗,着重对除夕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内容充实,表达了作者对春节的之情。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不足之处在于语言过于口语化,表达不准确。如:“夕无恶不作,每到春节的前夕,就下山吃动物吃人,谁见了它都吓的魂飞魄散,人们恨之入骨,却又无能为力。”
每年过年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可以回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住上好几天。乡下特别热闹,家家户户都好像特别忙碌,大家忙着打扫卫生,蒸馒头,蒸年糕,买年货,贴春联,挂灯笼,真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而我们小孩子就一天到晚在外面疯,因为大人都在忙,顾不得我们了。
最让我期待的就是和大人们一起蒸馒头。那天早上,奶奶会起很早,看看装在大盆里的面有没有发酵。我想那面肯定很怕冷,因为大盆上面会盖好多东西,还有厚厚的棉被罩在上面。开始蒸馒头了,灶台的大锅里要烧满满一锅的水,奶奶和其他的一些大人就开始做馒头,她们从盆里抓一块面团,拿在手里捏开,像个小烧饼那么大时,就往里面放馅儿,有豆沙的,萝卜肉丝的,咸菜的,看得我都要咽口水。
做好的馒头放在一块块圆形的木框里,奶奶说那叫“笼”,“笼”的最底下还要垫一块纱布,然后馒头就一个个整齐的放在纱布上,而装满馒头的“笼”就放在烧满开水的大锅上,这些“笼”一个叠在一个上,每一个“笼”里面都装满了馒头,我数了数大概有九个“笼”,真像盖楼房。
大概要等上将近一个小时,馒头才能熟。那时,大人们就一个接一个的拿着“笼”,把馒头倒在竹簾子上,看着热气腾腾的,白白胖胖的馒头,谁都挡不住这诱惑,不管是我们小孩还是大人们,都拿起一个,吹几口冷气,然后就大口大口地咬起来,真觉得比任何美味都好吃呀!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哟,听大人们说,当大人手里端着“笼”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可不能从“笼”下面钻过,那样以后会长“灯笼头”的,而什么是“灯笼头”呢,大人们说,就是头上会出好多好多的汗!我觉得真是太有趣了,还很好笑!
俗话常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各自的风俗;都有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都有各自不同的精神风貌。我家乡的春节十分热闹,乐事多多。
除夕那天,村子里处处都洋溢着甜蜜、幸福的气氛。早上起来吃过早饭,我们家便进入繁忙的状态:爸爸、妈妈忙着烧水啊、杀鸡、宰鸭,供神、供祖先。真忙!叔叔则在忙着贴春联、年画、门神等东西。时间滴滴嗒嗒地过去了,活也一点一点地做完了。我走出家门口一看,家经春联、年画这些东西一装饰,变得喜气洋洋,好看极了!随后,爸爸便开始炒菜了。顿时,家里到处弥漫着饭菜香的香味。吃饭了!全家人坐在饭桌前,欢欢喜喜地吃着团圆饭,说笑声彼耳伏起,真幸福啊!吃过晚饭后,我们小孩们便穿着崭新的衣服,高兴地蹦呀、跳呀,领了红包买玩具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不知不觉便到了十二点整。鞭炮的响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也敲响了新年的钟声;在这个时刻,人们尽情地欢呼、呐喊,在鞭炮声中,20_年过去了,一个崭新的20_年降临了。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嘛!五颜六色地烟花开在上空,像流星,像花朵,像彩龙,美极了。在陆续的炮声中,“砰。砰。砰”地声响着,燃烧了人们内心处的激情!
从年初二开始,又进入了另一个热闹的场景---走亲访友。这不,今天,我们家来了许多客人,我忙着端茶、递水。大人们则忙着杀鸡。客人们拿着自己带来的物品交给了我奶奶,而奶奶一个劲地叫他们去喝茶。唉!好累!我整天都忙个不停!但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在后来的几天里,都有亲友来我们家拜访,我们也去拜访亲友,真是繁忙又快乐!
盼望已久地元宵节终于来了,我真高兴!早上九点,我、爸爸、妈妈、姐姐还有叔叔一家就出发了,因为我们要去姑妈那里过元宵节。到达之后,正是闹元宵的精彩阶段。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让观众们一个劲地叫好,掌声连绵不断,如潮水般响起。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前来观看。一阵阵铿锵热闹的声音靠近我们,噢!原来是舞狮队来了!队员们舞得太酷了,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的掌声。那狮子头抬得高高的,脚步稳重而有力,生龙活虎真有趣!另外,还有“祭供老爷”这些活动。元宵真热闹!
这个春节真快乐啊!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给我带来好运,让我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
过节都是一样过,团圆饭还是一样吃,可我们家却不是这样子。
春节到来了,大街上热闹起来,超市里热闹起来,家家户户也都热闹起来。“起床啦,起床啦。”妈妈把我和妹妹从美梦中叫醒。我们收拾完后,出发了。晚上,妈妈吃完饭来不及刷碗就去和蔬菜、羊肉打交道。任凭妹妹怎样哭怎样闹,都不理不睬。
转眼间,除夕就到来了。在这天,爸爸妈妈把爷爷奶奶外婆等一些亲戚接到家里来住。晚上,爸爸把电视机搬到院里,接着又把烧烤架子放在另一个地方开始进行烧烤;则妈妈大姨等来包饺子;而像外婆奶奶等一些中老妇女,则早早坐在电视机前准备迎接春节联欢晚会直播节目;但像外公爷爷等一些老人家则在一旁喝茶谈话;而像我们这些小孩之类,就坐在凳子上摇红包或玩游戏。
羊肉串好了,饺子也出锅了。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其乐融融吃着团圆饭。突然,奇妙声音响起了。我们头一扭,只见他身穿草裙,头发凌乱着跳起了草裙舞。弟弟妹妹见了也情不自禁上前去跳。此时此刻,我们吃着团圆饭,同时又看着草裙表演和春节联欢晚会,不知道每个人心里有多甜呢。
元宵节也随之而来了,妹妹学校里举行了灯谜活动。我们跑去参加,结束时虽然只猜对了六个,没有拿到第一名,也没有领到奖品,但我们仍很开心。
这就是我家不一样春节,是不是真不一样呢?
大家都知道,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节日,其隆重程度不亚于外国人圣诞节。中国各个地区春节习俗都与众不同,有着自己传统色彩。今天我将要与大家说说关于我故乡——彩云之南春节习俗。
云南春节习俗与北京春节截然不同,从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间才是春节,元宵过了,春节也便完结了。云南没有腊月之分,也不吃腊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没有尝过北京腊八粥和腊八蒜味道。
先来说说大年三十这天吧!这天早上我们必须去集市赶集,购买年货和做团圆饭食材。小孩去山上捡松叶。下午要把棉被、衣服洗了,还有把浑身上下都洗干净,因为我们那里有个禁忌——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这是过春节高 潮。大家忙做团圆饭,家家户户烟囱直冒白烟。团圆饭做好后,大人把孩子捡松叶铺在地上,当孩子看见自己战利品被大人夸奖时,总是要骄傲地手舞足蹈。吃团圆饭前我们还得烧纸钱祭祖,饭后才把纸灰倒掉。等这一切准备好了,大家席地而坐,毫不拘束地享受春节团圆饭。吃完后,大人忙着捡碗,收桌子。小孩子欢欢喜喜开始他们“鞭炮大战”,大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守着春节联欢晚会,不想看春晚大人就摆桌子打麻将。这其乐融融景象持续到深夜十二点,昏昏沉沉人民点燃爆竹,震耳欲聋鞭炮声响彻云霄,迎来新一年。鞭炮放完了,忙活了一天人民倒床而睡。
睡到近午夜三点时,人民又得陆陆续续从床上爬起来,做饭吃饭。这是四点钟“迎春饭”,因为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第一天,所以要吃饭迎接。吃完饭人民又回到被窝,一觉睡到大天亮……
正月初一不能去别人家,只能到外面逛逛,这也是云南一大奇怪习俗。初二我们就去逛县城,就跟逛北京庙会一样,县城里琳琅满目商铺和千奇百怪玩意儿让我们留恋不已。元宵节大家不吃汤圆,照样好酒好菜,不挂灯,但照样热闹,一家人去山上跳脚,也看别人跳脚。
春节过后,该干活干活,该回广州回广州。热闹过后乡村,又恢复了往日平静、和谐。
春节前,无论是飞机场,火车站还是汽车站,你总能看到来去匆匆的人们,而这些人要去的不是异乡,而是家乡,他们在外一年了,无不思念的是家乡的父母和母亲做的特色菜。
无论张家界有多美,也没有家乡美;无论这个导游有多亲,也没有家人亲;无论是风雪还是烈日,人们总不会忘记回家;无论工作有多忙,也要抽出时间回家陪陪老母亲。
家乡,一个多么熟悉的地方,它是我们出生的地方,有我们父母的地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啊,哪怕一日不回家,都会思念家乡的风景,亲人和菜肴。
如今,交通很发达,回家的人就更多了。一到家,就会感受到爱的温暖和欢乐。我很庆幸我没有漂泊他乡,没有远离父母,因为家乡总能使我温暖。
想家了,就会伤心,就会流泪,在这时候,我们总会遥望远方,注视这那一片亮点,那就是家乡。
一到过年,家家户户都庆祝团圆,放爆竹。而唯独有几家没有动,因为儿女未归,他们高兴不起来,这时,门铃一响,父亲就会急着开门,一看是邻居的李四,心情顿感失落,等啊!等啊!终于在夜晚十二时等到了儿女的归来,你说父母能不激动,能不高兴吗?
过年了,大家多多回家吧!免得父母忧愁更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想起这首诗时,我便想起那悠闲非凡的春节……
春节是热闹非凡的一天,在这天里,大街小巷里人头攒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春节的很多习俗,如贴春联、发红包、包饺子、逛庙会等,非常好玩。既可以无忧无虑的玩上一整天,也可以再次体验一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小乐趣”。但我最喜欢的习俗有两个。第一个是发红包,因为可以收到压岁钱。第二个是什么呢?让我慢慢告诉你吧!
第二个习俗当然是包饺子了!要说包饺子,我可是家里“小能手”。每当听到要包饺子时,我便会像长了“飞毛腿”似的,立马去洗手,准备材料……这不,今天又要包饺子了。姥姥说:“包饺子!”只听“刷”的一声,全家动员,齐刷刷的拿起筷子开始包,我急忙到厨房,兴高采烈地拿起饺子皮、饺子馅、面粉,放到桌子上。姥爷擀皮,我和姥姥放饺子馅,我一手拿筷子一手拿饺子皮,双手像机器人似的快速“运转”着。“哎呀!饺子皮掉地上上了!”“哎呀!饺子馅掉了!”由于我太快太粗心,所以连包个饺子都漏洞百出,我不得不放慢速度,静下心来开始包,我用筷子挖起来一小块香咸的肉馅,轻轻的放在又轻又薄的饺子皮上。不一会,饺子板上便拥有了很多“饺子士兵”,个个挺胸抬头,等待着“下城,”去“热锅星球冒险”。不一会,这些士兵却像”打了败仗”,一个个进入了盘子里,送上了我们的餐桌。“嗯,真香!”吃到了好吃的饺子,大家不禁对我连称赞。
“好吃不过饺子,”这句话说的真对。真期待下次的春节啊!
要不是妈妈的重提,我都快忘了这件发生在春节里的趣事了!这件春节的趣事是一件非常小的事儿,在那一天里却给了我们一大家子满满的欢笑。
“姨妈,姨妈,我还在里面呢,您不要把柜子锁住了!”妈妈正在锁放年货零食的柜子时,表弟在里面大喊着他在里面。可是当妈妈把柜子打开,拨开零食袋时,怎么也没见到表弟在哪里。妈妈又把柜子准备锁上,可是表弟的声音还在那里喊着“姨妈”。妈妈把我叫了过去,让我这个个头小的去这个大柜子里看看表弟到底躲在了哪里。
我跑去拿来了手电筒,从柜子口爬了进去。这个柜子要说大,也没有特别大,我这种小个子也不适合站着走进去,但要说小呢,又还真的不小,我从柜子口爬进去,还得爬进去才能碰着柜子里堆满的年货零食。“表弟,你在哪呢?”我打着手电筒试探性地问着。表弟从里面传来一个声音:“这儿呢!这儿呢!”我用手电筒往里面照着,还是没有见着表弟在哪。我又问:“表弟,你在哪呢?我没见着你啊!”这一次表弟闹得动静更大了,他好像是拼尽了全力,从里面钻出了脑袋说:“这儿呢!这儿呢”!
我看见表弟了,看见他小脑袋的那一刻,我哈哈大笑起来。妈妈问我笑什么,找到表弟了没,我笑哈哈地告诉妈妈:“表弟他可真是人才!他钻进了零食柜旁边的棉被里。”妈妈这才想起,装年货零食的柜子在最里面是和装棉被的柜子是相通的,表弟他不知道,他可能以为棉被里面还有吃的吧,就使劲往里面钻,一钻就自己出不来了,得由我们集体去拽他,才可以把他给拽出来。
妈妈听完也笑了,她对我说,“你出来,我再告诉你们,表弟可以怎么出来。”我听了妈妈说的,赶紧退了出来。我看见妈妈把装棉被的柜门打开,向里面递了一根绳子让表弟抓住,最后表弟就抓着这跟绳子,被我们拽出来了。这跟春节发生的趣事也就成为了我们每年春节要讲讲的趣闻。
春节是让我开心的节日,是最开心的,在我的心中,没有一个节日可以比得上春节。
我喜欢在春节时放烟花,烟花没放出来时,我就猜想,烟花放出来是什么样呢?什么颜色呢?什么声音呢?它一定会射出一条条“金丝带”,还用嗖嗖的声音对人们说:“看,我多么好看,像金子一样!而且还会发光。”一想到这儿,我的手脚不听我的使唤了,直接往烟花走去,点燃导火线,然后迅速跑开。烟花像一个火球飞到空中,接着火球炸裂开来,像一朵朵花儿绽放在星空。
我还喜欢春节可以包饺子。这天,妈妈一大早就把材料买好、切好、拌好,我和妈妈就开始包饺子了。首先我们把饺子皮平铺在手掌中央,再把一勺馅放在饺子皮中间,对折一下,捏紧周边,然后捏几个小皱皱,一个鼓鼓的月牙儿一样的饺子就做好了,仔细一看,又像一个白白的元 宝。
“咕噜噜”,我饿了,对妈妈说道:“我可以吃几个饺子吗?”“当然可以!”妈妈回答道。
于是,妈妈先把水倒进锅里,打开火,煮了5分钟。水开了,这时妈妈把几个饺子放进了锅里,又煮了10分钟。啊,饺子漂在了水面上,像一艘艘战舰。接着妈妈把饺子装进碗里,端到了我面前,我吃了起来。吃着吃着,一个饺子掉在了地上。“呜呜,一个饺子就这样没了。”我沮丧的说道。妈妈安慰我说:“没事,一个饺子掉了是没事的。”
春节真好,可以放烟花,又可以吃饺子。我真想天天都是春节啊!
春节是我国最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八这天,我们家乡里有些人家都会熬腊八粥,有各种豆子,谷子,等食物熬成的腊八粥,真是美味至极。
腊月二十一之际,就要开始准备年货了,买爆竹,春联,吃的,喝的等等,各种需要的都买,买年货期间商场里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每人买的年货至少都装满了一个手推车,街上五彩缤纷的,灯笼对联,到处红红的一片,街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行色匆匆的,悠闲自在的,买衣服买年货的……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庆快乐的神色喜气洋洋的,精神饱满。
到除夕了。这天,最重要的就是吃年夜饭,守岁,一大早,家里就开始忙起来,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小孩们也换上了喜庆火红的新衣,贴对联,放花炮等习俗都有,白天忙完之后就开始忙做年夜饭。饭做好春节联欢晚会也开始了,一家人热闹愉快的一边看春晚一边吃团圆饭,其乐融融。
接下来的这几天我们就到处做客,小孩们向亲戚说吉祥话,然后获得了满满的红包,又要想着怎么乱花。
到正月十五时,又迎来了元宵节这个高chao,这一天,每家每户还要在一起吃元宵,过年的气氛丝毫没有减弱,依旧的笑声,依旧的'喜庆,依旧的开心。
生活中有节日,节日中有民俗,民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红红火火。一年中有很多节日,然而,在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就是春节了,我们山西人俗称“过年”。大家了解我们山西过年的习俗吗?接下来由我带领大家遨游山西过年时每一个精彩的瞬间,相信大家一定会领略不一样的风采。
首先,在过年的这一天,我们每家每户都要贴新的春联。所谓春联亦名“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所以叫“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所以才有那句“千门万户瞳瞳目,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于桃木上,最后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来渐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朝陈尚谷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单庙宇用黄纸,守孝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用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这就是关于春联的习俗。
再就是守岁了,腊月二十九晚上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不睡觉,俗称“熬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失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还有就是为家里人祈福,希望都平安。
再就是放鞭炮了,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正好碰上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然而人们就知道了“年”怕响,所以就会放鞭炮。
然后就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的习俗了——“发压岁钱”,每到过年,我们给长辈拜年,长辈就会给我们压岁钱,并鼓励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有利于长辈晚辈之间关系的习俗。
好了,习俗就献给大家介绍这些了,大家肯定还觉得意犹未尽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大家要慢慢体会哦!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兔年行大运!
“哈哈哈哈”正开心着呢,不知谁调皮,喊了声:“年兽来啦”虽然我不赞成这种吓人的招数,但还是要配合一下啦!
“跑,跑,跑,跑啊……”
“爆竹声一岁除”。一大早我被“噼呖啪啦”的鞭炮声吵醒了,再也睡不着了,我起了床,洗漱完毕后,爸爸让我和哥哥去买菜、啤酒、饮料等。
回到家,爸爸在家门口已经把春联贴好了。“盛世龙腾贺新年,阖家幸福喜开颜”醒目的金字红底对联,传递的是喜庆与祝福!爸爸看着贴好的对联喜笑盈腮。回到房子里面,妈妈微笑着说“我们包饺子吧。”
爸爸和面,妈妈洗完菜后切馅、拌馅。该擀饺子皮了,只见爸爸很熟练地拿起擀面杖,左手轻轻地挪动着饺子皮,右手轻重有致地擀着皮儿,不一会一打饺子皮很快擀好了。我以前没包guo几次饺子,我拿起一个饺子皮,摊在手心里,用筷子夹了一小团肉馅放在上面。然后一折一捏,满以为一个饺子包成了,没有料到,那馅偏偏不听使唤,像个顽皮的小孩,老往外钻,弄得我满手都是,黏糊糊的。第一个饺子没有包成功!我不甘心,继续包第二个饺子,结果包得歪歪扭扭,像一个个醉汉躺在那儿,难看极了!再看妈妈包的饺子鼓溜溜的,像圆圆的兵乓球一样厚实。我问:“妈妈怎样才能包出好看的饺子?”妈妈笑着说:“你看——”只见妈妈拿起饺子皮放在左手上摊平。然后右手用筷子夹起一些馅,放在饺子皮上,两手合起稍一用劲,松开手,一个鼓溜溜的饺子包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将饺子皮摊放在左手上,右手夹一些馅放在饺子皮上也双手合起一用力,松开一看,饺子馅都从饺子皮中挤了出来。反复试了好多次,我才包出鼓溜溜的饺子。
吃着热乎乎的饺子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诉说着自己的心愿和理想,听妈妈讲春节的来历,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无处不显示出春节的热闹与喜庆。
今天是春节年三十,烟雾迷漫整个天空。
我们一家由爸爸驾驶着汽车,到呈贡买东西。到呈贡,我们把车停在停车场里,我和妈妈到街上买 春联,爸爸去买肉、烟花和饮料,我们各去买东西,我和妈妈来到街上买 春联,妈妈看到许许多多春联很烦恼,我们去几家商店才看重一副春联是:“富贵吉样满门财,平安好运家福。”妈妈看说:“写得太好,实在写太好”。
于是妈妈想这副春联买,就问阿姨:“几元一副这样春联?”阿姨说:“12元,原来价钱是18元一副,因为有许多客人来买所以从18元降到12元,很优惠吧!”妈妈说:“就买这副吧!你应该会同意,”我答应,我和妈妈离开街上来到停车场里,等爸爸,等一会儿,爸爸提着数不清烟花、几瓶饮料和几斤肉,看着数不清烟花心里高兴极,爸爸开着车回家里,我们提着买到东西提着东西上楼梯,上到3楼妈妈用钥匙打开门,妹妹也看到爸爸提着数不清烟花,心里高兴极,还跳起舞。我和妈妈在帖春联。奶奶在厨房里做饭,过一会儿,饭做好,奶奶做鸡蛋炒西红柿、青菜炒肉、鸡肉、清蒸鱼……可丰盛。
春节可真好玩,有好吃、好玩、还有丰富多彩活动,让我懂得很多知识。春节成我最爱节日。
春节,意味着家人团聚,是大家都爱的节日。一到春节,大街小巷挂满了红灯笼,家家户户都变得热闹起来。小年夜一大早,我和家人去超市购买年货啦!我们挑选了新鲜的食材、拜年的礼品还有我最喜欢的零食和对联窗花,我开心极了!
除夕的早晨,爷爷把旧春联取下来换上了新春联。爷爷问我:“你知道贴春联的意思吗?”“当然知道,是对我们新的一年美好的祝福!”我骄傲地说着,可又不觉叹了口气。爷爷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摸着我的头说:“是不是因为不能放烟花感到可惜啊?”我抬头看着爷爷:“是有点可惜,烟花放出来确实很漂亮,但是老师说这个污染环境,所以都在禁放。”说完,我和爷爷都笑了。
很快就到了吃团圆饭的时间啦。奶奶把一道道菜放上桌,哇!今天的菜可真丰盛呀,都是我爱吃的。在吃饭之前,我双手抱拳向爷爷奶奶鞠了一躬,首随即说道:“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爷爷奶奶一边笑着一边递给我一个大红包,接过红包的我开心极了!
吃好晚饭,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看春晚,大家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年真热闹啊!除夕可以用一个字形容“忙”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卫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又是扫地,又是擦玻璃忙的不亦乐乎,不一会就把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打扫完房子。妈妈做年夜饭。奶奶在包饺子,奶奶在包饺子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奶奶在饺子里上了一些硬币。我不知道为什么,我问奶奶:为什么在饺子里包上一些硬币?奶奶说谁吃到这个饺子,来年福气多多。我看着这个饺子想:今晚我一定要吃到你。除夕最重要的是贴春联,爷爷贴大的,我贴小的。我看到爷爷把福字贴倒了说爷爷你把福字贴倒了。爷爷说不就是福到了吗。我似懂非懂。
除夕夜是最美好的时刻。大家团聚在一起,喝着美酒,吃着佳肴,看着电视,真是其乐无穷。我吃饺子的时候,吃到硬币了,奶奶说我有福气。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我们就起床了,我们穿上衣服就去拜年了。
新的一年,我祝人们:天天哇哈哈,年年高乐高,心情似雪碧,生活如蜜桃。我祝自己德才并进,大吉大利。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拜个年”。小时候,每到年关,就会和小伙伴们拍着手唱着这首童谣,欢欢喜喜的迎接春节的到来。
这首童谣高度概括了我们北方地区春节的传统习俗。腊月二十三这天的晚上,是我们入冬以来最盼望过的第一个节日。小时候,家里钱不多,一向勤俭持家的妈妈平时很少给我们零花钱,买零食的次数更是凤毛菱角。但在这一天,是“祭灶”。家家户户都会买麻糖放鞭炮来祭灶神,我家也不例外,爸爸放完鞭炮,我们姊妹三人早排好了队等着妈妈发麻糖,妈妈给我们一人一个,我们会欢天喜地地吃起来,吃完后,会继续守着妈妈,直到妈妈说“真是狗窝里放不住剩馍的东西,一人最后发一个,剩下的是你爷爷奶奶的。”这时我们才会罢休,吃完后,高高兴兴的就去找其他小朋友玩了。
而现在,我们三个相继长大,也都成了家, 平时在超市里就会买到很多各式各样的麻糖,有时候买多了,忘记吃,等到下次再吃,却发现,麻糖都已经化作一坨。直接扔到了垃圾桶里。祭灶这天,也会买麻糖,这时,不会急着去吃,而是先给孩子,这时的孩子不会排着队领,也不会欢天喜地地拿着吃。总是叫好几遍,“吃麻糖了,吃麻糖了”,才会慢慢悠悠的走到我跟前,看到麻糖后会说“我当时什么呢?原来是这个啊……”这就是80年代的我们和21世纪孩子的不同。这些不同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上的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新年的美食成了平日里的家常便饭,穿新衣、戴新帽等传统习俗不再是过年才有的享受,各种年货也成了流水线产品在超市中随处可见……此时的大家不禁感叹,“年味”有些变淡了。
“年味”的浓淡变化,不止在于物质的丰盈,还在于文化的丰富和心灵的感受。细细想来,“年味”似是一种仪式感,人们在归乡、团圆、庆贺的过程中,如同完成着一个个仪式,在参与中感受到喜悦与温暖。挂灯笼、放爆竹、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在这其中年的味道,便是通过一个个琐碎的细节慢慢发酵而成。“年味”又似是一种美好幸福的情感体验,过年时节,大多数人会体会到由友情、亲情的相聚所生成的情谊,感受到家人团聚、长幼相会的认同感、归属感,体验到家家扫房屋、办年货的劳作情绪,在团圆相聚、和睦喜庆的氛围中,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年的春运之际,万千背井离乡为生活打拼的人争相购票启程,就是为了能在短短几天的假期里与亲人共享团聚时刻。正如纪录片《中国新年》中形容春节:“亿万人同时迁徙,只为一次团圆。”此刻,就会感到虽然过年的方式在不断变化,但根植其中的“年味”从来没有消散,年的情结依然如故。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转眼间春节又到了,在春节里有许多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收压岁钱……,让我们来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贴春联这几乎是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的,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是用以辟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于桃木土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即春节与旧年相交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 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意味着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随着环境的污染、很多地方已经禁止放鞭炮了,估计以后这个习俗在很多地方也就见不到了。
过年收压岁钱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的事了,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压岁钱就可以压住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它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这个寒假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转眼间又从兔年到了x年。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终于到了我期盼已久的大年三十,其实今年没有大年三十,因为今年是润年,只有二十九。但是人们为了喜庆就把这天当做了大年三十。这一天没有一会儿是平静的,空气里总弥漫着一种节日的气息。晚上八点到了我们一家三口就围坐在电视机旁看着春晚,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有相声、小品、唱歌、跳舞、魔术……每一个节目都博得我们的称赞,喝彩,笑声。我们有时看着看着,口里不时地跟着哼着,手里不时地跟着舞动着。不知不觉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我和爸爸妈妈带好火炮准备出门。
我们来到小区的广场上,这里早已聚集了很多人,放火炮的声音如打仗一般,大地成了烟花和鞭炮声的世界。那烟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把新年的夜空点缀成美丽的空中花园。有许多我叫不出名烟花的出现在广阔的天空中,有的像天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地冲上天空;有的像秋菊,月季花,万紫千红,千姿百态;有的红似血,恰似红梅;有的白如玉,酷似雪莲……五光十色的礼花把天空照映得如同白昼。望着天空撒下的滴滴金雨,地面开出的朵朵银花,我们拍着手跳着,笑着……
这些幸福之花开在天上,开在地上,也开在人们的心里,我们的笑脸映着火光,显得更加可爱。我们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地放完了烟花。随着“噼噼啪啪,噼噼啪啪……”的声音一路有说有笑地回了家,回到家后我们把春晚,就高高兴兴的上 床睡觉了。
过年真好啊,不仅可以放鞭炮、吃年夜饭,还可以领红包、拿到压岁钱,得到朋友的祝福。我在这里也祝大家x年快乐。
穿新衣,戴新帽,端着碗儿放鞭炮过年喽!
大年二十八、二十九,大家都忙着进年货。房檐上挂起了一盏盏红红灯笼,家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
大年三十的早上妈妈把汤圆端进屋子里来,妈妈说;“快来吃汤圆咯!吃了汤圆团团圆圆!”我端起一碗汤圆就吃,今天的汤圆真甜啊!“哎呀!”我突然大叫起来,“怎么啦?怎么啦?”妈妈着急的问我,可一看到我嘴里是一枚一块钱的硬币,妈妈便惊喜万分,她对我说;“你居然中奖了!”“什么叫中奖?”我好奇的问道。“在汤圆儿里放硬币是我们的习俗,代表着财源滚滚,如果吃到这枚硬币,代表着你会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一年,”“那我今年会平平安安的咯?”“当然啦!”妈妈说;呵呵、真有趣,我开始关注起春节的习俗来。
吃了早饭后,大家开始贴春联和贴“福”字、年画。真好玩,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到”“福气到”。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也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普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围坐在一起闲聊,或是燃起篝火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疫病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还有最最重要的是;哈哈,我们的压岁钱。它是长辈给我们压住邪祟的,因为“岁”与“祟”谐音,希望我们能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
你看,春节的习俗好玩吧!这可是我查了资料的,长见识了吧!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本来是一个喜气洋洋的日子,工作忙碌长期加班的爸爸妈妈终于休息在家了,张罗着春节的美食,在老家读书的姐姐也来了,一家四口终于又团聚了。我们姐妹俩已经整整半年没见面了,手拉手,心连心,亲热地聊天嬉戏。姐姐还带来了奶奶亲手准备的很多家乡特产,我们一家人欢欢喜喜吃了中饭,正围着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呢,嘴里还忙个不停,磕着老家带来的瓜子,真香。但是,磕着磕着却乐极生悲了,怎么一回事呢?
到了下午2点左右,在我们一家尽享天伦之乐时,恶运却一步一步朝我走来。“吧”,在这一声脆响中瓜子被剥开了,“吧”,也在这一声脆响中,瓜子壳准确的'弹进了我的眼睛里,简直就是“神枪手”的眼里。这小小的瓜子壳虽说很小可是威力却不小,它待在里面一秒我就痛苦一秒。我先找姐姐求助,可是姐姐捧着我的脑袋,大眼瞪小眼半天,却说眼睛里没有什么异物。我的眼睛痛极了,泪水哗哗地直冲下来,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声地哭过。那哭声简直惊天地泣鬼神,妈妈都被我这一哭吓得慌了手脚,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还是爸爸冷静,赶紧拉着我来到屋外亮处,他把我的眼皮翻开细细检查一番,也没有找到瓜子壳。又让我闭闭眼再睁开让他仔细瞧,终于找到了。妈妈赶紧拿来纸巾沾湿,把瓜子壳沾出来。“哇!”我又哭了,这一次比刚才哭得更厉害,泪水如涌泉般流下来,把刚才的惊吓、痛楚统统哭了出来。我扑进爸爸的怀里大哭不止。或许是哭累了吧,哭着,哭着,我在哭声中渐渐睡着了。
这兔年新春第一哭,真的让我印象深刻,想忘也一时半会儿忘不了呀!唉,都是瓜子惹的祸。
天色渐渐发白,光明一点一点地战胜黑暗。蟋蟀鸣唱,树叶作响,公鸡报晓,汇成了一首动听的交响乐,奏给早起的人们。
唉,这个寒假里我不是整天低头玩手机,就是看电视,真无聊!我和两个“铁哥们”坐在椅子上无所事事。我的眼珠子不停地转,试图想出一些好玩的事,玩鞭炮,太危险;登山,好辛苦哦……
一股喷香的味道扑鼻而来,顿时令人垂涎三尺。我竟不由自主地循着香气袭来的方向望去,那一缕浓烟似龙,四处飞腾。呀,莫不是谁在烤红薯?“烤红薯!”我兴奋极了,“我们也来烤红薯吧。”小扬拍手称快:“好呀,好呀。”“我同意!”小冰附和道。呵呵,果然全票通过。
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储藏红薯的小仓库里。那堆红艳艳的红薯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一只只红薯似乎正娇声娇气地说:“选我吧,我吃。”我这边看看,那边瞧瞧,最终拿起三只大大的、长得很匀称的大红薯,一溜烟跑了。
唉,红薯有了,生火成了麻烦。我是大哥,理所当然的挑起大任——生火。捡柴由小扬和小冰负责咯。我用打火机点燃一些燃料,那火苗生了起来,谁知一阵风吹过,火苗竟然渐渐熄灭了最后只留下一点火星。说句实在话,对于生火这种事嘛,我还真不敢恭维呢,的确是个技术活呢!你看,我重新点了火,可是不一会儿又熄灭了。反反复复折腾了大半天,火没生起来,人快累趴了。
终究挡不住烤红薯的诱惑。我鼓起劲儿,总结经验——必须找个易燃物才能使火生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火生起来了呦!火势越来越旺,如同我心中熊熊烈火般的期盼一样。浓烟弥漫,整个世界浸没在一片乳白色的浓烟里,我们仿佛在梦幻的世界里。
此时虽远离家乡,喷香的烤红薯,依旧缠绕在我的喉间,那浓浓的乡情,一路陪伴着我。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当然是春节啦,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在节日里我们不仅能得到压岁钱,还能放鞭炮玩,真是开心无比啊!年初六的早上,老爸突然对我说“杭远秋,我现在提到春节,你会想到哪几个词语呢?我立马脱口而出:”辞旧迎新、团团圆圆、幸福快乐!“
大年三十,我们一大家子都忙着大扫除,将灰尘扫出家门准备迎接新年。到了下午,我们将旧春联换下来,贴上崭新的春联。大门口去年的灯笼也被换上了新灯笼,过年的气氛也就一下子上来了。到了初一,我们又换上了新衣服与新鞋子,开始了新的一年。春节就是辞旧迎新的日子。
大年三十这天晚上,即使离家再远的人们,也不忘回家吃个团圆饭,因为过了一年了,都想借此机会与家里人团圆一回,享受家的温暖。我与老爸老妈、爷爷奶奶围坐在一起,互相说着自己的愿望与祝福,吃着饺子与汤圆,代表新的一年像汤圆一样团团圆圆。春节就是团团圆圆的日子。
每到春节当然更是孩子们的幸福乐园。今年我就与长辈们一起守岁,到了零点,屋外的鞭炮声就响了起来,此起彼伏,直到天亮。我还收到了老爸老妈与爷爷奶奶的压岁钱。到了初一的夜晚,我们拿着买好的烟花到空旷的地方燃放,五彩缤纷,美丽极了!初二的夜晚我与全家人去看灯会,重要的不是看灯会,而是全家在一起的时候,那种幸福是在哪也找不到的!春节就是这样一个幸福快乐的日子。
老爸,我还能想到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欢天喜地……“老爸摸着我的头,微笑地说”我们的杭远秋过年长大了好多!
春节快要到了,大家都开始忙活起来:贴春联......我也来介绍一下我们家的春节的风俗。
简单的风俗有贴春联,为了驱赶“年兽”;把“福”字倒着贴,因为“福到了”,这些都知道,接下来是复杂的,比如说贴门神,都经常贴关二爷,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种迷信说法,如果有不吉祥的东西、人,走到这家贴了门神的人家,关二爷是不会让他进去的,而且小偷也怕关二爷,因为关羽是一副威武的样子。还有拜灶神,在腊月二十四,把它贴在厨房的墙壁上,这天,大家就要拜菩萨,菩萨要到天宫,告诉玉帝这家人的善恶和罪过,它当天晚上还要接回来,口中念念有词,叫菩萨多说他们的好话,再供奉些水果点心,这样,就把灶神菩萨接回来了。
接下来是吃团圆饭,不是给大家吃,是给已去世的人吃,不可以乱动,否则这家人就不会有好日子,我听爷爷讲的,这种说法很迷信,吃饱了就是我们吃了。会上好好好多菜,有鱼,象征“年年有鱼”,还有饺子,里面什么馅都有,让已结婚的人吃枣子馅,“枣”生贵子!让走进事业的人,吃有硬币的芹菜馅,财运旺!让我们小孩子吃肉馅,健康成长!一边吃一边在外面放鞭炮,这样把春节推上高 潮,呀,还忘了一个。对了!发红包,晚辈先给长辈送上祝福,才能拿压岁钱。然后吃完了唱歌跳舞,看春节联欢晚会。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大家一起守岁,五、四、三、二、一!新的一年开始了,趁这个时候,门窗全开,喔,不是放鞭炮,是迎财神,家家都希望财神到自己家来,来年会兴旺,发达的,在财神面前许个愿,春节就这么过去了。
有了这么多风俗这个春节一定够开心,够充实。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春节,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 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大家都很熟悉。但北方和南方过春节的方法都不一样,我过了南方的春节,也过了北方的春节。
南方的习俗有:踏青、包水饺、放烟花、吃团圆饭、吃汤圆、挂对联、贴门神等。我讲几个给你们听听吧!
包水饺的方法很多,因此饺子的样子也稀奇古怪。有人把皮压成鹅蛋状,有人把它压成小鸡两头翘,还有人把它压成许多凹凸不平的形状。其它压成面 皮是要里面厚,外面薄。这样,里面才压得均匀。包馅时,不能包得太多,不然就露馅了。有一些人,把硬币包进饺子里,哪个幸运儿拿到了这个饺子,就会被咯到牙齿。这是意见很好玩的事,据说咬到的人今年财运特别旺盛。
吃汤圆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但我认为吃汤圆前,那包汤圆才是玩的。因为一些人把汤圆包得好好的,到后面,手一不小心用力一挤,里面的馅都喷了出来,有的喷到手上,有的喷到头上,还有的,喷到了自己的衣服上或者喷到了别人的身上,非常好玩。有几个人还没开始包馅,就已经遇到了麻烦。他们手上粘满了面,他们拼命地甩掉面团,可面团像粘了胶水一样,牢牢地贴在他们的手上,真是好玩极了。
北方过春节可好玩了,里面有许多冰灯,五光十色的,感到像在童话世界。如果一对恋人来到了这里,我建议他们去看粉色的冰雕,因为,粉色是浪漫的颜色,十分美丽。
南方和北方的习俗各有特色。这些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正等着人们去挖掘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一度的春节已经来到,这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也是小朋友们最爱的节日。
可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除夕的来历吗?传说中“夕”是古代的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每到冬天就出来祸害人间,后来有个叫年的孩子,教人们在“夕”来的这一天,烧竹子,挂红布,把“夕”吓跑。后来,每年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慢慢变成了一个节日,叫做除夕。现在,烧竹子现在变成了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放鞭炮,挂红布变成了贴春联。
春节除了贴春联和放鞭炮,还有其他习俗。比如:倒贴福字、说吉祥话,向长辈们讨要红包,吃年糕,吃饺子……
这天,妈妈正在贴着福字。我从旁经过,“哎呀,倒了,倒了!妈妈,你的福倒了!”我大声喊着。“谢谢,谢谢你的吉祥话,宝贝。妈妈要给你一个大红包!”我好奇地问:“我说了吉祥话吗?”妈妈摸着我的头:“你刚才不是说妈妈福气到了吗?这当然是一句吉祥话。”哦,原来福字是故意倒着贴的,为的就是讨个好口彩,我恍然大悟。
春节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舞狮表演。循着热闹的锣鼓声,一直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六只威武的大狮子,它们披着一身金毛,瞪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张着一张大大的嘴巴,耳朵还时不时地立起来,可爱极了。他们由两人为一组,操纵着狮子不时做出一些爬、滚、挠痒痒等动作。寓意的是“采青”,就是狮子去叼放在盆里的生菜,目的就是祝福大家来年身体健康有财运。
春节是一个与家人团聚、开心的节日,我喜欢春节,期待明年春节的到来。
伴随着烟花炮竹,大人们在门前换上了崭新的春联,不用说,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了,过年真好啊!
妈妈一整个下午都在厨房里忙碌着,寸步不离,要做许多好吃的东西。过了许久,桌子上就出现了几道菜,热气腾腾的烟直往上冒,让人一看准会口水直流三千尺,我们一家人围在桌子上,谈笑风生,一家人其乐融融。
贴春联,挂灯笼是最体现年味的事。我帮爸爸把过年用的火红的对联,工工整整的贴在门上,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过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放鞭炮了。鞭炮由于多种玩法,我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到小区里去放鞭炮。首先我们是把鞭炮点了放,点了放,但是过了许久后,我们都感觉非常无聊,打算找一些新的玩法,聪明的我找来了一块砖头,把蜘蛛炮放在里面,还找了一些土散在上面,我们点燃了一把火,把它们全部点燃,一秒,两秒,土被炸的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石头都破了。
买年货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我们就去逛街,街上张灯结彩,琳琅满目,是我眼花缭乱,这是,我挣脱着家长的约束,自由放松,在街上逛来逛去,面对满街的东西爱不释手。
走亲访友,拿压岁钱也是令我最开心的事情,我到每一个人家里都要向他们拜年,好拿压岁钱,一天下来,裤袋里都是钱,两眼直发光。
过年的开心事情太多太多了,过年的每一天都会洋溢着信服与快乐!
寒假后,很快到了小年。
小年之后,我家要搞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我主要负责擦窗户。本来感觉擦窗户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可是擦起来才知道一点也不容易。我按照妈妈的指点先用湿抹布擦一遍,窗户上立时变成一个花脸,妈妈告诉我需要用干抹布擦一遍,可是擦后,窗户上出现一道道划痕。我有点不耐烦,就不想擦了,妈妈看着我说:“做什么事,都要注重细节,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很复杂,只有认真去做,才会做好。”妈妈一边说,一边示范给我看。
看着妈妈的演示,我开始重新擦。用湿抹布擦后,没等晾干,立即用干抹布擦,没想到玻璃亮起来。这时,妈妈向我投来鼓励的眼神,我的劲头足起来,不到一个上午,就把家中所有的玻璃擦完了。尽管我很累,但是心里很有成就感。
其实,春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年夜。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其乐融融。作为男生,我对包饺子不感兴趣,就爱看电视晚会,我个人认为春节联欢晚会是为了给人们提精神的。每到大年除夕晚上,我都要跟姐姐比赛,看谁睡觉晚,谁熬的时间更长。
为了赢得胜利,我会拿出我的法宝——咖啡来提神。姐姐却甘拜下风,早早地就去睡觉了。
到了正月初一,我就要和爸爸去老家拜年。老家的变化可大了,家家大门上贴着新对联,挂着红灯笼,走到哪里都会听到一片笑声。中午,我们留在老家吃饭,爸爸和大人喝酒,我就和老家的小伙伴放爆仗玩,还会收到大人给的糖果,压岁钱呢。
大年初三,姑姑和姑父都来我家串门,我可高兴坏了,因为表哥和表姐都会来,我们一块吃零食,一块玩游戏。妈妈会做一大桌子菜,大家吃着,笑着,过年的气氛再次达到高 潮。
春节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快乐的,大年留给我的印象太多,简单说这些吧。
春节是中华名族传统的节日,全国各地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每节倍思亲,再异地工作和学习的人们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放下所有的事情,拖家带口千里迢迢地赶回老家过年,向老人磕头,给亲人拜年。即使回不了家,也会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传达祝福和问候。这不,今年春节我们全家13口人都从各个地方赶回外婆家过年。人多是热闹了,可麻烦、笑话也出了不少,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三件趣事。
趣事一
过年了,亲戚们欢聚一堂,睡觉自然成了问题。晚上十点,我和哥哥、弟弟三人,就分在了一张单人床上睡。弟弟靠在最里边睡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全国各地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异地工作和学习的人们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放下所有事情,拖家带口千里迢迢地赶回老家过年,向老人磕头,给亲人拜年。即使回不了家,也会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传达祝福和问候。这不,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十三口人从各个地方都赶回到外婆家过年。人多是热闹了,可麻烦、笑话也出了不少,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三件春节趣事。
趣事一
过年了,亲戚们欢聚一堂,睡觉自然成了问题。晚上十点,我和哥哥、弟弟三人,就分在了一张单人床上睡。弟弟靠在墙最里边睡。哥哥在外边睡,我正好被挤在正中间。开始睡的时候,我们仨都还规规矩矩的,各自睡在自己的“地盘”,我没觉得什么不自在。第二天早晨六点钟的时候我被热醒了,想用手擦擦汗,不料任凭我怎么使劲,我的两只手都拔不出来!这时我才发现,一夜下来,弟弟哥哥都往中间挤,我的两只手被压在身子下,由于过于拥挤,我起不来身,也就拔不出手,就像一只乌龟被翻了身,想翻回去都不行。别提多难受了!我努力把身子向上挺,想让手出来,但试了好多次都未成功。想想我的狼狈样吧!
趣事二
过春节了,自然少不了放炮。我们在公园里用炮炸过瓶子、炸过水面、炸过石头,也玩过“冲天炮”等很多花样。我又发明了一玩法:把五六支炮聚在一起,成圆圈状,点着一根炮,他的焰火就会点着下一支炮……
照我们揭阳市的老规矩,立春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一次,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腊月二十四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腊月二十七至二十八,家家户户制作各种果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便动手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对联都撕掉,贴上新春联,于是,家中门户,秧然一新。
除夕外出家人都行赶回家团聚,除夕月全家吃团圆饭,不管多忙的人都得赶回家。
送压岁钱是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赚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初一拜年,又称“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晓以期望,拜年的人,无论带了什么礼物,其中大吉是不可少的。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若有儿女,亲戚必需掏腰包给他们,到了初三在去人拜年,会被认为礼节欠周。所以,有句俗掺:“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正月初七这天,家家户户都吃“七样菜”。“七样菜”即由七个不同品种的蔬菜煮成一窝吃。相传,宋朝有位官遭*臣陷害,被贬江南。正月初七这天,他来到榕江边的一个偏僻荒野,顿觉头晕眼花,饥饿难忍,只好就地采摘了几样野菜,煮车温暖感杂菜汤聊以充饥。刚吃完,顿决眼睛明亮,浑身有了力气。后来该官复职高升,亿起当年在江南尝过的救命也菜工七种,于是让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务必随便取七样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样采”而食,以寄托对新的一年的期望。
我们的春节怎么样?
春节是我国特色的节日,它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吃钱饺子了。
钱饺子,故名思议就是包了钱的饺子,谁吃到了就会有一年的福气。我们家每年过春节都会包钱饺子,爸爸今年包的时候说,把钱包进饺子里太脏了,他非要在饺子里包剥了壳的开心果,还风趣地说:“这就是钱饺子了!”为了凑热闹,我也包了一个“甜”饺子,我给它取名叫“噩运”饺子,谁吃到了就要给大家钱。
热腾腾的饺子上桌了!,我不管烫不烫,用筷子夹住一个饺子,马上塞进嘴里。因为饿极了,再加上想吃到钱饺子,第一个还没吃完,我马上夹住第二个往嘴里送,第三、四个饺子很快进了我的肚子。直到嘴里什么都装不下了,我才开始细嚼慢咽。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吃完了我盘子里的饺子,肚子还没饱,还没有吃到幸运饺子。我就继续在全家人的盘中里搜寻,看到这个饺子鼓得大大的,好像偷偷藏了什么东西一样,我赶紧夹住它,可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我再看看那个,很像是爸爸包的,就迅速把它放进嘴里,生怕别人抢走一样,可是这个饺子里面依然空无一物。我又吃了半盘,什么也没有吃到,肚子却已经撑得像个皮球,我已经饱了,可是还想在吃几个,看能不能吃到。最后,我实在吃不下了,只好躺在沙发上休息。
事后,大家谁也没有吃到钱饺子,连我的“噩运”饺子也没有了。我怀疑开心果化了。但还是很开心。因为吃钱饺子本身的寓意就是让我们多吃些饭,所以一切都没有关系。
春节有许多奇特的习俗,但在我眼里,最有趣,寓意最深、最美的要数吃钱饺子了!